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人類進化的最強推手!

2020-12-20 人民看點新媒體

作者 | 苗德歲(美國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教授)

病毒聽起來很嚇人,但實際上,病毒與人類之間的協同進化,從人類起源開始,一直是緊密相連的。

病毒與人類宿主之間的持久鬥爭是人類演化的關鍵推動力,甚至於可以說,沒有病毒,就不會有人類!

在大約6600萬年前生命史上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恐龍以及許多物種都滅絕了。

但是有一類長得跟現在的鼩鼱差不多大小的毛絨絨的「夜行者」們,因為住在地下洞穴裡面,卻僥倖地生存了下來。這些小動物跟恐龍曾同時生存了大約一億年左右,它們身上長著毛髮,有乳腺,但是體內還沒有胎盤。

我們所熟悉的大多數現代哺乳動物,都屬於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自身)。有了胎盤,我們才能在出生之前,得以在母體的子宮裡面發育成熟。

病毒DNA用自己的基因進行自我複製,然後嵌入宿主的基因組之中。

早期哺乳動物祖先,利用基因組中多餘的病毒片段,藉助共生的逆轉錄病毒演化出了胎盤。

而其他的共生病毒,又幫助我們從一團細胞最終變成了成熟的胎兒,並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的侵害,爾後順利地呱呱落地。

換句話說,若不是藉助病毒蛋白質的話,就不會演化出最初的有胎盤哺乳動物,更不會有後來的人類。

另外,近年來科學家們利用大數據分析發現,自人類與黑猩猩「分手」以來,近三分之一的蛋白質適應演化,都是病毒驅動的,而背後真正的推手是自然選擇。

在人類演化過程中,當瘟疫出現時,被病毒襲擊的宿主,要麼自身產生抗體得以適應而生存下來,要麼死亡乃至於滅絕。

但這宿主的滅亡,對病毒來說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宿主滅亡了,除非病毒立即找到新的宿主,否則便與原來的宿主「同歸於盡」了。

顯然,這無異於是自殺行為。因此,一方面病毒不得不減弱毒性;另一方面,宿主的免疫系統也會「全面反擊」病毒的侵害。

我們體內蛋白質有許多功能,有些功能只要對其性狀與組成進行細微的調整,就可以擊敗病毒。

有意思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僅免疫系統的細胞蛋白質有免疫功能,而且幾乎所有細胞的蛋白質在接觸病毒時,都能參加「抗疫戰鬥」!

這種免疫系統外的「戰鬥者」不少於免疫系統內的「戰鬥者」——可以說是「眾志成城」(科學家們至少找到了1300多種蛋白質具有「免疫功能適應性」)。

由於病毒試圖「劫持」宿主細胞的所有功能來自我複製並蔓延,因此它們自然會驅動宿主使用身上的所有細胞「武器庫」來予以反擊。

這類在病毒面前所面臨的「生與死」的選擇壓力,實際上比獵食者的捕獵以及其他環境變化的自然選擇壓力更大。

所以,病毒與人類的協同進化,堪比蘇美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一樣:花樣翻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所以,病毒學家與人類學家們一致認為,病毒是人類演化最有力的驅動力。

更有意思的是,由於蝙蝠遠比人類的演化歷史長,故跟病毒協同進化的歷史也更加漫長,因而它們身上已演化出了「百毒不侵」的細胞和生理功能。

蝙蝠對很多病原體有免疫力,但它們體內的病原體數量卻很少;因此,它們的免疫系統把病原體有效地控制在最低水平。

儘管我們目前對蝙蝠的免疫系統還知之不多,但有些科學家把它們強大的免疫功能歸功於它們所具有的大幅度能量代謝的功能。

比如,蝙蝠的體溫波動幅度很大,在靜止時,基礎代謝水平降到很低,客觀上限制了病原體的複製。在飛行時,體溫則高達四十多度,極大地激發了其免疫系統功能。

這在哺乳動物中幾乎是非常罕見的。大家想一想,我們若是發燒到四十度,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所以,那些吃蝙蝠的人應該深刻反省一下,既然你沒有那個金剛鑽,就千萬別攬那個瓷器活!

近些年來的人類基因組研究揭示,我們的基因組裡有成千上萬病毒基因的痕跡,而這些病毒基因的頻繁變異以及新病毒基因的侵入,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

我們周圍的病毒,簡直是無處不在,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是生活在病毒的汪洋大海之中。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齊默曾寫過《病毒星球》一書,他指出,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樣性,很大一部分即蘊藏在病毒之中;我們呼吸的氧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病毒幫助下產生的。

連地球的溫度都與病毒活動息息相關。我們基因組一部分就來自感染了人類遠古祖先的上千種病毒。

其實,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就是在40億年前從病毒起源的。我們跟病毒之間的關係,真是「剪不斷理還亂」。病毒是我們既不想要但又離不開的「老朋友」。

