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不怕真小人,只怕偽君子

2020-12-20 駿非詩情

點擊關注:越後越精彩。

01

智典菜根譚有云: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若小人之自新」。

一個看上去道貌岸然的人做的卻是小人行為,還不如一個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小人了。

現在社會,人心浮躁。有的人重尚厚黑學,不知廉恥,喜歡做那種面厚心黑的事,自以為了悟透了人生的真諦,越發變本加厲,做出了很多諸如衣冦禽獸般的事。在生活中,你不怕得罪一個明著的小人,最怕的是那種當面笑嘻嘻,背後卻使壞的那種二面三刀的人,他會使你防不勝防,被他賣了你還幫他數錢。

02

在歷史上,有很多那些懂得偽裝,而居心不良的人。三國時的司馬懿,《晉書》上有記載:「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司馬懿本俱有狼顧之相,包藏禍心。但為了取得曹操信任,以「勤於史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他用這樣的行為迷惑了曹操,坐上了決策高層,後來又經過他費盡心思的權謀策劃,終於顛覆了曹魏政權。

縱然英明之曹操江山還是易手給了司馬家,可見偽君子之心真得難防。

人與人相處,最好是都可以直抒胸臆的,但世道兇險,「為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是一些人的護身良言,人有防備之心,這無可非議,但不能用假面具去害人。

03

秦朝丞相李斯幫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但他的人品卻很有爭議,一生為上位而不擇手段,是個十足的小人,但不管怎樣還是取得了秦始皇的信任。他同朝為官的呂不韋雖然異常聰明,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偽君子。他狡猾、偽善是個笑面虎,雖然坐上了很高的官位,但最後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得善終。

世道複雜,做個正直的人很難。我們不僅僅要面對小人,還有那些表面和善的偽君子,怎麼樣才能去偽存真,就要看你的世處能力了。

我們在事業上會碰到小人和偽君子,在感情上也同樣會遇上。

04

女人是最怕遇到偽君子了,他表面厚道,中規中矩,一旦你信任了他,他目標已成,就會脫下他的羊皮而變成惡狼,這樣的例子不枚勝舉。反倒是那些自喻的小人,因為你了解他的為人,知道他的人品,就不會過於去設防了,因為要不要跟他交往,選擇權在你。

相對來說真小人做人還是有點原則,有些低線的。他的一切出發點就是為了滿足他的自私,他可以說是率性君子,他的行為有目共睹。

偽君子就不一樣了,他欺世盜名,表面正人君子,背後男盜女娼,盡幹些見不得人的事。

跟真小人和偽君子相處,寧願選擇前者,因為他判斷成本低,就象經濟學上說。

結束語:

真小人也好,偽君子也罷,我們一定要做個善良正直的人,儘管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我們還是不要忘了初心,堅守自己的道德。「舉頭三尺有神靈」。「天網詼詼,疏而不漏」。「好人有好報,不是未報,時候末到」,都是在告誡我們做人的道理。

要知道「量寬福厚,器小祿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即可刪除。原創不易,請勿摘抄)

本期話題:怎樣為人更易被人樂道?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

謝謝觀看!

