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斯圖:法國遊行中的「汪達爾人」是誰

2020-12-14 騰訊網

蔡斯圖 旅法學者

1500年以後,人類已從野蠻狀態走向文明社會,但「汪達爾人」屢禁不絕,甚至聲勢日漸壯大。

在談及法國街頭運動時,必須澄清一個我們外國人容易產生的錯覺:在遊行或集會等活動中,尤其在遊行、集會結束後,跟警方發生衝突的年輕人多半不是學生,甚至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示威民眾。然而,他們幾乎每次都不缺席,會成群結隊聚集在一起,身著深色套頭衫,面對警察發出噓聲。在他們準備行動時,便用圍巾等物品遮住半張臉,開始掀翻汽車、焚燒垃圾、搗毀公共設施、甚至搶劫財物等暴力活動。

10月16日傍晚五六點,也就是9月份以來抗議退休制度改革引起的第六次全法大遊行結束時,筆者在巴黎民族廣場附近看到兩三百名黑衣年輕人,逆著遊行人流,在一桿黑旗指引下朝巴士底廣場呼嘯而去。法新社稍後發布的消息稱,他們的目標是巴士底歌劇院,但沒有成功,而是在跟防暴警察的混戰中被拘留三十餘人。而此時在廣場上,遊行隊伍中的各個工會團體等都收起旗幟,關掉喇叭,漸漸散去。一位參加遊行的法國老太太提醒,離那些年輕人遠點,他們並不是示威者,退休制度改革也跟他們沒關係。

他們是誰?

法國媒體經常使用「打砸搶分子」(casseur)或「破壞分子」(vandale)描述這樣的年輕人。第二個法文詞原意為「汪達爾人」(日耳曼民族遷徙到突尼西亞的一個分支),即英文「破壞」(vandalism)一詞的由來。公元445年,汪達爾人攻陷羅馬,洗劫了兩個星期,還搶走羅馬皇后和兩名公主。

1500年以後,人類已從野蠻狀態走向文明社會,遊行成為法國政治中重要的民意表達方式之一,但「汪達爾人」屢禁不絕,甚至聲勢日漸壯大。他們號召反抗政權,砸爛一切,但並非意味著他們就全然沒有政治信仰。如同筆者看到的黑旗,即為標識其身份的重要標誌,即無政府主義者的象徵。

如同無政府主義起源於對資本主義的反抗,近年來的全球金融危機讓法國經濟形勢緊張,使得年輕人就業問題更加困難,然而政府並沒給他們帶來多少希望。無政府主義等極左思潮的吸引力便逐年增大,尤其是針對城郊移民、貧困街區和困難家庭的子弟等,這就是「汪達爾人」的參與者主要是非洲裔或阿拉伯裔移民的原因。

不管什麼名目的遊行,包括節慶活動,都會成為「汪達爾人」發洩的極好機會,如果外國人不明白這點,就很難明白為何每逢慶祝新年夜,香榭麗舍大街一旁總埋伏著大批防暴警察,防備破壞和騷亂發生。事實上,新年夜總會有數千輛汽車被焚燒。

法國民眾享有結社自由,但無政府主義者具有的激進、極端甚至號召恐怖活動等反社會特點,一般被禁止組成任何正式團體,否則會遭到警方傳訊甚至取締。警方平時的監視對象除了刑事犯罪,往往也包括這些激進團體。他們往往在遊行中打出旗號,吸引激進年輕人跟隨其行動,便衣警察通常混雜在「汪達爾人」中間,用相機或者攝影機取證,這導致的後果之一就是,連累記者成為被攻擊對象。「汪達爾人」認為,警方會從記者的影像資料中認出他們的身份,導致其事後被捕。

根據法國內政部長10月26日公布的數據,自10月12日第三次大罷工以來,有2254人被警方傳訊。不過,學生在其中的數量有限。但弔詭的是,大部分法國人明明知道這種遊行暴力的存在,但卻無力制止,是因為法國大革命以來「暴力也是民主」的傳統,還是出於對移民問題的避諱,可能就需要探究更深層次的政治原因了。

