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紅巖革命故事「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 新穎形式傳遞革命精神

2020-12-11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實習生 李茂佳

12月7日,「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重慶紅巖革命故事展演「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通過講、誦、展、演等鮮活舞臺形式,為該校1000名師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想政治課,傳遞革命精神。

據了解,紅巖故事展演分「開篇」「上篇」「下篇」和「尾聲」四個部分。開篇以《英雄重慶 壯美紅巖》視頻拉開帷幕;上篇《一份特殊的禮物——周恩來 「我的修養要則」》《沁園春·雪》等四個劇目講述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結廬紅巖,培育並形成的偉大紅巖精神;下篇《紅色女特工——張露萍》《我們沒有玷汙黨的榮譽——劉國鋕》等情景劇重現了重慶解放前夕,在渣滓洞、白公館犧牲的英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最後,活動在齊唱《歌唱祖國》激情澎湃的歌聲中落下帷幕。

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馬奇柯表示:「我們通過文物講歷史,通過歷史講故事,通過故事講革命精神,讓青年一代都了解紅巖這段歲月。」

觀看完演出,學生代表王曉倩說:「這種舞臺劇的形式非常新穎,能夠生動直觀地帶來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我要把這種紅巖精神帶到接下來的支教生涯中去。」

演出前,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和四川外國語大學籤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紅巖精神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中心,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相關焦點

