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的胳膊抬不起來了」 醫生提醒:給孩子穿衣動作宜輕柔...

2020-12-20 西安發布

小明(化名)的媽媽沒想到,早上給3歲的兒子穿衣服時,小明的胳膊像斷線的小木偶一樣耷拉著,怎麼也抬不起來。急忙送醫才得知,孩子左側橈骨小頭半脫位。專家特別提醒「新手」爸爸媽媽,為孩子穿衣服時動作宜輕柔,尤其孩子上肢上舉穿套頭衣物時不要用力牽拉,容易造成脫位。

16日清晨,媽媽給小明穿衣服準備送他去幼兒園。正要把孩子的小手伸進袖子時,小明突然哭鬧起來:「媽媽,我的胳膊抬不起來了!好疼!好疼!」媽媽嚇了一跳,只見小明的胳膊耷拉著,怎麼也抬不起來。小明又痛又害怕,媽媽心急如焚、一把抱起他趕到西安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創傷關節一病區主任趙軍詢問病史和查體後,診斷為左側橈骨小頭半脫位。隨後趙軍將右手拇指按壓在小明橈骨頭上,左手抓住他的腕關節,稍加牽引力至小明的肘關節伸直旋後位,然後屈曲肘關節,只聽「噔」的一聲彈響,小明停止了哭鬧,患肢立即就能舉過頭頂了,復位成功。小明的媽媽錯愕的看著趙主任,問了句:「這就好了嗎?」「當然!」趙主任笑著說道。

一聽到橈骨小頭半脫位,很多家長都蒙圈了,這究竟是個啥病。趙軍表示,橈骨小頭半脫位又稱「牽拉肘」,是嬰幼兒常見的肘部損傷之一。發病年齡多在1~4歲,其中2~3歲發病率最高,佔62.5%,男孩比女孩多見,左側比右側多。當肘關節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縱向牽拉時就容易引起橈骨小頭半脫位,有時幼兒翻身時上臂被壓在軀幹下也會導致受傷引起脫位。為什麼幼兒易發生脫位?趙軍說,幼兒的橈骨頭還未發育像成人那樣的圓球狀橈骨頭,環狀韌帶只是一片薄的纖維膜,比較鬆弛,所以很容易發生移位。當前臂旋前位受縱向牽拉時,肱橈關節間隙變大,關節囊及環狀韌帶上部由於關節腔的負壓作用,嵌頓於橈骨關節間隙,從而阻止了橈骨小頭復位,就會造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雙手牽拉幼兒腕部走路中跌倒,或穿衣服時由袖口牽拉幼兒腕部,或在床上翻滾時,身體將上肢壓在身下等均可能造成橈骨小頭半脫位。如果此時小朋友哭鬧不止,肘部呈輕度屈曲或伸直位,拒絕使用、觸碰患肢,同時肘關節無明顯腫脹、畸形,部分可發現橈骨小頭與肱骨小頭間隙增寬時,那就一定要引起家長重視,儘快帶孩子就醫。在此,趙軍提醒廣大家長,禁忌粗暴直接牽拉、提拽孩子肘關節以下部位,如領著孩子上下樓梯、臺階時可以和衣服一塊牽拉,或牽拉肘關節以上部位;孩子不聽話時,也禁忌牽拉、提拽上肢;給孩子穿衣服時注意動作輕柔,尤其孩子上肢上舉穿衣袖時,用力牽拉最易脫位;小兒翻身時也應注意理順四肢,避免被身子壓著導致脫位。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黎娜 王超

