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在線直播欄目《工匠說》,歐洲尋匠記即將開播!

2020-12-20 班墨

《工匠說》是由班墨空間攜手鳳凰網風直播聯合推出的在線直播欄目。《工匠說》以尋找世界工匠,講述工匠故事,傳播工匠文化為初衷。前4期節的做客嘉賓都是中國非遺技藝的傳承人、民間匠人,累計觀看量已超過100萬。欄目方希望能以直播的形式,讓手藝人、藝術家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也希望用能藉助直播的形式讓傳統手藝和文化得到更多的傳承和發揚。

在接下來的3期節目中,《工匠說》欄目方將走進義大利,為廣大網友尋找義大利的手藝人。希望能夠讓中歐工匠文化能夠得到交流與互動。

邀請的第一位匠人是義大利著名銀匠世家Orlanto pagliai家族的手藝繼承者Paolo老先生。Paolo和其家族的作品被義大利和歐洲許多博物館和藏家收藏,對於Paolo老先生更多的信息,讓我們跟隨《工匠說》欄目組人員,去了解這位義大利匠人的傳奇吧!

Paolo工作照

Paolo作品欣賞

Paolo作品欣賞

Paolo作品欣賞

第二期邀請的的工匠是Antonio Spitalletta ,Antonio Spitalletta 是一個多面體的藝術家,他是一個畫家,雕塑家和雕刻家。他是一個貝殼雕刻的大師,專門製作貝雕。他的貝雕是純手工而作,利用了古老雕刻大師們的技術。

Antonio Spitalletta作品欣賞

Antonio Spitalletta作品欣賞

Antonio Spitalletta作品欣賞

第三期受邀的匠人是版畫師、雕刻家嘉尼.拉斐爾裡。嘉尼.拉斐爾裡在佛羅倫斯歷史悠久的手工作坊,駿鷹藝術版畫坊[ippogrifo stampe]製作灼刻版畫40多年。嘉尼.拉斐爾裡從祖輩那裡學習的手藝,他現在年已花甲,而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手藝。這樣的傳承在義大利也是種傳統。

嘉尼.拉斐爾裡作品欣賞

嘉尼.拉斐爾裡作品欣賞

嘉尼.拉斐爾裡作品欣賞

《工匠說》歐洲尋匠記的第一期開播時間,將於北京時間2018年1月23日17:00準時呈現!

