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11月11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金和社區紅巖精神系列講座在金州小學禮堂「開講」,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厲華以「紅巖魂——信仰的力量」為題,為該校師生帶來一堂鮮活生動的黨史課。
兩江新區供圖
現場,金和社區黨委書記袁海霞對厲華和人和街道紅巖文化史料研究中心厲華工作室進行了簡要介紹。
人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曾建全、人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戴維玲代表人和街道為金州小學黨支部贈送了紅巖精神系列叢書。隨後,金州小學少先隊員代表為厲華敬獻紅領巾。
兩江新區供圖
講座中,厲華圍繞信仰的較量、血與淚的囑託等方面,用翔實的史料和豐富的圖片,極具感染力地講述了一個個鮮為人知的紅巖故事,真實再現了紅巖先輩們頑強鬥爭的崇高氣節。
絕不玷汙黨的榮譽的劉國志、黑牢詩人蔡孟慰、頑強不屈的王樸等共產黨人為民族振興和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壯舉,以及利用廢牙刷柄刻出一百多顆五星的餘祖勝、坐「老虎凳」痛昏過去也不屈服的李青林、小蘿蔔頭宋振中等烈士獄中感人至深的歷史事件,讓在場學生心靈受到強烈震撼。
兩江新區供圖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金州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肖建新表示,中小學應該大力開展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教育,並將這種教育意識貫穿到、融合到學校教育的各項活動中,特別是課堂教育中。
重慶兩江新區星辰初級中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譚中勝現場聆聽了講座,他表示:「紅色教育是青少年政治教育中首先要選擇加強和推進的。除了思想政治、道德課程本身要加強,學校還要大力地利用好周邊的資源、社區的資源來加強紅色教育。」
兩江新區供圖
四年級一班語文教師胡曉燕表示,講座很有意義。社區把紅色資源引入學校,對學校開展思想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厲華的演講很生動,通過聆聽革命烈士的故事,孩子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傳承紅巖精神。
學生家長範珊芝、劉濤參加了講座,並表示,希望這樣的活動多開展,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革命歷史,懂得新中國成立來之不易。
兩江新區供圖
「革命烈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金州小學學生蔣雨恩表示,聆聽了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跡,特別是聽到小蘿蔔頭的故事時,她的內心非常觸動。
據了解,為探索「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人和街道黨工委牢牢把握離群眾最近、在群眾「家門口」開展主題教育的特點,堅持開門搞教育。
兩江新區供圖
通過充分挖掘和利用轄區紅色資源,人和街道與厲華聯合,在金和社區打造了以「初心鑄就使命——信仰的力量」主題的紅巖文化史料研究中心厲華工作室,不斷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金和社區依託厲華工作室設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有機融合,打造「紅色教育+家庭教育」雙基地,強化基地實踐育人功能。
兩江新區供圖
目前,金和社區正以紅巖精神系列講座為載體,與轄區學校聯合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帶領學生深入理解紅巖文化,探尋革命足跡,接受紅色洗禮,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馮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