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駐華使館教育官員:讀中學選校前最好實地考察

2020-12-12 網易教育

從2012年開始,中國家長和學生對於英國寄宿中學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來自大陸的學生人數增長較快,今年的人數就比2007年翻了一倍。

網易留學訊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家長打算送自己的孩子出國讀中學。同時,如何選擇選校、孩子安全、孩子在國外的學習生活等問題都讓家長緊張。網易留學頻道特別策劃《我送兒女去留學》,家長代表向廣大網友展示真實的家庭留學故事,使館官員為廣大網友介紹權威的留學知識,使家長送孩子出國讀高中的過程更加順利。

從2012年開始,中國家長和學生對於英國寄宿中學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據統計,英國寄宿中學目前有4300名來自香港的學生以及4200名來自內地的學生,中國學生總數佔了英國所有國際留學生總數的37%。值得關注的是,來自大陸的學生人數增長較快,今年的人數就比2007年翻了一倍。

網易留學特別邀請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教育推廣助理主任黃湘雯,介紹英國寄宿中學的情況,以及送子女讀英國急速中學的注意事項。


嘉賓: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教育推廣助理主任 黃湘雯

網易留學: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由網易留學頻道出品的重磅策劃「我送兒女去留學」節目,我們這個系列策劃不僅包括各位家長分享自己孩子在外留學的一些情況,也包括各國使館官員給大家介紹各國中學的相關情況。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到場的嘉賓,坐在我身邊的這位是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教育推廣助理主任May,歡迎您。

黃湘雯:謝謝,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來自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的教育推廣助理主任,我叫黃湘雯,大家也可以叫我May。

網易留學:今天May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國中學的一些情況對吧?

黃湘雯:對。

第一部分:兒女要留學

網易留學:現在據您了解,中國家長想送孩子去國外讀中學的多嗎?

黃湘雯:據我們了解,而且根據一些數據的觀察來看,實際上我們覺得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迅猛,很多家長已經越來越對於低齡的孩子出去留學,抱有一個越來越開放的心態,而且從去英國留學的低齡留學生來看,我們也觀測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十來歲的孩子們他們也選擇了英國的寄宿中學進行留學。

一、家長對孩子期望更高 想脫離中國教育

網易留學:您覺得家長們為什麼要這麼早把孩子送出去呢?因為前幾年還是去讀大學和研究生是主流的。

黃湘雯: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吧,第一方面我感覺是家長們可能對孩子們未來的學術以及職業發展有更高的期許,這是第一方面的原因;第二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們在很小的年紀已經開始進行探索世界的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他們覺得出去留學可能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還有一個我覺得部分家長的心態就是,他們會覺得說有一種想脫離我們目前現有的教育體制的一個想法,等一下我們也會繼續評論一下類似這樣想法的利弊。

網易留學:現在其實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不是比以前更高了,高得多了,能這樣說嗎?

黃湘雯:其實我覺得是,我個人覺得,現在的孩子們主要還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家長們對孩子們的期望值首先是越來越高,孩子們也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這個世界,他們對於選擇去國外留學也好,或者進修也好,或者只是一個短期的夏令營也好,對他們來講真的是屬於一個非常自然的事情。

二、選擇國家安全最重要 孩子要適應其文化

網易留學:您在英國大使館工作,想跟您探討一下,如果去國外讀中學,怎麼來選擇國家?

黃湘雯:OK,除了我是在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工作的關係,其實我也和很多家長都有相關的交流,首先第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實際上是安全,因為眾所周知我們都是獨生子女政策,大多數的家庭裡都只有一個孩子,在選擇去國外進行中學的留學的話,安全首先是所有家長內心當中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談到英國,實際上英國是一個安全度非常非常高的國家,同時在這個國家當中,比如說像一些槍枝的持有都是非法的,根本就談不上說有太大的危險度,所以我覺得安全是我們家長所關心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之一。

第二個就是學術背景,和他潛在的可能的,就是未來的學術發展,這個是家長考慮的另外一個方向,因為家長很多都在想說,如果我去到這個國家讀書,我的大學,未來的大學可能會在這個國家繼續讀,那就要考慮在這個國家是否有一些全球都非常令人矚目的一些大學,舉個例子來講,在英國牛津、劍橋就不用說了,這是很多孩子心目當中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