相關焦點

  • 新樂這位手藝人,用指尖功夫詮釋工匠精神
    新樂這位手藝人,用指尖功夫詮釋工匠精神 2020-05-09 2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CTV4在線直播|觀看
    您的位置: 廣東分社新聞熱線 日:02083332005 夜:02083330567  CCTV4在線直播) 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是以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頻道,於1992年10月1日開播。
  • 致敬手藝人,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者
    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藝為業的人 通常被稱為「手藝人」 從廣義上講,絕大多數人都是手藝人 只是手藝的形式不同 有的人動手,有的人動腦。
  • 【印象·滄州】南皮手藝人|一雙精巧的手,一顆工匠的心!
    【印象·滄州】南皮手藝人|一雙精巧的手,一顆工匠的心!在這片土地上有許多優秀文化的傳承人也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剪紙匠人楊淑珍從小受村裡奶奶的影響,愛上了剪紙,12歲開始剪紙,逢年過節、村裡嫁娶,她都會送上幾幅剪紙祝福,楊淑珍說「
  • 《名師直播間》第二季今晚開播
    《名師直播間》第二季開播時間:9月18日 星期五 20:00第一期直播嘉賓:江偉英課程內容:《導圖導思,畫出好作文》適合對象:1-6年級每期觀看入口:關注「小記者特訓營」公眾號(ID:XJZTXY)回復「語文」獲取直播間地址。
  • 客房清潔手藝人:堅守匠心技藝,鑄就工匠精神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群堅守初心的手藝人。她們將技藝融入工作,把一間間客房清潔成為了藝術品,推動著酒店業的高質量發展。她們就是手藝人、樸實的勞動者——客房保潔。默默無聞堅守一線,用精湛的技藝清潔每間客房,用汗水譜寫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當你走進她們的工作世界,你能感受到一顆顆質樸、專注的匠心。
  • 《海南自貿港》欄目英文版今起在鳳凰衛視歐洲臺啟播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日消息(記者 汪慧)12月1日晚上18:55,英文電視欄目《海南自貿港》將在鳳凰衛視歐洲臺開播。《海南自貿港》欄目每期時長25分鐘,以英文播音、中英文字幕的方式播出。
  • 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記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開播十周年
    「客家人」總製片人姜富榮說:「我們做文化傳媒,要有家國情懷,緊跟時代的腳步,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客家人」欄目開播以來,一直貫穿著一條主線,努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效顯著。  近年來,位於汀江流域的古村院田,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許多外地遊客,是從一部專題片中發現院田的。
  • ——記清華大學首次在線直播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並MOOC在線選課
    從論文答辯開始 讓大學隨時在線——記清華大學首次在線直播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並MOOC在線選課記者 劉蔚如在開放選課短短4天時間裡,有近千名「在線學生」選修了這門課程。這是一門獨特的課程,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都是清華大學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他們講述的是自己研究生生涯中最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學位論文,而他們面對的則是自己的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成員們。沒錯,這門課程的內容就是他們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 明星雲陪伴 騰訊視頻「發現更多好時光」公益直播欄目開播
    2月10日下午15:00,歌手李鑫一在騰訊視頻doki直播間以深情的歌聲給網友們發來了暖心的問候,也開啟了騰訊視頻doki「發現更多好時光」公益直播欄目的首場直播。在疫情防控的重要時期,李鑫一戴口罩上線,化身健身教練分享健身方法、為網友示範在家健身的實用方法,並進行防疫知識科普,倡導大家在家健身、增強免疫力。
  • 尋匠記之麻城三河口70多歲的老農用「採茶」助學福澤三省
    尋找一個人,尋找那些獨特的靈魂,尋匠記之尋匠記之麻城三河口70多歲的老茶農,繼承家業和家風,分享茶園造福鄉裡!湖北麻城三河口鎮,背倚大別山,面向大京九,與河南、安徽兩省交界,這裡自然資源豐富,奇山秀水,境內氣候溫涼溼潤,環境優美。
  • 國內首個醫美時尚節目「整形直播秀」即將開播
    武漢2016年11月17日電 /美通社/ -- 國內首個以「整形直播」為核心和看點的醫美時尚節目已於11月14日啟動,並將於11月27日在武漢耀目登場。節目將通過網易直播、映客直播、網絡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直播和分享變美全過程,一場華麗的美麗蛻變時尚盛宴即將開場。
  • 玉雕名家黃朝輝:手藝人需要堅守工匠精神
    從事玉雕藝術十幾年的黃朝輝早已是業內公認的名家,他的精益求精另闢途徑的自我煉獄式創作,深得大家的敬重,對於玉雕藝術,黃朝輝一直有著說不盡的感情羈絆。(文章轉載自百家名匠網) 黃朝輝從不迎合市場做東西,只創作自己想要的、想做的東西,不受市場幹擾,堅持走原創之路。
  • 廣東電臺羊城交通廣播開播《專家在線》
    廣東電臺羊城交通廣播開播《專家在線》 中廣網    07月10日 15:55     近日,由廣東人民廣播電臺羊城交通廣播和廣州市汽車摩託車維修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有車有得揮》節目之《專家在線》欄目正式開播。
  • 預告 | 濰坊「最美教師」事跡直播第二期即將開播
    濰坊「最美教師」事跡直播活動@師生家長:濰坊「最美教師」事跡直播第二期9月16日19:30即將開播直播預告郎繼紅觀看方式關注「濰坊教育發布」公眾號點擊菜單欄「最美教師」——「最美教師事跡直播」即可觀看編輯:濰小育
  • 志願之星直播間採用Blackmagic Design產品完成直播欄目《志願之星》節目製作
    中華志願者,送福到萬家訪談直播欄目《志願之星》在廣州市大夫山創意園基地誌願之星直播間隆重舉行。
  • 念物記:揚州手藝人全記錄
    有感情的文字總是容易引起共鳴的,《素箋不言,雕文有聲》一文發表後,許多讀者與她聯繫,稱這篇文章寫出了傳統技藝的價值,寫活了手藝人,並鼓勵她繼續寫下去。此時,恰逢揚州廣電集團《壹周刊》有意開設「尋訪手藝」專欄,從此,梅靜開始了揚州手藝的專題寫作。
  • 直播帶貨、互動授課、在線表演 北京東城民間手藝人花式傳播非遺文化
    北京東城民間手工藝人充分發揮線上平臺作用,通過直播帶貨、互動授課、在線表演、錄製網課等形式,讓民間工藝「活」起來,也讓非遺真正融入現代生活!  經過分析,他們把重點放在「直播」上,重組吉兔坊設計開發團隊,調整工作重點,同時在淘寶、抖音上開啟線上「直播營銷」模式。  他們將公司展室改造為直播間,同時組織直播人員進行主播培訓和相關知識學習。白天全程直播兔爺製作過程,邊直播邊講解與兔爺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晚上開啟直播銷售模式。  「雖然銷量不能和平常相比,但開始直播後,銷量已明顯回升。
  • 彭楚粵直播現場教學歌曲製作 與谷嘉誠在線互懟
    60分鐘的直播中彭楚粵線上教學如何製作完成一首歌,他還以《獨特》為例,向粉絲們展示了如何一步步完成伴奏製作。  彭楚粵透露在創造營期間他就常常和幾位愛創作的學員一起freestyle。「經常和馬老師、遠哥、朗哥一起哼旋律「。直播中,好兄弟谷嘉誠也來圍觀隊長直播,兩人還在直播間在線互懟。直播最後,彭楚粵還和粉絲們一起策劃了接下來兩期vlog欄目「粵來粵好玩」的選題。
  • 「迎接建黨100周年訪談錄·校長在線」欄目累計超30萬人觀看
    校長做客直播間,暢聊學校發展「迎接建黨100周年訪談錄·校長在線」欄目上線以來,超30萬人觀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世金濟南市景山小學校長韓廣玲做客齊魯壹點直播間。近日,濟南市教育局聯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打造「初心·迎接建黨100周年特別報導之校長在線」欄目,邀請校長走進直播間,通過視頻訪談、圖文、海報等呈現形式,展現學校如何在黨建引領下,做好有溫度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系列報導將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學習強國號、齊魯壹點黨建/教育頻道形成專題報導。目前,專題報導已累計超30萬人在線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