剛剛!馬雲透露,未來十年這五個行業將迎來巨變!

2021-02-07 央視財經


大家早上好,坐在下面挺感動的,一個經濟學家花了那麼多時間講專業的AI問題,我們國家經濟學家們開始關心的事,成功的把握性越來越大。確實講的很專業,我講一些不太專業的事情。


我來這裡主要也感謝論壇,每年只要來,我都希望講一些我自己對行業問題的看法。不來的話,我也在網上很關注這裡所有的討論,過去九年深圳IT領袖峰會給業界很多思考。我是一個老師出身,所以我胡說八道的時間多一點,機會多一點,因為我不是技術人員,也不是商業人員,我的職責是利用我過去所有的思考、經歷和資源把所有的問題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講話不一定是對的,只希望給大家一些思考。因為我從2000-2005年在廣東至少做過200場的交流,選了很多小企業家,包括零售行業,那時候我講得最多的是電子商務對製造業、零售行業巨大的衝擊。但那時候相信我們的人並不多,也很正常,那時候大家覺得所有的零售行業都笑話我們電子商務不可能顛覆掉,但我們覺得這是一個趨勢。


如果我們今天同樣對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不管你怎麼暢想,我認為人類的想像力都是有限的,你覺得未來是這樣子,其實未來並不是這樣子。所以今天我在這裡跟大家還是要講一些我一直堅信的觀點:過去20年是網際網路技術的時代,未來30年將會成為網際網路的時代,社會的變革,各行各業變革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不管你高興也好,罵人也好,喜歡也好,未來30年是變化遠遠超過大家想像。


大家現在說實體經濟不好,其實實體經濟從來就沒有好過。 說企業難做,企業從來沒有好做過,只是活下來的人說好做,死掉的人說難做。實體經濟都講由於網際網路衝擊,其實也只有中國絕大部分的實體經濟,或絕大部分的製造業都在罵網際網路,在美國、歐洲所有做得不好的企業都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怎麼就沒有擁抱網際網路,我應該怎麼改變自己?


只有在中國到處在罵是網際網路害了我們,這也是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網際網路不是替罪羊,也不應該成為替罪羊,大家都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把這個做得更好。


前兩天我看到線上線下不公平,需要線上線下徵稅,其實線上線下徵稅公不公平是一個偽命題,本質上是大企業和小企業,我從來還沒有看到一家線上的大企業不繳稅,只要做到一定程度都徵稅。今天不要盯上小企業繳了多少稅,而是小企業有沒有賺錢,有沒有利潤,有沒有活下來。今天不要看網際網路對你這個行業有多大的衝擊,而是要思考如何運用好網際網路。


我覺得十年以內會加速五個行業的變革,有人說我是胡說八道,我再胡說八道一下也無所謂。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的結合,以前講電子商務多麼重要,現在怎麼又不講電子商務多麼重要,純電子商務在未來5年內依舊會高速增長,我們要想10年以後會怎麼樣。


我花很多時間思考一個問題,我創業的時候沒有積累,我爸也沒有錢,也沒有官,也沒有在銀行工作的舅舅,也沒有今天的資源,既沒有積累,也沒有資源,唯一的思考是對未來的判斷,10年以後會怎麼樣,誰對未來的判斷越準確,然後你按照這條路走下去才有贏的可能性。所以我們思考5年內電商會很好,10年以後呢?純電商會很艱難,純線下零售也會很艱難。所以新零售實際上要把線上線下整合思考,要考慮以後的零售,不是思考學會怎麼賣東西,而是學會怎麼服務好你的客戶。


其實在美國的傳統零售做得不錯的,絕大部分都是學會如何去服務好你的客戶,而不是學會賣東西。我們在過去10年以內傳統零售更重要的促銷想的任何方法就是怎麼賣東西。所以從賣東西走向服務別人是巨大的變革。


新製造,未來的製造行業已經不是標準化、規模化,而是個性化和智能化。以加工標準化、定製化流水線,這要引起高度的重視,我前幾年就在上海講,淮海路、南京路的零售行業一定要面臨零售行業的挑戰。今天廣東的製造業一定會面臨未來新製造的挑戰,也就是個性化、定製化、智能化成為未來的時候,原來的標準流水線貨櫃一切都會成為麻煩。


