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歐一路搶到北非?真正劫掠羅馬城的汪達爾人傳奇

2020-12-14 冷兵器研究所

提到迦太基,大家基本都不會陌生,但是如果說在北非迦太基的土地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由歐洲蠻族建立過的王國,那想必就有些令人大跌眼鏡。那麼究竟是哪一路蠻族竟然跋山涉水來到了北非,並能夠在迦太基這種羅馬帝國的戰略要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國呢?

▲迦太基城

創造了如此創舉的,便是起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汪達爾人。之後汪達爾人在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向南,遷徙到了中歐地區的維斯瓦河與奧德河一帶,並在公元前120年,到達了西裡西亞。到了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時期,汪達爾人繼續向南進入了達契亞地區,之後被羅馬人限制在了後來處於東西羅馬之間的潘諾利亞。如果歷史就此止步,可能汪達爾人會和其他被羅馬統治的蠻族一樣,逐漸羅馬化,最終融入進羅馬社會之中,然而匈人的西遷打破了這一局面。伴隨著大量的哥特人為了躲避匈人西遷,恐於匈人入侵的汪達爾人也隨之一起前往了西羅馬帝國的高盧。

▲匈人入侵

不過正是恐懼,打開了這個民族通往傳奇的大門。汪達爾人四處劫掠的遷徙並沒有止步於高盧,他們越過了庇里牛斯山,進入了羅馬帝國富庶的伊比利亞半島。這些汪達爾人與阿蘭人一起,奪得了伊比利亞半島西部和南部的土地。然而汪達爾人卻沒能佔據這裡太長的時間,之後遷徙至此的西哥特人與羅馬人一起擊敗了汪達爾人。再一次失去土地的汪達爾人只能繼續南遷,之後到達了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安達盧西亞。

▲一邊遷徙一邊四處劫掠的汪達爾人

對於戰鬥力並不強的汪達爾人來說,繼續呆在伊比利亞半島,與對這裡也有濃厚興趣的西哥特人硬拼,顯然並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在阿蘭人和汪達爾人的共主君德裡克去世後,作為繼任者蓋塞裡克認真思考了汪達爾人所面臨的重重困擾,以及此時羅馬帝國的局勢之後,立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既然以汪達爾人的戰力在歐洲難以立足,那何不跨海前往北非發展?蓋塞裡克這一想法極為正確,顯然生活在北非的羅馬人,他們並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會成為蠻族肆虐的犧牲品,因此汪達爾人很輕鬆的便抵達了北非。

▲汪達爾人抵達北非

此時的汪達爾人加上阿蘭人總共足有八萬之眾,軍隊的數量基本也可以達到15000到20000人的規模。因此蓋塞裡克自然不會滿足當時阿非利加行省總督提議的劃地而治,而是直接攻破了迦太基城。之後汪達爾人一路向南,開始到達了努米底亞的邊境,並圍攻了另一個北非重鎮希坡,當時羅馬時代最為著名的基督教學者和主教聖奧古斯丁亦在城中。在長達四個月的圍困中,在汪達爾人攻破希坡之前,已是高齡的聖奧古斯丁經不住長時間的飢餓和恐懼折磨,最終撒手人寰。

▲聖奧古斯丁

聖奧古斯丁的死震驚了西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們,而他們此時更是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長期以來,西羅馬帝國的糧食供給,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東羅馬帝國的埃及和敘利亞這些東部省份。迦太基作為地中海南部重要的港口,所承擔的便是將東西羅馬連結起來的中轉站。如今迦太基陷於汪達爾人之手,整個西羅馬都將面臨饑荒的威脅。

▲曾經強大的羅馬帝國艦隊,然而如今早已今非昔比

為了消滅汪達爾人,東西羅馬組成聯軍,試圖迫使汪達爾人從希坡撤回迦太基,但遭遇失敗。之後雙方達成協議,羅馬認可了汪達爾人對於迦太基等沿海地區的統治,然而這個協議並沒有持續多久,蓋塞裡克便派軍攻了西西里島、撒丁島、科西嘉島,加上之前就在汪達爾人統治下的巴利阿里群島,汪達爾人徹底掌握了整個西地中海的海路。然而此時羅馬帝國都身陷與匈人之間的戰爭而無力自拔。不過當匈人一代雄主阿提拉暴斃之後,西羅馬帝國卻也陷入到了政治混亂之中。此時羅馬帝國和汪達爾人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可調節的惡化起來。汪達爾人趁機率軍攻破羅馬城,並縱兵焚掠兩周之後,帶著大量羅馬帝國幾個世紀積蓄的財富,以及西羅馬的皇后尤多西婭和另外兩位公主揚長而去。