相關焦點

  • 「媽媽,我的胳膊抬不起來了」——橈骨小頭半脫位
    周五清晨,媽媽正在給3歲的小明穿衣服,準備送他去幼兒園。正準備幫他把小手伸進袖子時,小明突然開始了哭鬧:「媽媽,我的胳膊抬不起來了!好疼!好疼!」媽媽嚇了一跳,只見小明的胳膊像沒有提線的小木偶一樣,耷拉著,怎麼也抬不起來。
  • 寶寶胳膊抬不高、愛哭鬧 可能是鎖骨骨折惹的禍
    琪琪是個二胎媽媽,剛剛生下了8斤的兒子,全家人正沉浸在喜悅中,誰知醫生對新生兒在42天進行常規檢查時,卻發現寶寶雙側鎖骨不對稱,左側鎖骨出現了斷裂的情況,在拍片後,確認為鎖骨骨折,這讓家人陷入了恐慌,寶寶怎麼會鎖骨骨折呢?新生兒鎖骨骨折有哪些症狀?鎖骨骨折會留下後遺症嗎?針對上述問題,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早中心陳彤穎醫生結合臨床為您答疑解惑。
  • 給新生兒穿衣不知冷熱,老是捂太多?送你3大穿衣指南
    01穿衣之前,先判斷孩子冷熱世界上有一種冷,叫家長覺得你冷。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手腳涼,就代表孩子冷,於是開始給孩子添加衣服。這其實是不正確的,手腳涼並不能說明孩子冷。2、將寶寶的一隻胳膊輕輕地抬起來,先向上再向外側伸入袖子中,將身子下面的衣服向對側稍稍拉平。3、抬起另一隻胳膊,使肘關節稍稍彎曲,將小手伸向袖子中,並將小手拉出來,再將衣服帶子結好就可以了。
  • 給新生兒穿衣不知冷熱,老是捂太多?家玥資深月嫂教你穿衣指南
    01、穿衣之前,先判斷孩子冷熱世界上有一種冷,叫媽媽 / 奶奶 / 姥姥覺得你冷。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手腳涼,就代表孩子冷,於是開始給孩子添加衣服。這其實是不正確的,手腳涼並不能說明孩子冷。寶寶血液循環發育尚未完全,四肢末梢的微小血管還非常細幼,導致手腳體表溫度偏低,摸起來就總是微涼的了。
  • 月子裡的前幾天漲奶漲的胳膊都抬不起來
    漲奶之痛相信每個媽媽都經歷過,簡直就是痛苦不堪。不過媽媽們又都是勇敢的,克服漲奶之痛辛苦餵養孩子。不得不說每個媽媽都是偉大的,不易的。我剛生完寶寶沒多久的有一天正躺在床上休息,二媽他們過來看我和寶寶了。剛走進房間二媽就眼疾手快的一把朝我的胸抓來,還捏了一下。
  • 十月的天氣越來越冷,給寶寶穿衣不知冷熱?資深月嫂3大穿衣指南
    這其實是不正確的,手腳涼並不能說明孩子冷。關注佳禾,更多乾貨,佳禾定期更新寶寶血液循環發育尚未完全,四肢末梢的微小血管還非常細幼,導致手腳體表溫度偏低,摸起來就總是微涼的了。① 新生兒的衣物宜淺色,質地以純棉為好。
  • 為什麼肩膀疼胳膊抬不起來很可能是肩周炎
    胳膊抬不起來很有可能是肩周炎,通常發生於五十歲左右的非體力勞動者。您平時可用熱毛巾敷患部,可緩解疼痛,針刺、艾灸、火罐、刮痧、按摩等都可以治癒的。溼氣重不適應是完全可能的。站的時間長了就會出現疼痛狀況,中醫認為久立傷骨,不知您兩腎部是否有酸痛感決,若有,表明腎虛,可服右歸丸。
  • 秋風起寒意來,穿衣不對娃遭罪,孩子穿衣法則媽媽要明白
    做醫生的朋友特別提醒:這個階段孩子生病,除了溫差、飲食,大多是穿衣不對導致的。如果孩子脖子後方和後背的溫度與你手的溫度相近,說明孩子穿衣服合適,不能不熱;如果感到潮溼,說明孩子穿衣服太多,有些熱;如果孩子背部發涼,說明給孩子穿衣過少。穿衣過多,孩子容易出汗,冷風一吹,很容易生病;穿衣過少,孩子著涼,也容易生病,家長應該根據感知的溫度給孩子適當的增減衣物。
  • 沒受外傷為何胳膊疼得抬不起來 原來是患上了這個病
    沒有受過撞擊,肩膀卻突然劇烈疼痛,胳膊抬不起來,像是廢了一樣,還會影響睡眠……這很可能是鈣鹽結晶沉積到肩膀的肌腱,醫學上稱為肩膀鈣化性肌腱炎。近日,海陵區一位李奶奶就遇到這樣的事,經過泰州市中醫院肩痛門診專家手術治療,目前她的肩痛症狀已得到有效緩解。
  • 胳膊抬一下我癮犯了是什麼梗-胳膊抬一下我癮犯了梗的意思含義出處介紹
    胳膊抬一下我癮犯了是什麼梗?最近很多朋友都對這個梗非常的好奇,很多網友都不知道這個梗是什麼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這裡得到充分了解,讓你掌握這個梗的含義。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看一下胳膊抬一下我癮犯了梗的意思含義出處介紹!方能成功。導語:男人有了2種舉動。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赤小豆、甘草、麥芽、芡實、梔子等多種有利於祛溼食材。脾胃的運化功能也開始減弱。
  • 「茴」療法快速治療頸肩腰腿痛,醫生提醒治療宜趁早
