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拼「孩子」,父母轉學忙,該如何幫助孩子適應環境?

2020-12-11 布丁媽媽私享會

約閨蜜了很多次吃飯,她總是在忙,不是在陪讀,就是在去陪讀的路上。孩子放寒假了,終於她能有點空了。約她出來吃個飯,也遲到了將近半個小時,匆匆忙忙趕來,非常抱歉地解釋說剛剛把孩子送去補習班,路上有點塞車,就遲到了。

我很納悶地問她,「孩子怎麼剛放假就又去補習了?不是學習成績挺好嗎?」她嘆了口氣解釋說孩子這學期剛轉到的學校是省重點,裡面都是各個縣的尖子生,她的成績只能居中等,不趁寒假去補習,開學了壓力更大。

閨蜜家的瑞瑞成績我記得是非常不錯的,因為是我家孩子的上一屆,當時好像還是年級前十名呢。我就納悶為啥非得轉那麼遠?當時是說孩子自己要求去的,但是去了壓力非常大,不僅是成績下滑很多,而且那段時間老師天天給家長打電話,說孩子精神上非常不穩定,經常出現上著上著課就號啕大哭的情形。

閨蜜不得不辭了工作,專門去學校附近租房去陪讀。現在看來,轉學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那麼到底孩子轉學後要怎麼適應新環境呢?

首先,家長要積極跟老師溝通一下,幫助孩子心理上融於新的班級。

拿瑞瑞的情況來說,剛到省裡面的重點學校,肯定是沒在熟悉的環境裡面適應。而往往初中的孩子不能拿手機什麼的上學,好多孩子換了環境不適應,加上想家,晚上就偷偷躲在被子裡哭,睡不著覺。第二天上課自然沒有精力好好聽課。

有經驗的老師往往是跟同宿舍的同學打好招呼,讓她們從生活上熱情關照一下新同學,儘快幫助她適應住宿環境。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可以適當安排同桌或同組的同學幫她了解學習的進度和班級的情況,讓她對新環境、新集體、新同學充滿了認同感,就能很快融入這個集體,也會樂於融入新生活。

其次,家長鼓勵孩子戰勝怯懦的心理,不要讓貌似強大的學習壓力壓倒。

孩子剛到一個整體成績都高一個檔次的地方當然不是很有信心。但是這正是培養孩子不斷改變自己的缺點、培養她適應能力的最好機會。因為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有要適應新環境、新挑戰的時候,不可能一帆風順。

而這種時刻來得越早,就能對孩子自身的應變能力是很好的鍛鍊。只有讓她自己獨立面對困境並摸索出解決困境的方法,她才能真正有信心面對高節奏的學習生活,才能實現從弱小到逐步強大的心理成長,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最後,要家長時長關心孩子情緒的變化,保持耐心。

有的孩子不適應了,各種要求陪讀、或者打了退堂鼓。這時候家長就要保持耐心,幫助孩子分析到底問題出在哪了?陪讀或者是回原學校有沒有意義?

適當的遷就孩子的目的是幫助她分析如何處理問題,而不是讓她形成依賴性。可想而知,一個遇見困難就哭、就知道找媽媽的孩子,無論他長多大,家長都不會放心。

現在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是提升到了焦慮的程度,而家長的心態往往會給孩子造成焦慮,各種問題隨之而來,所以家長要擺正心態正確對待孩子學習這件事,而不是變相製造各種壓力。