第三方面,實際上我個人覺得家長和孩子們在共同做出選擇的過程當中,他們也會看當地的文化是否他們比較容易去適應,這個也要求的就是說,你要去的這個目的地國家是否是一個包容度非常強的國家,舉個例子,像在英國來講,英國有來自世界各地,每一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去到英國,同時對於低齡孩子的照顧非常非常的仔細,英國到目前為止是全球唯一一個對於中學的寄宿制有法律層面規定的一個國家,這是唯一的一個國家,所以我想家長們在綜合考慮幾分析的因素以後,他們自然會做出一個非常好的判斷。

三、選學校考慮中國學生比例 最好實地考察

網易留學:除了國家之外,選擇學校是很多家長都面臨的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您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國的寄宿中學這方面的情況,以及家長是怎麼來做出選擇的?

黃湘雯:其實英國的寄宿中學,目前來講是有接近500家可以寄宿,有寄宿方麵條件能夠提供給我們的國際小小留學生的。在這方面來講,我們來自於香港和中國大陸地區的學生,大概佔到這部分英國寄宿中學學生的總量的,大概佔到三成多一點點,三成左右,中國大陸的學生大概佔到15%的樣子,所以這個比例相對來講還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比例,這個是我想第一個提出來的,就是家長在做出去某一個學校,或者去某一個國家,甚至去到某一個中學的時候,首先我覺得就是說,他可能,孩子們首先第一個,他會有一個更加本土化的學習環境,這個我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去考慮中國學生的比例,這個我覺得是第一個可以考慮的,第二個我覺得這個學校是否有單獨為國際學生來提供服務,或者是提供支持的一些學校,這個我是強烈推薦的。

舉個例子,在英國有很多學校,他們為國際學生有專門的一些服務,國際學生往往英語可能沒有辦法一下子提高到一個跟本土的Native Speaker的英文水平,很多學校會有比如說課後英文的一些輔導,等等這些來協助他們的發展,或者說我們中國的孩子很多比如說有鋼琴,比如說有體育方面的特長,這個學校是否能夠支持他更加的發展自己的特長,這個也是我覺得家長們需要考慮的。

第三點就是學校的,比如說地理位置,環境以及特別是,其實我特別建議家長和孩子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去到這個學校,跟學校老師聊一聊,我們說得通俗一點,覺得氣場對了,就真的是可以做一個很好的選擇。

當然最後一點我還想說,我觀察到的普遍家長在做選擇的時候,往往這個學校的學術水平也是他們考慮的非常重要的一點。

網易留學:據您了解,現在家長們是不是都願意去做一個實地的考察?

黃湘雯:不多,因為很多家長其實是願意的,舉個例子來講,我認識的孩子們當中,其實家長就把這個孩子送到英國去,做一個短期的夏令營,他就在這個學校裡面,和其他的來自於全球的一些孩子們在一起,渡過兩周或者四周的夏令營生活,那他對這個學校本身也有一定的了解,他喜不喜歡那顯而易見,回來就已經有答案,這個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即便家長不能去,孩子們也可以去到英國,體驗他們非常快樂的一個夏令營。

