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時代,公司裁員是常有的事,也許你們公司沒有經歷過裁員,但你應該明白裁員對員工而言意味著什麼。裁員一方面會給無辜的被裁者帶來生活的壓力和內心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決策者不負責任,為了利益拋棄員工的行為。假設你是一位高層管理者,有一天你被公司無情地「拋棄」了,你的內心會不會五味雜陳?作為管理者,如果你經常思考這個問題,相信你就能將心比心地體會到員工的感受了。
路易斯·烏切在2006年金融危機前,在他的新書《美國的「一次性」僱工:裁員及其後果》中發出警告:公司裁員可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這本書上市後不久,烏切就表示:「在一次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會議上演講。演講結束後,我讓現場30多名精神分析師表決。表決的問題是,『就你的經驗看,是否覺得被裁員是一次創傷性的體驗?』結果所有人都舉了手。」
裁員會給員工造成嚴重的傷害,也會嚴重影響企業在員工心目中的形象。1992年,IBM宣布了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次裁員計劃,當時IBM員工的臉上滿是驚愕的表情。面對「藍色巨人」過河拆橋的行為,被裁員工們紛紛表示,他們對IBM的印象再也無法回到從前。所以,輕易裁員、拋棄員工是不明智的舉動。
大凡成就卓越的領導者,往往越是在危急關頭,越把員工的生死存亡放在心上。俗話說「危難之時見真情」,領導者在危急關頭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名員工,一定會感動每一位員工,從而贏得大家的真心擁護。在這一點上,三國時期的劉備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當年劉備棄新野,走樊城,面對曹操鐵騎的追殺,他依然帶著數十萬百姓,導致行軍速度緩慢,形勢十分危急。很多部屬勸說劉備放棄百姓,儘快逃離曹操的追殺。熊老師個人號(inte6198110)但劉備卻說:「做大事以人為本,怎可危難之時棄百姓而去?」結果歷經劫難,最終逃離曹操的追殺。這件事讓劉備深得民心,為後來三分天下奠定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有危急時刻不拋棄員工的優秀企業,比如長虹電器。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家電的出口情況變得十分嚴峻。當年年底,家電企業迎來了一次裁員高峰,就連美國最大的家電企業惠而浦公司也宣布裁員5000人。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長虹集團在公司內部骨幹會議上宣布,將實施不裁員、不降薪的過冬策略。他們認為,員工是企業創造價值的主題,人才是企業最可貴的財富,信心是企業迎接挑戰的基礎,企業的業績不是靠裁員裁出來的,而是靠凝聚人心做出來的。在當前特殊的時期,公司更應該凝聚人心,加大培訓和研發力度,為長虹的下一次騰飛積蓄力量。
越是危機,越不能輕易拋棄下屬,越能顯示出企業對員工的真情。當然,這並不是說企業不能裁員。如果企業面臨破產的危機,不裁員就真的無法生存下去了,這個時候裁員也是無奈之舉。李嘉誠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就曾有一次無奈的裁員舉動,不過他並不是隨便拋棄員工,他到底是怎麼做的呢?下面來看一下他當年的經歷吧!
當年李嘉誠的倉庫裡堆滿因質量欠佳和延誤交貨退回的玩具成品。有些客戶上門索賠,有些客戶上門考察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見到這種情況後,馬上扭頭就走。李嘉誠知道,客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失去了客戶就沒生意可做,因此,李嘉誠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果真是牆倒眾人推,銀行得知長江塑膠廠陷入了危機,馬上派人來催貸款。此時的李嘉誠焦頭爛額,痛苦不堪,只好賠著笑臉接待,懇求寬限還款期限。但是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應對企業破產危機呢?李嘉誠思前想後,最後決定裁員,因為工廠開工嚴重不足,裁員是節省成本的唯一辦法。
不過,李嘉誠的做法充分表達了溫情,他召開集體員工大會,坦誠地承認自己經營犯下的錯誤,不僅拖垮了工廠,還損害了工廠的信譽,最不能原諒的是連累了員工。熊老師個人號(inte6198110)他向那些被裁的員工賠禮道歉,並表示企業一旦有轉機,就會把他們召回來上班。如果到時候被裁的員工找到了更好的去處,他也不會勉強。
裁員之後,李嘉誠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措施,穩定了企業的局勢。他拜訪銀行、原料商、客戶,向他們坦誠地表達歉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請求原諒。同時,絲毫不隱瞞工廠的危機,懇求他們幫忙想對策。李嘉誠的誠意打動了很多人,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諒解,危機一步步地解除。最後,長江塑膠廠走出了危機。
公司走出危機之後,李嘉誠兌現了之前的承諾,把原來被裁的員工招了回來,並且在公司的集體會議上,李嘉誠向全體員工表達了感謝,肯定了他們在危機時,與公司同甘共苦的做法。然後,他通報了公司的收支情況,告訴大家:公司已經走出了危機,將迎來曙光。會議結束後,李嘉誠給每個員工一個紅包,以表達對員工的獎勵,讓員工們深受感動。
危機時,不輕易拋棄員工,但不代表永遠不拋棄員工、不裁員。因為企業面臨的危機各種各樣,有時候是企業經營不善導致的,有時候是市場大環境決定的。這些時候員工是沒有過錯的,如果輕易裁掉他們,那麼他們是最無辜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如果裁員,一定要充分安撫員工的心。
美國通用中國地區總經理曾說過,「任何人如果很樂意裁員,他就沒有資格當領導;反之,如果不敢裁員,也同樣沒資格當領導。」在這位總經理看來,每一位員工對公司都很重要,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輕易拋棄他們,除非員工的能力達不到公司的要求。
用通用公司前CEO傑克·韋爾奇的話來說,一家公司有20%的人卓越,有70%的人合格,可以接受,另外10%的人要淘汰。如果你可以把這10%的員工培養成合格的人才或卓越的人才,那麼最好先努力去培養。如果無法將他們培養成合格的人才或卓越的人才,那麼淘汰他們是必需的。否則,對那些20%的卓越員工和70%的合格員工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