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腹瀉伴發熱,孩子咋就得了病毒性腸炎?

2020-12-24 騰訊網

最近又到了病毒性腸炎的流行季節,上吐下瀉的小病患們又變多了……

寶爸、寶媽們帶著生病的寶寶來醫院就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疑問——

「醫生,我家寶寶一吃就吐,這是咋了?」

「大夫,我家的吃完就拉,我該咋辦?」

「孩子先開始吐,然後開始燒,現在又開始拉,啥時候能好啊?」

通過對寶寶發病過程的仔細詢問,經驗豐富的兒科醫生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寶寶很有可能得了病毒性腸炎,需要進一步進行糞便化驗,明確病原。

同時,通過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病情較輕的可以通過口服藥物的形式慢慢好起來,病情較重的寶寶們則需要門診輸液留觀或者住院治療。

關於脫水

一些細心的家長會告訴醫生,「我家寶寶吃不下東西,一天能拉十幾次二十幾次,感覺就是個直腸子,一吃就拉,尿的也不多,感覺寶寶很不舒服,又不會說,就只會哭,哭的時候又沒有眼淚,手和腳也是涼涼的」。其實,這種情況就是脫水了!

脫水是病毒性腸炎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下面的表格可以幫助評估患兒的脫水程度。

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了表格中的脫水錶現,一定要及時就診,積極預防脫水程度進一步加重。可以進食吃藥的寶寶首選口服補液鹽Ⅲ,嘔吐嚴重無法進食的寶寶則需要靜脈補液

關於口服藥物

有些寶爸、寶媽會有這樣的疑問——

「醫生,我家寶寶吃藥不配合,能不能光輸液,不吃藥?」

答案是否定的!

治療腹瀉,口服藥物很關鍵。

寶寶和家長們的配合程度往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口服補液鹽Ⅲ。預防和治療腹瀉引起的輕、中度脫水,並可用於補充鈉、鉀、氯。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注意,藥盒裡面有一個塑料的小盒子,上面標有250ml的刻度。服用前,需要用溫開水將小盒子衝燙乾淨,然後將一整袋量的藥物充分溶解於250ml的溫開水中隨時口服。這個濃度是經過嚴格配比的,所以不可以再添加液體進行稀釋。嬰幼兒應該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了總比不喝好。

益生菌(腸道微生態藥物)。可以起到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比如大家熟知的媽咪愛(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整腸生(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益君康(複方嗜酸乳桿菌片)、培菲康(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億活(布拉氏酵母菌散)等,排名不分先後。貯藏時應注意溫度不宜過高,使用時用溫開水衝服,水溫不宜超過40℃,避免與抗菌藥物同服。

蒙脫石散。對消化道黏膜有覆蓋作用,提高黏膜屏障對病毒、病菌以及毒素的防禦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藥品說明書明確寫到——將本品1袋倒入50ml溫水中,攪勻後服用。所以,半袋需要25ml水,1/3袋需要16-17ml的水,衝藥時一定要注意濃度服用後大便變成稠糊狀或者正常的成型狀,就要停用,否則會導致便秘。

消旋卡多曲顆粒。減少水和電解質的過度分泌。對於稀水便次數特別多的寶寶可以口服這個藥物,同時這個藥物可以和食物、水或母乳一起服用,注意溶解混合均勻。連續服用不得超過7天。

補鋅。可以縮短腹瀉病程,促進康復。患兒能進食後即可補鋅治療,6月齡以下的嬰兒每天補充元素鋅10mg,6月齡以上的患兒每天補充元素鋅20mg,共10-14天。病毒性腸炎的寶寶們往往餵藥都比較困難,所以寶爸、寶媽們只能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進行嘗試和選擇。

(特別聲明:此部分藥物無任何利益衝突,僅供參考,不做特殊推薦!)

關於吃什麼

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問醫生「我家寶寶到底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

原則是調整飲食,鼓勵進食。

由於輪狀病毒感染後容易繼髮乳糖不耐受,所以建議6月齡以下的嬰兒將平時餵養的普通配方奶粉更換為無乳糖奶粉,時間約為1-2周,等到寶寶腹瀉好轉後2周轉回原先餵養的配方奶粉。

對於6月齡以上的患兒可以繼續食用已經習慣的日常食物,但是需要注意一定要清淡好消化,比如米湯、大米粥、調料不多煮的比較軟的龍鬚麵等。避免吃生冷刺激、不好消化的粗纖維蔬菜和水果、高糖和較為油膩的食物。

常言道病從口入,對於護理病毒性腸炎的寶寶,一定要注意消毒和隔離。

注意手衛生。

(有關七步洗手法看這裡學)

同時,還要注意清潔和保護寶寶的小屁屁哦!

