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度和臨界點

2021-02-25 王道無近功

繼續學習「學習的本質」,解決方法論的源頭問題。

今天還帳,一天寫兩天的量。

老外寫的專業書籍,很難達到信達雅,讀起來很吃力。畢竟他們的文化與我們截然不同,前置知識的背景不同,對譯者的各方面的要求都太高了。

非母語情境下,是很難理解對方要表述的內容,何況還要翻譯得信達雅。

為什麼讓學生理解抽象概念這麼難?

1、大腦不喜歡抽象事物,喜歡具體的事物。

2、我們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大多數知識是具象的,具象的事物是理解抽象的事物的基礎。

從我們大腦進化,認知世界的過程來看也是從簡單到複雜,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

比如我們最早期的文字是象形文字,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從我們最熟悉的日、月、水、火、鳥、獸、蟲、魚、眼、耳、舌、鼻開始,甲骨文幾乎都是這些和我們最相關的名詞,也就是事實性、客觀性的事物,都是具象。

後面慢慢發現出抽象的東西,從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專注、形聲、假借也可以看出是從具象到抽象,從客觀到主觀。

這是我們感知、認知、理解世界的內在邏輯順序。

3、學生常常難以理解新的概念,尤其是新穎的,不能聯繫到任何其他已知概念的內容。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用已知的前置知識以不同的表現形式來反覆衝擊這個新知識,來理解新的概念。

用大腦中已有的正確的前置知識和新知識比較、結合、識別,從而經由思考變成我們長期記憶的一部分。

但這個理解也分深淺,理解的程度不同,分為表層知識和深層知識。

一個本身對知識理解的越透徹的教師,理解到本質層面的教師才有可能把知識講的更透徹,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吸收。

三兒說過,他的高數就是被一個老教授給講透的,那個感覺就是被傳授了數學思維的真諦。高人點播,通透無比,非常暢快,有悟道的感覺。

這兩天看的蘇葦如最近更新的兩條微博

①今日似已頓悟馬克思,人生已無迷茫。心力已然透支。馬克思真乃千年難遇的天才,光是妄圖理解他就已經是如此艱難。

②除夕悟道,難掩欣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苦想了多少年的艱深的東西,一招悟透,真有那種「朝聞道,夕死可矣」感覺了。

如果讓他再去講他悟透了的東西,一定是撥雲見日的澄明。

落實到老師教學就是自己先搞透徹,再根據學生的前置知識從多個角度用這些前置知識去把新知識解釋透,讓學生深層理解,變成他們的長期記憶。

上面說的很繞,換個角度試試:意思是沒有悟道的和尚,很難把「道」說明白;悟了道的和尚也很難把道給壓根沒有「道」的基本概念的人講明白。

既要講「道」者悟道,又要講道者因地制宜的根據受眾的不同情況去開示。

這也就是佛經有八萬四千法門,因人說法,無有高低。只是根據修行的人「前置知識」的不同,因人施教,方便受眾的解脫,一種上帝視角的最牛逼的講經方法而已。

釋迦牟尼佛「拈花」,迦葉「一笑」,禪宗就就傳給迦葉了,這就是教與學的至高典範:教者根據學者的水平以最最簡潔的方式傳授了最最合適的知識。

題海戰術有用嗎?

1、心算19×6不難,但心算18019689527×13473583001幾乎不可能。

2、兩個算式使用的方法都一樣,但後者需要大腦有足夠的空間存放計算的中間步驟。

3、沒有充分的練習,你不可能精通任何的腦力活動。

我們剛學騎自行車的時候都是大腦想著怎麼騎才不會摔跤,但還是不停的摔,但經過足夠的練習,當我們把騎車變成肌肉記憶,壓根不用過腦子的時候我們就學會騎車了。

足夠的練習也是這個目的,把一些必要的步驟變成肌肉記憶,不假思索的就可以用出來。

4、工作記憶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的空間有限,這一點是我們人類認知的瓶頸。

比如比較兩個事物——筆和紙的異同點比較容易。比較100個不怎麼相干的事物的異同點,工作記憶的空間明顯不夠用,也就無法做到。

工作記憶空間越大的人,思考能力越強。但每個人的工作記憶空間的大小是很難改變的,怎麼提高思考力呢?

