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兒童醫院:寶寶得了輪狀病毒性腸炎該怎麼辦?

2020-12-20 騰訊網

轉自:西安市兒童醫院

2月28日凌晨5:40,新生兒科傳來一陣急促的門鈴聲,患兒家長一見到護士家長就焦急說:「醫生,我家孩子已經脫水了,趕緊看看吧!」

經過詢問病史,了解到該患兒門診確診為輪狀病毒性腸炎,已腹瀉6天,每天大便8次以上,精神萎靡,口唇乾燥,皮膚蒼稍白彈性差,前囟及眼窩凹陷明顯,臀部皮膚潮紅。

值班護士快速進行入院處置後將患兒收進科室。孩子母親焦急的聲音傳來:「都怪我把孩子耽誤了,一開始以為是普通的拉肚子,誰想到越來越嚴重了....」,說著泣不成聲。

看著寶寶父母、奶奶無助、急切的眼神,護士安撫到:「我們醫院有專業的醫療護理團隊,寶寶在這請您放心,好好配合醫生治療就好.......」

同時也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針對此疾病開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家長們只有了解治療和護理的相關知識,才能緩解焦慮情緒,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工作。

那麼,寶寶到底得了什麼病呢?

這就是——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腸炎主要以腹瀉、嘔吐症狀較為突出。

嘔吐常先於腹瀉,一般會持續3天,而腹瀉則會持續3-8天,一天腹瀉次數可達10次以上。

腹瀉物大多為草綠色或黃色水樣大便,有時可有粘液,並散發出惡臭味。

如果寶寶病情繼續加重,嚴重時會出現脫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狀,寶媽們一旦發現寶寶吃不下飯,還上吐下瀉、無精打採的,甚至有脫水症狀,就應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寶媽寶爸們一定很想知道該如何護理這樣的寶寶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這方面的知識:

1、出現腹瀉症狀時的護理: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的藥物。

發生腹瀉後,寶寶身體大量失水,因此家長應該給寶寶餵比平常更多的水,直到腹瀉停止。

吃母乳的孩子可以少量多餐。

媽媽此時的飲食不宜太油膩。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可以改吃無乳糖奶粉。

如果腹瀉加重,可以口服蒙脫石散,因為此藥為腸道黏膜保護劑,可以吸附病原體和毒素,保護腸黏膜的正常功能。

也可以口服益生菌,避免腸道菌群失調。

同時爸爸媽媽最好趕緊帶著寶寶到醫院檢驗大便,確診一下是不是輪狀病毒感染。

檢驗大便樣本,需要把大便使用專用採集標本瓶半小時之內取樣後送至檢驗部門。

2、有嘔吐症狀的護理:

(1)嘔吐時,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的胃內容物或者奶汁嗆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哺乳時不宜過急,以免吞進空氣,哺乳後抱正身體,輕拍背部,以促進胃內空氣得以排出。

(3)輕微嘔吐的寶寶,最好少量多餐,分次餵養。哺乳結束後頭部抬高,避免挪動身體,以免發生溢奶或吐奶。嘔吐頻繁且程度較重時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3、體溫升高的護理:

寶寶病毒感染時通常都會伴有一些發熱,但有些寶寶還會出現高熱。

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主要通過鬆開包被,減少衣物以達到降溫的目的,體溫達到38℃以上可以採用溫水洗浴,一般是不建議使用退燒藥的,同時可以給寶寶多餵些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消耗。

4、加強皮膚護理:

(1)寶寶的衣物及包被要保持清潔,應選用全棉、質地柔軟寬鬆的衣物,經常更換,晾曬,避免陰乾、潮溼。

(2)護理寶寶前後都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應選用全棉、柔軟、吸水性強的尿布。寶寶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保持臀部皮膚清潔、乾燥。大便次數較多時,用溫水清洗肛周,局部皮膚發紅時塗抹護臀霜。

接下來就跟爸爸媽媽來講講如何做好病情觀察?又如何預防呢?

1、預防脫水

因為寶寶腹瀉期間,大便次數多,水分多,所以很容易出現脫水。

注意觀察寶寶的意識,精神反應,皮膚色澤和彈性、囟門凹陷程度、眼眶有無凹陷,吃奶量,體溫的變化,排尿的次數及尿量變化。

記錄寶寶每4小時內是否有排尿。如果有,說明不用特別緊張,繼續在家護理;如果4小時沒有排尿,說明脫水情況已經比較重了,一定要趕緊到醫院就診。

觀察排大便的次數、顏色、量及性狀。

還要注意觀察寶寶呼吸的頻率、深淺和節律的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

2、感染的預防

(1)接觸寶寶前後認真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做好手衛生是預防一切病毒感染最有效、最經濟、最關鍵的一項措施。