大家知道智慧化很重要的一點,以前手機本來就是打電話的,裝上作業系統以後,手機打電話的功能不到20%。假設汽車裝進了作業系統,汽車的交通作用也不到20%。


另外一個新金融,傳統的金融解決的是二八問題,在中國特別明顯,金融機構只要服務好20%的大企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就行了,80%的小企業,他不需要去管理,做也不一定做得好。而新金融要解決的是八二問題,解決80%的消費者和中小企業,如何能夠解決我們經常討論的小企業拿不到錢。


今天在印度,我們用了螞蟻金服的技術,在短短的一兩年內,現在已經有2億印度人用手機開始開設了銀行帳戶進行支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對金融行業的衝擊非常大,創新也非常大,所以新金融會越來越大。


第三個是新技術,核心技術,未來將不會圍繞以PC為主的晶片也好,PC的作業系統和資料庫都會重新顛覆。所以我一直覺得我們不應該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


彎道超車十超九翻,你要彎道超車的可能性絕對不大,只有在另外道上超車才有可能。根據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在整個未來的雲計算、行動作業系統,智能晶片、人工智慧上,中國是有機會的。但PC領域裡面我認為還是很有難度。


最後是新能源,以前第一次技術革命是煤,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石油,第三次技術革命主要的能源是數據,社會的變革會越來越大,每一次技術的變革都是就業的變革。前兩天杭州有一個搶劫犯連搶三個超市只搶到了1800元人民幣,最後被抓起來,因為大家都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沒有用現金支付。


還有一個叫花子在門口擺了一個二維碼,大家可以掃二維碼捐獻。要飯都開始改變自己的東西,所以不是網際網路搶去了你的就業,而是你對網際網路的漠視。當我們都認為技術摧毀就業的時候,其實技術在重新創造無數的就業。


上一次工業技術革命,1870年在美國的農民佔50%,大家知道100年過去了,現在美國的農民只佔2%。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僱傭了成千上萬的農民工,但是最近這兩年,我們以前老是擔心城裡農民工那麼多怎麼辦,房地產沒了農民工去了哪裡?去了快遞。所以解決了社會巨大的問題。深圳發展過程中,每個城市都有民工很多,但這幫人沒有回到農村去,去到了快遞,當然也有回去的。另外很多技術活,很多白領都沒有了,大家都在講大數據、雲計算,數據分析師將來是不是有活?十年以後沒有數據分析師這個職業了。


我在年前跟公司內部,我們啟動了一個項目叫ET項目,我們認為未來的機器會比人越來越聰明,30年以後《時代雜誌》封面本年度最佳CEO是機器人,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它都開始起來。所以技術,如果你的技術不能夠讓這個世界更加普惠、更加公平,如果你公司的技術不能讓社會的經濟能夠更加持久,如果你的技術不能讓人類更加快樂、更加健康,我認為你的技術沒有多大意義。以前我們創業是要靠資源,要有錢,要有關係,未來你要創業是問你有沒有技術,你有沒有數據,你有沒有創新。


在座所有的企業家,王健林跟我打賭,線上多還是線下多,現在打這個賭沒有意義,未來沒有一個企業可以完全脫離網際網路。所以過去我們說電是高科技,現在誰還說電是高科技,以後沒有人說網際網路是高科技,這是基礎設施。與其你今天還在罵這個東西,還不如趕緊去擁抱,讓你的員工多花點時間在這。未來30年,我覺得世界不屬於網際網路公司,而是屬於那些用好網際網路的公司。