來源:西安市兒童醫院

END

編輯:楊蕾 趙國棟

審核:梁媛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病毒性腸炎 這些偏方治病毒性腸炎
    病毒性腸炎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會得的一種疾病,有許多人得過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會傷害大家的身體,那麼請問什麼是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吃什麼好?治病毒性腸炎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是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 病毒性腸炎怎麼用藥
    核心提示:  由病毒感染的小兒病毒性腸炎的症狀為腹瀉、嘔吐、發熱與腹痛為特徵,一般高發與秋冬季節。這種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由於病毒形狀呈車輪狀,故又稱為輪狀病毒性腸炎。小兒病毒性腸炎用藥,人工餵養比母乳餵養者較多發病,其原因除畜乳容易汙染外,還與母乳含有一種能促進雙岐桿菌生長的粘多糖有關,雙歧桿菌能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
  • 腹瀉來襲,慎防輪狀病毒性腸炎
    每年的10月至1月的秋冬寒冷季節,是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流行、高發季節。「它主要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感染。感染後1至3天即有大量病毒從大便中排出,最長可達6天。感染者咳嗽時病毒會以『氣溶膠形式』存在於空氣中,吸入這種含病毒的空氣也會引起感染。」洪華鋒就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如何傳染的進行解說。那麼,輪狀病毒性腸炎又好發於哪些人群呢?
  • 西安市兒童醫院:寶寶得了輪狀病毒性腸炎該怎麼辦?
    經過詢問病史,了解到該患兒門診確診為輪狀病毒性腸炎,已腹瀉6天,每天大便8次以上,精神萎靡,口唇乾燥,皮膚蒼稍白彈性差,前囟及眼窩凹陷明顯,臀部皮膚潮紅。 值班護士快速進行入院處置後將患兒收進科室。孩子母親焦急的聲音傳來:「都怪我把孩子耽誤了,一開始以為是普通的拉肚子,誰想到越來越嚴重了....」,說著泣不成聲。
  • 得了病毒性腸炎吃什麼好?
    病毒性腸炎又稱病毒性腹瀉,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病程短,病死率低。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排水樣便或稀便,也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待症狀。與急性胃腸炎有關的病毒種類較多,其中較為重要的,研究較多的是輪狀病毒和諾沃克類病毒。
  • 天氣轉涼 幼兒易患輪狀病毒性腸炎應做好防護
    新華社重慶10月13日電(記者李松)秋季天氣轉涼,幼兒容易患上輪狀病毒性腸炎。醫生提醒,輪狀病毒性腸炎俗稱「秋季腹瀉」,是秋季幼兒一種常見病症,主要靠接觸傳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病從口入」。「輪狀病毒是引起幼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原。
  • 病毒性腸炎高發季,您的寶寶「中招」了嗎?
    健康加油站 | 第79期隨著氣溫轉涼,很多家長發現寶寶開始拉稀了持續多日也不見好轉這種情況要警惕輪狀病毒性腸炎輪狀病毒性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發病高峰在每年10月~次年2月,又被稱為秋季腹瀉。患者使用止瀉藥並不能有效緩解症狀,因此,提醒家長在寶寶出現持續發燒、腹瀉時,及時就醫。
  • 1歲幼童腹瀉2天離世 小心輪狀病毒性腸炎
    1歲幼童腹瀉2天離世 小心輪狀病毒性腸炎 深圳1歲零九個月大的女孩巧巧(化名),因為嘔吐被送往醫院,經醫院檢查,被初步診斷為急性腹瀉病。孰料從第一次進行輸液治療,再到複診,前後不到兩天的時間,小姑娘就驟然離世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輪狀病毒性腸炎進入高發期 外出旅遊時要「管住嘴」
    天氣漸涼,開始進入輪狀病毒性腸炎高發期。疾控專家提醒市民,國慶長假期間,外出旅遊時要「管住嘴」,注意衛生。  在南方,秋季腹瀉的流行季節是9月至次年2月。疾控專家提醒市民,若孩子出現以下情況,就有可能是得了輪狀病毒性腸炎了:  1.體溫。發燒症狀可能早於腹瀉或在腹瀉初起時出現,體溫38℃至40℃左右需謹慎。
  • 腹瀉、發熱就是吃壞肚子?可能是得了病毒性腦炎