(2)每日室內開窗通風1—2次,每次30分鐘。

(3)寶寶的奶具清潔乾淨,煮沸消毒。

消毒的方法是:每次使用後的奶具拆卸成最小件,徹底清洗乾淨,放在涼水鍋裡煮,水沸時開始計時,煮30分鐘後撈出晾乾備用。

(4)輪狀病毒不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也通過呼吸道傳播,不要帶寶寶到人口密集的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5)現在國外國內都有輪狀病毒疫苗了。

國內的疫苗是寶寶出生後6-9個月口服第一次,第二年再吃一次。完成兩次接種後的5年內都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屬於二類疫苗,是以自願和自費為原則接種的,爸爸媽媽可以諮詢一下自己居住地的衛生防疫部門,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是否給寶寶接種。

創作

● 圖文:新生兒科病區

● 排版:黨辦

相關焦點

  • 腹瀉來襲,慎防輪狀病毒性腸炎
    那麼,究竟什麼是輪狀病毒性腸炎,又有哪些症狀,寶寶遭遇秋季腹瀉,家長們該怎麼辦,又該如何預防?記者採訪了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洪華鋒。6個月至2歲嬰兒最易感染根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洪華鋒介紹,輪狀病毒性腸炎以往俗稱「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腸道炎症。
  • 嘔吐、腹瀉伴發熱,孩子咋就得了病毒性腸炎?
    最近又到了病毒性腸炎的流行季節,上吐下瀉的小病患們又變多了…… 「大夫,我家的吃完就拉,我該咋辦?」 「孩子先開始吐,然後開始燒,現在又開始拉,啥時候能好啊?」 通過對寶寶發病過程的仔細詢問,經驗豐富的兒科醫生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寶寶很有可能得了病毒性腸炎,需要進一步進行糞便化驗,明確病原。
  • 寶寶患輪狀病毒腸炎怎麼辦?醫生給出全套攻略
    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門診部收治不少「輪狀病毒性腹瀉」的寶寶。2歲11月的晨晨最近幾天一直拉肚子,精神不好,吃不下東西,一下子人都瘦了一圈,晨晨媽媽給晨晨吃了止瀉藥,但效果並不明顯,昨天帶晨晨來到重醫兒童醫院門診就診,經檢查,晨晨是感染了輪狀病毒導致腹瀉,已出現輕度脫水。那麼,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呢?
  • 天氣轉涼 幼兒易患輪狀病毒性腸炎應做好防護
    新華社重慶10月13日電(記者李松)秋季天氣轉涼,幼兒容易患上輪狀病毒性腸炎。醫生提醒,輪狀病毒性腸炎俗稱「秋季腹瀉」,是秋季幼兒一種常見病症,主要靠接觸傳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病從口入」。「輪狀病毒是引起幼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原。
  • 兒童輪狀病毒性腹瀉高發季,這麼拉下去寶寶會脫水嗎?
    秋季溫差大,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是寶寶腹瀉的高發季節,有一種腹瀉病叫做「秋季腹瀉」,醫學名稱為輪狀病毒性腹瀉。發病季節為8-12月份,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發病年齡為2歲以下兒童為主,高發年齡為6月-11月的嬰兒。
  • 寶寶秋季腹瀉頻發 警惕是病毒性腸炎
    (原標題:寶寶秋季腹瀉頻發 警惕是病毒性腸炎)
  • 輪狀病毒性腸炎進入高發期 外出旅遊時要「管住嘴」
    天氣漸涼,開始進入輪狀病毒性腸炎高發期。疾控專家提醒市民,國慶長假期間,外出旅遊時要「管住嘴」,注意衛生。  在南方,秋季腹瀉的流行季節是9月至次年2月。疾控專家提醒市民,若孩子出現以下情況,就有可能是得了輪狀病毒性腸炎了:  1.體溫。發燒症狀可能早於腹瀉或在腹瀉初起時出現,體溫38℃至40℃左右需謹慎。
  • 寶寶為何會患上急性病毒性腸胃炎?
    兒童急性病毒性腸胃炎是十分常見的一種胃腸道疾病,只要寶媽寶爸餵養稍有疏忽,寶寶就能遇上。急性病毒性腸胃炎表現為嘔吐、發燒,拉肚子,雖來得急恢復快,但寶寶一點兒也不好受。如果寶寶患上急性病毒性腸胃炎該怎麼辦?有沒有預防措施?
  • 病毒性腸炎高發季,您的寶寶「中招」了嗎?
    健康加油站 | 第79期隨著氣溫轉涼,很多家長發現寶寶開始拉稀了持續多日也不見好轉這種情況要警惕輪狀病毒性腸炎輪狀病毒性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發病高峰在每年10月~次年2月,又被稱為秋季腹瀉。患者使用止瀉藥並不能有效緩解症狀,因此,提醒家長在寶寶出現持續發燒、腹瀉時,及時就醫。
  • 為什麼天氣轉涼,寶寶更容易腹瀉?警惕輪狀病毒性腸炎
    最近天氣驟涼 又到了「秋季腹瀉」的高發季 寶寶稍微有點拉肚子的趨勢 家長們就開始緊張: 孩子是不是染上「秋季腹瀉」了?
  • 1歲幼童腹瀉2天離世 小心輪狀病毒性腸炎
    1歲幼童腹瀉2天離世 小心輪狀病毒性腸炎 深圳1歲零九個月大的女孩巧巧(化名),因為嘔吐被送往醫院,經醫院檢查,被初步診斷為急性腹瀉病。孰料從第一次進行輸液治療,再到複診,前後不到兩天的時間,小姑娘就驟然離世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秋天易腹瀉 當心是患上輪狀病毒腸炎