過去可能是BAT,BAT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技術、資源、能力、人才普惠化,BAT會越來越小,只有把自己的技術變成一種普惠的技術才有可能起來。所以我還是想未來30年,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時代,而是用好網際網路公司的時代。網上不是一種形態的改變,而是一種思想的深化。未來你服務的客戶絕大部分都在網上,今天網上80%的消費者都是80後,再過幾年90後、00後基本上都是在網上,現在大部分的人還在線下,50歲以上的人,有一個領導以前跟我講從來不上網,從來不購物,我說這不是什麼時髦的事情,不是什麼時尚的事情。就像我們以前講只有貧下中農才可以當黨支部書記一樣,沒有什麼值得驕傲,我們必須學習。


再過20年、30年,我們面對的所有客戶,他們出生下來就是網際網路,所以大家準備好。在我們公司三四年來提到最多的兩句話,第一是一切業務數據化,第二是一切數據業務化,所有的業務如果不是數據的話就別做了,所有的數據必須變成業務,所有的業務必須數據化。正因為你只有這樣才能迎接這個時代,


我們儘管走得比較前面,但是我們比任何一家公司都擔驚受怕,如履薄冰,你必須要有獨立的思考,必須強迫自己改變昨天的成功模式。所以未來的企業家是開放的胸懷,必須是利他的精神、責任感和全球化的眼光。


現在國內全球化和國際化也搞糊塗了,國際化是一種能力,全球化是一種格局,國際化不是在國外開兩個工廠,你會講幾句英文就有國際化視野,國際化是一種能力,全球化是一種格局。全球化你要為當地創造價值,你到當地去不是因為他有便宜勞動力,不是因為當地有便宜的資源,而是你去當地創造獨特的價值,使當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稅收,只有這樣的企業才稱之為全球化的企業。所以未來希望大家高度關注未來的30年,高度關注那些低於30年的公司,高度關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因為他們將成為未來30年整個社會進步的象徵。


最後講講人工智慧,我自己作為學者,我有不同的看法,允許我有不同的看法。去年IT領袖峰會,我晚上參加了研討會,大家把AlphaGo說得天花亂墜,很恐怖的樣子。我個人覺得So TM what!?


機器比人跑得快大家都承認吧,機器比人聰明,我們人類聰明無非幾個,這個哥們背書水平特別高,過目不忘,計算機比你厲害多了,這個人算術算得很快,計算機不知道多快,而且還沒有情緒。下圍棋本來的樂趣就是對方下一把臭棋,結果機器不會下臭棋,那還有什麼事情呢?圍棋打敗了人只是侮辱了一下人而已,機器要做的是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這才叫本事。


我個人認為我們另外一種方向應該思考機器要有自己的思考,機器要有自己的方法。汽車也是機器,但汽車如果仿造人兩條腿走路的話?未來20年、30年要思考的是怎麼用機器固定的智能,


我在美國這個行業也看了很久,很多學者專家,大腦神經外科專家都進入了人工智慧,我覺得這個有點懸乎,我們人類對自己大腦的認識都不到3%,我們讓機器去學3%。


我覺得機器比人做得好的事情,機器做得好只會讓人越來越沮喪,我們要讓機器做人做不好的事情,人創造不了的事情,這是我認為在智慧機器人上前景還是有很多的。過去20年,過去人類10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100年我們將會把機器變成人,而這個人跟我們想像的人是不一樣的。


外星人不是人,人太自大了,覺得外星人長得跟我們一樣,瞎扯。如果我們多花點時間在機器智能上,讓機器成為人最好的夥伴,而不是人最大的對手,只有這樣人類有責任和擔當讓機器成為人的合伙人,成為人的合作夥伴,而不是讓機器來取代,我今天的位置是15年前的努力才有的,我們今天的努力可能會影響到10年、20年以後的自己,社會也是這樣發展。


21世紀最大的能力成為核心能力就是服務別人的能力,IT時代一切以強化自己為主,而DT時代是強化別人,賦能別人,讓別人越來越強大,這是DT時代。我大概三四年前講DT時代,前兩天美國人說你怎麼那麼聰明知道DT,他們以為DT是川普,我說的DT時代不是川普時代。


戰略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考慮自己,一個是考慮別人,如果只考慮自己不是好戰略,很多人說阿里巴巴怎麼不做物流快遞,其實物流快遞我們在做,但菜鳥只有2000號人。你想如果我們要去招聘100萬的快遞人員,我們公司的管理可能就垮下來了,把別人的飯碗都砸了,你說我們這些人幹嘛?你覺得聘請幾個快遞人員管理真正有獨特的技術嗎?不是獨特的技術,這