網易留學:孩子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黃湘雯:我覺得是,因為我們往往覺得說,你要好好學習,你要努力,但是這些所有一切的前提,是孩子本身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心態,他們快樂的生活,他們快樂的學習,勢必就會有一個比較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他在學習和生活中要面臨的一些挑戰。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專稿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訪談預告:英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處官員10月17日做客搜狐
    >>>進入搜狐出國頻道  >>>進入搜狐出國「2007中國國際教育展專題」  搜狐出國各國駐華使館系列訪談(四):英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處教育官員殷一雄10月17日做客搜狐  訪談時間:2007年10月17日(星期三)15:00-16:00  訪談地點:搜狐公司大演播室  訪談嘉賓:英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處教育官員殷一雄女士  >>>進入訪談間
  • 澳大利亞駐華使館等聯合發布《澳大利亞中學白皮書》
    澳大利亞駐華使館、中國教育在線和招商銀行26日在北京聯合發布《2019澳大利亞中學白皮書》。圖為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商務處教育團隊負責人Rhett Miller介紹調研情況。 李晗雪 攝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 (李晗雪)澳大利亞駐華使館、中國教育在線和招商銀行26日在北京聯合發布《2019澳大利亞中學白皮書》,以期為低齡留學家庭提供實用、全面的赴澳留學參考信息。該《白皮書》由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商務處和中國教育在線聯合編寫,介紹了澳大利亞中學教育的基本信息、中國中小學留澳家庭情況調研報告及澳大利亞中學詳細信息。
  • 丹麥王國駐華使館領導來我院參觀考察
    2019年4月8日,丹麥王國駐華使館參贊兼健康部門主管孔田博士(DR.KRISTIAN TEGLKAMP)、丹麥克瑞奧斯(Cryos)精子銀行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OleSchou和丹麥王國駐華使館高嘉賓博士一行,來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科研所和北京國衛生殖健康專科醫院進行參觀交流,國家衛生健康委科研所谷翊群所長
  • 藍迪國際智庫拜訪緬甸駐華使館推進務實合作
    2017年2月17日上午,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藍迪國際智庫項目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博士的委託,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外友好國際交流中心主任柯志華拜會了緬甸駐華大使帝林翁先生。新希望六和集團等藍迪平臺企業成員參加會見。
  • 皇甫崢崢:駐英使館與晚清外交轉型
    按照中英《天津條約》第21條,英方本應將逃犯引渡回境,雖香港法官也認可罪犯應引渡回國,但在英駐華領事官與英外交部阻撓下,事陷僵局。朝廷命曾紀澤在倫敦向英外部直接提出抗議。但因逃犯加入香港天主教,得到了教主雷孟第的保護。因天主教勢力的加入,迫使香港總督不得不以提審期限已過為由,最終將人犯全部釋放。
  • 英國駐華使館舉辦開放日活動
    央廣網北京9月18日消息(記者王楷)9月16日,英國駐華使館在北京舉辦「英國駐華使館開放日」活動,讓中國民眾近距離體驗英倫風情,加強中英兩國的文化交流。據悉,今年的開放日活動已是第三屆。約2400位中國民眾通過網絡報名等方式獲得參與機會,參與人數創歷年新高。
  • 美駐華使館開通第二籤證審理處 縮短申請籤證等待時間
    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記者舒靜)記者從美國駐華大使館獲悉
  • 英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處:國際留學生工作籤證延至二年
    50% 讀本科的佔20% 第3頁:服裝設計、彩繪等專業可以激發個人潛能 第4頁:在國外讀預科是有很大的好處  武新平(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 教育官員):英國政府到英國來留學,為了讓他們在英國有更好的發展,從原來的一年籤改成兩年,通過兩年尋找合適的機會,找到自己發展的途徑。  搜狐出國主持人:所有在英國留學的學生都可以申請?  武新平(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 教育官員):只要是本科以上的都可以,包括本科。
  • 英國駐華使館闢謠:沒有在溫州設立籤證中心
