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孤獨是一種抑鬱症

2020-12-11 科學網

 

研究人員發現,長期處於社交孤獨的齧齒動物會表現出焦慮症狀,對快樂的事情沒有感覺,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2009年1月18日在線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上。他們的研究顯示,抗抑鬱藥物能夠治療或改善與抑鬱相關的焦慮症狀。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Eric Nestler和同事發現,被圈養在籠子裡、社交活動隔離的老鼠和小鼠均表現出抑鬱症狀的焦慮行為,比如不正常的性行為、對糖水的興趣減少。他們還發現,這種長期的緊張狀態減少了伏隔核殼中一種CREB蛋白質的活性,伏隔核殼是大腦區域中負責動機和情緒刺激的區域。長期用三環類抗抑鬱藥物能夠逆轉這些焦慮行為,並將CREB蛋白質恢復到正常水平。

 

這項研究不僅提供了一個長期社交隔離的抑鬱症動物模式,而且也提供了抗抑鬱治療緩解焦慮症狀的一種新機制。(來源:科學時報 王丹紅)

 

(《自然—神經科學》(

Nature Neuroscience

),doi:10.1038/nn.2257,Deanna L Wallace,Eric J Nestler)

 

更多閱讀(英文)

 

《自然—神經科學》發表論文摘要

 

