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西安市兒童醫院
2月28日凌晨5:40,新生兒科傳來一陣急促的門鈴聲,患兒家長一見到護士家長就焦急說:「醫生,我家孩子已經脫水了,趕緊看看吧!」
經過詢問病史,了解到該患兒門診確診為輪狀病毒性腸炎,已腹瀉6天,每天大便8次以上,精神萎靡,口唇乾燥,皮膚蒼稍白彈性差,前囟及眼窩凹陷明顯,臀部皮膚潮紅。
值班護士快速進行入院處置後將患兒收進科室。孩子母親焦急的聲音傳來:「都怪我把孩子耽誤了,一開始以為是普通的拉肚子,誰想到越來越嚴重了....」,說著泣不成聲。
看著寶寶父母、奶奶無助、急切的眼神,護士安撫到:「我們醫院有專業的醫療護理團隊,寶寶在這請您放心,好好配合醫生治療就好.......」
同時也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針對此疾病開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家長們只有了解治療和護理的相關知識,才能緩解焦慮情緒,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工作。
那麼,寶寶到底得了什麼病呢?
這就是——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腸炎主要以腹瀉、嘔吐症狀較為突出。
嘔吐常先於腹瀉,一般會持續3天,而腹瀉則會持續3-8天,一天腹瀉次數可達10次以上。
腹瀉物大多為草綠色或黃色水樣大便,有時可有粘液,並散發出惡臭味。
如果寶寶病情繼續加重,嚴重時會出現脫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狀,寶媽們一旦發現寶寶吃不下飯,還上吐下瀉、無精打採的,甚至有脫水症狀,就應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寶媽寶爸們一定很想知道該如何護理這樣的寶寶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這方面的知識:
1、出現腹瀉症狀時的護理: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的藥物。
發生腹瀉後,寶寶身體大量失水,因此家長應該給寶寶餵比平常更多的水,直到腹瀉停止。
吃母乳的孩子可以少量多餐。
媽媽此時的飲食不宜太油膩。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可以改吃無乳糖奶粉。
如果腹瀉加重,可以口服蒙脫石散,因為此藥為腸道黏膜保護劑,可以吸附病原體和毒素,保護腸黏膜的正常功能。
也可以口服益生菌,避免腸道菌群失調。
同時爸爸媽媽最好趕緊帶著寶寶到醫院檢驗大便,確診一下是不是輪狀病毒感染。
檢驗大便樣本,需要把大便使用專用採集標本瓶半小時之內取樣後送至檢驗部門。
2、有嘔吐症狀的護理:
(1)嘔吐時,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的胃內容物或者奶汁嗆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哺乳時不宜過急,以免吞進空氣,哺乳後抱正身體,輕拍背部,以促進胃內空氣得以排出。
(3)輕微嘔吐的寶寶,最好少量多餐,分次餵養。哺乳結束後頭部抬高,避免挪動身體,以免發生溢奶或吐奶。嘔吐頻繁且程度較重時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3、體溫升高的護理:
寶寶病毒感染時通常都會伴有一些發熱,但有些寶寶還會出現高熱。
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主要通過鬆開包被,減少衣物以達到降溫的目的,體溫達到38℃以上可以採用溫水洗浴,一般是不建議使用退燒藥的,同時可以給寶寶多餵些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消耗。
4、加強皮膚護理:
(1)寶寶的衣物及包被要保持清潔,應選用全棉、質地柔軟寬鬆的衣物,經常更換,晾曬,避免陰乾、潮溼。
(2)護理寶寶前後都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應選用全棉、柔軟、吸水性強的尿布。寶寶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保持臀部皮膚清潔、乾燥。大便次數較多時,用溫水清洗肛周,局部皮膚發紅時塗抹護臀霜。
接下來就跟爸爸媽媽來講講如何做好病情觀察?又如何預防呢?
1、預防脫水
因為寶寶腹瀉期間,大便次數多,水分多,所以很容易出現脫水。
注意觀察寶寶的意識,精神反應,皮膚色澤和彈性、囟門凹陷程度、眼眶有無凹陷,吃奶量,體溫的變化,排尿的次數及尿量變化。
記錄寶寶每4小時內是否有排尿。如果有,說明不用特別緊張,繼續在家護理;如果4小時沒有排尿,說明脫水情況已經比較重了,一定要趕緊到醫院就診。
觀察排大便的次數、顏色、量及性狀。
還要注意觀察寶寶呼吸的頻率、深淺和節律的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
2、感染的預防
(1)接觸寶寶前後認真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做好手衛生是預防一切病毒感染最有效、最經濟、最關鍵的一項措施。
(2)每日室內開窗通風1—2次,每次30分鐘。
(3)寶寶的奶具清潔乾淨,煮沸消毒。
消毒的方法是:每次使用後的奶具拆卸成最小件,徹底清洗乾淨,放在涼水鍋裡煮,水沸時開始計時,煮30分鐘後撈出晾乾備用。
(4)輪狀病毒不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也通過呼吸道傳播,不要帶寶寶到人口密集的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5)現在國外國內都有輪狀病毒疫苗了。
國內的疫苗是寶寶出生後6-9個月口服第一次,第二年再吃一次。完成兩次接種後的5年內都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屬於二類疫苗,是以自願和自費為原則接種的,爸爸媽媽可以諮詢一下自己居住地的衛生防疫部門,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是否給寶寶接種。
創作
● 圖文:新生兒科病區
● 排版: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