可以通過把多個信息點合併成一個模塊,再把這個模塊變成一個單一的信息單元的辦法。比如要記住a e i o u 這五個字母,如果你有元音字母這個概念,就一下子記住了,因為他們變成了一個你大腦中已經存在的信息。

再舉一個例子,上面有個算式18019689527×13473583001,估計這兩串數字看一遍就記住很難,但對於我而言就非常容易,因為它是我的兩個手機號碼。這就是把多個信息合併成一個信息單元的簡單例子。

5、由上面的例子得出擺脫工作記憶空間有限的第一個辦法就是增加各種客觀性知識的量。就是你的前置知識量越大,大腦處理問題能力越強。

6、上面的第3條說的是經過練習,把那些需要佔用工作記憶空間的內容變成肌肉記憶,本能性反應,節省工作記憶空間去處理其它信息,這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7、我們不能讓工作記憶空間擴容變大,但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使要處理的內容變小。

一是類似於同類項合併,把多個信息點合併成數量更少的信息單元。這需要擴大我們的客觀性知識的量。

二是經由練習,變成肌肉記憶,本能反應,不需要佔用工作記憶空間,不需要大腦內存。

一個是量的概念,記的要多;一個是質的概念,練的要熟。

8、上面這兩點都指向了大腦越用越好用,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部分讓我們變的越來越聰明。

那些大作家、大畫家、鋼琴家也並非天才,那是在同一方向上持續用功的結果。

九邊有篇文章叫《百萬成神》,說的是你寫一百萬字之後,你的寫作水平就非常厲害了。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40年如一日,雷打不動,每天寫四千字。妙筆生花就是這樣來的。

本質還是戰勝自己,極度自律,律自,找虐一樣的律自。

回到當下,我們要做的事,成不成同理。能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只在於自律和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

偶爾想做一件事叫喜歡

經常去做一件事叫熱愛

用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那就是「×××家」

9、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工作記憶的空間難以擴容,要把需要處理的內容變小有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在停止學習的時候都會退化、減弱。

大腦停止學習的時候,前置知識會慢慢遺忘,知識量就下來了;不練習,就會變生疏,需要更多的工作記憶空間。

可不就是不進則退了。

10、練習促進知識的遷移

大概就是觸類旁通的意思。

比如鄧亞萍在學習打桌球上已經到了極致的程度,徹底通透了。這裡有個對打桌球這個技能的深層次的認知,那再去學習其它技能時就可以用這個深層次的認知去對接。因為底層原理是相通的。

感覺這個底層邏輯、原理給學生說明白,讓他們知道學霸和學渣的本質區別在於前置知識的量和練習的次數與內容,而不是聰明與否,這點至關重要。

而且這兩項都是持續累積的結果,難在自律,難在堅持,而不是所學知識、內容有多難。

由此也可以得出學習的根本方法,就是:

積小勝為大勝。

大事做於細,難事做於易

積土成山,積水成淵

山嶽不棄撮土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九層之階,起於壘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量變引起質變

小數怕長計

……

以上都是一個意思,共同指向了學習無捷徑,在於自律和堅持,在於不斷的積累和累積。

而且,越學越會學,越學越厲害,什麼天賦、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霸、天才,都是自己長期戰勝了自己而已,一點都不複雜。

11、認識了學習的本質,也就克服了對學習的恐懼,從而也就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再配以行動和堅持,學好、學成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12、分散練習。避免過度重複,興趣、動力減弱;分散到更長的時間周期內,思考的次數更多,更容易記的牢,記的久。

13、難度逐級提升,不斷進階,避免原地踏步,低水平重複。

換個話題說說

上次說了看《唐探3》感覺不咋滴,今天說說另一部電影。

《你好,李煥英》單日票房超過《唐探3》

1、《你好,李煥英》來源於真實的故事,是賈玲用來懷念她二十年前意外去世的母親的作品。

2、「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所有人都可能面臨的人生的巨大遺憾,引起共情是非常容易的。