    這兩天,她在長沙骨質增生醫院照料僱主時,明顯感覺症狀加劇了,不僅日常陪護做不了,甚至左胳膊都痛得抬不起來。恰逢醫院開展頸肩腰腿痛祛痛新療法義診,經中醫專家使用最新引進的「茴」療法注射治療後,楊大姐病情迅速得以緩解。長沙骨質增生醫院副主任醫師李國棟分析,楊女士所患病症為前斜角肌症候群,因長期的搬抬用力所致,是積勞成疾的表現,其本身未能及時就醫治療,導致症狀愈發嚴重。
  • 寶貝何時獨立穿衣?丨兒童穿衣技能自測指南
    什麼階段獨立穿衣的程度, 想必很多爸爸媽媽腦海裡都有過這樣的疑問?什麼時候開始教寶寶穿衣服,又應該到達什麼樣的程度?想要弄清楚這些,首先要知道正常孩子穿衣技能的發展規律。我們一起看看吧。1歲get① 當穿t恤或者外套的時候,可以抬起胳膊,並且順利的胳膊可以伸出來,然後穿鞋子的時候同樣可以把腳抬起來;②衣服可以伸出來後,可以自己把腿從褲子裡伸出來;③ 能夠自己脫襪子、脫鞋子。
  • 肩膀痛抬不起來,就是肩周炎?亂治會弄壞肩關節!正確做法有3個
    肩膀痛了、手抬不起來了……或許您首先聯想到的就是肩周炎這個"罪魁禍首"。有個患者王嬸,今年50多歲了。為家操勞了大半輩子的她,最近一兩年右肩膀經常疼痛,時輕時重。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和早上起床後,肩痛問題更為明顯。
  • 手臂酸痛,胳膊抬不起來,這五大原因一定要知道,不一定肩周炎!
    對於手臂酸痛,胳膊抬不起來,手臂及肩膀痛,疼痛劇烈,這個可能第一反應是肩周炎,畢竟肩關節活動受限,鑽心疼痛很符合,但是,這個症狀表現不是一個問題,即便我們歸於一個病名,還是要從細節去找!1.肱二頭肌長頭腱粘連當胳膊上舉困難,梳頭也變得難受的時候,其他方向不怎麼受限,應該在結節間溝這個位置觸診,找一下有沒有按壓疼痛的點,如果有,按壓疼痛劇烈,還和平時症狀差不多,要考慮這個問題,這個對應的是抬不起來。
  • 艾瑪,胳膊抬不上去!肩關節又傷了……
    為什麼肩關節很容易受傷,就是因為日常大家更喜歡練胸練背,卻很少注意訓練肩袖四肌……於是肩關節內旋肌太強,外旋肌太弱,肌腱袖力量不均衡、穩定性超差,自然很容易就咔嚓了……另外,肩袖四肌力量薄弱、穩定性差,還會導致上半身很多動作的訓練效果不好:你想啊,上半身的大多數動作都需要肩關節參與其中,肩關節穩定性弱,訓練重量上不去,訓練效果自然也不會太好……
  • 一個是「睡衣媽媽」,一個是「選美媽媽」,不同穿衣影響孩子成長
    媽媽,你這麼穿太沒素質了,小美和老師會嘲笑我的!我是你媽媽,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我有穿衣自由!,每個人都有穿衣自由,這確實不假,但是在公眾場合隨意穿衣服,可能會有損孩子的尊嚴。日本媽媽認為,在孩子面前穿衣服不恰當,是一種不尊重孩子、不尊重別人的體現,不僅給自己丟臉
  • 媽媽們怎樣幫寶寶止鼻血:抬胳膊?涼毛巾敷?大錯特錯
    在兒科診所當護士的冰冰最近跟我說,小孩流鼻血這件事很常見,多數情況下並不嚴重,所以有很多媽媽看到寶寶孩子流鼻血的時候,往往用紙巾堵住鼻孔就不管了,其實這也可能是其它疾病的一個徵兆,所以媽媽們還是要引起重視。那麼寶寶為什麼會流鼻血呢?有什麼好的止血方法呢?媽媽們接著往下看吧。
  • 瘦胳膊細大腿,這麼有效的塑形動作,很多人都不知道
    課程上線後,我被邀請到 CCTV-5 的《健身動起來》節目做主講教練,跟更多人展示這個塑形課程。圖片來源:老師提供不需要芭杆,對空間沒有要求,動作重新編排設計,難度和強度專為中國人打造。比如站好芭蕾的一腳位動作能立馬感受到臀部收緊的動作。光看文字感受不深,來,大家直接體驗一下:芭蕾的基本腳位「一腳位」兩腳外開,腳跟相接成橫線前不久丁香媽媽找到我,希望更多人在線上也能使用這套塑形課。
  • 胳膊抬不起來也是乳腺癌信號?
    前段時間就有患者和我提到當時大火的電視劇《小歡喜》裡有個善良的、近乎完美的女性——劉靜得了乳腺癌,說老天怎麼這麼不長眼,這麼善良的人也會得乳腺癌?其實,得不得腫瘤並不遵循「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的民間願望,相反,正是由於好人更能為他人多考慮多分擔,承受的東西更多,也許患癌的機會可能更高一些(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一點揣測)。
  • 「我想把這個胳膊剁下來!」52歲女子胳膊疼 醫生從她的左肩擠出密...
    她夜夜不能安睡,左側肩膀猶如數萬隻螞蟻在啃食,膏藥、止疼藥統統不管用。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林向進主任門診,李女士哭訴「醫生,我真想剁下自己的這隻胳膊!」為了給李女士治病,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醫生竟從她的左肩「擠」出密密麻麻的「牙膏」。 臨床數據顯示,10個肩痛女性患者中,可能就有1人「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