些獨特的服務技能應該留給別人幹。如果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幹了,你做成的那一天也是滅亡的那一天。所以大家做戰略的時候要準備好做不成功怎麼辦,做不成功又怎麼辦,這些大家都要思考一下。


未來30年已經不是力量的競爭,不是肌肉的競爭,甚至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服務別人能力的競爭,而是體驗的競爭,所以女人在未來的30年將會蓬勃起來。以前我們是肌肉競爭,後來是知識競爭,現在是體驗競爭,是感受競爭,你只有照顧別人越多,因為男人和女人還是有差別的,男人關心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權力、自己的升職、加薪,女士還要考慮孩子、老公、丈母娘,還要把工作做好,其實阿里巴巴比較得意,我們47%的員工是女性,所以才會讓我們的體驗做得相對好一點,全男人就完蛋了


還有一個問題關於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之爭,首先什麼是實體經濟?現在中國亂了套了,實體經濟有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生產製造,一個流通。全世界也只有中國把網際網路經濟稱之為虛擬經濟,大家知道虛擬經濟真正的主要主體是什麼?是銀行,是金融界,中國不敢罵銀行金融界,因為你一罵就貸款貸不到了,所以都罵網際網路。虛擬經濟的主體是金融界,另外一點網際網路經濟不是虛擬經濟,它是虛實結合的經濟,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網際網路經濟持久地發展。


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本來就不應該是對立的,實體經濟難,全世界都難,虛擬經濟強,其實虛擬經濟中垃圾也很多,實體經濟中的垃圾不能淘汰,我覺得該淘汰的就應該淘汰,不能為了保護那些快死掉的,一個很大的實體經濟,如果在過去二三十年居然沒有把握網際網路,把握未來的時代,把握市場的變革,該死的就讓他死,如果不死,將來死的大企業還多,一方面要轉型升級,一方面對落後企業的保護。


網際網路經濟也活得不好,除了BAT以外,有哪幾家企業利潤很好?BAT為什麼利潤好?不僅僅是因為專注,而是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的技術,騰訊的技術、百度的技術、阿里的技術,技術才是未來真正的紅利。如果你沒有獨立的技術,靠規模,靠低成本,不管你是網際網路還是實體經濟都會倒掉。今天去思考一下,倒下去的實體經濟,中國的實體經濟好的也不少,實體經濟中做得好的非常多,做得不好的也一大批,網際網路經濟也一樣。所以我們不能怪一個行業,只能怪自己。所以缺乏技術含量的企業未來是不可能有利潤的,沒有利潤的企業是不可能冒險,你不冒險是不可能做出戰略,你不冒風險不可能起來。


由於各種行業的變化,監管也會變,小型企業創新是靠產品,中型企業創新靠技術,大型企業創新靠制度,一個國家,整個國家的發展必須考慮制度的變革,任何創新最後都必須是監管的創新,必須是制度的創新。


前兩年我去了世界籃球協會,那個人跟我講了一件挺逗的事情,最開始是一個筐,球扔進去以後,馬上要有人搬梯子往那一放,然後把球拿下來。然後過了很多年說把那個筐的底給剪了不就行了嘛。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創新,創新沒那麼複雜,但是把底剪掉,花了十幾年,然後形成制度就更長時間了。任何創新背後付出的代價都很多。


1865年英國曾經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法案叫做機動車法案,後來稱之為紅旗法案,就是1865年英國的汽車出來了,所有上街砸汽車的都是馬車夫,因為那時候馬車夫是白領工人,汽車出來那還了得。最後通過一個機動車法案,這有很重要的一條是汽車不許開得比馬車開,那時候汽車的速度是6.4公裡/小時,跟人走路差不多,目的是保護馬車夫的利益,活活一個汽車行業被這個法案給拖了下來。結果美國成為了車輪上的國家。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世界有多少紅旗法案在制定中或在醞釀之中,而且會越來越多。人算不如天算,天算就是雲計算。監管要從人算變成計算,要更加科學,要更加著眼未來。