相關焦點

  • 小人、真小人,君子、偽君子
    我認為,除了正常人,還有小人和真小人,君子和偽君子之分。先說說小人。按字面理解,應該是不成熟,不懂規矩的人。但實際上指的卻是成熟的,懂規矩卻不守規矩的人。這種人為了個人的利益,總是會不擇手段的去算計別人。他們無利不起早,一旦有利可圖,往往會表現的很殷勤甚至很貼心。且有心算無心,被算計的人通常還會把他們當做是朋友,甚至無所不談的知心人。
  • 有人說金庸小說「真小人」比「偽君子」可愛,因此說作者三觀不正
    有人說金庸小說「真小人」比「偽君子」可愛,因此說作者三觀不正。首先聲明,我反對這種看法,金庸小說並不存在什麼「真小人」比「偽君子」可愛,也沒有理由指責作者三觀不正。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正因為存在著「真小人」和「偽君子」,這才是更接地氣的小說;第二,不管是「真小人」還是「偽君子」,都讓人討厭,不存在誰比誰更可愛;第三,一千個人看同一部小說,會有一千種看法,所以,不管出現什麼看法都應該是正常的,這才是優秀小說的魅力所在;第四,金庸小說的精彩就在於刻畫了豐富而生動的人物形象,這才能吸引無數的讀者閱讀,只要小說中沒有宣揚什麼有違常理的思想,就不能攻擊金庸小說三觀不正。
  • 金庸筆下的「真小人」往往比「偽君子」更可愛,是三觀不正嗎?
    偽君子不可愛。不僅不可愛,而且有害,所以格外令人討厭。這是前提。把偽君子寫得不可愛,這是正確的三觀。「真小人」可愛,則是金庸小說的慣例了。不光是男人中的「真小人」,就連女性形象,也是如此:給人印象最深的黃蓉、趙敏、殷素素,都是以「小妖女」的形象出現的。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就怕人前兩面刀」,話糙理不糙,生活中還是要處處留心,我們能夠做到真誠對待他人,同時還要謹慎提防小人之心。那些當著人面前一套,背著人又是另一套的人,他們比豺狼虎豹還要可怕。但是不管是老虎和狼,它們的兇殘都是體現在表面的,不會藏著掖著,就像古人所說的「真小人」,它們明著來。「虎狼當面坐」是說兇猛的人光明正大,就算來場對決,也是正面交鋒,內心坦坦蕩蕩,沒有其他的心思,強大的敵人無疑是勁敵,但行事光明磊落更讓人敬佩,相比之下,恐懼的情緒倒也少了幾分。表面兇狠之人很容易分辨,這種人有什麼表情都寫在臉上、表現在行動上。
  • 最厭惡的不是「小人」,這種人比「小人」更厭惡
    人生中我們遇人無數,見慣了太多人的善惡,也看慣太多人醜惡的嘴臉。人們常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世界大了什麼人都有。」世界千奇百怪,什麼人都有。醜惡嘴臉的人,在這個世界中更無處不在,我們早已司空見慣。世人常對一個陰險狡詐、詭計多端、表裡不一的人稱為小人。
  • 進山不怕虎,只怕人情刀:人越有錢,越要提防這三支「暗箭」
    《增廣賢文》有言:「進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在眾人看來,老虎再可怕,它也不過是明著來的猛獸罷了,只要有所提防便足矣。而「人情」的變化,卻是讓人捉摸不透的。你不知道這個明面上恭敬你的人,背後會幹什麼。所謂「兩面三刀」,這樣的「人情」,將讓人防不勝防。
  • 曾國藩:這3招識人術,能辯天下偽君子,教你遠離小人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原創作者千雪千言,這是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點看法,謝謝你們的觀看為何官場總出真君子?因為官場小人最多!曾國藩將一生當官心得寫在書中,教我們這3招識人術。昔日他用這三招與官場小人周旋做對,今日我把這三招分享出來,教大家識破小人謊言。學會之後,定能辯天下偽君子,教你遠離小人!
  • 《增廣賢文》格言賞析——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雖然說是兒童讀物,但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我們成年人也未必都能深刻理解,所以還是需要我們認真學習。今天就和大家共同學習分享其中的一句:「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這句話字面的意思很容易理解:上山不怕傷害人的老虎,就怕遇到那些兩面三刀的小人。為什麼不怕傷人的老虎?因為我們都知道老虎會吃人,就會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和防範措施。
  •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區別:終於明白為何要親君子、遠小人了!
    《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儘管也殘留著社會地位上的區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會地位的標準,而以「德行」作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區別。雖然一些「君子」常被人譏笑為「偽君子」,但這並不影響君子這一詞的美好內涵,我們做人、教育影響別人,都應該朝著君子之德的方向努力;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在生活中更要近君子,遠小人。君子心胸光明開朗,神定氣安。
  •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區別:終於明白古人為何要近君子、遠小人了
    《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儘管也殘留著社會地位上的區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會地位的標準,而以「德行」作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區別。  雖然一些「君子」常被人譏笑為「偽君子」,但這並不影響君子這一詞的美好內涵,我們做人、教育影響別人,都應該朝著君子之德的方向努力;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在生活中更要近君子,遠小人。