況且賈玲演的就是自己,裡面的感情就是真感情,就是她人生巨大的遺憾,不感人才怪。

3、2016年小品《你好,李煥英》在《歡樂喜劇人》就很火,很感人。經過時間沉澱,精細打磨,相當於文章不厭百回改,叫好叫做,情理之中。

4、不管是真誠度,還是精細打磨的時間上都遠超《唐探3》,所以在排片量、名氣度、廣告力度等方面都遠不如《唐探3》的情況下,憑藉硬實力在單日票房超過《唐探3》。

5、唯有真誠最動人,反覆打磨也是真誠的表現。

6、反覆打磨其實就是追求極致,先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情故事通過文藝手段表現出來。開始肯定粗糙的、簡單的,經過反覆修改、打磨,經由簡單、粗糙到複雜,再到精緻、細膩。從文字到影像,從情景劇到電影,最後呈現出應有的精彩。

7、我們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多數人沒有經歷過面對高複雜度的訓練。導致我們的認知相對簡單,處理複雜度高的事情能力不夠。只能做那種類似於螺絲釘一樣低複雜度的工作,匹配的是相應價值的報酬。

8、處理高複雜度的事情需要的能力更高。

士兵面對的問題比班、排長面對的複雜度低,依次往上,複雜度越來越高。

想當年到底要不要抗美援朝這個問題是個高複雜度的問題,連久經沙場的元帥們都沒人看的清楚,也沒誰支持支持出兵。

林彪、粟裕戰神級別的人都不支持主席出兵的意見。

他們想的是日本橫掃東南亞,所向披靡,但在美國面前都是渣渣,不堪一擊。

我們八年抗戰,無比的艱難,不是二戰我們站到協約國的陣營,和美蘇兩大戰鬥力爆表的國家站到一起,啥時候打敗日本還是未知數。

現在要直接面對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作戰,心不虛才怪,真沒底氣。

只有太祖站在上帝視角,力排眾議,堅持入朝作戰。

一代人吃五代人的苦,一代人打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建立五代人的功!

以戰止戰,打的一拳開,避免百拳來,用一場戰爭徹底扭轉了百年國恥,徹底為中華民族接上了被打斷的脊梁骨,重樹民族自信,民族尊嚴。

主席49年9月那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到韓戰後才真正實現。

用打敗世界頭號強國的事實,震驚了世界,驚醒了國人。也打出了持久的和平,為中國的發展贏得了最為可貴的和平發展環境。

這是立國之戰,樹立民族自信之戰,大國崛起的方向逆轉之戰。

我們只看到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忽略了前面打下的堅實基礎,前者的難度更大。

這個高複雜度的事情,除了主席,無人能夠看透、做到,這也是主席具有最卓越歷史地位的根本原因。

毛澤東思想是我軍、我黨、我國人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思想寶庫的根本原因也是歷史決定的。

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

主席從開始從事參加革命到取得革命的勝利,再從革命的勝利到《毛選》裡面的毛澤東思想就是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抽象出簡單。

再說:

股市的難在於股市的複雜遠遠超越普通人想像的程度,作為普通人壓根駕馭不了這個複雜程度。

巴菲特的成功源於他的超高智商,源於他從少年時期對於投資的熱愛,源於他強烈的欲望支持下持久的瘋狂學習,源於他在貴人格雷厄姆和芒格完成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跨越,最最重要的是源於他的投資生命周期和美國崛起成為世界頭號帝國的過程高度重合,缺一不可,神一樣的存在。

