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心不許
初中開始學英語,直到高一我才搞懂音標是怎麼回事。
回想初中學的英語,簡直不能稱之為英語。老師也不教音標,所有的發音都是用類似發音的漢字標記。一句英文下面,跟著一片不成文的漢字。
真正喜歡英語是在上大學之後。大學沒事喜歡看美劇,覺得美音真好聽,對英語就有了莫名的好感。
畢業之後,英語就被扔在腦後。直到我換了第二份工作,才發覺前十幾年學的英語,都是啞巴式的英語。
01電腦全是英文
上班第一天,打開我的專用電腦,發現系統和桌面全是英文的。頓時滿臉懵,又不好意思問別人,只得自己一個個查字典然後記下。
一上午的時間,終於搞懂了哪個是文件夾,哪個是瀏覽器,哪個是程序。
這一下把我的信心擊打的粉碎。心裡想著好歹我也是大二過了六級,研究生寫過全英文論文的人,怎麼面對英文系統心裡打怵了呢。
下午不敢有絲毫懈怠,又認真研究了下系統,一開始不是很習慣,看到英文先本能的想想中文的系統對應的是啥。
在臨下班前,我終於算是對英文系統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回到家,我第一時間把手機系統設置成了英文,頓時看著順眼多了。
02第一次開會,我像聽天書
上班一周後,我對系統基本熟悉了,大概的工作流程也熟悉個差不多。
這天,我的直屬領導的秘書趙姐,通知我要開會。我忐忑的帶著會議記錄本進了會議室。發現領導是個外國人。
我挨著趙姐坐下問她:」這個就是咱們部門的領導啊,是哪國人呀?」
趙姐小聲說:「這是總經理,德國人,現在代管咱們部門,以後你的工作直接跟他匯報。咱們許總出差了,要很久才回來。」
一個小時的會議,我覺得像過了幾個世紀。努力辨析著老總的口音,只能抓住幾個與我工作有關的關鍵詞。
散會後我獻媚的笑著跟著趙姐後面,她看出了我會議上的窘迫。邊走邊笑著說:「慢慢就習慣了,有什麼不懂得可以先來問我。加油!」
回到辦公室,我立馬上網找了找專業英語資料,開始惡補英語。不想下次匯報工作的時候,我跟老總大眼瞪小眼的不知對方在說什麼。
03日常工作,全部英文
入職第二周,人事部對新入職的員工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培訓。除了做好本職工作,每節課都要按時參加。
整個培訓全部用英文,同事之間交流也用英文。
一開始我用蹩腳的口語,磕磕絆絆的交流,心裡尷尬的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但培訓老師卻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同事們也都友好的沒有嘲笑我。
期間每個部門的領導會過來介紹各自部門的職責,也全程用英文。領導有韓國人、泰國人、日本人,都帶著一些口音,但是不妨礙人家口語流利、交流順暢。
培訓第一天,我就下定決心回家好好練習聽力,多張嘴說英語。
日常工作,接電話,部門之間的溝通以及所有的文件全部都是英文。
那段時間我學習英語比高考都用功。英語水平也是突飛猛進。
一個月後,第一次與總經理單獨匯報工作,雖然我的英語說得還不是很流暢,但是基本可以與總經理正常交流。
他那帶有口音的英語我也基本能聽得七七八八。心裡鼓勵自己,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的付出終有成效了。
04第一次參與大項目
入職大概三個月,單位接到了一個大項目,來的都是世界各地的重要人物。
我的工作主要是幕後,管理好安全。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件要看,大量的電話要打。
那時我的英語聽說讀寫都還算流利,基本可以和外國人正常交流了。
忙了接近一個月,等到項目結束,我發現我的英語水平又有了提升。我看美劇時候,可以不看字幕了。
秘書趙姐開玩笑說:「怎麼樣,是不是感覺這三個月比在學校三年學的都多?」
我說:「何止三年啊!社會真是所好大學啊。」
最後,因為個人原因,我不得不離開企業。但是在企業的六個月,是我的英語水平最好的六個月,離職之後我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英語水平。
經歷過高光時刻,才知道自己也可以更優秀。
英語說到底,是一門語言,是拿來用以與人交流溝通的工具。如果在學習時,只一味的背單詞,記語法,而不去提高聽力和閱讀理解,那麼英語水平很難提升。
語言的學習需要環境,更需要練習。想想自己寒窗苦讀十幾年,學習的都是啞巴英語,白白浪費了多少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