▲滿載而歸的汪達爾人

就這樣,曾經在強敵的追迫下四散逃離的汪達爾人,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北非強國。之後為了報復汪達爾人焚毀羅馬之時,東西羅馬帝國都多次對汪達爾人發動戰爭,但是戰況都並不理想,甚至汪達爾人的艦隊,一度在希臘南部登陸。最終東西羅馬還是選擇與汪達爾人籤署和平協議,雙方之間的關係最終再一次走向和平。然而汪達爾人對北非的另一大勢力,遊蕩在沙漠邊緣的柏柏爾人卻束手無策,在南部汪達爾人與柏柏爾人的兩次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所幸柏柏爾人和過去一樣無心北上,因此汪達爾人的王國避免了遭遇厄運。

▲汪達爾人軍隊

然而汪達爾人的輝煌,伴隨著蓋塞裡克離世而逐漸沒落。由於汪達爾人信仰基督教中的阿里烏派,因此他們與當地屬於羅馬教區的北非基督教徒之間關係惡劣。蓋塞裡克之子胡內裡克便是以壓迫羅馬教區基督徒而聞名。到了第三任國王古薩蒙德時期,雖然國內阿里烏派和羅馬教區基督徒終於達成了一定和解,但是很快汪達爾人就在和東哥特人的戰爭中喪失了西西里島。之後繼位的雷薩蒙德打破了他的兄長古薩蒙德好不容易獲得的和解,繼續開始進行宗教壓迫。到了胡內裡克之子希爾德裡克繼位時,在東羅馬帝國的努力下,希爾德裡克最終賦予了羅馬教區基督徒和阿里烏派基督徒對等的權利。然而這一舉動卻並不明智,因為在之後汪達爾人與柏柏爾人戰爭失利之後,希爾德裡克立刻被反對扶持羅馬教區基督教的王室成員推翻。

▲希爾德裡克時代的汪達爾王國銀幣

東羅馬帝國立刻以此為藉口開始入侵汪達爾王國。在東羅馬帝國的攻勢下,迦太基淪陷。汪達爾王國末代君主蓋利默被俘,最後被帶到君士坦丁堡,在監禁中了卻餘生。汪達爾人最後的命運或是四散到東羅馬帝國各省與當地人融合,或是留在北非,最終融合進當地,變得無影無蹤。