教育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人工智慧出現以後,教育的方法,你要跟機器比誰算得快,誰算得準,我們讓孩子們背,我以前數學其實還不錯的,但是上學時學的至今沒有用過。我們未來的教育一定要重新思考,重新思考我們的教育,以前是搞定年輕人就可以搞定老年人,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是智慧的競爭,是體驗的競爭,智慧的競爭,我們一定要想明白讓孩子們去學習音樂、體育運動、美術,音樂讓人有智慧,通靈,體育運動讓人有團隊精神,懂得什麼是團隊合作,我們必須讓孩子畫畫,學會他們的想像力,我們必須讓孩子懂得很多在知識以外的事情,教育的重點未來不將是知識的傳授,教育的重點將會是想像力和創造力及團隊精神。


我自己覺得我們國家的教育體系在未來30年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現在教育的方法、教育的體系訓練的是工業時代,所以教和育又是兩回事,教是知識,育培養的是文化。所以我希望大家多去思考我們國家在教育改革上面對未來的大數據、雲計算時代,改革開放最大的紅利就是知識就是力量,鄧小平恢復高考,讓有知識的人先富起來,這是很關鍵的。所以未來的30年,什麼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我們今天就給孩子們進行重新培養。


最後探討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人看上去營養不良的,就像我這樣的,當初稱之為東亞病夫。但是人到今天為止,我們思考過沒有,如果你的知識結構不良,你的智慧不良,你整個文化體系不良,其實是很可怕的。這才是我稱之為網絡病夫,我們這個國家網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體現的網絡病夫越來越多,網絡暴力,不懂裝懂,水軍泛濫。如果我們不對這些重新補充營養,有很多重要的企業,很多重要的崗位,如果你能夠把這張圖畫出來,非洲難民是營養不良,如果你把這個人的知識文化營養不良的話,你會發現我們這個國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現在的網絡暴力已經變成這個狀態,但是在迎接走向未來的時候,我們該做些什麼,網絡公司該做些什麼,教育體系該做什麼,人類的價值觀體系該做什麼?這是我想思考的,也是帶給大家的話題。


