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有些孩子出現,在家拖延上學時間,在校門口哭鬧,不想走進校門,害怕看見老師和同學,對學校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玩的也不是很開心。這些問題,表面上看都沒什麼,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孩子不適應一年級新環境的問題。我們家長不可忽視。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適應一年級新學校、新環境方面的一些心理經驗。大家可以按照下面幾點告訴孩子。最好可以幫助孩子,有效地規避這些問題。更希望上面說的這些問題,不要發生在您家孩子的身上。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在帶孩子過程中,應該怎樣告訴孩子,適應一年級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呢?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父母還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現在,我們家長就可以從以下幾點,告訴孩子
一、信號——孩子問,上學到底好不好
這個是適應一年級新環境的開始,是孩子開始發起,適應新環境的信號。我們很多家長誤解了,大部分家長會認為,只有正式開始上學的時候,開始走進校門的那一刻,才算是適應新環境的開始。其實,不是的。而是,當孩子向我們家長問起這個問題的時候,適應新環境就開始了。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什麼時候,問這個問題。
二、認真回答,孩子的提問
當孩子問,上學到底好不好的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記住,千萬不可以隨便應付兩句就過去了。因為,我們不知道孩子會什麼時候,問這個問題,有可能是玩的時候,有可能是我們工作忙的時候,但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跟孩子認真的說,如果當時的時間允許,就可以多說些,如果當時時間比較緊張,就要跟孩子另外單獨約個時間。詳細地告訴孩子,上學到底好不好。你要跟孩子這樣說:」爸媽記住你的問題了,現在環境不太適合回答你,等回到家,爸媽會單獨找個時間,給你好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三、講父母有趣上學的故事
一旦找好時間,就要先講講,我們家長小時候,是如何上學的,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哪些是好事情,哪些是不好的事情,都是怎麼解決的,讓孩子感覺上學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有趣的事情。最好能生動一些,但是千萬別編故事,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孩子會聽出來的。講完父母自己的故事,再講孩子要去的那個學校的故事。這樣,孩子就先在腦海裡,對上學這件事,有一個主觀的印象。
四、到現實學校去幾次
光有主觀印象,還是不能有完全的熟悉和適應的感覺。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找時間,去學校轉一轉,讓孩子跟學校的門衛叔叔說幾句話,用手摸一摸學校的圍牆,如果能進去,就看看學校板報,學校的照片,猜猜哪個會是他未來的老師。到教室看看,順便去趟廁所。最後可以到操場跑一圈,看看在哪個地方升國旗。孩子熟悉校園裡的環境,就會加深孩子對上學這件事的印象,增強孩子的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五、適應結果體現在一周後
我們家長該給孩子講的故事也講了,也帶孩子去學校熟悉了,孩子也表態,覺得上學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樣是不是就代表孩子具備了,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呢,是不是當開學的第一天,如果沒什麼事,就算是適應新環境了呢?其實不是的,前三天的適應,不是真適應。需要在一周或者兩周以後,再看孩子的狀態,如果沒有什麼問題,才算是真適應了。所以,適應的時間上,我們家長也要幫孩子看好。如果有些孩子適應得慢,也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六、適應新環境就是適應人際互動
當我們家長,跟孩子做好了一切的主客觀的準備,但是有一樣是準備不了的,就是孩子在具體上學時候,遇到的老師和同學,如何與老師和同學相處,也是適應的一部分。如果在開學後的一兩周時間內,儘快地適應了老師和同學,那麼就可以說,孩子已經完成了,對一年級新學校的初步適應了。也就是說,孩子已經有了初步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孩子基本不會出現上述說的那些問題了。
七、注意事項
1、適應新學校,是一個過程,不是說在一點上適應,就是真適應了,不是說開始適應,就是真適應了。要經常觀察孩子的狀態,發現不對勁的地方,要跟孩子交流。
2、切記,發現問題,千萬不要上來就劈頭蓋臉,給孩子一頓批評。如果這樣孩子就封閉了敞開心扉的大門。以後再想打開就難了。
3、堅持,每天回到家跟孩子聊10分鐘,了解孩子的一天的生活狀況。
4、講故事,千萬不要利益化。更不要有功利心的去給孩子講故事。故事,就是單純的故事。
5、告訴孩子學會與陌生人交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畢竟在學校,我們會遇到很多的老師和同學。這個也屬於適應新環境的一部分,不可忽視。
今天,就為大家播報到這裡,如果在孩子適應一年級新環境的過程中,還遇到什麼其他的問題,可以私信給我,希望對您有幫助,關於孩子上學前的諸多相關事宜,我們會陸續為您報導,請您點擊上方關注我們。接下來我們將要為您播報的是——父母怎樣告訴孩子與新老師、新同學相處?歡迎您關注+轉發。讓您親朋好友家的孩子也多多受益,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