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橋,成華下一個富人區!

2020-12-18 成都同城會

二仙橋作為成都最重要的物流倉儲中心!

有人說它已沒落,有人嫌棄是「城中村」

其實。。。

它不僅藏著很多人的青春,更將迎來蛻變!

關於二仙橋的故事

一直有個疑問,二仙橋地區有二仙橋路,還有許許多多以二仙橋命名的街道。但明明無橋,為何取名曰橋?

其實在過去是有橋的,它是通往龍潭寺一條鄉村土路上,橫跨沙河直流的小橋。老一輩的人更喜歡稱它為「遇仙橋」,關於二仙橋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是這樣說的:

人間仙緣

相傳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正值古成都花燈盛行,一學士漫步橋間,忽在橋頭看見兩個乞丐神態非凡,湊近細看,正是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及其徒弟韓湘子。

一時間,呂、韓二仙到成都府賞燈的消息傳開,大夥聚眾而觀,但很快,二人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羽化消失。而後此橋得名二仙橋。

住在二仙橋的居民或許不敢相信,清代時期二仙橋下的流水十分清澈。橋頭小店用河中流水做成的河水豆花頗有名氣。

不管怎麼說,當時的二仙橋的確渡了幾代成都人的來往通行。直到20世紀50年代,因修建成都木材防腐廠(今二仙橋北一路),二仙橋才被拆除。

二仙橋藏著幾代人的青春

再後來,二仙橋發展為成都重要的物流與倉儲中心,幾代人將青春留在了那裡。

現在去二仙橋依然可見大量工業遺址,火車、廠房、廢墟...成為了無數攝影師的背景布,曾經它們是多麼輝煌,在成都歷史變遷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107倉庫

以101貨運市場、102倉庫、103成商集團倉庫、107倉庫為典型代表的八裡莊 —— 二仙橋片區的物流倉儲企業,已夷為一片廢墟,現在只剩下107倉庫待拆遷中。

△華西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08年建成的巨型水泥罐子帶著濃厚的工業感,這樣的畫面在二仙橋隨處可見。曾經西南地區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隨著老東站的改籤,已停止了生產。

△ 成都鐵路材料總廠

錯落有致的紅磚廠房、路燈上的警示牌和粗壯的梧桐樹是老成都工廠的縮影。總材廠蒸蒸日上的場景不復存在,如今透過鏽跡斑斑的鐵窗,還能看到工廠遺留下的專用標號木櫃。

經歷了蒸汽時代、內燃時代和三業並舉時代,如今的中車長也全線變遷到新都。

廠裡的工人們在這裡留下了無數歡聲笑語,隨著工廠的搬遷,漸漸變得冷清起來。

△ 成都商儲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據二仙橋的老土著說,商儲物流的前身是省金屬廠,隔壁是省建市二公司和省建三公司,隨著改造,紅牆內的工廠已廢棄。

現在「遇仙」是不太可能了,如果你願意倒是可以去遇見老成都的縮影。

現在的二仙橋

就是成都的過去

從二仙橋地鐵站出來的瞬間,觸長以為自己穿越了,映入眼帘的是歲月斑駁的舊樓。大都市的高樓成為它的背景,周邊一切都與印象中的成都格格不入。

難以想像,在成都三環內依舊有人住著這樣的棚戶區。牆體由簡單的磚瓦堆砌而成,很難說下雨天屋頂會不會漏雨。

還有風化嚴重的小巷子,甚至連路燈都沒有,四周的老房子遮擋了遠處的高樓,夜間路過這裡不免覺得陰暗。

7號線二仙橋站到理工站都是下漕澗社區,在那裡有許多70年代留下的老廠區。在成都理工讀書的人都覺得那裡很亂,商業體還停留在最簡單的底商,更別說很多家都大門緊閉。

但這裡任然

保持著老成都的生活

作為成都最老的地區之一,二仙橋還保留了老成都的習性。一種生於市井,安於市井的獨特氣質在這裡被彰顯。

集市裡的人吆喝著,表面上雜亂無章,實際上大家生活都井然有序的進行著。買豬肉要到哪家,買芹菜這家老闆很好...絕不會像年輕人一樣每天糾結著,該點什麼外賣。

有個段子說:「坐飛機飛過四川的時候,都能聽到一陣麻將聲。」茶館文化在成都更是根深蒂固,這家茶館也有十多年了。

裡面的賓客們都是附近的街坊,夏天老婆婆老爺爺們也喜歡來這裡乘涼,冬天泡上一杯濃茶片刻就能驅寒。

下午的敬老院很寧靜,偶爾會有公交車從門口路過,打破這片寧靜。就像往平靜的湖水中扔一塊石頭,激起了一陣浪花,但很快就會恢復。這裡的建築也陪著這裡的人們老去。

再往前走車輛逐漸多了起來,公交司機真的神操作,經常能從縫隙間駛過。

鐵建廣場是為數不多比較繁華的區域,理工大的學生一定不陌生,只有這裡提醒自己在成都的2.5環。

△待遷的建築

若你上街走一走,便會發現有無數這樣的吊塔,工人們加班加點的努力建設二仙橋未來。

殘破的圍牆外面,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時光你慢些吧。

舊樓在遠處的高樓面前略顯一絲悽涼,曾幾何時,這裡也充斥過幾代人的喜怒哀樂。

△隨處可見的殘牆舊瓦

XXX搬遷至前方右拐50米...再過幾年,又有誰還能記得這裡原先的模樣?

