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徑步槍子彈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我們都想錯了,其中大有門道

2020-12-13 軍強天下

小口徑步槍子彈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我們都想錯了,其中大有門道

所謂不同的槍配不同的彈,日常我們常聽說關於國產槍枝5.56毫米,7.62毫米,12.7毫米子彈口徑的數據,這些子彈為什麼會精確到毫米數後2位,真的是子彈口徑越大殺傷力越大嗎?

在弄明白現代步槍口徑為何要變小之前,首先需要清楚武器裝備體系對口徑的影響。以美軍為例,美軍是世界上第一支裝備小口徑步槍的軍隊。在M16裝備之前,美軍的對地打擊手段相比於二戰結束後要多很多。新的裝備體系不再需要單兵有很遠的交戰距離,而隨著新武器的不斷出現,戰鬥步槍的射程也變得越來越多餘。既然戰鬥步槍的遠距離優勢已經無用,美國的武器設計師們就想到了將步槍的口徑減小。而在小口徑彈藥的研發中,工程師們發現口徑雖然小了,但殺傷力反而有所上升。

小口徑子彈高速旋轉式飛行,射入人體,突然遇到不同的飛行介質會讓它的重心不穩而翻滾,迅速將動能傳遞給組織,會因剪切力產生數倍甚至10多倍於子彈口徑的空腔,在人身體裡不可復原。比如,美軍普遍採用5.56毫米口徑子彈(連12.7毫米沙漠之鷹的一半都不到);歐美通用的步槍,如大名鼎鼎的M-16,M-4,都是採用小口徑子彈,5.56毫米;俄羅斯軍隊普遍採用5.45毫米口徑槍族,中國採用的是5.8毫米口徑槍族。

小口徑子彈進入人體後會劇烈翻滾,在極短時間內把能量傳遞給組織,形成較大的空腔,擴大對組織的破壞範圍,如暗殺以色列總理拉賓時用的達姆彈,彈頭用挫挫掉了一塊,打入人體後彈道變形,不射穿,子彈的能量全部對人進行了傷害。暗殺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子彈是低速彈,彈殼內的火藥少,子彈射入人體後不射穿,對人體的傷害很大。

小口徑步槍彈雖然在彈頭重量上有天生的劣勢,但可以增加彈頭的長徑比以此來增加彈頭的重量,同時使用鋼芯甚至鎢芯提高彈頭的硬度,彌補侵徹力的不足。而反觀中口徑彈藥,裝藥係數相比於小口徑彈藥低,很難有效通過這兩種方法提高侵徹力。而若以相同的技術和工藝製造彈頭,小口徑彈與中口徑彈在步槍的交戰距離內都只能穿透一層防彈插板。

5.56毫米的小口徑子彈在人體內翻滾的速度和烈度都超過7.62毫米中間威力彈,造成的傷害也更大,而且因為射速高,會以更快的速度擊穿人體,即使彈頭停留在體內,也很難被取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小口徑的M4反而比中口徑的AK-47殺傷力更大。

