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美國大學生成人雜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5日 15:30 來源:《環球》雜誌
不少人都知道,大學生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反戰和「性解放」運動的主力之一。當年那句驚世駭俗的「要做愛不要作戰」的口號,據說最早也是從校園裡傳出來的。
其實,那時美國高校學生作風普遍保守,對「性解放」身體力行者只是少數異類。如果偶然拿到一本《花花公子》之類的色情書刊,一般都會小心翼翼地藏在衣箱底層,只在沒有旁人時偷偷觀看。
但時至今日,美國大學生不僅可以公開談性,而且還在不少名校辦起了成人刊物,有的甚至得到了校方資助,有的還有教授擔任顧問。這種現象的確是很怪,但也折射出了美國文化和社會觀念的某些特質。
「色刊」風格大不同
與市面上出售的成人刊物不同,校園成人刊物一般只是小範圍流傳的「內部刊物」,印數十分有限,這些雜誌的文章作者和圖片模特都是普通的大學生,其讀者也不僅限於男性,而是定位為各種不同性取向的人。
校園成人刊物之間的差別也很大。其中大路貨的代表是2000年在紐約弗沙學院創刊的《蠕動》,其中有一些關於虐戀的內容以及介紹性知識的文章。
耶魯大學的成人刊物名為《搖擺》,其實是「耶魯性教育周」(該校學生兩年一度的性話題論壇)這幾個英文單詞的縮寫。這份刊物的內容包括對豔星的專訪,以及保守派人士撰寫的評論,有些論調甚至頗有傳道的意味,比如「結婚的是成功者,苟合的是失敗者」。
而美國第一名校哈佛在2004年也出現了學生成人刊物《氫彈》。不愧是哈佛,辦起成人刊物來也講究品味。其創刊者對刊物的定位是「關於性和性話題的文學藝術雜誌」。
芝加哥大學則有《豐富生活》,其辦刊原則是服務於「從共和黨人到福柯主義者」的各色人等。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園成人刊物叫《出口》,名字比較簡單,介紹了各種成人用品。
遊走在「色情」與「藝術」之間
大學是培養社會精英的地方,名校的培育對象更是未來的棟梁。因此,美國名校學生自辦成人刊物成風,的確令外人瞠目結舌。就連親身經歷過「性解放」年代的目前這一代美國大學生的父母,對這些堂而皇之出現在校園裡的成人刊物,也感到十分驚訝。
不錯,從1979年開始,《花花公子》一類的成人雜誌就拿在校女大學生當招牌,不斷推出「常春藤院校女生」系列特稿。不過,當時敢上這些雜誌「寬衣解帶」的大學生寥寥無幾。而如今,校園成人刊物已經成為各高校的普遍現象。
美國《紐約觀察家》雜誌的編輯亞歷山大雅各布斯認為這一現象不難理解。在如今的網絡時代,各種情色影像隨處可見,十分易於獲得,大學生們從小耳濡目染,因此也敢於直面性愛話題,並把這些慾念通過創辦刊物的形式表達出來。
從深層來說,二十來歲、對一切都希望嘗試的大學生只是希望通過這類刊物找到一種突破世俗底線、顛覆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而且與社會上的成人刊物相比,校園「色刊」辦刊謹慎,大多不願把這類刊物傳播到自己校園以外的地方,只是當作一種在校園內學生群體中「自娛自樂」的手段。
而且透過這些「色刊」,也可以發現處於青春躁動期的大學生身上許多自相矛盾之處:厚顏和認真,政治進步與缺乏敏感,欲望與謹慎等等。此外,儘管外人會把這些刊物視作成人讀物,但大學生們卻不想對什麼是色情進行界定,而是儘可能地打「擦邊球」,更多地遊走於「色情」與「藝術」之間。
儘管這些刊物在選擇刊名時極盡大膽之能事,在風格上也力求驚世駭俗,但內容實際上還是流露出了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比如,這些刊物會經常涉及約會強姦、性騷擾和愛滋病一類的話題,而這些常常是大學新生入學時所要接受的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
「色刊」有助「性別平等」
在美國林林總總的校園「色刊」當中,由波士頓大學畢業生阿莉西婭奧列歐尤克和軟體顧問兼業餘攝影師克里斯多福安德森在2005年共同創辦的《爽》雜誌最為露骨,也最商業化。
這份刊物圖片十分露骨,而且在波士頓的書店和報攤裡公開出售,售價每份7.95美元。發行量達到了校園刊物中少見的1萬份。與其他「玩票」式的校園「色刊」不同,這份刊物像普通刊物一樣向作者支付稿酬,還多次舉辦派對。
也許由於內容過於露骨,波士頓大學的教導主任對該刊提出了強烈批評。不過,這倒使雜誌更為出名,以至引起了書商的關注。華納出版社的編輯認為這份刊物不同凡響,決定與兩位創辦人籤約,讓他們編寫一本《爽》雜誌精選集,價碼已經開到了6位數。
此外,由於《爽》雜誌對男女讀者及同性戀一視同仁,竟然使它得到了波士頓大學女權組織的好評。該組織負責人說,這份雜誌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中有許多男模特以及男同性戀的照片,使各種性取向的人都可以閱讀,因此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性別平等。
另一份比較突出的校園「色刊」是哈佛的《氫彈》。與《爽》不同,這份雜誌在創辦過程得到了該校校園生活委員會的資助,獲贈2000美元啟動資金。更奇特的是,刊物的編務顧問竟由哈佛大學心理學和生物進化學教授馬克豪瑟擔任。與《爽》相比,《氫彈》的尺度要保守許多,其圖片有點像內衣廣告,而且文學氣息較濃,有不少關於情色小說的評論文章。
大學生的自我表達
對於這些校園「色刊」,美國的大學生們自己如何看待呢?一名加州大學學生在評論文章中寫道,大學生創辦此類刊物的動機很多,包括受到當代性文化影響的自我暴露心理,追求某種藝術形式,嘗試言論自由權利以及性開放。
其實,美國歷代大學生都有過通過「展示性感」表達自我的傳統。在上世紀60年代,反傳統運動和反戰運動風起雲湧。到了上世紀90年代,在波士頓的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後與哈佛合併)學生自創了《燈塔》雜誌,其中有一些關於個人性經驗的描述,算是開了美國校園「色刊」的先河。到了現在,學生們就顯得更無顧忌,不加掩飾,心裡想什麼就會立即表達出來。
不過,這位學生認為,作為讀書人,一些大學生儘管希望他們創辦的「色刊」越離譜越好,但實際上還是自覺地在與淫穢和墮落拉開距離。在性感和淫穢之間還是存在一條清晰的界限,美國大學生可以寫文章談性,但多數人也意識到,不要淪落到下流和粗俗的地步。 (《環球》雜誌駐華盛頓記者/楊晴川)
責編:石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