△改造中的建築

幸運的是,二仙橋的未來是美好的。不只是新的樓盤,一些小區已經在進行外牆改造。

△拔地而起的新樓

這一切都意味著將來的二仙橋,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

落寞的工業王朝

即將迎來蛻變

未來五年,二仙橋打造為文化創意總部商務中心和文創高地,成華區人口聚集、新興功能發展的主要承載地。

立體交通搭建

曾經被鐵軌環繞的二仙橋,將迎來全新的地鐵時代,構建成華20分鐘交通圈。

前所未有的人居環境

和谷公園、秀塘公園、頤灣公園、二仙橋公園等綠地綠道建設,將被一一實現。未來的二仙橋居民,將置身公園中。

優質教育落戶於此

二仙橋未來還將引進幼兒園、小學到中學一站式的名校。二仙橋西片區蜀龍路北側,成都首個從小學到高中的公辦學校「成都英才學校」(暫名)將被打造,規劃總佔地面積約130畝。

以及成都自然博物館、成華理工大體育館等大型公共設施在周邊陸續建立。

二仙橋的蛻變是成華區的爆發,更是對成都城市生活的一次巨大升級!

夜幕下的二仙橋其實也很美,明天會是新的一天,不是嗎?

「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

「也不是啊,天亮後會很美的」

- END -

出品:成都全接觸

文:Sparrow | 主編:JYCrow

圖:成都全接觸

部分歷史、規劃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到二仙橋走成華大道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小夥伴進來漲漲姿勢
    到二仙橋走成華大道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小夥伴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0-12-09 16:2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到二仙橋走成華大道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小夥伴進來漲漲姿勢 到二仙橋走成華大道什麼梗?
  • 二仙橋,能成為成華區最好的學區嗎?
    文丨記者 殷建「到二仙橋,走哪條道?」「走成華大道。」作為曾經的網紅節目《譚談交通》的著名網絡梗,不少成都市民都記住了二仙橋。坦白說,曾經的二仙橋,既不是豪宅區,也不是優質學區,大環境也很一般,在整個主城區來說,基本上沒啥存在感。
  • 去二仙橋的大爺,腰馬合一的少年,《譚談交通》停播原因讓人惋惜
    接著往下聊,雖然我不是成都人,但我卻知道去二仙橋要走成華大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譚談交通》這檔子節目,那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看,每一次都把我笑得前仰後伏,尤其是去「二仙橋」這一段,一位大爺用電三輪拉著很長的鋼材,結果被譚警官攔下來了,譚警官本來想告訴老爺子,三輪車不能拉這麼長的鋼材,更不能上機動車道,結果發生了下面搞笑的一幕:二仙橋大爺
  • 來二仙橋公園,邊坐火車邊吃火鍋!
    來二仙橋公園,邊坐火車邊吃火鍋!在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公園裡一輛復古的綠皮火車K160次列車變身成成都首個火車主題火鍋店愛吃火鍋的小夥伴快來安排上!
  • 成華居民說:「我們的業餘生活一點都不單調。」
    ——居民 孫女士 豐富的文化活動提升居民參與感、幸福感2019年,成華區二仙橋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改造升級完成,40餘歲的燈光球場也隨之煥然新生。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的完善也讓居民們的文化生活豐富了起來,二仙橋街道將社區文化營造的最終落腳點放在了活動上。
  • 成都二仙橋「價值凹地」標本 你知多少?
    基於二仙橋區域城市價值的逐步挖掘,交通劣勢及城市界面的超速優化,整個二仙橋區域正處於裂變中,以當前的視角看,二仙橋區域無疑是成都三環以內最具想像力的「價值凹地」。 近年來,隨著「中優」城市發展方針的落實,主城區在舊改及城市更新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績。
  • 43幅手繪圖說"文旅成華" 這裡將現城市景觀牆長卷
    手繪人員正在創作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8日訊(記者 李丹)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成華區獲悉,繼去年成華區成功將踏水橋北街道路兩側圍牆打造成社區藝術長廊之後,又一條長約2公裡的城市手繪景觀牆即將亮相成都中環路二仙橋西路
  • 富人區之爭太精彩!莆田下一個富人區在哪裡?