  • 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成功的路,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從開始哭著經歷,到現在笑著懂得,人生給了你什麼樣的感悟,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少抱怨,多努力。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所以,改變命運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載物。
  • 俗語:「進山不怕虎傷人,只怕人情兩面刀」,挺有道理
    文/江梳留影「進山不怕虎傷人,只怕人情兩面刀」,又是一個關於為人處世方面的俗語。意思是:進入山中,不怕能傷害人的老虎,反而害怕那些兩面三刀的小人。這句俗語就是告訴我們不管在哪裡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地方小人。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
  •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增廣賢文》說的真好
    世事紛紜,人心難測,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吃人的老虎,我們可以防範,但兩面三刀的小人,背後捅人刀子,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假情假意的背後,很難能猜到他人的心思。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意思就很明確:上山不怕傷害人的老虎,就怕人際關係中那些兩面三刀的陰險小人。
  • 真小人還是偽君子?成為眾矢之的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和那些道貌岸然的小人比起來,曹操雖然奸詐,但在他奸詐的背後也有著些許的坦誠,至少曹操敢將「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樣的話公開地說出來,至少證明了曹操是個「真小人」,但卻不是「偽君子」。
  • 「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是什麼比老虎還可怕?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後人能夠吸取經驗教訓,所以這些俗語通常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句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也許很多人沒有聽過這句話,我先來給大家簡單的解釋這句俗語的意思。先來看「不怕虎狼當面做」,我們都知道虎和狼都是極為兇殘的動物,一隻狼我們都難以對付,更何況狼出沒的時候,都是成群結隊的,而老虎雖然通常單獨行動,但是以老虎的實力也不是人可以抗衡的,可是這樣都不怕它們當面坐,後者是什麼才比它們還要可怕呢?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古人藉此說透了人性
    而在俗語裡,也有這樣的一句話:「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不論古今,為人處世都是一門值得學一輩子的學問。因為人只要活著,和別的人打交道就不可避免,而如果不明白為人處世,就可能吃虧。在古代,很多才華橫溢的才子,一輩子都受到排擠,很多在戰場上所向無敵的名將,最終因為不會做人而被排擠致死。
  • 為什麼要近君子、遠小人?
    感悟:君子的胸襟永遠是光風霽月,無論得意或艱難,都自然是胸襟開朗,樂觀而不盲目,對人寬容,沒有仇怨,所以能夠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小人的心裡永遠都有事情,不是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就是覺得這個社會不對,再不然就是某件事對自己不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釋義: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 孔子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貴族與平民,沒有道德含義。《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儘管也殘留著社會地位上的區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會地位的標準,而以「德行」作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區別。雖然一些「君子」常被人譏笑為「偽君子」,但這並不影響君子這一詞的美好內涵,我們做人、教育影響別人,都應該朝著君子之德的方向努力;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 君子不敵小人 此君非真君
    君子與小人這兩個詞語,在周易裡面經常出現,什麼是君子?什麼又是小人呢?周易沒有給予明確的說明,因為一旦解釋這兩個詞語,就會讓君子和小人顯得呆板,後世的人就會用這些標準去生搬硬套,所以周易對於君子和小人都不作說明,讓你自己領悟。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這句俗語講的就是一個意思,不怕君子和你當面對質,就怕小人在背後捅你一刀。所謂的虎狼當面坐,是指儘管有些人對你不滿,或者對你有意見,但是只要他們當面和你對質,你就不用怕他們。因為他們至少還在和你講道理。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和位置,有些小人就什麼樣的手段都用出來了。小人一直有,我們如何應對?身在職場或者說身在江湖之中,多留個心眼是必須的。不能太過於相信別人說的話了,對於那些小人,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敬而遠之,不要理他們。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躲不開,怎麼辦呢?也不要怕,正面應對,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