  •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特色思政課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
    圖為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現場。新華網發(胡鑑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陶玉蓮 胡鑑)12月7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堂有情懷、有溫度的思政課。  據介紹,紅巖故事展演分「開篇」「上篇」「下篇」和「尾聲」四個部分,融合講、誦、展、演等活潑藝術形式,重現昨日革命,再塑偉人風範。
  • 四川外國語大學牽手紅巖聯線 特色思政課傳承紅色基因
    光明網重慶12月7日電  12月7日,「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通過講、誦、展、演等鮮活舞臺形式,為該校1000多名師生帶來一堂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課,傳遞革命精神。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打造「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都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講好革命故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革命博物館的使命和任務。
  • 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重慶大學)、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聯合傾力打造了一堂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一是創意新穎獨特。把紅巖革命故事搬上舞臺並不鮮見,在大學生思政課上講述紅巖革命故事也不鮮見。鮮見的是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走進高校,走進課堂。展演集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於一體,體現了舞臺化,又不局限於舞臺;體現了課堂化,又不局限於課堂;體現了專業性,又不局限於專業。現場一次又一次響起的掌聲足以證明,這樣的創新是多麼的值得。二是題材真實有力。
  • 遊客參觀量僅次於故宮,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有何「秘訣」?
    作為「紅巖精神」的發源地,同時也是舉世聞名的「小蘿蔔頭」「江姐」故事的誕生地,如今的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紅巖博物館」)是如何在保護紅巖革命歷史文化遺址的基礎上讓參觀人流逐年攀升,達到全國第二的?
  • 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多種珍貴文物還原紅巖先烈故事
    原標題:多種珍貴文物還原紅巖先烈故事 歌樂山革命紀念館供圖 一本《紅巖》讓渣滓洞、白公館的名字廣為人知的同時,也讓青翠的歌樂山成為紅色革命的聖地。 如今,在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內陳列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大聲》周刊停刊號、周恩來親筆批示的介紹信等大量珍貴文物,讓人們了解烈士的故事。 一封特殊的「介紹信」 「周副主席:茲介紹吳銘同志前往你處一敘,請接見。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去年接待遊客1150萬人次
    (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熊明 攝/視覺重慶近日,博物館界知名新媒體平臺「博物館頭條」公布「2019年度中國博物館參觀量100強」榜單,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紅巖博物館」)以1150萬人次位居全國博物館2019年遊客接待量第二位,僅次於故宮博物院。這家博物館魅力何在?又將如何進一步發展?5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重慶紅巖聯線創新打造特色思政課 弘揚紅巖精神
    圖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的演出照。紅巖聯線供圖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舞臺上,沒有表演基礎的紅巖聯線幹部職工化身演員,為觀眾重現紅巖革命故事。記者從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獲悉,近年來,該館多措並舉,不僅堅持保護優先,加強紅巖革命文物保護工作,還守正創新,活用革命文物資源,弘揚、傳播「紅巖精神」這一無形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獨特作用。紅巖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擁有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
  • 大學生在紅巖基地直播做「四史」主講人,深切緬懷周均時等革命先烈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星星之火實踐隊日前走進白公館,通過B站直播形式向海大學子、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各黨支部、各團支部以及全國各地的網友介紹白公館的紅巖革命歷史,緬懷周均時等革命先烈。周均時先生也是1946年至1949年的學校時任校長。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運用數位技術提升參觀體驗感
    重慶作為紅巖精神的發祥地,留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周公館、桂園等眾多遺址遺蹟。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作為管理單位,近年來,積極探索運用數位技術提升參觀體驗感,使革命文物展示更加鮮活生動,紅色文化傳承更加深入人心。
  • 四川大學開展「學習革命先輩崇高精神 培育又紅又專時代新人」系列...
    今年是著名紅巖英烈、四川大學知名校友江姐誕辰100周年。當天上午,四川大學舉行向江竹筠烈士像敬獻花籃儀式。儀式上,全體奏唱國歌、向烈士默哀、向江竹筠烈士像敬獻花籃。隨後,師生們參觀了「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四川大學校友江竹筠烈士紀念展」。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去年接待遊客1150萬人次 接待量居全國博物...
    (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熊明 攝/視覺重慶  近日,博物館界知名新媒體平臺「博物館頭條」公布「2019年度中國博物館參觀量100強」榜單,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紅巖博物館」)以1150萬人次位居全國博物館2019年遊客接待量第二位,僅次於故宮博物院。  這家博物館魅力何在?又將如何進一步發展?5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巫山花竹村校:雲端博物館引領學生傳承紅巖精神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5日5時30分訊(通訊員 陳繼林 陳昌興)近日,中國電信重慶公司聯合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開啟「雲端博物館」之旅,邀請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主講嘉賓為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20所愛心小屋的孩子們雲端開講。
  • 2019年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參觀人次超千萬
    近日,在博物館頭條發布的《中國博物館參觀量100強(2019)》中,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以1150萬人次的參觀量,僅次於故宮博物院,排在了中國博物館的第二位。5月21日,來自重慶紅巖聯線的統計數據顯示,參觀者中僅僅只有3.99%是重慶本地觀眾,外地觀眾的佔比超過了96%。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舉行「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精神特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5日16時53分訊(通訊員 陳祖平)昨(4)日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南山校區在南山報告廳舉行「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暨幹部政德教育活動。
  • 無數難忘的紅巖故事 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紅巖精神系列講座在兩江...
    中國發展網訊 11月11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金和社區紅巖精神系列講座在金州小學禮堂「開講」,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厲華以「紅巖魂——信仰的力量」為題,為該校師生帶來一堂鮮活生動的黨史課。兩江新區供圖講座中,厲華圍繞信仰的較量、血與淚的囑託等方面,用翔實的史料和豐富的圖片,極具感染力地講述了一個個鮮為人知的紅巖故事,真實再現了紅巖先輩們頑強鬥爭的崇高氣節。
  • 精神的力量·讓烈士回家|川大有個「江姐班」 紅巖精神代代傳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特派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5日17時15分成都訊(特派記者 佘振芳)「我真的很幸運,能夠擔任第一屆『江姐班』的班長。」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歆睿激動地說。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讓烈士回家」系列主題活動暨紅巖精神四川行活動上獲悉,四川大學去年將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2018級拔尖試驗班」設立為「江姐班」,目前該班有15名學生。「我是四川威遠人,江姐的故鄉在自貢,離我家不遠。」 18歲的李歆睿從小就聽著江姐的故事長大,也去江姐故裡和渣滓洞參觀過。去年,四川大學設立「江姐班」,她很幸運的成為了其中一員,還被選為班長。
  • 巫山婦兒之聲|請聽~龔彥樨《紅巖革命烈士詩歌》
    與您相約有聲的世界,傳遞聲音的溫暖。第三十四期為您帶來的誦讀作品是《紅巖革命烈士詩歌》。《紅巖革命烈士詩歌》龔彥樨朗誦者簡介大家好!我是巫山縣朝雲小學2017級4班的龔彥樨,今年九歲。我活潑開朗、樂觀向上。我熱愛生活,興趣愛好廣泛。我愛好跳舞,經常參加學校文藝演出。
  • 聆聽紅巖故事!中國電信愛心小屋助力山裡娃暢遊「雲端博物館」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積極響應重慶市政府「信息化扶貧」號召,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弘揚紅巖文化精神!7月1日下午,中國電信愛心小屋「雲端博物館」系列活動第一站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正式開啟!本次活動以「我是小小紅色接班人」為主題,帶領中國電信愛心小屋的孩子們一起度過了一段難忘的「雲端博物館」之旅!
  • 成果斐然亮點頻出 重慶外國語學校11月講好教育好故事
    中國網12月3日訊 重慶外國語學校堅持「以世界眼光辦現代學校,面向未來培育世界英才」的發展戰略,秉承「厚德、尚美、篤學、圖新」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中西兼容、彰顯個性」的辦學理念,形成「外語優勢、文理兼備、多元文化、國際接軌」的辦學特色,形成「敬業、愛生、務本、求真」的教風和「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