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下了雪,白饃吃不完」啥意思?三九在什麼時候?下雪好嗎?

2021-01-21 騰訊網

導讀:「三九下了雪,白饃吃不完」啥意思?三九在什麼時候?下雪好嗎?

今天已經到12月28號了,今天已經到「幾九」了呢?「三九」又是在哪一天到來呢?三九天下雪好不好呢?這些問題,我們今天一併來解決。

老話說得好「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們在鍛鍊的時候要在最冷的三九天和最熱的三伏天也不要放棄鍛鍊,甚至要更加刻苦鍛鍊更好才行。而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平均氣溫最低的時候,我們常說「冷在三九天」就是這個道理。

並且俗語說「三九下了雪,白饃吃不完」,這句話裡也說到三九天下雪帶來的好年景,到底三九天在什麼時候呢?

關於數九,三九天時間

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關於數九寒冬時節,也就是從一九到九九加一九的這段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數九呢?俗語也告訴了我們,說「冬至數九」,意思就是說從冬至當天就開始數九,所以我們要找到冬至是哪一天。

2020年的冬至時間是在太陽到達黃經270°的時候,而今年時間是在12月21號到來,根據「冬至數九」的原則,那麼「一九」第一天就是在12月21號,從這天開始數九天到12月29號,就是「一九」,而「二九」就是從12月30號開始,數九天到2021年1月7號,就是「二九」;那麼「三九」就是從1月8號開始數九天到16號,就是「三九」。

可以看出「三九」時間是在1月8號至1月16號期間,可以預見這段時間天氣是非常冷的,是有大概率下雪天氣的。

俗語「三九下了雪,白饃吃不完」啥意思?

這句話告訴我們說,在「三九」節氣期間如果天氣下起了大雪,當然,能下幾場大雪是更好,那麼瑞雪兆豐年,來年會是一個小麥豐收年。

三九下了雪:三九天是在1月8號到1月16號之間,而1月5號就是小寒節氣,小寒節氣也是預示著天氣極為寒冷的時候到來了,這個時候下雪天會頻繁,並且會是大雪,大雪還因為氣溫低,不容易融化,這樣的大雪下在小麥地裡有利於小麥麥苗安全越冬,而土壤中的蟲卵也會減少很多,來年小麥春化之後,會茁壯成長。

白饃吃不完:這裡通過農民吃白饃吃不完形象說明來年小麥大豐收,而白饃就是小麥加工成小麥粉做成的白面饅頭,這可是小麥主產區的主糧,小麥大豐收可,農民夜就有吃不完的白饃了。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三九下了雪,白饃吃不完」這句話來看,在三九天下雪的話,還是非常有利於冬小麥生長的更加有利於冬小麥有個好收成。