相關焦點

  • 一個因社交網絡患上抑鬱症的真實故事
    針對社交媒體是否能引發抑鬱症已經有不少研究,只不過證據略顯無力:只要有一篇聲稱社交媒體對抑鬱症有害的研究,就一定能找到另一篇說社交媒體無害的研究。當我問道是否其他抑鬱症患者也無法使用社交媒體時,我的心理醫生非常實事求是地做出回答:「這種情況我經常遇到,還有一個患者最近剛剛把自己的手機給砸爛了。」根據我的心理醫生的解釋,這是因為持續地使用社交媒體會給人造成心理壓力。
  • 你工作的時候孤獨嗎?糟糕的工作環境是抑鬱症的最大隱患之一
    每天晚上當她回到家的時候,都感到比前一天更加孤獨、沮喪和疲憊。但是我們需要把工作場所看作一個社區:如果一個社區不鼓勵人與人之間進行聯繫和社交,那麼這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工作場所亦是如此。一項「關於孤獨感和抑鬱感的研究」調查了由60歲以上老人組成的社區的數據。
  • 社交媒體抑鬱症背後隱藏了什麼?
    一種新型精神疾病社交媒體抑鬱症只有在社交平臺才發作前段時間喪文化流行什麼馬男波克之類很火將無病呻吟視作文藝太宰治也不用寫書了網易雲評論區集合起來就是一本《人間失格》被網友戲稱為「網抑雲」分享幾個經典評論——你這麼愛聽歌,一定很孤獨吧
  • 有利有弊:社交媒體會對抑鬱症產生影響,我們也可利用它解決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研究表明,社交媒體是導致人們心理健康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社交媒體讓人們更容易與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家人進行交流、了解最新資訊,但它也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孤立感、網絡暴力和睡眠不足的情況,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抑鬱症患病率的上升。
  • 社交恐懼跟抑鬱症的區別
    我想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社交恐懼社交恐懼就是自己在家與在外的反差。 抑鬱症,崩潰的跡象。一種無徵兆的情緒崩潰,心情落差大,可能別人的某一句話刺激到了自己就會心情鬱悶,不開心;對任何事情沒有興趣,情緒控制不了,說崩就崩,有時候還會莫名其妙的想哭。 社交恐懼跟抑鬱最大的區別應該是別人帶給自己的感受和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情緒了吧。
  • 四年抑鬱症患者,我很孤獨,並不是假裝的,真的很累
    每天晚自習下了之後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總會覺得突如其來的孤獨,感覺被整個世界拋棄了,剛好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什麼事情會讓我感到牽掛每一件事。我可以參與,但是我融入不了,參與歸參與終究還是不覺得和自己有關係。社交這方面也是一樣,我不愛社交可是我不可以不社交,因為如果不的話就不會有朋友。
  • 抑鬱症的孩子,沒有人能深入她的內心嗎?有一種抑鬱叫微笑抑鬱症
    當時我很震驚,這麼樂觀向上的學姐怎麼可能得抑鬱症?02.有一種抑鬱叫微笑抑鬱症提起抑鬱症,很多人認為就是情緒低落,暴躁,但是事實上,有一種微笑抑鬱症,也在蠶食著現代很多人的健康,它屬於內因性情感疾患,表現是外表若無其事,甚至經常會微笑,但是只是一種禮節性的微笑,或者是刻意打造的一種外在人設。
  • 《我戰勝了抑鬱症》:別讓你成為孤獨的星星
    這種感情越積越多就會成為一種很可怕的力量,正面能讓一個人走向人生的巔峰,負面能讓一個人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患有抑鬱症的人,如果不是深度抑鬱,他們的表面看來會與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他們會與正常人一樣吃喝玩樂。但是內心裡卻是遙遠天邊的一顆星星,一顆孤獨的星星。現在,這樣孤獨的星星多得讓人心憂。據統計,抑鬱症已經成為精神疾病中與感冒發病率不相上下的病症,可見,抑鬱症發病率之高。
  • 抑鬱症:父母如何幫助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克服社交恐懼症?
    文/阿秋抑鬱症的孩子多少都會存在一些社交恐懼症的心理,所謂的社交恐懼症就是:「跟人打交道覺得有困難、有恐懼感、有壓力感了,情緒體驗也是非常的負面。」那麼這些恐懼症來自哪裡呢?還是因為本身孩子就存在一些社交恐懼症的心理問題,加之抑鬱情緒的徒增,導致這種社交恐懼症不斷地加深呢?其實,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因為,抑鬱症會導致社交恐懼症的發生,而本身就有社交恐懼心理的人或者存在其它心理問題的人,也會因為抑鬱症的影響,使得社交恐懼心理的症狀凸顯出來。
  • 社交網站與孤獨的實證研究
    傳播學者在網絡使用與孤獨的關係研究中,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現實生活中的孤獨導致人們對網絡使用的增加(Shapiro, Judith&Madonna,1999),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網絡使用導致了人的孤獨(Hu & Mu,2007)。就網絡使用與孤獨之間孰因孰果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這也是本研究選擇社交媒體與網絡孤獨的原因之一。
  • 睡眠不足讓人孤獨