    女童發熱、腹瀉不是腸胃出了問題而是腦炎在作祟河南商報記者王苗苗通訊員韓鑫穎不久前,3歲的彤彤(化名)突然出現發熱、腹瀉的情況,本以為孩子就是積食發熱,再不然就是腸胃炎,可誰知,醫生卻說孩子得的是腦炎
  • 公開課 病毒性腸炎,你了解嗎?
    在寵物醫院,有很多主人帶寵物來看病的時候都有拉稀、嘔吐現象。其中患病毒性腸炎的居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病毒性腸炎的相關知識。病毒性腸炎是狗狗腸胃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疾病,像冠狀病毒和犬瘟熱等病毒性傳染病皆會導致狗狗生病,腸炎伴隨的症狀最為常見的是嘔吐、腹痛、發燒和厭食等現象,若不及時送醫院治療,死亡率相當高。
  • 寶寶為何會患上急性病毒性腸胃炎?
    兒童急性病毒性腸胃炎是十分常見的一種胃腸道疾病,只要寶媽寶爸餵養稍有疏忽,寶寶就能遇上。急性病毒性腸胃炎表現為嘔吐、發燒,拉肚子,雖來得急恢復快,但寶寶一點兒也不好受。如果寶寶患上急性病毒性腸胃炎該怎麼辦?有沒有預防措施?
  • 寶寶秋季腹瀉頻發 警惕是病毒性腸炎
    (原標題:寶寶秋季腹瀉頻發 警惕是病毒性腸炎)
  • 孩子秋天易腹瀉 當心是患上輪狀病毒腸炎
    原標題:秋瀉將至 「秘籍寶典」請收藏 天氣漸涼,一種秋天的常見疾病正在悄悄向幼童們靠近——輪狀病毒性腸炎,老百姓俗稱「秋季腹瀉」,顧名思義是容易在秋季出現的腹瀉。最近幾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門診部已經出現「秋季腹瀉」的孩子了。
  • 寶寶嘔吐又腹瀉,原來是腸炎
    本文原創,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作者作者丨鴿子醫生 ID:air863米米媽媽這幾天愁壞了,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天米米突然開始嘔吐,而且還說肚子疼,沒過兩天就開始沒完沒了的拉肚子,第二天早上還開始發燒了,去醫院急診,醫生詢問米米最近的飲食有什麼不一樣,米米媽說
  • 細菌性腸炎,你了解多少.
    夏日炎炎,冰棍、冷飲、瓜果輪番上場,孩子們吃的高興,家長看的也高興,可是往往有些孩子會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甚至還會發熱,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得了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腸炎
  • 警惕輪狀病毒性腸炎
    最近天氣驟涼 又到了「秋季腹瀉」的高發季 寶寶稍微有點拉肚子的趨勢 家長們就開始緊張: 孩子是不是染上「秋季腹瀉」了?
  • 圖解草魚細菌性腸炎以及與病毒性腸炎區別
    圖解草魚細菌性腸炎以及與病毒性腸炎區別2010-11-03 14: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草魚對於水質、飼料配方的要求很高,而草魚病毒病、爛鰓、腸炎、赤皮等已經成為制約草魚養殖發展的重大瓶頸。本文通過圖文,對草魚細菌性腸炎進行診斷分析,並和病毒性腸炎做了對比。  腸炎是草魚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的草魚體表發黑在下風處獨遊,腸道發紅,沒有食物,充滿黃色粘液和氣泡肛門紅腫。嚴重時擠壓魚體會從肛門處流出黃紅色粘液。
  • 孩子發熱伴有頭痛、嘔吐,可能是患上了腦炎
    記者從南京市兒童醫院獲悉,夏季以來該院精神內科先後接診多例病毒性腦炎患兒。專家提醒,夏季天熱,病毒活躍,若發現孩子發熱並伴有頭痛、嘔吐等症狀,需及時就醫。病毒性腦炎是臨床上小兒最為常見的腦炎,引發該病的病毒很多。夏季天熱潮溼,蚊蟲增多,正是病毒活躍的季節,致使各種腦炎患兒增多。「病毒性腦炎起病急、進展快,大部分愈後良好。但若治療不及時,病情會加重,引起繼發抽搐、癱瘓、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 疫情期間孩子發熱怎麼辦?莫慌,兒科專家手把手教你
    37.5℃肛溫超過38.0℃三、急性發熱的原因: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發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病毒性感染佔絕大多數,以呼吸道、消化道為主。腸道病毒: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輪狀病毒腸炎、腸道腺病毒、諾如病毒等。細菌性感染化膿性腦膜炎,敗血症,肺炎、細菌性腸炎、尿路感染、中耳炎、皮膚感染等。不久前,一患兒高熱不退,細菌性感染,孩子喉嚨不紅、扁桃體不腫,我發現是尿路感染,經過對症治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