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第二課:童蒙養正 助力成長
9月1日,沙田一完小軍規訓練營活動開展的第二天,學校特別推出以國學文化為主線的「童蒙養正課堂」,利用學校自主編撰的「德育」校本教材及「國學經典教材」,將傳統文化引進校園,讓國學回歸課堂,促進孩子們傳統品德的養成,以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
淨空老法師開示: 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
今天我們希望先談一個重要的主題,「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童蒙養正教育則是培養國家民族未來的棟梁,延續千秋萬代慧命的無量功德!童蒙養正教育的重要性無以復加,是當今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易經.蒙卦》說:「蒙以養正,聖功也。」意思是,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童稚蒙昧之時最容易接受引導,此時應該用來導向正道,這就是造就聖賢的偉大功業!
-
【童蒙養正—幼兒行為教育】探索與實踐原理篇(上)
線上線下的聽眾反響熱烈,很多家長表示沒聽夠,希望後續老師能把PPT課件和文字稿分享出來,繼續學習。為滿足大家渴望學習成長的願心,醒明學堂的老師們,經過幾天的努力,已經把蘭老師的全程演講整理成了文字稿,並經過了仔細的校對。由於文章比較長,現將它分成原理篇(上)和實踐篇(下),通過微信公眾號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井岡研學鑄牢理想信念 濂外學子傳承紅色基因——濂溪區外國語學校...
活動深化了「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讓少先隊員在井岡山實地接受紅色教育、感悟紅色精神。 18日晚上,基地指導員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並展開了「三灣改編」的情景教學,感悟老一輩革命家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引導學生合作設計班號、班徽、班訓,並分組逐一展示造型,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現實學習統一起來,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
【幼兒園課程展播--耀州篇】童蒙養正,向上而行——關莊鎮中心幼兒園
童 蒙 養 正,向 上 關莊鎮中心幼兒園以「心正則筆正」、「心正而後身正」故裡名人經典思想為文化底色,實施「童蒙養正」教育,堅持以童為本、以養為策、以正為根,探索「養正」課程,秉持「讓每個孩子體驗自己的學習過程」課程理念,構建起生活養正、遊戲養正、運動養正、學習養正的育人新格局。
-
紅色研學 ‖ 探訪大別山區 傳承紅色精神
課程主體:初中1-2年級課程主題:探訪大別山區 傳承紅色精神推薦指數:★★★★★你是否知道這樣一個地方《探訪大別山區,傳承紅色精神》——大別山研學課程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在信陽新縣地區的紅色歷史遺址的參觀、體驗學習,瞻仰革命先烈英雄事跡,加強學生對大別山地區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歷史文化的了解;
-
童蒙養正《聖學根之根》全集共七冊
童蒙養正教育的基本理念《易經.蒙卦》說:「蒙以養正,聖功也。」意思是,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童稚蒙昧之時最容易接受引導,此時應該用來導向正道,這就是造就聖賢的偉大功業!現在我們要更進一步,探討三歲之後的童蒙教育。兒童時期記憶力強、理解力弱,所以應該帶著小孩背誦聖賢典籍,例如《聖學根之根》所收錄的二十三種童蒙書籍。也可以將自己所讀的聲音錄下來,然後反覆播放,同時跟著讀;這樣不但提高興趣與積極性,還能養成邊讀邊聽的好習慣。
-
紅色研學·廣東省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文化研學機構成立
為貫徹「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 配合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及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廣東省首個專注青少年學生紅色文化研學的機構——廣州紅色文化研學院近日正式成立。
-
童蒙養正愛國情——首都百萬中小學生迎接新學期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題:童蒙養正愛國情——首都百萬中小學生迎接新學期新華社記者趙琬微、丁靜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許多中小學校以「愛國」為主題開啟新學年第一課。映襯著晴朗的天空,操場上紅旗飄揚。北京小學的開學典禮上,舉行了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出國旗,旗手行禮!」護旗手邁著整齊的步伐護送著國旗前進。在隨後舉行出黨旗、團旗、隊旗儀式上,三面旗幟由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護送,來到國旗杆一側。手持少先隊隊旗的學生排成一列,迎風招展的紅旗延伸到操場盡頭。
-
【特教視窗】化危為機研教法,迎難而上促提升 ——數學組線上教學教研活動記實