最後從巨難、巨複雜的投資中可以用幾個字,幾句話總結出投資真諦。

我們把這個投資真諦背的滾瓜爛熟卻對投資沒有任何幫助,是源於我們缺那段從簡單到複雜的練習。

複雜度

高複雜度就是信息、資源的數量多,組合方式多,長出的新機會多,可能性多,選擇餘地、空間大。

所謂複雜度,本質上意味著在更多的維度上有更多的選擇。當你的選擇更多的時候,辦任何事都會更快更便宜 (能量和信息效率更高),你最終就會達到一種低複雜度時根本無法達到的狀態。

低複雜度本質就是限制選擇,限制多樣化,限制和外界的連接。

都市人常常意淫為了躲避喧囂,到人少的地方過田園牧歌的生活,頭兩天還新鮮,這種自我封閉一長,退化成低複雜度的存在,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而且昂貴,本質是極為愚蠢的。

高複雜度的地方,因為很多關鍵地方成本低,更容易有新的發現,獲得新的(低複雜度的地方無法得到的)收益,因此人的精神狀態會更好。

低複雜度的地方,很難越過那個隱性的壁壘,沒有對未來的太多期待,人容易陷入抑鬱。

年輕人應該去一線城市,因為供需更大,摩擦成本更低、商業運轉效率更高……其複雜度更高。

 提高複雜度的一個有效方法是:多接觸複雜度比你高的內容與思想,多從事複雜度更高的事情。

高複雜度的地方,就像一個實體網絡。擁有各種API,對接網絡選擇多、速度快、質量好、能源省,即多快好省。

日本的工匠精神敗給美國的創新精神就是高複雜度打敗低複雜度的明證。

工匠精神本質上是在某一個方向上一門深入,到成精的地步,其實是沒有創造什麼增量,就是內捲化了,往裡收了。

數位相機做的再好都是數位相機,現在都用手機拍照了,數位相機的市場極速變小了。

創新精神本質上是另闢蹊徑,開闢出更多的新路,創造更多的增量出來,就是內卷的反面——外包了。

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都是創新帶來的巨大的增量市場成就美國的經濟繁榮的重大事件。

大清雖然經濟總量依然世界第一,但那是農業文明一直內捲化的極致了。如果全世界一直停留在農業文明時代,那麼中華帝國會一直是老大。

但面對工業革命帶來的工業文明,是升維了,是到了更高複雜度的文明。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降維打擊是近代中國屈辱史的根本原因。

現在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唯一路徑就是工業化,而且在老的賽道上很難超越歐美,只能是追趕。只有在5G、6G、新能源等巨大的增量市場上領先才能完成超越。

新技術革命有著巨大的壟斷紅利,是超額利潤的源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市場經濟社會,超額利潤是一切的基礎。

認知複雜度高了以後,更容易靈活調整和改變自己的觀點,甚至容忍兩個在低維度裡看似矛盾不相容的觀點。在高維度的空間裡,不同觀點之間的遷移和自洽,需要逾越的能量壁壘並不高。

其實就是辯證法,對立可以變成轉換,看問題全方位無死角,一切盡在掌握。

臨界點

自發秩序越過臨界點,形成一個新的複雜度更高的穩定結構,就是所謂 self organizing criticality.

但臨界點的判定是有很多灰色地帶的,沒有任何人可能有所有的信息,和永遠正確的事前判斷。

只能說,過了某個點,上行的回報開始遠遠大於下行的風險。

葡萄牙人1488年三月發現好望角,對於葡萄牙開闢對亞洲貿易,就是這麼一個轉折點。

跨美洲大陸鐵路 1869年五月在猶他州合龍,是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一個轉折點。

1986年compaq 推出 386兼容的 PC, 可以看成是廉價 PC 克隆的興起和微軟成為事實上的一家獨大的軟體 OS 平臺的一個轉折點。

當然,如果你能擁有更多的實時信息,對於轉折點的判斷可能可以提前。但高價值信息的獲取也是有代價的,如果代價太大,操作也不現實。

即使對於臨界點的判斷,有一半時間是錯誤的,但因為"回報/風險"比是幾倍甚至幾十倍幾百倍,這種錯誤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或者說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而實踐上,過了臨界點之後,隨著趨勢的延續發展,這種"風險/回報"比例的不對稱性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不可逆。