▲末代汪達爾國王蓋利默被帶往君士坦丁堡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貝利撒留與汪達爾人的騎兵對決!拜佔庭帝國遠徵北非之戰
    這時汪達爾國王蓋裡摩爾正好派遣弟弟察宗率領5000人的陸軍與120艘戰艦,鎮壓撒丁島上的叛亂,國內兵力相對空虛。▲查士丁尼一世與他背後的鐵甲重騎兵貝利撒留的艦隊先行駛至西西里島,然後在汪達爾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於北非突尼西亞東海岸登陸,從而避免了與汪達爾享有盛名的海軍進行海戰。
  • 一個以搶掠為生的民族——「破壞之王」汪達爾人和羅馬的百年海戰
    自屋大維和安東尼之間爆發了亞克興海戰之後,自此近500年羅馬帝國未再爆發大規模海戰,直到汪達爾人的到來。公元4世紀,匈奴侵入歐洲,許多北歐部族開始向南遷徙,其中就包括汪達爾人,它原是古日耳曼人的一個部族。公元395年,在內憂外患之下,羅馬共和國分裂為西羅馬和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
  • 汪達爾人
    公元439年,汪達爾人(the Vandals)在北非的迦太基建立汪達爾王國,是為汪達爾人的鼎盛時期。在這個時刻,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汪達爾人也無疑處在其發展的轉捩點,人們不禁要問:汪達爾人從哪裡來,又要走向何處?
  • 汪達爾王國最後的垂死掙扎,卻成就了貝利撒留和拜佔庭重騎兵威名
    貝利撒留進入迦太基城後,加固了城防。這時他得到消息,蓋裡摩爾的另一個弟弟察宗已經從撒丁島趕回,並與蓋裡摩爾會合了兵力。汪達爾人兵力現在又非常強大了。並且,蓋裡摩爾趁勢企圖說服貝利撒留的馬薩革泰人騎兵,去背叛他們的東羅馬僱主。
  • 被冤枉的汪達爾人:一個民族的名稱,為何淪為罪錯的代名詞?
    其實「vandal」這個詞,來源於汪達爾人,為何歷史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名稱就這樣成了人類一種罪錯的代名詞,進而成了表示這種罪錯的專有名詞? 公元439年,汪達爾人(the Vandals)在北非的迦太基建立汪達爾王國,是為汪達爾人的鼎盛時期。在這個時刻,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汪達爾人也無疑處在其發展的轉捩點。
  • 重回羅馬之路,拜佔庭王朝對北非的徵服
    查士丁尼皇帝第一個遠徵目標是北非。當時的北非為汪達爾人所統治,530年,國王希爾德裡克的表弟蓋利摩發動政變自立為王。這為查士丁尼皇帝出師找到了名目,因為希爾德裡克與東羅馬帝國關係良好,且是名義上的臣屬。
  • 日耳曼人中的破壞之王-汪達爾人,具有僱傭兵和強盜身份的野蠻人
    在長期從事僱傭兵和掠奪者的過程中,汪達爾人為十幾個國家和幾十任帝王效力過,誰給的價碼高,他們就服從誰,根本沒有忠君之心這套邏輯。他們曾經服侍過羅馬帝王,但是卻趁羅馬混亂之際,攻陷羅馬城,縱兵焚掠2星期,將國王佩特羅尼烏斯父子用石頭砸死,然後將這對父子的屍體扔進臺伯河 。
  • 查士丁尼一世徵服北非汪達爾王國、義大利東哥特王國,領土擴大
    他在位期間曾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徵服北非汪達爾王國、義大利東哥特王國,領土擴大;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總稱《國法大全》),成為羅馬法的重要典籍,對後世法律影響很大。公元565年,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後,徵服地區大都喪失。518年,身為禁衛軍首領的叔父查士丁即皇帝位,他被指定為繼位人。527年被授予奧古斯都尊號,與叔父共同執政。
  • 羅馬與汪達爾人的殊死戰爭,失敗者不但被滅國,還被當炮灰滅族
    當時,拜佔庭帝國的領土包括多瑙河以南的巴爾幹半島、從克裡米亞半島到黑海東岸的黑海地區、自高加索經兩河流域上遊到亞喀巴灣以西的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岸地區,以及今亞斯文以北的埃及和今蘇爾特灣以東的北非地區。在拜佔庭帝國領土周圍出現的日耳曼人各部落中,入主原羅馬帝國高盧行省的法蘭克人、佔據北非迦太基地區的汪達爾人、控制義大利中部和北部的哥特人勢力強大,成為查士丁尼一世實現其政治目標的主要障礙。
  • 羅馬戰爭:汪達爾王國被徹底消滅,西羅馬帝國不堪一擊!
    汪達爾人羅馬戰爭公元439年,汪達爾人的軍事首領該撒裡克佔領北非首府迦太基,建立了北非汪達爾王國,趕走了羅馬的統治勢力,控制了羅馬的糧食供應基地,並且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之後繼續襲擊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對羅馬帝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 《大將軍:羅馬》真正的汪達爾成就達成方法
