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了,在家裡吃的就很不錯,但想去享受一下,會去外面選擇一家合適的餐廳,悠閒自得,點上自己喜歡吃的飯菜,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好了,不過來餐廳吃飯的人,多半不喜歡等,有些急躁的吃客,還會不停地去催服務員,如果點的中餐就是這樣,大多數中餐,都需要花時間去烹製,這樣才能做出最佳效果。
而選擇了一家西餐廳,點上一份牛排,根本不需要等太久,有的時候覺得,剛剛才點的,怎麼就端上來了,差不多隻要五分鐘就做好的一份牛排,這還算時間長的,有的牛排需要的時間更短,比如西冷牛排,煎它的話,只需30到50秒就足夠了。
那麼都是牛肉,煎牛排需要5分鐘,為什麼燉牛肉需要50分鐘?這點讓很多人感到不理解,在中國,遇到牛肉,大多數人喜歡炒,喜歡燉,燉的居多,這樣才可以將牛肉做的軟爛入味,口感好味道好,而做成這樣的效果,差不多需要40到50分鐘的時間,想吃一鍋燉牛肉還真是不簡單,煎牛排和燉牛肉的差距那麼大,到底是什麼原因?
原因一:肉質上的不同。不管是煎還是燉,雖都是牛身上的肉,但選擇的肉質是不同的,牛排多半是選擇比較細嫩的部分,像西冷牛排,它用的是上腰部的嫩脊肉,菲力牛排,它用的是牛背脊上最嫩的肉,肋眼牛排,它用的是牛肋脊邊上的肉,從這幾種牛排選擇的肉質可以看出,牛排用的都是最新鮮最嫩的牛肉,沒有筋。
我們常做的燉牛肉,就不會這麼嫩的牛肉了,因為做燉牛肉,並不需要多麼高品質的牛肉,有些人則認為,帶著筋的牛肉燉出來更好吃,那麼用這樣的牛肉來燉煮,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將牛肉燉軟入味。
原因二:溫度不同,煎牛排多半使用鐵板和食用油,加熱之後,溫度變得很高,差不多有300度左右,這樣的話,將牛排放在上面,就很容易受熱了,速度很快。
燉牛肉用的多半是鐵鍋和熱水,加熱之後,溫度最高也就100度左右,那麼從溫度來說,就有這麼大的差異,導致了烹飪時間差距非常大。
原因三:目的不同,經常吃牛排的人,知道全熟的,不是口感最佳的狀態,反倒做不熟才好吃,七分熟很多人喜歡,也有人喜歡五分熟和三分熟,這樣一來,花費的時間就更短了,差不多三分鐘到五分鐘就煎好上桌了。
燉牛肉就不一樣了,如果沒有將牛肉燉熟透,沒有軟爛的話,不僅吃起來口感差,很難嚼,還可能會有很大的腥味,所以燉牛肉必須要花長時間的燉煮才可以。
煎牛排五分鐘,而燉牛肉需要50分鐘,有這3點原因。另外給大家分享一些,加快燉煮牛肉的小技巧,除了利用高壓鍋快速燉煮以外,我們還可以這麼做,學會後事半功倍。
方法一:可以在燉煮牛肉的時候,加一點山楂進去,山楂中有山楂酸和脂肪酶,可以促使肉質快速軟爛,而且加了山楂後,味道也會變得與眾不用呢,更美味。
方法二:切肉的時候,不要只會切塊,要用刀背在肉塊上剁一剁,這樣做是震斷牛肉的肌肉纖維,那麼這樣的牛肉再入鍋燉,就可以縮短燉煮的時間,還能更好入味。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以上方法,看看可以比平時縮短多長時間,還是變得更加好吃了,總之會有比之前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