越過臨界點之後有很長時間,不斷下注,雖然按傳統視角好像估值過高,但實際上確定性在增強,投資是越來越安全的。

頭腦簡單者常犯的錯誤之一是: 對自己主觀預測過於自信,沒有對臨界點的深入思考和相關信息收集,憑直覺的衝動大開大合。 最後往往一地雞毛,唉聲嘆氣,然後再去販賣玄學的仁波切那裡尋找心靈的慰籍。

努力是否會有回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過臨界點,而不在於表面上有多努力。沒過臨界點,怎麼跳都是白費勁。80%以上的精力應當去研究/挑選一個自己有能力越過臨界點的遊戲,否則遲早會陷入一個無法越過臨界點的泥潭,而耗盡能量,滿盤皆輸。

真實世界裡,臨界點出現的時間極短,很少有明確、清晰的臨界點說明未來將發生轉變,轉變更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閱讀歷史,分析歷史上臨界點發生的條件,構建一個觀測體系,包括:信息源、信息分析與判斷、行動、迭代,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找到臨界點。

卡脖子的點被打通的一刻,應該就是臨界點。只需要邏輯上定性的成立即可,而定量的達到某種安全程度的確認時,已經是趨勢很明顯的時候了。

鄧寧克魯格效應裡的開悟之坡,那些看上去很努力的人都在愚昧之巔享受自己所謂」努力」帶來的舒適感

臨界點就是量變質變的轉折點,自此以後,事情將在另外一個層面上繼續發展。

對於個人而言的臨界點應該是思維方式的升維,認知的階躍。就是你的思維方式、認知足以給你帶來質的改變,從而帶來人生重大正向改變的那個點。

其它

1、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心不夠靜,很難抓住事物的本質,做很多費力無效的多餘動作,效率就低,後來者居上的速度就慢。

2、有道無術,術可求

      有術無道,至於術

昨天去小張家吃飯,他聊到這個,前面文章裡也說過這個道理。其實就是君子務本,本立道生的意思。

3、感覺寫作、做思維導圖、歸納總結就是在理一團亂麻,越理越清晰,大腦越來越厲害,前面得到的會助力後面的,正反饋加強。還是辯證法。

4、人的一生只有兩個問題,

第一問題,是找到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把他解決掉。

 

九邊的音頻兩百多集馬上聽完了,在音頻後面寫個評論。

1、機緣巧合看到九邊文字,一下被吸引,相見恨晚。

2、公眾號、微博、頭條,只要能追到的地方,絕不放過。

3、書自然必買,找到這裡來聽也水到渠成,心念一閃,震動八方。

4、我們之所以很多事情做不到,是因我們認知不到。經由九邊這裡,認知提高了一個層次,實現階躍。

5、認知到了,對原本恐懼的事情就不再恐懼。

6、有些人和事不必再仰望,不再高山仰止。很多事情做不到不是能力問題,是認知問題。

7、當認知到了,行動再跟上,你我一樣也可以。

8、我已在寫公眾號了,且越寫越有感覺,九邊走過的路,我也可以同樣走過。

9、九邊最大的意義不是讓人懂道理,而是讓人戰勝自我,勇敢前行,變成更好的自己!

10、謝謝九邊!

百日築基第23、24天

1、步數:19542、11536

2、學習:走馬觀花

3、讀書:二十頁完成

4、音頻:《九邊裡面故事》到266集

5、寫文:完成(今日補記)

