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物記:揚州手藝人全記錄

2020-12-20 綠楊夜話

手藝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

保護手藝,就是滋養我們的傳統文化,培育我們的民族精神。

「康熙年間兩淮巡鹽御史曹寅,先後奉旨在揚州設局刻印《全唐詩》和《佩文韻府》,兩部書無論是寫樣、雕刻,還是印刷、裝幀,都極盡精美。康熙皇帝看後大為讚賞:『刻得好的極處』。」

「鑲嵌與剔紅的結合,使得漆器被列為揚州二十四種貢品之一。天寶十二年,數十件漆器跟隨揚州大明寺主持鑑真飄洋過海,東渡日本。」

……

揚州雕版印刷-孫萬剛攝

揚州剔紅漆藝-張來喜提供

歷史上的揚州,靈秀富庶,文脈豐厚。對精緻生活和風雅時尚的追求,催生了繁盛的手工業,精湛技藝在隋唐時即頗負美譽。至清代,「凡懷才抱藝者,莫不寓居廣陵,蓋如百工之居肆焉」,揚州手藝更是名揚天下。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揚州和世界許多城市一樣,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工業化生產的大潮衝擊。那麼,揚州手藝,現在還好嗎?

1

「我懷著一種崇敬的感情,走近這些手藝,傾聽它們背後的故事。」

從2015年至2019年,女作家梅靜用整整四年的光陰,探尋著揚州手藝的前世今生。

起初,她是應一家雜誌之邀,撰寫一篇有關揚州古籍版片保護的文章。正是那次採訪寫作,讓她得以了解「雕版印刷」這一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技藝,以及上世紀七十年代古籍版片在揚州所經歷的劫後重生,還有那些在喧譁塵世中寂寞堅守的刻印藝人。

她被深深打動了。有感情的文字總是容易引起共鳴的,《素箋不言,雕文有聲》一文發表後,許多讀者與她聯繫,稱這篇文章寫出了傳統技藝的價值,寫活了手藝人,並鼓勵她繼續寫下去。此時,恰逢揚州廣電集團《壹周刊》有意開設「尋訪手藝」專欄,從此,梅靜開始了揚州手藝的專題寫作。

梅靜採訪盤扣藝人-劉江瑞攝

她向主管部門找來揚州所有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名錄,從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和傳承人,然後逐一聯繫走訪。由於這些對象都是「國大師」、「省大師」之類的名人,事務繁忙,採訪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當他們得知,梅靜完全是出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而自發寫作,都在意外之餘給予了極大配合。

揚派盆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林鳳書-劉江瑞攝

金銀細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方學斌-孫萬剛攝

揚派制扇名師朱國勇-林成攝

2

隨著採訪的深入,梅靜對「高手在民間」這句話有了更真切的體會。有些藝人沒有耀眼頭銜,但手藝十分高超。然而,在這個「普遍看臉」的時代,他們的生存境況並不如意。梅靜覺得,一名有良知的寫作者,不應以外在光環來衡量被寫作者的價值。兼具過硬技藝和虔誠之心,才是真正值得禮讚的對象。

於是,在她的筆下,有了在紅園門口擺攤的手工布鞋製作者、甘於清寂的九O後裱畫師、從不做假的老器物維修師……

布鞋匠陳樹青-孫萬剛攝

扎紙藝人李紅清-孫萬剛攝

這些「小人物」中,從事古籍修復的王軍給梅靜的印象最深:「房子老舊,冬天,人在屋裡站一會兒,腳板就會變得冰涼。但王軍在這裡修書、做書,一待就是一整天,卻從沒說過一個『苦』字。」

與古書為伴,王軍樂在其中-劉江瑞攝

在探訪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手藝人都會說這樣一句話:「根不能在我們手上斷了。」「每次與手藝人的對話,都仿佛一場靈魂的洗禮,讓我懂得什麼是心中有念,什麼是秉燭前行。」梅靜的感悟越積越深,並化作字裡行間的濃濃溫情。

3

打撈記憶,從碎片中完成拼圖,然後讓人們從這些記憶拼圖中感受千年的文化風韻。梅靜的文字,和手藝一樣,體現出一種耐得住寂寞的沉靜功夫。

動筆之初,她按照慣常的寫作速度,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用兩年時間採訪二十個左右的手藝項目。但真正開工後她才發現,自己的「預算」與實際相差太遠。

「一門手藝傳承到今天,往往是豐厚文化積澱和數代巧匠智慧的結晶,蘊含著很多專業知識,研究不透就會寫出外行話。因此,每寫一篇文章,我查閱的資料會多達幾百頁。同時,我還得實地走訪,觀察技藝流程。有時,一件作品需要多道工序、經年累月才能完成,我就從春到秋,甚至跨年度地跟蹤採訪。」

