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圈No.1「小布」(B女)設計師奶奶也走了

2020-12-22 玩家私囊

(玩家君辛勤日更,防走失記得加星標置頂!)

這回上帝又接走了小布娃娃的發明及設計師艾莉森·卡茲曼(Allison Katzman),也就在2020年2月25日,這位老奶奶在華盛頓西雅圖市安詳過世,享年95歲。

娃圈最受關注的No.1排名的,必屬小布。它是全球性流行的奢侈品玩偶Blythe娃娃。

玩家君「小時候」就知道它,當時對學生黨來說根本買不起,身價不菲!

十幾年過去了,這個叫Blythe的可動關節娃娃至今魅力不減,圈了一眾娃娃粉。像玩家君之前採訪過一位資深玩家,帶著小布週遊世界,也狂愛給小布打扮及搭設場景拍攝高分圖。

玩家 | 很多娃友收藏了她拍攝的Blythe小布照片,《玩家私藏》邀請這位素人玩家拍了一張有趣的封面,這才是玩娃的最高境界

小布家族

玩家君認識的小布,也被稱為「B女」,最大的特點是頭大眼睛大,不僅關節可動,能擺出許多高難度動作,同時也有一個特殊腦殼設計,在頭部,通過一根扯線,可以根據每種娃娃的不同機制以不同方式改變眼睛視線方向。

Blythe娃娃有Neo,Petite和Middie 3種類型。Neo Blythe高28.5釐米,Petite Blythe高11釐米,Middie Blythe高20釐米。

B女頻頻登上雜誌封面,風頭一時無兩

誕生於美國,火於日本

可能很多人都會因為它在日本大火就誤認為它誕生於日本吧?畢竟這種基因突變式的大眼睛在審美上還是有局限性,最初的Blythe(現在稱為「老式」)由美國Kenner於1972年製造,但僅僅生產了一年,就因為市場反饋不佳而退市。

命運轉折點卻在30年後到來,1999年,CWC總裁兼執行長Junko Wong在CWC紐約辦公室開幕晚會上看到了小布的照片,於是一眼斷定,她會在日本引起轟動。

Junko Wong 就在今天,在臉書上回憶了這位神奇老太:

「當我確實有機會和她在芝加哥再到西雅圖相處兩次時,她會帶我上車。是的,她甚至在晚年開車。現在對我來說真是太神奇了。她不但沒有耗盡精力,還鼓舞人心。她還來到日本在東京訪問我們。她會四處走走。看著一切。永不累。她沒有時差!她很堅強。我們把她帶到我們的公寓,出去吃美味的日本料理。她會嘗試任何事情。

我們一起還做什麼?我們總是會去美術館。看一下繪畫和雕塑,她會告訴我她的想法或所知道的。然後我們會喝茶或吃東西。」

2000年底,她在日本捲土重來,當時CWC為Blythe主演的Parco百貨公司製作了一部迷人的電視廣告。在電視上引起人們的關注之後,她一夜之間在日本和亞洲引起了轟動。

奢侈娃娃的收藏價值

2001年6月新小布(Neo Blythe)重生,此時它的定位已經不再是兒童玩具了,而是奢侈的時尚玩偶,吸引成年玩家納入收藏。2002年,Neo Blythe的可愛妹妹Petite Blythe誕生了,她長11釐米。2010年,生產了新的20釐米中號Blythe娃娃。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這麼說好了,正版Blythe的價格價格最低在1000元左右,但娃圈內比較受歡迎的基本都在兩千以上。品相再好點,出品數量更少的娃,過萬元也是分分鐘的事。同時,也有許多藝術家擅於改娃臉,一張普通的娃臉經過巧手,妝面、眼片、髮型都可以變得獨一無二。這種講求手工的已然成為藝術作品,所以價值難以估算。

沉痛悼念之餘,跟著玩家君一起來欣賞一下小布的顏,果然很能打吧?!

最後,還是要感謝Allison Katzman奶奶把小布帶到人間,給玩家們帶來這麼多歡樂!至於它的藝術收藏價值,我們下次再聊吧!