相關焦點

  • 小口徑步槍子彈變小了,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其中大有門道
    二戰結束後,步槍可以籠統的劃分為戰鬥步槍和突擊步槍。其中,突擊步槍是一種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逐漸取代戰鬥步槍的新型步槍。它們雖然都是半自動步槍,但是在口徑方面卻有很大區別。而在大多數人看來,步槍的口徑越大,威力則越大。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卻是大錯特錯。
  • 為啥手槍子彈是圓頭的而步槍子彈是尖頭的?想知道隱藏什麼道理嗎
    經常關注槍械的人,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仔細觀察會發現:步槍、衝鋒鎗、機槍、狙擊槍的子彈大都是尖拱形的,而手槍子彈卻是圓頭形狀。有人會問,手槍的威力小要想射的遠,子彈頭應該是越尖越好啊,那樣才可以射的更遠,一開始我和你們的想法是一樣的,但是事實卻不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下。
  • [槍械發展史]從全威力步槍彈到小口徑步槍彈,子彈發展史後篇
    上一期的子彈發展史中篇將金屬定裝彈早期到無煙火藥普及之後的故事隨便捋了捋,故事已經說到一戰了。而今天的話打算把一戰到現在主流的小口徑步槍彈歷程講完,但話說回來,整個20世紀的槍彈發展其實都圈定在了金屬彈殼+全金屬被甲+無煙火藥這個框子裡。再沒有像十九世紀那種火帽、無煙火藥、金屬彈殼這類特別具備革命性的發展。
  • 我國用5.8mm,美國用5.56mm,為何步槍口徑都不取整數?
    導語:我國用5.8mm,美國用5.56mm,為何步槍口徑都不取整數?子彈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彈殼、底帽、發射藥、彈丸。雖然看上去很小,但實際上殺傷力卻很大,能夠奪取人的性命。那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子彈的口徑呢?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就發現子彈口徑一般都不會取整數。槍跟子彈都都是配套來使用,如果子彈不合適,那槍也發揮不了作用,這說明槍枝的口徑還是得需要看子彈的規格是多少。一般來說,彈頭的形狀和尺寸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把槍的射程和性能。
  • 步槍口徑有5.56mm、5.8mm、7.62mm,為何不取個整數?
    導語:步槍口徑有5.56mm、5.8mm、7.62mm,為何不取個整數?自從槍械誕生開始,就成為替代冷兵器作戰工具,後續戰爭基本都是以槍械主導,且不同的款式性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並且因為各國軍隊發展方向的不同,注重的點也不同,像美軍手裡的步槍要求全面性,俄式武器則是比較暴力,主要以高威力為主,並且採取的子彈口徑也有區別,一般分為5.56mm、5.8mm、7.62mm。
  • 中國用5.8mm,美國用5.56mm,為什麼步槍口徑都不取整數?
    【軍武次位面】: 不會飛的子彈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不論是在影視劇作品中,還是與槍械相關的刊文中,「口徑」一詞都是一個無從避免的重要名詞,但人們總是日久生疑:為什么子彈的口徑很多都不是整數?
  • 突擊步槍子彈為何大多不超6毫米?原來是被這個國家引領了風氣
    5.56毫米小口徑步槍彈,是北約成員國的標準用彈。由於北約各成員國家的步槍都在使用這款子彈,因此給人印象是現役的突擊步槍都在使用它。除了5.56毫米彈以外,還有5.45毫米彈(俄羅斯)和5.8毫米彈(中國)。小口徑步槍彈,是目前大多國家都採用的一種子彈。
  • 身為一把步槍卻使用大炮子彈是什麼體驗?步槍中的榴彈炮—Ash12.7
    小夥伴們都知道,穿越火線突擊步槍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子彈口徑一般有5.56mm和7.62mm兩種類型,例如M4A1使用的就是5.56mm子彈,而AK47使用的是7.62mm子彈。這些口徑的步槍大部分都具有機動性好,精準度高,可以連續射擊等特點。
  • 青海格爾木機場查獲旅客攜帶50發小口徑步槍子彈
    中新網西寧9月26日電 (趙凜松)記者26日下午從西部機場集團青海省機場公司獲悉,該公司所轄格爾木機場24日在旅客登機時查獲50發步槍子彈,這也是該機場自8月以來查獲第二起旅客攜帶子彈的事件。
  • 世界上第2種制式裝備的小口徑突擊步槍:AK-74
    作為前蘇聯裝備的第一種小口徑突擊步槍,也是世界上大規模裝備部隊的第2種小口徑步槍,AK-74突擊步槍的第一次公開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莫斯科紅場舉行的閱兵儀式上。 AK-74突擊步槍,是槍械大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於1974年設計的,採用了與AK-47步槍相同的氣動式原理和迴旋槍機閉鎖方式,50%的零部件與AK47的改進型AKM步槍的零件相同,但是為了發射5.45mm小口徑步槍彈而進行了相應的修改設計。 AK-74步槍的機匣由金屬衝壓製成,極其堅固耐用。
