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難忘的紅巖故事 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紅巖精神系列講座在兩江...

2020-12-17 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訊 11月11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金和社區紅巖精神系列講座在金州小學禮堂「開講」,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厲華以「紅巖魂——信仰的力量」為題,為該校師生帶來一堂鮮活生動的黨史課。

兩江新區供圖

現場,金和社區黨委書記袁海霞對厲華和人和街道紅巖文化史料研究中心厲華工作室進行了簡要介紹。

人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曾建全、人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戴維玲代表人和街道為金州小學黨支部贈送了紅巖精神系列叢書。隨後,金州小學少先隊員代表為厲華敬獻紅領巾。

兩江新區供圖

講座中,厲華圍繞信仰的較量、血與淚的囑託等方面,用翔實的史料和豐富的圖片,極具感染力地講述了一個個鮮為人知的紅巖故事,真實再現了紅巖先輩們頑強鬥爭的崇高氣節。

絕不玷汙黨的榮譽的劉國志、黑牢詩人蔡孟慰、頑強不屈的王樸等共產黨人為民族振興和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壯舉,以及利用廢牙刷柄刻出一百多顆五星的餘祖勝、坐「老虎凳」痛昏過去也不屈服的李青林、小蘿蔔頭宋振中等烈士獄中感人至深的歷史事件,讓在場學生心靈受到強烈震撼。

兩江新區供圖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金州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肖建新表示,中小學應該大力開展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教育,並將這種教育意識貫穿到、融合到學校教育的各項活動中,特別是課堂教育中。

重慶兩江新區星辰初級中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譚中勝現場聆聽了講座,他表示:「紅色教育是青少年政治教育中首先要選擇加強和推進的。除了思想政治、道德課程本身要加強,學校還要大力地利用好周邊的資源、社區的資源來加強紅色教育。」

兩江新區供圖

四年級一班語文教師胡曉燕表示,講座很有意義。社區把紅色資源引入學校,對學校開展思想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厲華的演講很生動,通過聆聽革命烈士的故事,孩子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傳承紅巖精神。

學生家長範珊芝、劉濤參加了講座,並表示,希望這樣的活動多開展,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革命歷史,懂得新中國成立來之不易。

兩江新區供圖

「革命烈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金州小學學生蔣雨恩表示,聆聽了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跡,特別是聽到小蘿蔔頭的故事時,她的內心非常觸動。

據了解,為探索「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人和街道黨工委牢牢把握離群眾最近、在群眾「家門口」開展主題教育的特點,堅持開門搞教育。

兩江新區供圖

通過充分挖掘和利用轄區紅色資源,人和街道與厲華聯合,在金和社區打造了以「初心鑄就使命——信仰的力量」主題的紅巖文化史料研究中心厲華工作室,不斷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金和社區依託厲華工作室設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有機融合,打造「紅色教育+家庭教育」雙基地,強化基地實踐育人功能。

兩江新區供圖

目前,金和社區正以紅巖精神系列講座為載體,與轄區學校聯合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帶領學生深入理解紅巖文化,探尋革命足跡,接受紅色洗禮,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馮戀)

