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鏡報》和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7月27日報導,作為史前巨獸之一的
恐龍,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對象。最近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通過新的研究獲得了顛覆傳統觀念的結論 ,稱恐龍或跟之前想像的不同,可能都長有
羽毛。
這項研究集合了來自俄羅斯、比利時與法國的多國科學家,由布魯塞爾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院的帕斯卡·戈弗裡博士帶頭開展。這項研究發現,之前關於恐龍外形的想像可能很離譜,所有恐龍其實或者長有羽毛或者有變成毛茸茸一團的潛力,新的觀點讓人大開眼界。讓《侏羅紀公園》粉絲們大跌眼鏡的是,這項新的研究顯示可怕的雷克斯霸王龍,可能跟鳥類有更多共同之處。研究人員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一些 1.5億年前的恐龍
化石,這些新化石中存在羽毛結構,看起來很像雞的絨毛,結構相當完整。這些化石表明恐龍長有羽毛的現象比我們以前想像要普遍的多。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新發現的化石來自一種被命名為 Kulindadromeuszabaikalicus的恐龍,這種恐龍披有羽毛體長只有大約1米左右,短口鼻,有一對長後腿和兩條短前肢,以及帶有五個腳趾的堅硬利爪。從適合咀嚼植物的牙齒看出它們顯然是食草動物。它們的發現把羽毛恐龍的起源從時間上又往前追溯了數百萬年。
研究人員表示,最新在俄羅斯發現的這種恐龍,屬於完全不同的食草類鳥臀目恐龍,這是第一次發現獸腳亞目恐龍之外的有羽毛的恐龍。而大約有一半的恐龍都屬於鳥臀目。之前,研究人員在中國找到了化石證據,證明了羽毛恐龍的存在,它們屬於獸腳亞目恐龍,靠食肉為生。以往科學界認為,可能只有肉食性的恐龍,例如像始祖鳥的祖先,才可能有羽毛。不過在西伯利亞東部所找到的這些新化石顯示,似乎所有的草食性恐龍也都有羽毛。如此推斷,可能所有的恐龍,其實都是有羽毛的。這一新發現意味著,全世界各國孩子或許需要撕毀它們的課本,因為上面描述的傳統觀念中的恐龍可能跟現實中存在過的恐龍有顯著差別。
戈弗裡博士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這讓人非常吃驚。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在兩個不同的恐龍種群中都發現了長有羽毛的恐龍,包括在中國發現的獸腳亞目食肉恐龍和在俄羅斯新發現的鳥臀目食草恐龍,這樣的事實說明生活在大約 2.2億年前的這些恐龍種群共同的祖先也可能長有羽毛。」戈弗裡博士表示,這一發現完全改變了我們對恐龍的想像。來自愛爾蘭考克大學的瑪麗婭·麥克納馬拉博士說,「看來恐龍不是像我們原來想像的那樣,它們中其實很多體表有毛絨絨、像小雞絨毛一樣的覆蓋物。」不過對恐龍著迷的朋友也不必急於放棄原來對恐龍外形的想像,因為研究人員目前正在辯論這些羽毛是否會一直持續存在到它們成年。有一種理論說,恐龍起初都擁有羽毛是溫血動物,而有些恐龍成年後可能失去了羽毛。
城市信報編譯 曹麗娜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