為了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我們已經在網絡上進行了兩個月的教學工作。為了更好地適應這樣的教學環境,也為了我們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5月8日,數學組的全體成員齊聚雲端,將自己的教學工作感悟、經驗同大家交流分享。 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化危為機研教法,迎難而上促提升」。
-
唐山娃娃:童蒙養正習古禮 文禮兼修潤心靈(組圖)
翩翩君子,溫潤如玉;窈窕淑女,知書達理唐山娃娃:童蒙養正習古禮 文禮兼修潤心靈 中國著名兒童國學啟蒙教育專家李廣斌教授現場講座 雖然童學館進駐唐山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但已用孩子的教育效果和家長的口碑證明:「童蒙養正」是每個中國家庭都必須重視的根本的教育理念,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是每個中國孩子都必須學習的「童子功」。 唐山童學館館長韓豔雙介紹,面對當前家庭普遍六個大人、一個小孩的成長環境,孩子們在成長中突顯出更多的性格問題。
-
安海積極推動養正集團化辦學 打造「學在安海」教育強鎮品牌
安海鎮黨委書記張健龍表示,養正中學是安海教育的一張閃亮名片,希望可以充分發揮其龍頭效應,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進一步提升區域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有效縮小城鄉、校際差距,把安海教育強鎮這一強項做強,持續打造「學在安海」品牌。
-
彭山區機關幼兒園:感悟音樂提升素養 以研促教服務教學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教師對音樂的理解力、表現力,提升教師的音樂素養,進一步提高教師的音樂教學水平,有效推動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9月15日、16日上午,彭山區機關幼兒園組織教師開展了音樂技能培訓提升活動。
-
【文明禮儀·秀麗"秀"禮】童蒙養正——少兒文明禮儀
特約欄目多彩肇慶秀麗"秀"禮童蒙養正 · 少兒文明禮儀讓文明之花滿城綻放在9月開學季期間,「多彩肇慶」微信公眾號將推出【秀麗「秀」禮 童蒙養正——少兒文明禮儀】公益課堂系列,普及少兒文明禮儀知識,讓孩子養成注意自身形象、形成良好的坐站走蹲習慣、養成主動使用文明用語、主動微笑的習慣
-
童蒙養正:不讓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童蒙教育的話題。 《易經·蒙卦》說:「蒙以養正,聖功也。」意思是童稚蒙昧之時最容易接受引導,此時應給予正確的教育,將孩童引向正道,這是造就聖賢的偉大功業!所謂「三歲看八十」,童年紮下的善根會影響其一生,到了八十歲也不會改變。童蒙如何養正?
-
讓「熊孩子」知書達禮 市文化館首開「童蒙養正 幼學禮儀」班
讓「熊孩子」知書達禮 市文化館首開「童蒙養正 幼學禮儀」班 2019年08月14日 08:57:34來源:杭州日報 引人注目的是,今年秋季班的培訓課程中,首次推出了「童蒙養正 幼學禮儀」班。 據介紹,此次兒童禮儀培訓班共招收2個班,共50人。學員都是4至8周歲的小朋友。「這個年齡段正處於培養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
紅色研學正當時 南湖革命紀念館推出最新課程
8月10日上午,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舉行《紅船少年先鋒行》研學課程發布會暨首場路演活動,來自嘉興全市各學校的30名暑假小小志願者講解員在南湖革命紀念館研學老師帶領下在展廳領略最新的紅色研學課程。舉行為深入貫徹《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豐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校外實踐領域的要求,實施《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有利於賡續南湖作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地的紅色基因,引領廣大青少年藉助地區優勢傳承「紅船精神
-
膠州二實小開展觀看「傳承紅色基因 追夢新時代」網絡直播課活動
膠州市教育體育局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計劃聯合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 追夢新時代」為主題的英烈事跡網絡直播課。第二實驗小學大隊部積極組織2至6年級全體少先隊員進行觀看,活動參與度高。紅色基因教育再次得到深化和傳承。隊員們還為我市入圍的英烈事跡短視頻、點擊評論區的連結等方式進行積極投票和點讚。
-
傳承紅色基因 引領綠色時尚
在新華小記者組委會的帶領下,實小三(6)班爬山虎中隊一行40餘人驅車前往金華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 引領綠色時尚」為主題的暑期研學活動。 研學第一站便是「雷鋒事跡館」。 通過曹爺爺的講解,雷鋒的形象在我們心中越來越高大豐滿,對於雷鋒精神我們也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和體會
-
《弟子規》童蒙養正
在這一支的傳承中,影響最大的是程朱理學,它以朱熹為代表。朱熹寫過很多關於蒙學的論述文章,最主要的一本書是《小學》。朱熹的《小學》中,很多的理論來自於《周禮》。李毓秀的《弟子規》中,很多言語表達來自於《小學》。這是《弟子規》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