相關焦點

  • 最燒錢的圈子—「娃圈」
    但你們知道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單身,但每年卻花費數十萬「養娃」,盲盒與其相比只能算灑灑水,它就是隱形的富豪圈—「娃圈」。一個「娃圈」新人入圈 3 個月花銷就能超過 1 萬!高端玩家氪金幾十萬都是常事,更有在娃圈前後投入上百萬的00後…混「娃圈」的花費遠超大家的想像。而在抖音和B站上也有不少混跡「娃圈」人氣較高的視頻作者,網友在湊熱鬧的同時也感嘆:"娃圈"為什麼如此燒錢?
  • 隱秘「娃圈」:一個「成品娃」拍出22萬元天價
    它是一個「小布」,也是娃圈資深玩家大林100多個娃娃中的一個。儘管和lo圈、JK制服圈、Cosplay圈一樣有著穩定的受眾群體,並且同為亞文化的潮玩、盲盒也已經風靡國內多時,外界對娃圈一直知之甚少,雖然它的購買力,更為驚人。網絡上流傳著一句玩笑話:「不要動我的塑料小人,否則讓你賠得傾家蕩產」。
  • 4萬一個娃、1萬一套衣,誰讓娃圈瘋狂?
    4萬元一個的娃、1萬元一套的娃衣……來自江湖的傳說為娃圈打上「氪金」「瘋狂」的標籤,他們在愛好上投注大量金錢、時間,只因「千金難買我喜歡」。揭開面紗,能看到這一代最年輕消費群體的活力與特性。誰在消費天價娃?娃圈的娃娃,是一種介於動漫與真人之間的玩偶。
  • 比盲盒還燒錢,一個娃娃22萬:隱秘「娃圈」如何讓年輕人排隊入坑?
    他們還自稱娃爹、娃媽,費盡心思養的也不是熊孩子,而是一種造型精美的樹脂娃娃,長這樣:而且,「娃圈」的花費遠超大家的想像:新人入娃圈3個月花銷就能超過1萬,高端玩家氪金幾十萬都是常事,高端的娃娃甚至可以買到22萬一個;更有人在娃圈前後投入上百萬,還是個00後……
  • 隱秘「娃圈」一個成品拍出22萬元天價,浙江95後姑娘入圈短短4個月...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處「娃圈」,自稱「娃娘」或「娃爹」,但有意思的是,這些人裡面很多都還是單身,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娃身上,卻不求任何回報甚至是反饋。因為他們養的不是上天入地的熊孩子,而是以「小布」、BJD、OB11等為代表的玩偶娃娃。
  • 娃圈戰爭,究竟爭什麼?
    2002年《經濟學人》曾指出,全球平均每2秒鐘就會賣出1個芭比娃娃。在暢銷過程中,芭比家族也迅速擴容,各種角色相繼面世,並涉足至諸多衍生領域。2009年,芭比娃娃更是在中國市場上演華麗一擊——在上海最繁華的地段開出了一座6層樓的旗艦店。
  • 「花錢就跟歡樂豆似的」,娃圈有錢人的愛好,果然燒錢
    女明星出彩紅毯造型動不動被誇贊為「迪士尼在逃公主」,就是力證之一。原本,童年有個小小的愛好也沒什麼。可飯姐萬萬沒想到的是,小時候只要幾塊錢甚至幾十塊錢就能玩到的娃娃,現在早已升級,出現了一個高端娃娃圈,玩家統稱「娃娘」/「娃爹」。
  • 資深娃娘告訴你,娃圈常見的詞語的意思,這是科普向值得學習!
    關於娃圈呢其實很多的人都有著莫名的感覺,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喜歡BJD娃娃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其實在入娃圈之前我也不能理解,覺得不能理解這些娃娘,花那麼多的錢是為了什麼,但是一入娃圈深似海,直到入坑才知道養娃的樂趣,今天呢就跟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娃圈的詞彙,到底是什麼意思?你都知道嗎?
  • 《有翡》「賣娃」掙50萬元,神奇的「娃圈」如何掏空年輕人腰包?
    肯定有人想問:娃圈是個啥? 很多人只覺得它是一種另類的盲盒,大一號的手辦。其實與手辦相比,娃圈的娃娃價格更低,長相可以定製,衣服也可以隨心配。 這些10—20cm的棉花娃娃讓有的玩家足不出戶月入幾千元,有的玩家一次上新娃衣就能有60萬元的銷售額。 娃圈的生存法則,在外界還沒摸清門路的時候已然成型。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死磕娃圈?
  • BJD娃圈人為何如此狂熱?
    BJD娃圈人為何如此狂熱? 有這樣的一個小眾的圈子,他們稱自己是在「娃圈」。圈內他們稱自己為「娃娘」或者「娃爹」,但是有可能他還單身,他們會花大價錢和大量精力在娃的身上,卻不需要娃有回報甚至是反饋。
  • 「布一樣的繪本」