對於每一項手藝,梅靜沒有停留於表面的描摹與讚美,而是以客觀冷靜的筆觸,對其面臨的嚴峻考驗、未來的振興之路,做了深入思考與分析。

經歷如此的「文火細煨」,她的寫作速度減緩到了每年只能「出爐」四五篇。當她寫完篩選出的二十三個手藝項目時,時間已過去了四個春秋。

有人認為,在凡事都講求效益的今天,這樣的寫作有些不值,但梅靜覺得,自己收穫了很多:「我們應該感謝手藝,感謝那些在手藝之下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工匠,教會我們另一種生存方式。」

梅靜對寫作的虔誠之心也感動了很多人,多位攝影家為她的作品配拍精彩圖片,揚州廣電集團等製片機構提供了視頻連結。

《念物記》內頁展示

「珍念延續不斷的造物文脈,以及生命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020年春,梅靜的這些文章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匯集成冊,書名定為《念物記——揚州手藝人》。此時,它已不僅是一本紙書,而是一部可視可聽的立體文化產品。掃掃書中二維碼,傳承者紀實短片、手藝人有聲故事便如長卷般徐徐展開。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以題為《守住文化之根》的序言,對此書表示肯定:「我們應當保持與弘揚這種使命感和崇高精神,堅定文化立場,堅守文化之根,為傳統文化鼓與呼。」