相關焦點

  • 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重慶大學演出了兩場。首場是9月21日,為虎溪校區正在軍訓的2020級新生上了第一堂生動而又深刻的思政課,激勵大學生志存高遠、奮發有為。11月27日,為緬懷「11·27」殉難的革命先烈,紮實開展「四史」教育,在老校區為500餘名師生展演。
  • 讓紅巖精神融入血脈代代相傳
    28日,我區舉行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活動。活動以講、誦、展、演等鮮活的舞臺形式,生動講述紅巖先烈的故事,讓黨員幹部群眾和學校師生近距離感受精神洗禮。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既要補充身體之「鈣」,更要補足精神之「鈣」。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打造「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品牌
    一是始終堅持「以文物為本」,凸顯展演政治特色。作為革命博物館,挖掘革命館藏文物,讓革命文物在展演中「活起來」是「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的政治特色和魅力支撐。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有藏品10萬件,其中珍貴可移動文物3120件(套)。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根據劇本認真梳理可用於展演劇目的歷史圖片53張、檔案資料136份、文物複製品18套以及背景音樂28首。
  • 聆聽紅巖故事!中國電信愛心小屋助力山裡娃暢遊「雲端博物館」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積極響應重慶市政府「信息化扶貧」號召,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弘揚紅巖文化精神!7月1日下午,中國電信愛心小屋「雲端博物館」系列活動第一站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正式開啟!本次活動以「我是小小紅色接班人」為主題,帶領中國電信愛心小屋的孩子們一起度過了一段難忘的「雲端博物館」之旅!
  •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特色思政課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
    圖為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現場。新華網發(胡鑑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陶玉蓮 胡鑑)12月7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堂有情懷、有溫度的思政課。  據介紹,紅巖故事展演分「開篇」「上篇」「下篇」和「尾聲」四個部分,融合講、誦、展、演等活潑藝術形式,重現昨日革命,再塑偉人風範。
  • 重慶紅巖革命故事「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 新穎形式傳遞革命精神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實習生 李茂佳12月7日,「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重慶紅巖革命故事展演「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通過講、誦、展、演等鮮活舞臺形式,為該校1000名師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想政治課,傳遞革命精神。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舉行「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精神特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5日16時53分訊(通訊員 陳祖平)昨(4)日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南山校區在南山報告廳舉行「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暨幹部政德教育活動。
  • 遊客參觀量僅次於故宮,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有何「秘訣」?
    兩天前(5月20日),微信公眾號「博物館」發布的一個榜單再次讓重慶、讓享譽全國的紅巖文化成為了網友和無數遊客矚目的焦點。在這份《2019年中國博物館參觀量100強》榜單中,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以1150萬人次的參觀量位列中國博物館觀眾參觀量第二位,僅次於故宮博物院。
  • 重慶紅巖聯線創新打造特色思政課 弘揚紅巖精神
    圖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的演出照。紅巖聯線供圖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舞臺上,沒有表演基礎的紅巖聯線幹部職工化身演員,為觀眾重現紅巖革命故事。記者從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獲悉,近年來,該館多措並舉,不僅堅持保護優先,加強紅巖革命文物保護工作,還守正創新,活用革命文物資源,弘揚、傳播「紅巖精神」這一無形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獨特作用。紅巖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擁有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
  • 巫山花竹村校:雲端博物館引領學生傳承紅巖精神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5日5時30分訊(通訊員 陳繼林 陳昌興)近日,中國電信重慶公司聯合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開啟「雲端博物館」之旅,邀請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主講嘉賓為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20所愛心小屋的孩子們雲端開講。
  • 感謝你 愛崗敬業的紅巖人
    前進的紅巖人 光陰的故事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前進的紅巖人 用青春書寫光陰的故事 今天來看紅巖車間人的故事
  • 《紅巖》的三個作者
    如果已經寫好了,請即寄來一讀。但不知道您們寫的是根據真人真事加以集中概括成的小說,還是完全是真人真事的回憶錄?若是小說,請寄我社第二編輯室,若是回憶錄可寄五編室。我們當以躍進的精神迅速處理,並望立即得到您們的回信。  緊緊地握手!  七月廿二日  從信中「以躍進的精神」這一特定用語來判斷,此信無疑寫於時處「大躍進」的1958年。
  • 樓建平:上汽紅巖「說到做到」
    「三年來,上汽紅巖做市場分析,把牽引車遇到的短板都補齊了,把客戶痛點搞清楚了,真正靜下心來從產品、品牌、服務、配件、金融,以及客戶個性化、定製化需求等多方面進行研究,推出一款爆一款!」我們可以從上汽紅巖力推的牽引車2020款系列產品讀懂一二,它們針對長途高效物流、港口貨櫃、快遞、危化品、煤炭、重載運輸等各種運輸場景。
  • 勝利十三中開展「弘揚紅巖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
    11月27日是紅巖烈士殉難的日子,勝利第十三中學開展「弘揚紅巖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邀請紅巖烈士後代夏吉演老人,為廣大師生講述紅巖故事。  夏吉演是紅巖烈士夏惠祿的後代,原為勝利油田工人,退休後致力於傳承和發揚紅巖精神
  • 【紅巖培訓】 梅雪嚴寒建未曾 生涯方始是立學 ——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巖小學校新教師培訓報導
    紅巖小學校領導班子十分重視此次培訓,並給予大力支持。為了配合此次培訓,紅巖小學開展了師徒結對,理論學習,集體備課,心得交流,教師基本功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全校統籌安排,克服困難,在確保教學秩序和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為新教師參加培訓創造了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去年接待遊客1150萬人次
    紅巖博物館黨委書記朱軍說,紅巖博物館不斷創新,有效增強紅巖精神的傳播深度。2019年,該館推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22個精品展覽,開展「讓烈士回家」、「讓小蘿蔔頭進校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精品巡展等數百場宣教特色活動。一系列活動的舉辦,提升了紅巖品牌影響力,遊客紛至沓來。
  • 因為我們是記者,大運河與「國運」,詩詞裡的西津渡,如何弘揚紅巖...
    武漢期間,由王世停主筆撰寫的一系列報導,對江蘇援鄂醫療隊所彰顯的江蘇模式、江蘇經驗、江蘇力量做出了慧眼獨具的觀察:《「匡時濟世」方見「醫之大者」》,「立」住了抗疫名將、全國著名重症醫學專家邱海波;《前進!朝著「零感染、打勝仗」的戰略目標》被湖北日報全文轉載;《「光谷經驗」閃耀「江蘇智慧」》提煉出的「光谷經驗」,被國家衛健委專門發文推廣……這些報導為什麼能「火」?「記者要有大局觀。
  • 敬請期待上汽紅巖營銷大賽總決賽
    經過近兩個月的激烈角逐,上汽紅巖18名銷售精英在全國500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2021年1月海南總決賽的參賽資格。  在全國六站區域賽中,通過「文比」和「武比」兩個環節對參賽團隊在產品知識、銷售技巧、市場分析等方面進行了嚴格考核。上汽紅巖各路銷售精英齊聚一堂,各顯才技,賽出了各自的風格和水平。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運用數位技術提升參觀體驗感
    重慶作為紅巖精神的發祥地,留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周公館、桂園等眾多遺址遺蹟。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作為管理單位,近年來,積極探索運用數位技術提升參觀體驗感,使革命文物展示更加鮮活生動,紅色文化傳承更加深入人心。
  • 肖戰重唱《紅梅贊》,紅巖精神永流傳,給歌曲賦予時代新的溫度
    這不僅是肖戰的實力,也是肖戰粉絲的實力,代表的便是萬千喜歡正能量精神喜歡肖戰的網友們迫切希望看到肖戰的態度。說到這首《紅梅贊》很多網友立馬想到了肖戰發表的動態手繪紅梅圖,這首翻唱的紅巖歌曲代表的是一種紅色精神,一片丹心向陽開。聽歌這首歌的網友們都知道這是一首紅軍歌曲,代表的是積極向上的精神。而肖戰用歌手所傳遞給大家的也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