相關焦點

  • 算法的時間複雜度和空間複雜度-總結
    其中Ο(log2n)、Ο(n)、 Ο(nlog2n)、Ο(n2)和Ο(n3)稱為多項式時間,而Ο(2n)和Ο(n!)稱為指數時間。計算機科學家普遍認為前者(即多項式時間複雜度的算法)是有效算法,把這類問題稱為P(Polynomial,多項式)類問題,而把後者(即指數時間複雜度的算法)稱為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非確定多項式)問題。
  • 算法的時間複雜度
    算法的時間與空間複雜度事後分析法缺點:不同的數據規模,不同的機器下算法運行的時間不同,無法做到計算運行時間事前分析法大O時間複雜度漸進時間複雜度 隨著n的增長,程序運行時間跟隨n變化的趨勢幾個原則去掉常數項2(n^2) =n^2一段代碼取時間複雜度最高的test(n) { //時間複雜度n^3 for(int i = 0; i < n ; i++){ for(int i = 0; i
  • 複雜度——理解時空和黑洞的新鑰匙?
    研究領域為黑洞物理,引力理論和宇宙學。發表文章260餘篇,共計引用15000餘次。阮善明: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在讀,師從著名學者Robert Myers教授。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碩士畢業,目前研究興趣為場論中的複雜度定義和複雜度與時空幾何的關係。發表多篇重要工作。楊潤秋:韓國高等研究院博士後,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博士畢業。
  • 時間複雜度的表示、分析、計算方法……一文帶你看懂時間複雜度!
    作者 | OverRedMaple責編 | Carol來源 | CSDN 博客封圖 | CSDN付費下載於東方 IC如果你還在發愁究竟怎麼計算時間複雜度和空間複雜度名詞解釋:在計算機科學中,時間複雜性,又稱時間複雜度,算法的時間複雜度是一個函數,它定性描述該算法的運行時間。這是一個代表算法輸入值的字符串的長度的函數。時間複雜度常用大O符號表述,不包括這個函數的低階項和首項係數。
  • 評估算法及算法的時間複雜度
    文章導讀【對於一個給定的算法,通常要評估其正確性和運行效率的高低。算法的正確性評估不在本文範圍之內,本文主要討論從算法的時間複雜度特性去評估算法的優劣。】程序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是由多個步驟或過程組成的,這些步驟和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算法。
  • 時間複雜度的分析及排序算法總結
    這裡所說的都是指的一般情況下的時間複雜度(或者平均時間複雜度)。當然還有指數階和階乘階這種⾮常極端的複雜度量級,我們就不討論了。推導:(以2,和10下面將第三種遞歸和第四種遞歸做一個執行時間的對比:function func4(x, n){
  • 從經典算法題看時間複雜度
    因此時間複雜度可被稱為是 漸近 的。常見複雜度比較常見時間複雜度比較常數時間若算法 T(n)T(n) 的上界與輸入大小無關,則稱它具有常數時間,記作 T(n)=O(1)T(n)=O(1)。思路:把行、列和小正方形區域出現的數字用哈希表記錄下來,在遍歷過程中只要判斷數字是否在這三個範圍出現過就行了,如果出現過就返回 False。
  • 算法的時間複雜度到底如何計算
    此時為了 估算算法需要的運行時間 和 簡化算法分析,我們引入時間複雜度的概念。定義:存在常數 c 和函數 f(N),使得當 N >= c 時 T(N) <= f(N),表示為 T(n) = O(f(n)) 。
  • 母語式英語啟蒙的臨界點
    其次,有些鳥媽媽已經忘了怎麼飛了,還能教嗎?可以啊,你不會飛,但撲騰還是會的啊,飛行的第一步是撲騰,撲騰雖然簡單,也是必不可少的哦,而且,早期的撲騰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的,媽媽是最適合的。在教孩子撲騰的過程中,你的水平也在提高啊,保不齊你最後也飛起來哦。後面實在不行,再找個隔壁會飛的鳥媽媽幫著教一教,不就成了嗎?現在的諮詢發達,各種經驗都很多,難度哪裡有那麼大呢!7.