明天就是「一九」最後一天了,寒潮離「三九」天也越來越近了,相信三九天將還是有可能下雪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春雪流成河,人人吃白饃」啥意思?春雪能使小麥豐收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春雪流成河,人人吃白饃」啥意思?春雪能使小麥豐收嗎?大家都知道,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我們的祖先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總結了很多道理。現在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很多都是古代農人經驗與智慧的結晶。當前剛立春不久,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大雪,這對人們有何影響呢?
  • 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啥意思?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
    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啥意思?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很多的老農民都表示在年尾降雪,這是預示著明年有好收成啊,因為在民間有著「瑞雪兆豐年」的農諺。那在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呢?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是什麼意思呢?這裡農夫就和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指出來。(1)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
  • 大雪節氣將至,村裡老人說:「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等。可見大雪節氣是一個比較明顯反映冬季氣候特徵的時間段,主要是降溫和降雨雪等氣候要素。所以,在我們華北這邊,大雪節氣的到了,通常也就意味著進入深冬,氣溫會急劇下降,降雪(雨)量會有所增加,下大雪也是常態化。
  • 農村俗語頭九不落雪是啥意思?頭九不下雪好嗎?
    光陰似箭,轉眼間就到了一九的最後一天,鄉下有很多關於一九的俗語,就像今天要講的那句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常言道:民以食為天。而且一般人種田都是看天吃飯,當年風調雨順,那糧食就會豐收。相反,如果氣候異常,那糧食收成自然就受影響了。
  • 數九到來,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
    如今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二九階段的末尾,農村俗語:「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是啥意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 這句俗語主要是指三九四九是比較寒冷的時節,這個時候氣候寒氣逼近。
  • 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說法可靠嗎?
    從陰曆來說,今年的冬至是2020年12月21日,每隔9天算一九,三九的第一天是2021年1月8日。三九和四九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節,有俗語說「三九四九冰上走」,進入三九後我國不少地方氣溫仍然持續降低,並出現大面積降雪。  能不能過一個溫暖的春節,是許多人關注的問題,大家都希望在春節的時候氣溫能夠有所回升,以不影響家庭戶外活動。
  • 村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三九冷三伏熱」的說法,意思是一年中三九天最冷。隨著最冷的39天的臨近,氣溫明顯下降,降雪等天氣也會增加。農村老人常說「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的意思是,當在三九和四九時沒有出現降雪天氣的話,那麼乾旱的情況會繼續延續到五九六九,甚至乾旱的時間還會持續更久的時間。
  • 「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啥意思?老祖宗預測三九天氣,準嗎?
    民間俗語「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老祖宗預測三九天氣,準嗎?文/遐慕對於生活在現在的人們來說,科技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很多,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理解說的就是:如果大雪時節來臨之時,氣溫不斷的降低並且還伴隨著凜冽的寒風,那麼當日子到達了三九天的時候,天氣反而會變得非常的暖和。這裡的「大雪」說的並不是我們常說的「下大雪」,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是在農曆的冬月初一。
  • 農村俗語『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小寒,也是『數九』天氣『二九』的第三天,距離『三九』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小寒節氣後,天氣溫度驟降,北方大部分地區溫度都下降到零下10℃左右,到處天寒地凍,農民也都冷的不想出屋,窩在家裡貓冬,農村有句俗語『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這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今年冬季比較寒冷,如今正是處於三九四九階段,人們常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而隨著寒冬臘月的到來,農村老人常說「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對於以前農村而言,人們最為期盼的就是來年農作物收成好不好,來年能否獲得大豐收。而糧食作為人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糧食收成好,那麼一年不用愁。而來年農作物收成是否好,很關鍵一部分就是水分是否充足。
  • Snow是下雪,但「snow job」卻不是「下雪天的工作」!啥意思?
    本期咱們就來分享幾個常用的和雪snow搭配的詞組吧,讓大家涼快涼快。1)Snow jobSnow是下雪,但「snow job」卻不是「下雪天的工作」!啥意思?那個傢伙真是把我騙慘了,如果那時我知道真相的話,我是不可能給他錢的。2)get snowed既然snow job有表示哄騙,誘騙的意思,那麼你也能猜到get snowed的是啥意思了。
  • 「上山拜完佛,下山石子饃」,到鶴壁不吃石子饃,算是白去!
    總之,不論如何,今天我們能吃到這麼多的好吃的,就應該感謝老天爺的眷顧。另外,還有一些美食小吃跟一些民間的傳統還有關係,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像鶴壁濬縣就有這麼一種的特色小吃,它的名字叫石子饃。只要說是濬縣有廟會,那麼石子饃可以說幾乎不可能會出現「缺席」的情況。到濬縣廟會走一走,轉一轉,總會有石子饃的一席之地。
  • 農村俗語:頭九二九下了雪,頭伏二伏雨不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頭九二九下了雪,頭伏二伏雨不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封建迷信的,有的卻非常有道理,所以我們在看到俗語的時候要懂得區分,但是現在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距離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遙遠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俗語,看看你們以前有沒有聽過。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四九是數九寒冬的第四個九天,數九寒冬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
  • 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今年小雪天下雪了嗎?
    做任何行業,其實都是需要講究技巧和需要動腦的,否則,很可能出現力氣沒少使,努力沒少付出,但到頭來可能白忙一場的情況。比如說種地,也需要知道這個道理: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
  •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古人說得有理嗎
    今天就和大家來說一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要想弄懂這句話,你必須知道八月十五這個節日和正月十五這個節日。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國民最在乎的日子之一。中秋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周禮》,但是中秋節這個節日卻在唐朝才出現,直到宋朝以後,這個節日才算是廣泛流行起來。中秋節這一天,民間都是講究一個團圓美滿,如果人們回不了家,基本都會借著月亮寄託思鄉之情。
  • 大雪節氣將至,老人念叨:「一九一場雪,豬狗不食黑」是啥意思
    天氣晴朗,立春雪很多。下雪天天氣不冷。下了一場雪,明年不缺雨。冷風吹雪,三九暖天。雪天不結冰,驚蟄不動身。可以看出,大雪節氣是一個較明顯反映冬季氣候特徵的時段,以降溫、降雪等氣候因素為主。因此,在華北這一地區,大雪節氣已到,通常也就意味著進入深冬,氣溫將急劇下降,降雪量(雨量)將增加,大雪也將成為常態。
  • 「大寒見三白,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啥意思?
    一、大寒見三白,豬狗不吃黑「大寒見三白,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大寒是一年中天氣最冷的一天,所以大寒的時候一般都會下雪,這對農民來說可是一件好事,因為雪下的越多,就說明這一年的雨水比較多,農民的莊稼也會長的很好,三白就是三場雪的意思,要是大寒的時候下了三場雪,那豬和狗都不會吃黑的東西了,農民肯定知道,粗糧做成的飯就會發黑,但是白面做的就完全是白的,這句話就是說白面多到可以用來餵豬,狗,說明收成真的很好。
  • 俗語:大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啥意思?老人的經驗之談
    文/千燈引俗語:大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啥意思?老人的經驗之談現在的天氣已經算是冬季了,而且愈來愈冷。相信很快就會下雪了,小編其實是很喜歡下雪天的,不過很可惜,小編待的這個地方很難下雪,不免讓人心裡有些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