一生一念,一物一心。

相關焦點

  • 為傳統手藝執一盞燈《念物記—揚州手藝人》亮相
    為傳統手藝執一盞燈揚州文化積澱深厚,燦若星河,其中,揚州手藝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凡懷才抱藝者,莫不寓居廣陵,蓋如百工之居肆焉。」揚州女作家梅靜耗費四年光陰,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探尋揚州手藝的前世今生,創作而成《念物記—揚州手藝人》一書。全書用15萬文字、300餘張圖片,詳細記錄23項技藝的千年傳承,以及數十位藝人的百味人生。「手藝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保護手藝,就是滋養我們的傳統文化,培育我們的民族精神。」
  • 朱重慶與念莪草堂(揚州江都浦頭鎮)
    現今江都在清初範圍內,稱得上是揚州名園的,除了大橋的春江草堂、東原的東原草堂、橋墅的有懷草堂外,還有一座,那就是位於浦頭周莊的念莪草堂。它是當時名士、詩人朱重慶居住在鄉間的「別業」。朱重慶,字抱經,亦字申之,號自天,清康乾時江都人。
  • 裝裱制畫42載 揚州「書畫郎中」手藝人 更是「守藝人」
    62歲的馬明新從事裝裱師工作42年,精湛的手藝早已在揚州書畫界小有名氣。他把工作室設在家中,一邊盡孝,一邊傳承技藝,贏得了小區很多居民的掌聲。裝裱制畫42年,馬明新在揚州書畫界早已小有名氣,在小區更是家喻戶曉。「30年前,曾經有一名書畫收藏愛好者登門請我幫忙,想為一幅鄭板橋的真跡裝裱。」馬明新笑著說,面對這幅作品,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與對方籤訂協議,保證雙方的利益。一向堅持慢工出細活的老馬,當時花了整整一周時間,才通知畫主前來取畫。
  • 手藝人在線直播欄目《工匠說》,歐洲尋匠記即將開播!
    欄目方希望能以直播的形式,讓手藝人、藝術家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也希望用能藉助直播的形式讓傳統手藝和文化得到更多的傳承和發揚。在接下來的3期節目中,《工匠說》欄目方將走進義大利,為廣大網友尋找義大利的手藝人。希望能夠讓中歐工匠文化能夠得到交流與互動。
  • 鹽野米松:手藝人的生命史 記錄無處安放的寶貴記憶
    東京理科大學理學部應用化學科畢業後,曾用三十年時間遍訪日本各地手藝人,用手藝人的語言記 錄他們的生活和技藝,後連續十幾年走訪中國各地,探究中國手工藝的淵源以及當代日本手工藝對其的傳承。曾因創作《古老的地圖》、《加油的日子》和《空巢》 等作品四次入選芥川獎候選人。2003年憑藉《夏天的池塘》榮獲日本繪本大獎。同年,國際天文聯盟將第11987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 (YONEMATSU)命名。
  • 致敬手藝人,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者
    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藝為業的人 通常被稱為「手藝人」 從廣義上講,絕大多數人都是手藝人 只是手藝的形式不同 有的人動手,有的人動腦。
  • 華幹林揚州春詞十首
    揚州春詞十首元日信步新春第一家,書香琴韻伴流霞。紅亭可記當年事?牽手憑欄對月猜。暮春東風和雨撲窗紗,簾外暮雲楊柳斜。橋頭再誦揚州慢,詩興簫聲明月魂。註:「春色闌珊,芍藥花開。廣陵芍藥,與洛陽牡丹齊名。」唐人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宋人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 乘翼翱翔全記錄,解碼機長煉成術!
    乘翼翱翔全記錄,解碼機長煉成術!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乘翼翱翔全記錄,解碼機長煉成術!》
  • 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黍離之悲
    揚州也遭受了兩次浩劫。22歲的姜夔路過揚州,當時宋金和議已有12年,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綱廢弛。揚州慢既是詞牌又是詞題。慢指慢詞,曲調舒緩。他採取了與蘇軾、辛棄疾等人完全不同的創作方式,既不被動接受也不消極摒棄,而是自度新腔,使詞的文本部分既不為格律所限又諧婉可歌。
  • 揚州餃面
    揚州餃面 2012年11月21日 15:57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0)   前不久,有個同道的朋友從遙遠的北方來看我,指名道姓地要品嘗揚州的小吃
  • 看揚州大學食堂多智能一物一碼 上班還要答題「過關」
    近日,揚州大學所有校區食堂順利通過該體系認證並取得認證證書,成為全省唯一的大學生和幼兒食堂全覆蓋通過此項認證的校園餐飲單位。揚大食堂如何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築牢食品安全防護牆?記者帶你去看看智能食堂有啥不一樣。
  • 「公務機要費」案偵辦全記錄
    第1頁:「公務機要費」案偵辦全記錄第2頁:「公務機要費」成扁家零用錢   「公務機要費」案偵辦全記錄  2006年6月12日,「臺灣紅」公司負責人李慧芬向國民黨籍「立委」邱毅爆料,她有價值300多萬元(新臺幣,下同)的臺北君悅飯店住宿發票,被堂姐李碧君拿去轉交吳淑珍核銷「公務機要費」(簡稱「機要費」)。
  • 姜夔《揚州慢》:曾經的揚州很美,宋朝時被金兵洗劫後只剩遺憾
    揚州的美是什麼? 徐凝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他覺得揚州的明月最是美麗。而杜牧說"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他覺得揚州是一位溫婉俏麗,絕色無雙的女子,沒有人比得上她。
  • 探訪"恐龍之鄉" 仿生恐龍製作過程全記錄
    探訪"恐龍之鄉" 仿生恐龍製作過程全記錄
  • 究竟什麼是「揚州瘦馬」?
    《陶庵夢憶》中有「揚州瘦馬」一節,就記的這件事;但我已毫無所知了。△揚州瘦西湖02把人看作和羊毛、蘋果一樣的「物產」,這雖是可悲的事情,尚能理解。而把人喚作「瘦馬」呢?就實在使人費解了。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四「馬字」條曾列舉了「馬」字的許多用法,卻沒有言及「瘦馬」。
  • 新樂這位手藝人,用指尖功夫詮釋工匠精神
    新樂這位手藝人,用指尖功夫詮釋工匠精神 2020-05-09 2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抖音電商運營負責人木青:未來一年,抖音電商要幫助1000個手藝人...
    10月23日,在景德鎮陶溪川園區,抖音正式宣布面向全國手藝人、手藝商家推出「看見手藝」計劃。該計劃將發揮抖音視頻直播、電商的能力,通過流量扶持、費用優惠、官方培訓、專屬運營活動、直播基地服務等多項舉措,助力傳統手工藝被更多人看見,為手藝人創造更多收入。
  • 【美赫訊息 每日英語】念記我
    在你的日常活動中,不斷懷著愛來念記我。 保持開心愉快,不要擔心環境,在其中你只是發現你的自我。注observe v. 慶祝. 觀察;遵守;說;注意到;評論prolonged adj.
  • 以匠心守初心 淮陽香包手藝人倪莉:素手拈五色 潛心制香包
    香囊又叫花囊、香袋、荷包,香包、佩幃、容臭,它與瓊瑤、玉環、香帕等都是古人重要的佩飾之物。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記載:「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鹹盥、漱、櫛、縰、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即是說在我國古代,青年人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香包以示敬意。
  • 大胖洗澡全記錄:機務用平板拖把為A380搓澡
    大胖洗澡全記錄:機務用平板拖把為A380搓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