    《自然—通訊》近日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研究,結果證實,睡眠不足會讓人覺得更孤獨,社交意願減少,甚至相關的大腦神經通路也會發生變化。 結束社交距離的測試之後,志願者要接受單獨採訪,並進行錄像。之後由1033名觀察員逐一、獨立觀看這些錄像,對錄像中的志願者的孤獨程度與自己是否願意和他進行社交作出評估。這些觀察員既不知道志願者的睡眠狀況,也不知道這次研究的目的,這樣就保證了他們所作出的判斷是客觀的。評估結果證實,被剝奪睡眠的受試者被評為更加孤獨。
  • 你為什麼會感到孤獨?
    如果我在街上問人們,『你們知道孤獨意味著什麼嗎?』可能99%或100%的人會說是的,」戴琦解釋道,「認為孤獨應該是一個神經科學概念的論點似乎很合理。只不過,還沒有人找到一種方法來檢測孤獨,並將它定位到特定的細胞上。這就是我們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近年來,大量的科學文獻將孤獨與抑鬱、焦慮、酗酒和藥物濫用聯繫起來。
  • 打開抑鬱症患者的心門,不再讓他孤獨一個人!
    我們經常笑來表達我們的快樂心情,但有些人雖然在與我們的交談中輕鬆愉快,卻會被內心的孤獨所佔據,等到午夜或獨處時變得極為消極,甚至有輕生的念頭。隨著醫學水平的發展,我們也知道這種情況叫做抑鬱症!莫名的沮喪和敏感,據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但對於有抑鬱傾向的人來說,即使在一群人的快樂氛圍中,他們也很難快樂。另外,如果有抑鬱傾向的人是極度敏感的,他們會因為一些小事而長期抑鬱,或者他們會非常暴躁。並且會伴隨記憶力減退,嚴重者會導致記憶消失。
  • 打開抑鬱症患者的心門,不再讓他孤獨一個人
    我們經常笑來表達我們的快樂心情,但有些人雖然在與我們的交談中輕鬆愉快,卻會被內心的孤獨所佔據,等到午夜或獨處時變得極為消極,甚至有輕生的念頭。隨著醫學水平的發展,我們也知道這種情況叫做抑鬱症!莫名的沮喪和敏感,據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但對於有抑鬱傾向的人來說,即使在一群人的快樂氛圍中,他們也很難快樂。另外,如果有抑鬱傾向的人是極度敏感的,他們會因為一些小事而長期抑鬱,或者他們會非常暴躁。並且會伴隨記憶力減退,嚴重者會導致記憶消失。
  • 抑鬱症不是矯情,也不是脆弱,它是一種病!
    很多人對於抑鬱症有著很大的誤解,認為抑鬱症並不是病,就是患者比較矯情,其實這種認知是非常的錯誤的,它是一種病比較常見的精神病之一,在我們國家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就有幾千萬人,每年自殺人數中多數是因為抑鬱症,但是接受治療的患者卻不多只有10%,其中包括不規範治療的患者,說道這裡很多網友不由好奇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 什麼是微笑抑鬱症?得了這類抑鬱症,有哪些不同?醫生告訴你
    抑鬱症就是心理疾病中非常常見且危害巨大的一種,從近年來的社會新聞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因抑鬱症而自殺,對於他們的死,大眾普遍感到疑惑,因為這些人平時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常常是笑容滿面、積極陽光的狀態,這樣的表現怎麼會是抑鬱症呢?這是因為他們得的不是普通抑鬱症,而是威脅性更大的「微笑抑鬱症」。什麼是微笑抑鬱症?
  • 抑鬱症測試:明顯症狀千萬不能忽視,別讓抑鬱症有機可乘,自測下
    抑鬱症雖然並不會有什麼明顯的身體症狀出現,但是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人因為抑鬱症而失去了生命。抑鬱症發作的時候,雖然身體看上去還是好好的,但是心理和大腦已經受到嚴重的傷害,讓自己的情緒失控,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如果能夠及時發現抑鬱症的跡象,在它還是輕度的時候,及早治療,徹底消滅抑鬱症,不給它傷害自己的機會。
  • 《群體性孤獨》:網絡社交讓我們更喧囂還是更孤獨?
    社交機器人的發明說明人類兜了一個大圈,還是無法擺脫對親密關係的渴望。 (二)社交媒體讓我們更快樂還是更孤獨?「人們感到孤獨,這些網站給他們一個消解這種孤獨的地方。」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微博,人們活躍得不得了,對愛豆大聲說「愛你」,對討厭的人「口吐蓮花」,甚至成為一個自己也很討厭的「鍵盤俠」,但是,我們快樂,因為「可以假裝自己被別人所接納」。
  • 四方面原因解答:為什麼與他人保持聯繫,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很重要
    與他人進行社交曾經是我們生活中一個不可避免的活動。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降臨,我們不得不面對各種區域封鎖、隔離手段。在這種情況下,與他人保持聯繫變得更加困難,尤其是對於本來就很難從事社交活動的抑鬱症患者來說。長時間的隔離讓抑鬱症患者適應了孤獨,生活在自己的泡沫中,讓抑鬱症「肆意生長」。
  • 他是一名高度抑鬱症患者,卻也是個音樂天才,是孤獨成就了他!
    每個人都有愛美的權利和欣賞美的權利,而小部分靠著實力的明星之外,大多數明星還是靠著比較華麗的外表而被我們所認知的,所以人們對於追星這件事情上來看還是非常正常的,而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關於明星的事,他是一名高度抑鬱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