  • 如何設置windows的密碼複雜度?
    當我們安裝好windows作業系統之後就發現電腦是必須要設置密碼的;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密碼長度有要求;而且密碼複雜度也有要求;必須英文大小寫+數字組合;這其實非常的麻煩啦;所以我們這次要來關閉密碼的複雜度以及密碼長度;請自行安裝好windows作業系統從開始菜單選擇控制面板
  • 時空複雜度(時間複雜度/空間複雜度)O(1)、O(n)、O(n^2)、O(log n)、O(n log n)是什麼意思?
    它描述了時空複雜度.大O符號是我在大學裡學過的東西之一,我了解過這個算法的概念。我知道的不算多,可以回答一些基本的問題,僅此而已。從大學畢業以後,我對這個算法的了解基本沒有改變,因為自從我開始工作以來,我沒有使用過它,也沒有聽到任何同事提到過它。所,我想我應該花點時間回顧一下它,並在這篇文章中總結大O符號的基礎知識,以及一些代碼示例來幫助解釋它。什麼是大O符號?
  • 太空垃圾「臨界點」 tipping point
    美國國防部智囊機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 Darpa) 曾提出過一系列技術方案來對付太空垃圾的泛濫,包括用魚叉,網兜和巨型傘去清掃這些惱人的垃圾。如今,這些技術還只停留在「設想」階段,但太空垃圾數量已經達到了危險的臨界點。
  • 阿里研究員:警惕軟體複雜度困局
    本文將分享阿里研究員谷樸關於軟體複雜度的思考:什麼是複雜度、複雜度是如何產生的以及解決的思路。較長,同學們可收藏後再看。 寫在前面 軟體設計和實現的本質是工程師相互通過「寫作」來交流一些包含豐富細節的抽象概念並且不斷迭代過程。
  • 時間複雜度中的log(n)底數是多少?
    其實這裡的底數對於研究程序運行效率不重要,寫代碼時要考慮的是數據規模n對程序運行效率的影響,常數部分則忽略,同樣的,如果不同時間複雜度的倍數關係為常數,那也可以近似認為兩者為同一量級的時間複雜度。現在來看看為什麼底數具體為多少不重要?
  • 時間複雜度分析快速入門:題型分類法
    那麼只要記住不同題型的時間複雜度分析方法,二叉樹套用二叉樹的分析法、動態規劃套用動態規劃的分析法,就能做到快速分析時間複雜度了。循環的不同層數:數組類題目很多數組類題目也可以用數循環法來分析時間複雜度。根據題目和解法的不同,循環可能有 1~3 層。數循環法對於不同層數的循環都是有效的。例如,經典的「最大子數組和」題目(LeetCode 53.
  • 臨界點爆發規律
    影響人生的第五個規律,叫臨界點爆發規律。什麼叫臨界點爆發呢?
  • PNAS:如何定量描述複雜度?新方法來了
    基於重整化群計算圖片複雜度的方式 如何計算上面這幅圖片的複雜度?重整化群的方法,是將該圖分為16份,再將圖中的某一份放大之後分為16份,將其中像素平均後,得出該子圖的不同區域像素值。將原圖的16個子圖依次排列,得到A,再將子圖分割排列得出圖B,計算圖A和圖B之間的差異,得出圖O。
  • 教育隨筆丨英語學習的「臨界點」
    但這些長時期的語言習得,不是簡單的量的堆積與延伸,而是到一定的關鍵階段,會有質的突變,這就是語言學習的「臨界點」。如果英語或任何一門外語學習,沒達到這一關鍵的「臨界點」。一旦不用,會逐漸退化,隨著時光的流逝,以前所學的語言會留下很少的痕跡。
  • 關於時間複雜度,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假設算法的問題規模為n,那麼操作單元數量便用函數f(n)來表示,隨著數據規模n的增大,算法執行時間的增長率和f(n)的增長率相同,這稱作為算法的漸近時間複雜度,簡稱時間複雜度,記為 O(f(n))。什麼是大O這裡的大O是指什麼呢,說到時間複雜度,「大家都知道O(n),O(n^2),卻說不清什麼是大O」。
  • Python編程之算法複雜度簡介
    結果經常就是,程式設計師努力地減少了計算複雜度,但是卻增加了概念複雜度。為了以合理的方式提高程序效率,我們應該知道如何估計一個程序的計算複雜度。思考計算複雜度首先,在我們考慮計算複雜度之間,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運行下面這個函數需要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