齊默在《病毒星球》一書的末尾還寫道,人類作為哺乳動物的一員,已經跟病毒組成了難以分割的混合體。清除了體內的病毒基因,我們可能無法活著從子宮裡生出來……

病毒一詞原本就包含了兩重性:一方面是給予生命的物質,另一方面代表了致命的毒害。

病毒的確是致命的,但同時又賦予了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創造力。因此,創造與毀滅又一次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要理解病毒以及它們與人類之間協同進化的關係,就必須學習生物演化論以及生命演化的歷史。

就像已故著名美國遺傳學家杜布贊斯基所說的那樣:「沒有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生物學裡的所有現象都無法解釋」。

編輯 | 趙路

排版 | 李言

相關焦點

  • 人的思想是病毒?病毒在塑造人類進化中的非凡作用
    Charis Tsevis冠狀病毒、寨卡病毒、伊波拉病毒、流感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困擾人類的病毒。但令人震驚的是,在數百萬年間,病毒在導致疾病的同時,還在影響人類進化。多年來,人類基因組中到處都是大塊的重複性病毒衍生DNA,有一部分無疑成為我們基因樹中的垃圾,但隨著研究人員更仔細地觀察單個病毒元素,他們發現一些嵌入我們基因組的病毒已被我們馴化,或者說他們改變了人類的進化。
  • 基因編輯-是否會改變人類的進化之路?
    擁有這種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這個實驗始於2017年3月,截止到2019年3月。對於這項技術的研究,以及在人類身上首次進行的實際應用,它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很多專家都進行了評判,對此小編就不再贅述了。小編更關心的是:人類未來的進化之路是否會因為基因編輯而發生改變?
  • 人類無法徹底消滅病毒?已知4000多種病毒中,它們都在進化
    在相關研究中,很多隱藏在原始森林中的病毒,近年來也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展而顯露出來。面對更加嚴峻的局勢,人們試圖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治療方案,以應對不斷進攻而來的病毒。有說法表示,人類其實無法徹底消滅病毒,作為地球上最小的生物之一,它們本身並不能算是完整的細胞,卻能夠通過各種方式潛入人體。
  • Nat Microbiol:揭示一種新型人類腸道病毒的進化機制
    圖片來源: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這種病毒在全球大約70%的人群腸道中都存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分析了人類微生物組中這種病毒的全局相似特性,研究結果表明,crAssphage的近親生活在靈長動物機體中,可能與人類一起進化了數百萬年。
  • 性選擇已成為人類進化的主導動力,人類所有焦慮本質上是進化焦慮
    進化論如今應該是一個已經被廣泛接受且大多數人都熟知的理論,只是通常進化論都被廣泛應用於考察一個物種在過去的演化歷史,也有大量的專業學者用於研究預測很多生物未來的演化方向,唯獨對人類自身的進化論角度考察是個例外——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認可進化論對於人類過去演化史的結論,而幾乎沒有人討論人類未來會如何進化。
  • 生存還是毀滅——病毒與人類
    病毒最厲害的武器就是不斷進化。當我們以為出現了一種新的病毒,而事實上,它卻早已存在了。病毒出現的歷史或許比人類還要早幾億光年。當人類這種生物出現在地球上,而且以一種絕對優勢控制了其他生物,成為地球的主宰。病毒就悄悄的潛藏著,在合適的時機,引發人類大疾病,而後又消失。
  • 《人類的本性》(十五)高端進化:人類的由來
    但是,人類也與類人猿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如直立行走,能夠製造和使用複雜的工具,具有發達的大腦和以複雜的語言為載體的文化能力等等。那麼,人類是循著怎樣的途徑進化而來,或者說,人類是怎樣起源的呢?自達爾文以來,在生物進化論的引領下,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與其他生物科學空前繁榮與發展,不僅揭開人類起源的神秘面紗,亦為我們展現生命起源與進化的清晰的路徑。
  • 病毒的起源,以及其是否幹涉了生物的進化!
    之前我發布過關於病毒是什麼,是如何入侵細胞導致人體發病死亡的。病毒第一次被人類發現是在1892年。一位荷蘭細菌學家貝傑林克在研究菸草花葉病時候首次提出病毒的概念。到今天為止我們對病毒的鬥爭任然在繼續。人類的發展史也可以看做是一部與病毒的鬥爭史!
  • 最強蝸牛進化攻略 最強蝸牛進化怎麼選
    最強蝸牛進化攻略,最強蝸牛進化怎麼選。最強蝸牛手遊中基因進化怎麼選一直是困擾玩家的問題,今天小編就帶來最強蝸牛進化順序攻略。 首先特殊器官的進化最為重要,能夠大幅增強蝸牛的戰鬥力;其次就是蝸牛的四維屬性進化,這個具體還要根據需求來進化;最後就是科技文化基因類型的進化,在其他基因點滿之後再考慮。
  • 新冠病毒的武器——突變與進化