    原標題:秋瀉將至 「秘籍寶典」請收藏 天氣漸涼,一種秋天的常見疾病正在悄悄向幼童們靠近——輪狀病毒性腸炎,老百姓俗稱「秋季腹瀉」,顧名思義是容易在秋季出現的腹瀉。最近幾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門診部已經出現「秋季腹瀉」的孩子了。
  • 兒童輪狀病毒腸炎高發,這些注意事項家長要了解
    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主要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腸炎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禍害嬰幼兒。每年10 月~次年 2 月寒冷的秋冬季節,所以又叫秋季腹瀉。2.輪狀病毒感染的人群是哪些?主要發生於 5 歲以下兒童,6 個月~2 歲兒童最常見。
  • 輪狀病毒腸炎又爆發了,患兒家長必須知道這些
    最近輪狀病毒腸炎又嚴重了,無論是患兒、家長還是兒科醫生都被虐的不要不要的。上了一天班累是氣若遊絲,快扶我起來,我要做科普!1.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主要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腸炎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禍害嬰幼兒。每年10 月~次年 2 月寒冷的秋冬季節,所以又叫秋季腹瀉。
  • 成人兒童易交叉感染輪狀病毒 秋季腹瀉一年四季都要防
    俗稱為「秋季腹瀉」的輪狀病毒性腸炎,因其「秋季」二字而讓很多人誤以為,其他季節的腹瀉並非輪狀病毒引起的,因此錯過了最佳的預防和治療時機。專家指出,預防輪狀病毒性腸炎,家長尤其要注意預防與孩子之間的交叉感染。
  • 什麼是病毒性腸炎 這些偏方治病毒性腸炎
    病毒性腸炎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會得的一種疾病,有許多人得過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會傷害大家的身體,那麼請問什麼是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吃什麼好?治病毒性腸炎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是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 寶寶上吐下瀉,小心是輪狀病毒腸炎!這份應對寶典家長一定要謹記
    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聽說過一種秋天常見疾病——輪狀病毒性腸炎,它正是引起寶寶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大部分5周歲以下的兒童都感染過輪狀病毒。 今天,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劉靜教授來和大家說說,什麼是輪狀病毒?我們該如何正確預防輪狀病毒?
  • 媽媽們注意了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無需禁食
    前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兒科趙醫師的診室,一位媽媽抱著小孩焦急地詢問。經過仔細查問病史、體格檢查、大便及血液化驗,涵涵被診斷患上輪狀病毒性腸炎並輕度脫水。  據趙醫師介紹,輪狀病毒性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好發於6~24個月的嬰幼兒,發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節,經糞-口途徑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和物體表面而傳播,也可以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 病毒性腸炎怎麼用藥
    核心提示:  由病毒感染的小兒病毒性腸炎的症狀為腹瀉、嘔吐、發熱與腹痛為特徵,一般高發與秋冬季節。這種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由於病毒形狀呈車輪狀,故又稱為輪狀病毒性腸炎。小兒病毒性腸炎用藥,人工餵養比母乳餵養者較多發病,其原因除畜乳容易汙染外,還與母乳含有一種能促進雙岐桿菌生長的粘多糖有關,雙歧桿菌能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
  • 2歲寶寶腹瀉不止 一查竟是感染了輪狀病毒
    昨天,媽媽帶豆豆來到重醫兒童醫院門診就診,本以為就是一般的腹瀉,結果檢查結果顯示,豆豆感染了輪狀病毒,已出現輕度脫水。專家提醒,輪狀病毒性腹瀉雖然是一種兒童常見病,但是如果處理不善、醫治不及時,嚴重者可因脫水或病毒性心肌炎等併發症導致死亡。許多家長對輪狀病毒還很陌生,輪狀病毒性腹瀉多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兒童容易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