未來20年,網絡會把很多問題公開化、擴大化,也把我們這個民族在過去幾十年下來,知識文化不平衡所造成的缺陷會越來越多。


時間到了,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馬雲最新演講:未來十年,是傳統行業推進數位化的最後十年
    馬雲分享了自己對全球化的三個觀點:第一,新的、真正的、數字時代的全球化才剛剛打開;第二,這是由中國內需驅動的新一輪全球化;第三,新的全球化是一種服務世界的能力。馬雲表示,未來,任何一個人,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做全球生意,未來所有的中小企業都是跨國公司,過去三十年是6000家大企業決定了全球化,未來應該是6000萬家中小企業決定全球化。
  • 馬雲早已透露:未來10年裡,這3個行業或將崛起,別20年後才懂
    隨著各式各樣行業的發展,某些傳統的行業遇到了「瓶頸期」,市場之中又會湧出更多的新興行業。馬雲在之前早已透露,未來10年,這3個行業或將比房地產更有「錢途」,首富們都早已布局,你還在猶豫什麼?與健康相關的產業必將迎來新機遇。商業的兩位大佬如此看好醫療領域的發展,還不趕緊多關注關注。三、新能源產業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道德素質和個人修養都有明顯的提高,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
  • 三原色事件後,親子行業將迎來巨變
    三原色事件後,親子行業將迎來巨變 2017-11-28 14:18
  • 馬雲暗示:未來10年看好「這幾大行業」,將「房產業」拍在沙灘上
    由此可見,教育將迎來更深入的發展。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如果你不甘於平凡,想賺錢,想成功,沒有方向,請家威 8四9,九七9,15帶你利用網際網路賺錢在家輕鬆賺錢。教育在過去是普遍需要的,但隨著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習是最有回報的投資之一,教育在未來將成為巨大的需求。學習是在未來具有競爭力的唯一途徑,所以在教育領域肯定有很多機會。 而在小孩子身上,教育尤為重要。
  • 馬雲曝出未來「造富」行業,多位首富已提前布局
    如果買房賺錢不易,那麼,未來10年,進入什麼行業最賺錢呢?馬雲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提到,未來十年有5個行業將迎來巨變,給予了很高的期盼,目前有3個行業已呈良好發展態勢,而且已經有多位首富提前布局,意味著新一輪造富風口開啟。這也充分說明,馬雲的預言再被確認。那麼,這3個行業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2020線上智博會峰會上馬云為何說未來將不會有網際網路行業
    在剛剛舉行的2020線上智博會開幕式暨峰會上,馬雲稱未來不會有個行業叫網際網路行業,因為所有的行業都會用上網際網路技術。「傳統製造業一旦與新技術結合,可以非常先進,反而是網際網路的領先企業非常容易被顛覆、被推翻。」他預測用網際網路改造自己的企業將成為數位化進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 未來十年將有50%工作消失?這4個行業概率更大,你在其中嗎?
    司機1、司機。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以及科技迅速發展,無人駕駛的技術將會越來越成熟,在未來也極有可能會投入市場,那麼司機這個行業也將逐漸被替代掉。自從行動支付時代到來之後,我們去銀行的次數已經越來越少了,沒有一部手機解決不了的事情,要知道在過去,去銀行辦理業務免不了要排隊等候的,取個錢都需要人工進行操作,之後有了ATM機,這極大的改善了這個情況。
  • 農村的這三大行業,未來幾年將成搖錢樹,馬雲都看好,你敢幹嗎?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馬雲都看好的三個行業。未來幾年,這三大行業將成搖錢樹,做得小一年掙個幾萬沒問題,做大了年入二三十萬也不是不可能。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大家好,我是專欄《新思維》的作者,本專欄會持續更新100篇文章,歡迎關注。
  • 全球最大財富管理公司:未來十年這四個行業將引領投資風潮
    據Business Insider,瑞銀表示,自1973年以來,在整個十年中引領市場的板塊在下一個十年再現這一佳績的可能性只有8%。而這類板塊在接下來十年淪為表現最差的兩個板塊之一的概率達25%。Haefele稱,如果這一趨勢在今年延續,那麼,或許是時候拋棄科技和非必需消費品類股,尋找新目標了。
  • 馬雲沒有吹牛?房地產大勢已去,未來最賺錢的是這3個行業
    馬雲有沒有吹牛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未來最賺錢的可能就是這3個行業。大健康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對於健康的關注,而且國家更是將未來5年的經濟發展規劃放在健康領域,根據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預言未來能夠取代網際網路,成為世界財富「第五波」的就是大健康產業,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更是「揚言」,未來的首富將會在大健康行業中誕生
  • 馬雲早已言明!未來這3個行業或將被淘汰,看看你是否在其中?