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出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繞著問題走,而不是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家長對於孩子的幫助是暫時的,家長應該做的就是配合老師給孩子正確的方向指引、方法傳授,用經驗幫助孩子避免成長路上的各種不必要的彎路。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用愛分享育兒經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如何讓孩子適應一年級新環境,該怎樣告訴孩子上學到底好不好
    大家可以按照下面幾點告訴孩子。最好可以幫助孩子,有效地規避這些問題。更希望上面說的這些問題,不要發生在您家孩子的身上。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在帶孩子過程中,應該怎樣告訴孩子,適應一年級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呢?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父母還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 為什麼父母不理解,孩子轉學後出現的厭學情緒?原因很心酸
    父母們為了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總是喜歡自作主張給孩子轉學。甚至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等辦完了所有的手續,讓孩子搬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的時候,孩子就會有一些不知所措。他的內心很排斥這個新的環境,也會產生一種孤獨與恐懼的感覺。這會來源於陌生的心理壓力,能讓孩子只想逃避。而當我們的孩子試圖和父母說出自己內心感受的時候,父母可能會一味的覺得孩子解釋著說新的學校如何如何的好。讓孩子如何如何的珍惜,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們就會因為不被父母理解而感到失落。他們會覺得父母只是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 「內向」的孩子是個寶!——如何幫助「內向」型孩子儘快適應環境
    內向其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一般來說,內向的孩子有幾個特點:說話輕聲細語,在大多數情況下很安靜,但在自在的環境中又很健談;不喜歡社交活動;喜歡先思考再行動;適應新環境較慢等,這些都說明孩子的性格更為內向。
  •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焦慮,快速適應新環境
    那首從20世紀就開始傳唱的校園歌曲《找朋友》,唱了多少年,又唱出了多少孩子的真實心聲。心理學家達成共識,即兒童行為問題和消極情緒的背後幾乎都藏著未能滿足的需要,其中對安全、對愛與歸屬的需要是核心需要。我們對兒童的認知,還遠遠不夠,「童年的秘密遠遠沒有被發現」。「除了學習,你什麼都不用管」,抱著這樣的養育觀,我們會深度忽略兒童成長中的核心需要。
  • 孩子該入園了,如何讓孩子更快適應?這份入園指南送給孩子父母
    不僅可以減輕家長因為工作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的困擾,也能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找到一個好的氛圍環境。那麼,幼兒園該如何去選擇?幼兒園老師是不是合格的?會不會有體罰孩子的行為?孩子認生不願意離開父母,不願意去接觸陌生的環境和人怎麼辦?孩子沒有午睡的習慣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裡尿褲子、尿床怎麼辦?
  • 孩子拒絕融入陌生環境怎麼辦?丨學會這三點,增加孩子適應能力
    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經歷環境的改變,如升學、轉學、換老師……適應能力強的孩子,會在短短時間就融入到一個新環境中雖然之前我告訴他,要主動跟小朋友說話,跟他們做遊戲,但實際上他還是無法適應,不知道如何跟陌生的小朋友相處。 我很著急,到底怎麼做才可以讓他很快地適應新環境呢?怎麼做才能讓他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呢?
  • 幼兒園開學季,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聰明的父母都這樣做
    幼兒園開學季,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聰明的父母都這樣做 幼兒園開園日子已經來臨,大部分父母都是誠惶誠恐的期待這一天到來,既希望孩子們可以健康長大並能獨立生活。上學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從家庭-集體-社會,從依賴-互助-獨立,這是充滿挑戰的過渡,就是要在哭鬧笑罵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並蓄滿向前進的能量。但我們也儘可能地幫助孩子們早點適應新生活。
  •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
    ,我們還能做一些什麼事情,幫助孩子來適應幼兒園。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最好早一點去,讓他有時間去熟悉和觀察環境,這也能夠使孩子的情緒走到平靜。二、孩子入園之後,家長可以做哪些事情幫助孩子適應?所以我們如果想要幫助孩子們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就可以引導他們去發現老師,發現朋友。3、學會理解孩子行為,學會傾聽剛入園的孩子,他的情緒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波動。
  • 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
    在家能按時午睡,在學校睡覺就總去小便,回來跟我說幼兒園午睡時間太長了,跟她聊過也沒用,這種情況持續快兩周了,該怎麼辦?解析……孩子從家裡生活了三年的熟悉的環境轉到陌生的幼兒園生活,換做大人從一個熟知的環境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也需要適應幾天,何況孩子?
  • 小學生一年級不適應,經常表示不想上學,家長困惑:只能轉學了嗎