    所謂富人區,不僅是「壕」集中的地方 也是一個城市走向發達、成熟的標誌 都說莆田富豪不少 但卻都很低調 那莆田的富豪都住哪裡呢?
  • 成華特教 「疫」考答卷:離校不離教,全域覆蓋在線送教送康,一個也不能少!
    二、關注差異 提升質效海濱小學。北新實小二仙橋學校。二仙橋學校雙林小學。>秉持「一個也不能放棄」融合理念,疫情期間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制定《送教上門家長調查問卷》,了解家長的需求,為每一個極重度孩子制定IESP,送教教師結合IESP制定居家康複目標,通過微信、QQ、電話等渠道對極重度居家學生表示慰問關心,詢問孩子近期身體和心理狀況,然後根據孩子的現狀,重點對極重度孩子居家心理健康、康復訓練、生活技能、休閒娛樂、家人互動等方面進行指導康復,以視頻、音頻、圖片等資源包形式發送給家長
  • 青龍,常州下一個富人區?
    說起常州的「改善區」,不少數人第一反應: 淹城南 恐龍園 但隨著城市的進化,這個俱樂部的成員註定是要擴充的
  • 作品集丨「童心愛成華•we are family」獲獎作品來啦~
    作品集丨「童心愛成華•we are family」獲獎作品來啦~ 2020-06-03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次全會精神微訪談之二十一:區城市更新局——高標準建設公園...
    >「1556」總體發展思路,為成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隨後,全區各街道、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以實際行動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落實。今天,我們將走進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對話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局長馬健偉,看該局在新時代成華發展中的具體思路與舉措。
  • 唱了67年,歌聲從成都站飄到二仙橋…
    六十七年後,距火車北站約7公裡的二仙橋,成都機車廠,把典禮上的歌聲接了下來,停在鐵軌上的絕版綠皮火車廂,穿過不在冒煙的煙囪,一頭撞進了街頭的歌聲中。1歌聲中,成渝線的典禮萬人空巷。放到以前,他們都是成都超哥超姐,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廠二代。這裡面有兩個爪球的,一個叫鄒侑根,一個叫劉斌,都是成華區工廠頭的娃娃。那兒年生,也只有單位上的娃娃才有場地、有條件耍這些文娛活動。為社會主義搬磚的兄弟夥和姐妹些,空閒的時候,就靠壩壩電影、運動會、歌詠比賽這些事情來搞搞新意思。
  • 從三個對話,看地鐵新線開通帶給成華的多重利好
    對話區住建交局:公共地鐵成網 成華交通集中發力華仔從區住建交局了解到,目前,成華區內已開通運營地鐵線路7條,分別是地鐵1、2、3、4、6、7、8號線,有車站35座,線路約44.5公裡。由此成華逐步實現軌道交通連點成線,連線成網,這無疑對成華市民優質出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 成華區二仙橋公園北側、青羊區日月大道旁成熟區域迎來土地出讓
    二仙橋公園位於成華區二仙橋西北街,佔地面積約208畝,呈獨特的帶狀形態,重點突出「鐵路線遺址」和「城市商務區」景觀兩大元素,其定位為「都市園林中的鐵路線記憶」。園分為都市謐林體驗區、活力健身匯區、城市會客廳區、都市展望區四個區域,融合了周邊原工業廠區及鐵軌的痕跡,通過增加現代技術的改造,變成了都市裡色彩斑斕的一部分。
  • 成都東北部「綠色之芯」破繭 成華聖燈市政公園率先繪就藍圖
    據悉,該片區規劃有聖燈公園、二仙橋公園、杉板橋公園三大「綠色之芯」,其中聖燈公園率先完成方案並進入實質性建設啟動階段。「八裡莊二仙橋片區是中心城區唯一一處進行整體搬遷改造拆除重構的區域,正按照『多規合一』、『四態合一』的改造思路,加快完善公建配套,著力打造『成都市東北部城市副中心』。」
  • 尋找上海富人區
    儘管在如今中國,大眾對階層的分化仍顯得態度曖昧,但在上海,如果要問有沒有如香港淺水灣、美國紐約的長島、洛杉磯的比弗利山、巴黎十六區和日本東京灣這樣的「富人區」,回答其實是並不怎麼曖昧的。  事實上,在上海法國梧桐掩映的花園洋房中,大宅門裡的故事外人不得而知,但房子本身就是一個符號,一個標籤,昭示著財富和主人的地位。
  • FEATURE | 二仙橋鐵路公園.過去與未來之間「擺渡」
    以鐵路線遺址為景觀的二仙橋公園,則保留了人們記憶中的火車,斑駁的綠皮火車,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擺渡」。不用買票,隨到隨走,周邊的市民,小編嫉妒你們!融合了周邊原工業廠區及鐵軌的痕跡,通過增加現代技術的改造,二仙橋公園變成了都市裡色彩斑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