    5月23日,英國駐華使館發表聲明,稱近日出現關於英國籤證的不實報導,英國使館在溫州沒有設立任何籤證中心。英國15個在華籤證中心所在的城市僅包括北京、成都、重慶、福州、廣州、杭州、濟南、南京、上海、瀋陽、深圳、武漢、長沙、昆明及西安,尚不包括溫州。
  • 駐華使館禮賓指南內容有哪些?
    1、身份證件的種類「外交人員證」發給使館中持有外交護照的外交代表及其配偶;「行政技術人員證」發給使館中持有公務、官員、特別、其他公務類護照的行政技術人員、服務人員及其配偶;「國際組織人員證」發給駐華國際組織代表機構中享有特權與豁免的常駐人員及其配偶;「居留許可證」發給上述三類證件持證人的單獨持有護照的隨任子女(與父親或母親合用一本護照的子女不需辦理
  • 以色列駐華使館慶祝以色列獨立日和以中建交15周年
    以色列駐華使館慶祝以色列獨立日和以中建交15周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6日 21: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記者 馬文博)以色列駐華使館26日晚在北京舉行招待會,慶祝以色列獨立59周年和以中建交15周年。
  • 俄語國家駐華使館和機構成員在錫參觀考察
    【媒體人楊壯波無錫報導】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江蘇旅遊(俄羅斯)推廣中心承辦的部分俄語國家駐華使館和機構成員一行15人,在結束對蘇州的參觀考察後於12月13日前往無錫,對該市文旅資源和產品進行為期兩天的參觀考察
  • 從美國使館官員知乎帳號被封談起
    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幾名官員在知乎網站上的帳號上周被刪除,美國務院一名官員表示對此感到「失望」。據美方稱,這幾名外交官是應知乎網的邀請參加一個有關美國的活動,回答該網用戶提出的一些問題。美國媒體進一步報導說,這些帳號共有3萬多粉絲和100多萬瀏覽量。
  • 我在俄羅斯駐華使館
    ◎源釋你1月27日,這個南方傳統的小年夜,原本可能是我這個今年過年不回家的南方人獨自寂寥的日子,卻因為偶然閱到北青報與俄羅斯聯邦駐華使館聯合舉辦的春節邀外地留京大學生「去使館過年」活動的新聞,並有幸參與其中而變得讓我感覺溫馨
  • 英媒渲染中國駐英外交官增多,外交部:英國駐華使館人員更多
    有記者提問,近日,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稱,過去十年間中國駐英國使館外交官人數增加了近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從94人增長至116人,引發人們對中國在英國擴大政治影響的擔憂。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中國駐外使領館,包括中國駐英國使館,一貫致力於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雙方的互利合作。
  • 偶遇做客機會,駐英使館遐想
    我由此知道了郭嵩燾乃中國第一位駐外使節,並在英國開闢第一個駐外使館(有學者考證,郭在隔一條馬路的45號,繼任曾紀澤才到49號)。如今,走進這個見證中英關係百餘年發展史的地方,不由得產生諸多遐想。我是隨同中國國標舞代表團袁斌、張平、蒙小燕、歐建平一行,應約前來中國駐英使館拜訪的。
  • 外交部:澳駐華使館曾安排兩名澳駐華記者進入使館以躲避調查
    外交部:澳駐華使館曾安排兩名澳駐華記者進入使館以躲避調查 2020-09-10 17:08: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
  • 英高級官員:《每日電訊報》報導不代表英國政府立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倫敦3月31日訊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今天表示,中國駐英使館已就英國個別媒體對中國抗疫舉措的不實報導和無端指責向英方表達不滿,要求予以澄清。英政府高級官員表示,相關報導不代表英國政府立場,英方高度評價中國對國際社會抗擊疫情做出的貢獻,發展對華關係對英方至關重要。記者問:近日,有英國媒體報導稱,中國「刻意瞞報疫情」,致使「英國疫情防控延誤」,並進行「掠奪性幫助」。英國政府高級官員「對中方做法表示不滿」,並要求「重新審視」對華政策,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美國使館多名官員知乎帳號被封 被指發動"輿論戰"
    社評:從美國使館官員知乎帳號被封談起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幾名官員在知乎網站上的帳號上周被刪除,美國務院一名官員表示對此感到「失望」。據美方稱,這幾名外交官是應知乎網的邀請參加一個有關美國的活動,回答該網用戶提出的一些問題。
  • 外交部:澳大利亞駐華使館曾安排兩名駐華記者進入使館以躲避調查
    根據澳媒報導以及澳方涉事記者自己的公開陳述,是澳大利亞駐華使館要求這兩名記者儘快離開中國,並在中方有關部門要求記者配合調查後安排其進入澳駐華使館以躲避調查。這些行為完全超出了領事保護的範疇,實質上是在幹擾中方依法辦案,幹涉中國內政和司法主權。澳外長佩恩已公開表示澳政府協助兩名澳記者返澳。澳外交貿易部及澳駐華使館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澳方對此必須解釋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