    在這場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間的博弈裡,人類採取了隔離、研發藥物和疫苗等策略,而新冠病毒也在不斷積累和孵育它們專屬的武器——突變與「進化」。從2020年12月開始,新冠病毒的變異程度似乎更上一層臺階,在英國東南部被鑑定出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B.1.1.7 表現出更快的傳播速度。傳染病學教授 Jeremy Farrar 在《科學》(Science)的報導中提到:「因為病毒的不斷進化,一個難以預測的階段即將到來。」
  • 人類其實無法戰勝病毒,這才是人類能夠活下去的真正原因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病毒是如何影響人類進化的。迄今為止,人類唯一消滅的病毒是天花病毒,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一種病毒可以被人類消滅,而天花病毒之所以會被人類消滅,或許僅僅是一個巧合,為什麼說是一個巧合呢?第三:病毒是人類進化的動力人類身上有8%的基因組來源於病毒,這些病毒被稱之為「人類內源性逆轉錄病毒」,自然界的病毒,從外部影響人類的進化,我們很容易理解,比如,人類感染了天花病毒之後,痊癒了,就會產生對天花病毒的免疫力,這就是天花病毒從外部影響了人類的進化。
  • 病毒視角:如何攻擊人類
    一方面,你會發現以病原體的視角看世界,竟然有一種類似於太空人從太空看地球的開闊感,人類的地理遷移、人口學變遷,都直觀地呈現在一張不斷變化的世界地圖上。另一方面,換位思考病毒的「策略」問題,可以幫助我們解釋這樣一個問題,病原體作為相對簡單的生命形式,尤其是病毒,簡單到自己不能進行任何代謝過程,是如何在漫長的進化中留存下來,並發展出如此強大的殺傷力的?
  • 進化將把人類帶往何處?
    因此,這不是猜測的問題,而是事實上,智人遲早會滅絕,但對歷史進化的研究有指導意義,例如,進化的後代,可能完全不同,也可能部分不同,正如大猩猩(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智人從共同祖先分裂成不同的物種一樣,人類可能不會進化成一種新的猿猴,而是幾種。
  • 《自然·微生物學》:中外科學家確定了新冠病毒的進化起源
    由中國、歐洲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通過重建SARS-CoV-2的進化史,確定了病毒SARS-CoV-2的進化起源(該病毒是導致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原因),發現引起該病毒的血統一直傳播在蝙蝠中存活數十年,可能還包括其他能夠感染人類的病毒。這對於預防這種血統可能導致的未來大流行具有重要意義。該最新研究發現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自然·微生物學》雜誌上。
  • 病毒把人類搞死,自己也死了,它的目的是啥?
    02:病毒是如何影響人類進化的人類在近代以前是不知道病毒這種半生物體的。病毒自身沒有新陳代謝的功能,也沒有細胞,可以看作是碎片化的RNA和DNA,這些碎片化的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不僅僅包括病毒,還包括質粒(一種環狀的DNA)、複製子(染色體)和抗生素等等。
  • 科學家爆新結論:人類意識起源於病毒
    人類的意識是我們擁有的東西之一,這使我們從其他物種分離出來並不難。意識在我們的頭腦中持有抽象想法或想像,讓我們擁有感官體驗之外的場景或對象的能力,使我們能夠建造摩天大樓,飛機等等。儘管進化遺傳學有許多進展,但人類意識的確切起源仍然有些神秘。
  • 達爾文的《進化論》,這幾年似乎被推翻了?病毒控制著基因發展?
    「達爾文進化學說」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都是古細菌進化而來,對於各個物種巨大的差異則是擁有遺傳差異的個體多次頻繁變異累積而成的,變成了爬行動物,哺乳動物,植物之類的一切東西。「進化論」並不是達爾文最早提出的。他的爺爺輩就存在了,這些進化理論都已經開始研究了。
  • 《最強蝸牛》怎麼進化最好?《最強蝸牛》進化攻略介紹
    最強蝸牛進化怎麼選擇?我們的蝸牛進化形態應該選擇什麼?基因形態應該怎麼選擇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進化選擇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強蝸牛進化選擇攻略基因進化選器官和四維屬性就好,其他類型的基因儘量不要去管。蝸牛的日常資源收益,本就是和實力成正比,功能性的其他BUFF自然要放到後面再點。以上就是小編帶來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
  • 獼猴中HIV-1病毒抗體共同進化
    獼猴中HIV-1病毒抗體共同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29:15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George M. Shaw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遠古病毒可能是人類成為地球霸主的真正原因!
    (全文約3600字,閱讀需要大約需要7分鐘)經過數千萬年的演化,人類最先有了智慧,最終成為了地球的霸主,為什麼人類能進化出智慧?今天就分析一下病毒對人類的進化帶來的影響,這很有可能是進化論的一個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