    不過來到一個和幼兒園完全不一樣的學習環境,老師似乎也不會和幼兒園的老師那樣呵護每一位同學,性格敏感的小學生,確實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過程來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我們應該給予孩子鼓勵和關愛,幫助和引導他們度過這段不適應期。針對小學生入學後不適應的問題,如果已經到了經常流露出不想上學的意願,那麼家長和老師都要引起重視。
  • 家長如何教孩子學會適應所處環境,珍惜擁有?
    家長如何教孩子學會適應所處環境,珍惜擁有?課堂裡不教的適者生存課,家長要給孩子補上龐大的恐龍曾經統治地球,但後來的氣候變化使這個物種滅亡,退出了歷史舞臺。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似乎不適應。不適應家庭氛圍的離家出走了,不適應學校管理的棄學而去了,不適應主流價值觀的特立獨行了。所以,家長要幫助中學生適應環境,了解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首先不得不澄清的是,孩子的心理問題、行為問題、情緒問題,並不意味著都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成人不是也有種種問題無法突破麼?
  • 單親媽媽給孩子轉學4次,孩子:求我也不上學了
    中國古代有個「孟子三遷」的故事,亞聖孟子的單親媽媽為給他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搬家3次,成為了中國家庭教育史上的典範。古代沒有學校,只有私塾,搬家就相當於轉學了。所以,給孩子轉學古已有之。什麼情況下給學生轉學1、家庭實際困難父母一方或雙方工作調動,無法照顧到孩子。這種情況下可以轉學。小學階段,父母應該在孩子的身邊,這是經過無數的案例驗證了的。
  • 優瑞英語支招: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一年級的英語課
    優瑞英語支招: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一年級的英語課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就要開學了,對於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新學年的學習方式和生活習慣與之前幼兒園會有很大的差別。由於小學和幼兒園的教育理念不同,很多剛升入一年級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的情況。
  • 為了孩子,請拼盡全力做智慧型父母
    ,你卻沒有看到他為了取得好成績是多麼的努力,他需要有人教給他正確的學習方法。孩子頂撞了一個前輩你打了他,這是你幼年時頂撞母親時必遭受的懲罰,而你會不會想到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衝突,他為了忍耐這個前輩內心有多大的掙扎。所有的思考和感知,只有通過不斷學習,認真對待你的孩子,才能一點點認識等到。養育孩子,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長的過程。
  • 讓我轉學我就從樓上跳下去!孩子不適應,再回原學校吧
    不料,女兒只在這個學校待了一周時間,就說這裡的環境她更不適應。於是,王霞就又讓女兒回縣城那所中學了。幸虧還沒來得及轉學籍。今年高考,女兒考得真不好,本科分數線都沒達到。現在,又去縣城中學複課了。以上兩個例子都是身邊發生的事情。從這兩個例子也能發現一個較為普遍的事實,即如果沒有特別情況,沒有哪個孩子真心願意轉學。
  • 一年級的煩惱,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適應期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在家裡上了很長時間的網課,但是效果不佳。網課的確是疫情期間延續學業的一種辦法,但也是無奈之舉。家和學校的環境不一樣,氛圍不同,約束力不夠,沒有孩子們集體氛圍的感染,沒有老師的督促,沒有孩子與老師的互動,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其實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尤其對於幼小銜接的孩子來說,角色轉變過程對孩子是一個考驗,同樣對於父母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丫丫父母的教育觀:父母的終極使命是讓孩子更適應社會
    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呢?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每個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然而教育方法不當,導致對孩子小時候希望越大,長大後對其失望越大,特別是有的孩子步入社會的陷入挫敗感不能自拔,大多來自家庭的教育不當。丫丫是我的外甥女,她的父母是80後,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使命感讓丫丫的生活更精彩。
  • 孩子要入園了,如何幫他適應新環境、緩解分離焦慮?
    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入園季又到了,對於即將第一次踏入幼兒園的孩子的家長來說,心情一定十分忐忑:我們該做些什麼準備,才能幫孩子儘快適應?脫離家人的陪伴,進入陌生環境,孩子出現分離焦慮該怎麼應對?希望下面這些小建議能幫到大家。Q1如何幫孩子做入園準備?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國際學校的寄宿制生活
    這個時候家長們與孩子的溝通就很重要了,對於剛剛寄宿的孩子可能心理上多少會有些排斥和不適應,這就需要家長出面解決,那孩子在開始寄宿生活前,家長要為孩子做好哪些溝通和準備。【重視親子間的溝通】家長們要重視親子間的溝通,寄宿的大問題就是孩子會思念父母,對於學習生活的不習慣他們是不太會和老師們說太多的,因為初到一個新環境他們心裡沒有安全感,所以父母要時刻與孩子保持溝通,家長的心理輔導貫穿於孩子的學習生活中。
  • 初三轉不轉學的困惑
    學校管理一般,班級紀律渙散,孩子成績不好。學籍戶籍不一致,一年後到底在什麼地方參加考試。父母工作調動,孩子隨家庭移動需要轉學。孩子適應能力差,同學關係處理不好,對老師有意見。那麼如何轉學,轉學到底好不好,這是每個家長糾結的問題,好多人也褒貶不一。反對轉學理由1.轉學會使學生學籍在一所學校不夠三年,享受不到優質高中分配資格,及降分上的優惠。2.轉入新學校後課程教材不一定一致,有的講課進度也不一樣,需要孩子重新去適應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