    「布一樣的繪本」  靈感來自縫包包  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昨天上午,「布一樣的繪本故事」新書發布會在江蘇書展·揚州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聽說有外國大咖來了,現場的讀者們,特別是小朋友們十分感興趣,紛紛圍觀,讓這場活動所在的新書發布區成為昨天上午書展最熱鬧的地方。  瑪尼卡·K.穆西爾來自斯洛維尼亞,原本是一名建築師、設計師。早在2005年,她為斯洛維尼亞設計的市政大樓項目就獲得了「萊昂納多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之「年輕建築師」的最高獎項。
  • 裝修請女設計師的6大優勢,你請對了嗎?
    發了這麼多家裝類文章,小編遇過不少的業主,其中也遇過不少業主指明要求要女設計師來設計。作為經常跟女設計師打交道,我自己也是倍感驕傲!一方面是因為設計這條路難走,尤其是對於女性設計師而言,堅持下來不容易;另一方面是可以在設計的路上,結識各種各樣的家庭,學習如何「經營好一個家」。
  • 是「一塊布」,也不只是一塊布
    對於設計師而言,「一塊布」是一個完整的製作流程,從一根線開始,材料的數量、線的編制方式、布的最終使用方式等,都要求設計師在製作前就決定了。在設計的時候,「設計師需要調查、發現,並抓住一瞬間的靈感。」A-POC Making:Issey Miyake and Dai Fujiwara, by 三宅一生在三宅一生小的時候,因為家裡資源有限,媽媽就曾經用一整面漁人的旗幟為他做過褲子。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一塊布A-POC」成為了三宅一生的設計原點,當他覺得沒有靈感或者止步不前的時候,他就會回溯到「一塊布」上。
  • 加入「娃圈」:有ob11娃娃叫價過萬,「養娃」要花更多
    高昂的價格、娃娘的追捧,支撐了優質作者的持續創作,也讓更多人產生進入行業的渴望……把興趣變成職業,捏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娃蛋蛋Egger是一名ob11粘土娃頭作者,從2019年1月到現在的一年多時間裡,她製作的ob11娃娃從最開始的百來元,一路飆升到如今的3000-5000元。
  • 剪刀石頭布家居 引進國際知名設計師家具
    尤其是由知名設計師操刀的作品,不僅極富創意且充滿個性,引領著家居流行風向。剪刀石頭布家居-帝幔雲集眾多經典義大利進口家具,除了引進Armani Casa、Versace Home、Fendi Casa、Roberto Cavalli Home Interiors、Bentley Home、Aston Martin Interiors等品牌之外,更薈萃國際設計界名師巨匠、新銳精英、跨界才子的眾多非凡之作,引爆獨一無二的家居靈感。
  • 廣西融水:77歲老人走夜路遇搶匪 嫌疑人用布將老人的頭罩住後進行搶劫
    可是,周奶奶沒有坐多久,便「天降罩布」將周奶奶的視線全部蒙住,在掙扎中,腰包被人搶走,等周奶奶掙脫之後,嫌疑人便已不見蹤影,腰包內的財物也一併被匪徒搶走。但由於周奶奶年事已高,記不起案發具體時間,再加上眼睛又被蒙住了,驚慌失措,也分辨不出嫌疑人到底是男是女。
  • 《我的小公主》一個女設計師童年真實經歷演繹的叛逆人生
    一部電影記錄一個人生,《我的小公主》是記錄法國設計師伊蓮娜愛洛尼斯科艾娃的童年記憶,我們先曾劇情說去,艾娃在親生母親的逼迫下當了嫩模,任憑母親安排、墜入罪惡的深淵,我的小公主主角小薇和其他清純不做作的小女孩似乎沒有什麼不同。
  • 加入「隱秘娃圈」: 我看這裡錢好掙,買了材料準備入行……
    高昂的價格、娃娘的追捧,支撐了優質作者的持續創作,也讓更多人產生進入行業的渴望……把興趣變成職業,捏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娃蛋蛋Egger是一名ob11粘土娃頭作者,從2019年1月到現在的一年多時間裡,她製作的ob11娃娃從最開始的百來元,一路飆升到如今的3000-5000元。
  • 你所了解的雞娃圈,可能不是那樣的
    今天我和大家探討幾個家長們一直有些爭論的問題,當然這裡面有很多觀點並不適合於全北京抑或全國所有的小學生,大家也可以想一下和自己印象中的雞娃圈是不是一樣呢。臨近過年大家都挺忙,本篇六哥就說說自己的感受,權當拋磚引玉,後面留待大家討論和思考吧。 奧數和校內成績沒關係?
  • 婆婆給孩子用這種紙尿褲,寶媽抱著娃就走,網友:「是親奶奶嗎」
    在寶媽群裡,大家交流最多的,就是什麼牌子的嬰兒用品價格最實惠、質量最好,也會分享些節儉小妙招,爭取降低一點「育兒成本」。就在昨天,一位寶媽訴說了自己的遭遇,才發現有些人的節約方法,簡直刷新是三觀。網友:「是孩子的親奶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