相關焦點

  • 汪達爾人
    公元439年,汪達爾人(the Vandals)在北非的迦太基建立汪達爾王國,是為汪達爾人的鼎盛時期。在這個時刻,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汪達爾人也無疑處在其發展的轉捩點,人們不禁要問:汪達爾人從哪裡來,又要走向何處?
  • 面對羅馬國王疑心,他凱旋迴國,汪達爾人徹底敗亡
    眾口鑠金的中傷之詞立刻使有智之士的藐視變得很有道理,善於奉承的人一味追求權力,同時嫉妒別人建立更高的功績。羅馬軍隊有幾位首長竟敢以這位英雄人物的對手自居,私下發出急報,帶著惡意指控阿非利加的徵服者,威名遠播,獲得公眾的愛戴,陰謀登上汪達爾人的寶座。查士丁尼冷眼旁觀不表示意見,看來對貝利薩留無法兼容,已生猜忌之心,所以讓貝利薩留去自行處理,是要留在行省還是返回都城。
  • 被冤枉的汪達爾人:一個民族的名稱,為何淪為罪錯的代名詞?
    汪達爾人在德文中也可寫為「Wandale」,就像這個名稱所表明的「浪遊者」、「飄移者」的意思那樣,汪達爾人在歷史舞臺上也是由北歐而東歐,由東歐而西南歐,最後由西南歐而「飄移」到了北非,就像流星那樣最終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 日耳曼人中的破壞之王-汪達爾人,具有僱傭兵和強盜身份的野蠻人
    這些汪達爾人在此後的很長時間裡,以僱傭兵和強盜的身份存活,他們成為強大民族的附庸,時而追隨羅馬人,時而效忠哥德人,時而為馬科曼尼人賣命…..總之誰給的利益高,他們就追隨誰,哪怕為了新主人而殺死舊主人也毫不手軟。西元前72年,他們隨同蘇維比人入侵高盧,充當先鋒部隊和掠奪者,最後於西元前58年被凱撒大帝將其打敗,而且差點殺光所有汪達爾人。
  • 真正劫掠羅馬城的汪達爾人傳奇
    之後汪達爾人一路向南,開始到達了努米底亞的邊境,並圍攻了另一個北非重鎮希坡,當時羅馬時代最為著名的基督教學者和主教聖奧古斯丁亦在城中。在長達四個月的圍困中,在汪達爾人攻破希坡之前,已是高齡的聖奧古斯丁經不住長時間的飢餓和恐懼折磨,最終撒手人寰。
  • 羅馬與汪達爾人的殊死戰爭,失敗者不但被滅國,還被當炮灰滅族
    查士丁尼一世在其發動的西地中海戰爭中,對貝利撒留委以最高軍事指揮權,希望他在打擊蠻族的戰爭中再立新功,而貝利撒留則不負厚望,在徵服西地中海戰爭中使自己的才華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 300人被逮捕,法國「黃馬甲」遊行捲土重來,一天106起聚集性感染
    法國疫情形勢「明顯惡化」,數據顯示,法國累計確診病例數在歐洲排第三。然而,法國卻發生了疫情以來的首次大規模的「黃馬甲」遊行,示威者大規模聚集加劇了民眾對病毒擴散的擔憂。正在隔離中的法國總理呼籲民眾配合政府防疫,避免再一次全國性「封城」。
  • 法國公務員罷工遊行 數十萬人湧上街頭要求加薪
    法國公務員罷工遊行 數十萬人湧上街頭要求加薪 2008年01月25日 13: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25日電 綜合報導,法國成千上萬的公務員周四
  • 法國多個城市發生遊行示威 至少46人被警方逮捕
    新華社巴黎11月28日電(記者徐永春)法國多個城市28日發生遊行示威,反對涉執法人員法案有關條款和警察暴力執法。警方和示威者在部分遊行地點發生衝突,至少46名示威者被逮捕。28日是法國放鬆防疫封禁措施第一天。
  • 法國每逢周六必遊行,商家怨聲載道
    導讀:法國時間12月12日,法國反「全面安全法」的抗議活動再次開展。據了解,全法國的抗議者大概有2.6萬,這些人中有5000名是巴黎民眾,但組織者卻表示僅巴黎一市就有上萬人參與。警察出新招據法國媒體報導,內政部長達爾馬南表示,為了更好控制相關活動,警察重查了相關策略,對包含共和國衛隊等警力進行了上遊過濾以及幹預,把「麻煩製造者」隔離在隊伍外。警方表示,根據效果來看,這種措施是很有效的,能夠迅速將隊伍當中的風險人員及時移除,有效地防止集體鬧事行為。
  • 老田 | 文化汪達爾人在中國的末路:慶祝方方日記的外文版熱銷
    但是,這一波汪達爾人看起來戒掉了事實還有邏輯本身了,這就說明他們裝文化人都已經不會裝了,或者說他們的文化新貴地位足夠穩固,已經不屑於裝了,這說明他們這一群真的是日薄西山了,早已經喪失了與青年人進行理性交流的能力,早已經喪失了裝好人裝高人的能力,這確實揭示出文化汪達爾人的末路。
  • 一個以搶掠為生的民族——「破壞之王」汪達爾人和羅馬的百年海戰
    自屋大維和安東尼之間爆發了亞克興海戰之後,自此近500年羅馬帝國未再爆發大規模海戰,直到汪達爾人的到來。公元4世紀,匈奴侵入歐洲,許多北歐部族開始向南遷徙,其中就包括汪達爾人,它原是古日耳曼人的一個部族。公元395年,在內憂外患之下,羅馬共和國分裂為西羅馬和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