    那麼遊戲中真正的汪達爾成就怎麼達成呢?下面將給大家帶來《大將軍:羅馬》真正的汪達爾成就達成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真正的汪達爾成就達成方法1、稅拉滿(十年檔,不用管科技),開局第一個月強宣北面的小國獲得出海口,預兆選訓練度,保證打仗不翻車;2、打完之後榨光對手的錢+吞光地;拔掉自己的2-3個主流城市,湊出足夠移民隊。
  • 千年帝國拜佔庭-「拜佔庭軍神」,第一次波斯戰爭,汪達爾之戰
    次年,查士丁尼首先對北非的汪達爾王國發動了進攻,揭開了西部徵服戰爭的序幕。不過,皇帝的這個計劃幾乎遭到了所有重臣的反對,聲稱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財政主管約翰,認為這將導致巨大的損失,可能會耗盡帝國的資源,他說服皇帝大規模縮減貝利撒留手下軍隊的人數。
  • 蔡斯圖:法國遊行中的「汪達爾人」是誰
    蔡斯圖 旅法學者1500年以後,人類已從野蠻狀態走向文明社會,但「汪達爾人」屢禁不絕,甚至聲勢日漸壯大。在談及法國街頭運動時,必須澄清一個我們外國人容易產生的錯覺:在遊行或集會等活動中,尤其在遊行、集會結束後,跟警方發生衝突的年輕人多半不是學生,甚至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示威民眾。然而,他們幾乎每次都不缺席,會成群結隊聚集在一起,身著深色套頭衫,面對警察發出噓聲。在他們準備行動時,便用圍巾等物品遮住半張臉,開始掀翻汽車、焚燒垃圾、搗毀公共設施、甚至搶劫財物等暴力活動。
  • 面對羅馬國王疑心,他凱旋迴國,汪達爾人徹底敗亡
    眾口鑠金的中傷之詞立刻使有智之士的藐視變得很有道理,善於奉承的人一味追求權力,同時嫉妒別人建立更高的功績。羅馬軍隊有幾位首長竟敢以這位英雄人物的對手自居,私下發出急報,帶著惡意指控阿非利加的徵服者,威名遠播,獲得公眾的愛戴,陰謀登上汪達爾人的寶座。查士丁尼冷眼旁觀不表示意見,看來對貝利薩留無法兼容,已生猜忌之心,所以讓貝利薩留去自行處理,是要留在行省還是返回都城。
  • 老田 | 文化汪達爾人在中國的末路:慶祝方方日記的外文版熱銷
    他們四十年來看起來沒有實際放火,但幾十年來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是拒絕真正的文化傳承,他們也沒有能力構建新的文化內容。因此,與方主席同期發跡的新三屆神話中間的大多數,其實就是這樣一批「文化汪達爾人」。方主席日記,在網絡傳播中間得到過堪稱廣泛的支持,這體現在資本平臺的支持,新三屆神話群體的力挺方面;同時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拒絕,各路批評意見都顯著地揭示出這一點。
  • 資料:羅馬時代北非的古蹟與文物
    二、羅馬統治下北非的城市建設  利比亞和突尼西亞的原住民是柏柏人(Berbers),但古代在此掌控商業活動的是外來的腓尼基人和希臘人。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地區的商業與移民活動中極活躍,迦太基(Carthage)一字的原意就是他們在北非所建的「新城」。
  • 日耳曼人歷史沿革: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延續千年的逆襲
    以日德蘭半島為根基,日耳曼人逐漸壯大,並向北歐和中歐其他區域繁衍遷徙。大約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伴隨著氣候驟降和海水侵襲(許多日耳曼部落喜好沿海而生,並跨海至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部分日耳曼部落開始南遷,並與羅馬發生碰撞。
  • 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同羅馬帝國在阿德裡亞堡決戰,羅馬被擊敗
    留下來的這些人後來逐漸與柔然(阿瓦爾人)部融合。康居位於中亞錫爾河流域,與佔據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大月氏人)為鄰,北匈奴在此停留了近百年。公元3世紀中葉,因受到貴霜帝國和康居的聯合攻擊,北匈奴再次被迫離開康居遷往粟特。公元4世紀中葉,北匈奴人又離開生活了一個世紀的粟特西遷至東歐頓河流域。進入歐洲的匈奴人,首先與阿蘭人發生衝突。結果,阿蘭人大敗。
  • ...西羅馬帝國要擔心哥特人以及日耳曼地區的汪達爾人;而東羅馬...
    tAngled、李錫尼、[HAN]沉I、[HAN]霹靂棍子  鳴謝以下單位的大力協助:大漢軍團、52PCGAME遊戲論壇、冷兵器吧、羅馬全面戰爭吧、羅馬2全面戰爭吧、遊俠網  【遊戲簡介】  在這款遊戲中,羅馬帝國已經被分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要擔心哥特人以及日耳曼地區的汪達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