  • 今年中國將曝光的新一代小口徑步槍什麼樣?咱先從彈藥說起
    總有朋友在後臺留言,讓本人說說對今年可能曝光的中國新一代步槍的看法,其實在之前已經說過好幾次了,如果大家不嫌本人話難聽就再詳細說說。這個話題大概要分三次說清楚,今天先要說的是彈藥問題。熟悉輕武器的朋友都知道,先有彈後有槍,所以先說彈藥肯定是不會錯的。而真正要說明白未來槍械的發展方向,當然要「摸著鷹醬過河」。
  • 全球輕武器類型眾多,為何子彈口徑多數不採用整數?難度非常大
    我們不難看出一個規律,那就是主要軍事大國目前都在採用小口徑槍彈,但隨著未來單兵防護技術越發先進,小口徑槍彈難以日漸發揮應有的作用,威力也滿足不了未來作戰需求,因此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則研製了CS/LR18模塊化槍族,能在5.56mm和7.62mm口徑間輕鬆切換,美軍也啟動了下一代6.8mm中威力槍彈的研製工作,並讓該槍彈在未來全面取代目前的5.56mm槍彈。
  • 81步槍和85狙擊槍都用的7.62子彈,但為什麼不能通用?
    毫米子彈等等,在很多槍戰遊戲中以及很多影視題材中都是對這些子彈的口徑以最簡潔的數字帶過,殊不知哪些我們很熟悉的一些槍械雖然用著同樣直徑的子彈卻是不能通用的。AK47,以及在我國軍隊中風靡一時的81槓自動步槍,這兩種槍用的都是7.62的子彈,很多人覺得這類槍用的是北約標準的子彈,假如在戰場上遇到同樣口徑的槍是可以撿起子彈接著開火的。
  • 德棍用了都說好,德制7.92mm口徑子彈雜談
    兩次世界大戰中,以古板著稱的德國人在槍彈口徑上一向很有個性,其他國家子彈口徑都是規規矩矩的。比如美國.30英寸一家子有.30卡賓彈,和春田大栓和加蘭德的.30-06全威力彈。而老毛子7.62*54R大屁股彈口徑折合英制單位也是0.3英寸。
  • 國產大口徑高精度狙擊步槍亮相練兵場 助我特戰隊員狙擊2公裡外目標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國產新一代12.7毫米大口徑高精度狙擊步槍,這是該槍列裝之後首次公開亮相,它的列裝顯著提高了我軍特戰隊員遠距離精確狙擊能力。 外界認為這支槍是國產12.7毫米大口徑高精度狙擊步槍主要依據是彈匣。這支狙擊步槍彈匣巨大,彈匣大說明裡面子彈大,由此可以確定它是一支大口徑狙擊步槍。
  • 如果將子彈發射藥換上煙花爆竹用的黑火藥,子彈還能超音速嗎?
    鞭炮和煙花的火藥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黑火藥,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子彈彈殼內的發射藥就是用黑火藥做的,但是因為黑火藥燃燒不充分,殘渣太多,尤其是燃速(不是爆速)太快容易導致炸膛,因此目前已經被硝化棉發射藥(無煙火藥,不明白的可以查查)完全替代了。
  • 寫在巴雷特之前,80年代初的12.7mm口徑反器材步槍AMAC
    咱們都知道在一二戰時期有一票12.7-20mm口的反坦克步槍,但隨著二戰時坦克裝甲的增厚,反坦克步槍這種動能穿甲武器顯得有點弱雞。隨即而來的就是聚能穿甲原理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取代反坦克步槍。再到戰後,大口徑的反坦克步槍就一蹶不振,直到1990年的海灣戰爭,12.7mm的巴雷特以反器材步槍的ID重新喚起了一波大口徑步槍潮流。 那麼問題來了,反坦克步槍是怎麼變成反器材用途的,時間節點是啥?
  • 556子彈最強步槍,空投神器AUG剖析
    說到空投武器,最讓玩家們津津樂道要數AWM狙擊步槍了。作為《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中威力數一數二的神器,自然有著大量的崇拜者。但是很多玩家卻忽略空投武器其他武器,如Groza、AUG這類突擊步槍。下面我們就來說說AUG!
  • 寫在巴雷特之前,80年代初的12.7mm口徑反器材步槍AMAC-1500
    咱們都知道在一二戰時期有一票12.7-20mm口的反坦克步槍,但隨著二戰時坦克裝甲的增厚,反坦克步槍這種動能穿甲武器顯得有點弱雞。隨即而來的就是聚能穿甲原理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取代反坦克步槍。再到戰後,大口徑的反坦克步槍就一蹶不振,直到1990年的海灣戰爭,12.7mm的巴雷特以反器材步槍的ID重新喚起了一波大口徑步槍潮流。那麼問題來了,反坦克步槍是怎麼變成反器材用途的,時間節點是啥?
  • 為何步槍彈匣只有30發子彈?原因很簡單,卻沒幾個人知道
    眾所周知,每把槍械的彈匣容量都是不同的,這與槍本身的構造有著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手槍的彈匣容量相對的較少,比如轉輪手槍能裝配6發子彈,這與它的轉輪彈巢有關,因為圓形講究的是對稱美,裝載六發子彈使其在穩定性、觀賞性上都是最完美的,這也是經過無數次的改進得來的。我們熟知的沙鷹手槍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