    說起馬雲,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他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在國內的知名度已經是家喻戶曉了,馬雲作為最受歡迎的企業家之一,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依舊是眾多年輕創業者的偶像。馬雲的許多「金句」讓人津津樂道,他曾經也在一些演講會上發表了自己的看點,表示未來會有許多的傳統行業會被淘汰,就比如以下這3個行業,看看你是否也在其中!第一,快遞員。快遞員是一個新崛起的新興行業,快遞員只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夠獲得相對應的薪資,那為啥馬雲會說這個行業或許會被淘汰呢?
  • 未來十年最緊缺職業
    因此國內對於律師的需求量十分大,是未來十年緊缺職業。遊戲開發每年推出的網遊、手遊非常之多,一出現就會迅速的佔領市場。從以前的英雄聯盟到現在的絕地求生眾多的遊戲玩家就是這一行業繼續發展的動力。這一行業作為新興行業是未來最具有潛力的行業之一。
  • 馬雲大膽「預言」,未來這四個行業容易失業,願你不在其中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以人工智慧為核心技術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將到來,在這個時代的轉接口上,許多職業都會因此產生沉浮,馬雲預測下面四類人容易事業。 目前日本最先進的機器人已經可以擔負起簡單的保姆與管家的職責,能與人進行日常的交流,他們接近真實的皮膚觸感,或許將成為服務行業的招牌。 於此同時工廠流水線也會迎來一次巨大的變革,工業機器人大量進入流水線是可以預見的事情,這一場人工智慧的科技革命,會對此造成巨大的衝擊。
  • 馬雲沒有吹牛?房地產或大勢已去,未來最賺錢的會是這3個行業嗎
    曾幾何時,炒房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中間商從事這一行業。不過現在空置的房子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了,加上國家也是出臺了各種政策,炒房的現象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猶記得馬雲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未來房價如蔥。馬雲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引起了很大的熱議,網上諸多網友認為馬雲是在吹牛,房子這麼重要,怎麼可能會下降呢?
  • 馬雲看好的3大行業,未來10年,或將成為最賺錢風口!
    馬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雖然不懂技術,不會營銷,靠獨到的眼光,讓阿里在多個領域遙遙領先。  那麼作為普通人來說,如果想要抓住下個10年的賺錢機會,不妨看看馬雲對未來做出的3個判斷。  1、大健康領域的機會  2、農村與農業的未來  3、零售業的新機會
  • 馬雲曾預言:未來十年內房車不再值錢,最值錢的是這兩個字!
    如今,馬雲退休阿里巴巴後開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他的言行仍然值得我們去關注,不得不承認他對未來的預言很準確,很多人都說馬雲像個「預言家」。在杭州峰會上馬雲曾表達出自己對未來十年的看法,認為未來十年內房車不再值錢。
  • 十年滄桑巨變,房車基本不變,2019年末談房車前後十年的發展變化
    十年之前,剛剛畢業工作,我和同學同事還在網吧玩著遊戲,魔獸,CF,DNF等;十年之前,一同事以兩三千元的一平的價格買了套房子,因為不到2000元的工資,周圍大部分人都說這是傻逼行為;十年之前,還是塞班S60的天下,在小縣城沒找到一款安卓手機,去濟南買了款摩託裡程碑,安卓還是2.0,都說3.7英寸屏幕太大,也有人說怎麼花這麼多錢買一款國產山寨手機;十年之前,沒有微信
  • 馬雲透露:未來最貴的不再是「房子」,而是兩樣不起眼的東西
    中國人將房子作為家的寄託,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也都與房子息息相關。現在人們不得不面臨一個現狀:受到「高房價」的影響,普通的工薪家庭和年輕人想要買房付出的代價太大。不僅需要掏空多個親人的錢包付首付,還要省吃儉用,背負上多年的房貸。因此對於不少人來說,房子就是我們這輩子需要購買的最貴的東西,而房貸和車貸顯著拉高了國民的槓桿率,但馬雲並不這樣認為。
  • 馬雲曾預言:未來這3個行業能讓你「鹹魚翻身」,網友:精闢!
    馬雲曾預言:未來這3個行業能讓你「鹹魚翻身」,網友:精闢!說到馬雲,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作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對象,也是很多年輕人創業者的偶像。現如今,馬雲已經從阿里巴巴卸任了,但是馬雲依舊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經常給一些年輕人演講。而且馬雲被人們稱為「預言家」,因為馬雲說過的話都得到了證實。馬雲曾預言:未來這3個行業能讓你「鹹魚翻身」,網友:精闢!首先就是人工智慧行業;這個行業是馬雲很看重的一個,阿里巴巴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比如阿里巴巴的無人酒店就全部都是智慧機器人服務。
  • 對於未來就業,馬雲給出大膽猜測,這4種行業或將被淘汰!
    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變化節奏很快,基本每天都會有新鮮事物的發生,但是這新事物的出現也是伴隨著老東西的淘汰,今年這種情況更是十分嚴重,有些傳統行業因為承受不住現實的風雨逐漸走向沒落,許多人都在面臨這「事業危機」,然而現在看來,馬雲曾說過的話或將成真,他曾說過未來會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