  • 法國「周六遊行」已兩年 巴黎商家苦不堪言
    來源:海外網執法人員在巴黎共和國廣場一帶維護秩序(法新社)海外網12月14日電當地時間12日,法國反「全面安全法」抗議活動再次上演,據法國內政部稱全國範圍內的抗議者約有2.6萬多人,其中巴黎有5000人,但組織方稱僅巴黎就有上萬人。
  • 貝利撒留與汪達爾人的騎兵對決!拜佔庭帝國遠徵北非之戰
    大遷徙時代,羅馬人與各日耳曼人部族在漫長戰線上的衝突,最後,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存活了下來,而西羅馬帝國則在公元476年滅亡。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各大遷徙民族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王國。建立這些王國的民族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定居,其侵略性已經大為減少。有的王國中的貴族也在富足的生活中走向腐敗。
  • 法國:《整體安全法》引發抗議 多個城市遊行示威
    人民日報12月10日消息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5日,法國多個城市再次就《整體安全法》爆發遊行示威。在巴黎,部分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這是法國連續兩個周末爆發遊行示威。近年來,法國社會一直不太平。政府調高燃油稅引發的「黃馬甲」運動、勞工改革方案引發的勞工遊行示威、近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法國究竟怎麼了?
  • 羅馬戰爭:汪達爾王國被徹底消滅,西羅馬帝國不堪一擊!
    汪達爾人羅馬戰爭公元439年,汪達爾人的軍事首領該撒裡克佔領北非首府迦太基,建立了北非汪達爾王國,趕走了羅馬的統治勢力,控制了羅馬的糧食供應基地,並且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之後繼續襲擊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對羅馬帝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 不滿"黃背心"太暴力 法國又來了個"紅圍巾"遊行
    原標題:不滿"黃背心"太暴力法國又來了個"紅圍巾"遊行2018年11月興起的「黃背心」運動席捲法國並蔓延歐洲多國,影響力巨大,但隨著事態不斷升級,針對「黃背心」的反對聲音也逐漸顯現。日前,法國土魯斯的一名工程師洛朗(Laurent)在社交平臺Facebook上發起一項名為「紅圍巾」(foulard rouge)的活動,呼籲人們在1月27日下午2點走上巴黎街頭舉行遊行示威,以抗議近幾場「黃背心」遊行中的暴力行為。
  • 連示威遊行都做一休一,法國人為什麼這麼悠閒
    從一個完全中立的角度來講,最近法國確實運氣不好,像黃背心運動都持續半年了,簡直可以說成是「幾毛錢油價引發的慘案」。而這個黃背心運動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法國人是真的很休閒,連遊行抗議都做一天休一天!第21輪黃背心示威活動於2019年4月6日星期六舉行,星期天休息。當東方大國還在討論996的時候,法國人已經要求普及做四休三了。法國人怎麼能夠做到這麼悠閒?
  • 法國多地發生遊行示威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新華社巴黎12月12日電(記者徐永春)法國多個城市12日發生遊行示威,至少164名示威者被逮捕。    據法國媒體報導,包括巴黎、裡昂、蒙彼利埃等城市在內的法國多地當天舉行遊行示威活動,反對政府近期提出的《整體安全法》法案。
  • 汪達爾王國最後的垂死掙扎,卻成就了貝利撒留和拜佔庭重騎兵威名
    汪達爾人兵力現在又非常強大了。並且,蓋裡摩爾趁勢企圖說服貝利撒留的馬薩革泰人騎兵,去背叛他們的東羅馬僱主。貝利撒留讓之前發揮出色的勇將亞美尼亞人約翰,帶著主帥軍旗,統領著精銳的私兵重騎兵。他們被布置在中央。馬薩革泰人因為搖擺不定,於是在羅馬軍陣的另一個方向上列陣。汪達爾人位於軍陣中央的是蓋裡摩爾的弟弟察宗,蓋裡摩爾本人則在軍陣中四處巡視。勇將約翰帶領一部分挑選出來的拜佔庭私兵重騎兵,向汪達爾人的中央陣線發動一次突擊,但這次突擊被汪達爾人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