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棍用了都說好,德制7.92mm口徑子彈雜談

2020-12-19 瘋狗的輕武

兩次世界大戰中,以古板著稱的德國人在槍彈口徑上一向很有個性,其他國家子彈口徑都是規規矩矩的。比如美國.30英寸一家子有.30卡賓彈,和春田大栓和加蘭德的.30-06全威力彈。

而老毛子7.62*54R大屁股彈口徑折合英制單位也是0.3英寸。

本子的30/38大蓋的有坂彈(1.2.3)和意呆利6.5卡爾卡諾彈(4.5.6)都是6.5毫米~

唯獨幫助德棍打天下的7.92mm子彈無論公制還是折合英制都讓人一臉懵逼

今天狗子就來和大家聊聊德棍一票7.92口徑

首先當然是德國人裝備最為廣泛的7.92*57全威力步機槍彈啦~

1886年德國人的死對頭法國人在自家8mm勒貝爾彈上開始使用無煙藥,德國人怕落後就要挨法國人的打。自然人也開始研製新子彈來代替老式11mm黑火藥毛瑟彈。

7.92*57mm是由1887年開始由德國陸軍司令部投入使用,7.92毫米子彈彈頭實際直徑都是8毫米以上,而槍管陽膛線直徑7.92mm。不過為了方便,7.92*57彈也一般被叫做8mm毛瑟。而我們抗戰時期把他叫做七九彈。

7.92*57mm子彈最早用在了和毛瑟爸爸八竿子打不著的的M1888委員會步槍上,所以也叫M88步槍彈,早期還是圓頭的。

M1888委員會步槍使用M88彈彈道相比於11毫米毛瑟彈要好太多了,620米的初速保證彈道平直,殺傷力拉滿,然而M1888畢竟是半路出家的野雞設計,炸膛、故障成為了家常便飯~

(德棍:這槍狠起來先打射手)

所以後來毛瑟爸爸的正統Gew98上位,並在無煙火藥彈普遍從圓頭改尖頭的大潮中重新設計了7.92*57

雖然兩種子彈看起來一毛一樣,但是尖彈的彈頭直徑為8.20mm,大於圓彈的8.08mm,因此兩種子彈並不能通用~M1888使用尖彈妥妥炸膛。

這批尖彈陪著一代德國人度過了蹲坑的一戰歲月,等一戰結束之後。德國人到時腦殼子開竅,發現Gew98太長了,於是把槍管砍到600mm。但問題又來了,因為這批尖彈頭質量輕,由較短槍管發射時候槍口焰巨大。但試了一下一戰時用在機槍上的重尖彈之後發現挺合適的。(機槍講究遠距離壓制,因此用帶艇尾的重彈在有效射程上更優)。所以後來二戰時候那批600mm槍管的98K以及MG42什麼的全是用這批毛瑟重彈。

當然,德棍這麼愛792,怎麼可能就只有步槍彈呢。同樣是二戰,各國的坦克越來越皮糙肉厚。一戰時期德國M1918德國反坦克發射的13.2*92SR也只能在100米的距離內穿透20毫米的裝甲,明顯不夠用。

而且因為彈頭質量大,加上沒有有效的後坐力緩衝手段,M1918反坦克槍後坐力也大上天,一槍打下去廢不廢坦克不知道,費射手倒是真的。

右肩一槍,左肩一槍,鐵十字勳章,回去養傷。

於是德國人在1938年將13.2*92TuF彈去掉半底緣,並且縮口到7.92mm這樣既減小了後坐力,又增加了初速,也提高了穿透力。

最後定型出來的就是7.92*94穿甲彈,相比於彈殼,彈頭過於細小,牙籤懟大缸的既視感有沒有?

7.92*94是二戰德國人用的最廣泛的反坦克彈,而7.92*94彈都是用在PZB38/39反坦克步槍上。發射時,彈殼中14.7克發射藥可以給14.5克的鎢芯穿甲頭每秒1200米的初速。擁有一萬焦耳動能的7.92mm鎢芯彈頭勉強可以在100米距離內日穿30mm裝甲,在200米距離上可以打穿20mm裝甲。

但穿深也只能欺負一下波蘭廢物以及毛子早期的脆皮T26、BT5什麼的 ,遇到T34和KV1之後只能賣個萌,而因為彈頭太輕,擊穿後效太差。即使打穿了坦克,只要沒擊中乘員,坦克還是繼續開。

戰爭後期PZB38/39反坦克槍越來越雞肋,於是德棍覺得懟不了坦克就就乾脆把PZB38/39改裝了槍口,發射7.92*94木尖空包彈發射反坦克榴彈,直到戰爭結束。

二戰打到一半時,德國人發現戰爭和毛子點對點射擊距離一般都在400內。使用7.92*57mm的98k射速低,威力又太過剩。

而一票打9*19mm帕彈的MP34等衝鋒鎗雖然火力很猛,然而戰壕掃帚是個小短腿,有效射程撐死100米~

於是德國人想彌補7.92*57mm與9*19mm這兩種火力中間巨大的空檔。開始在7.92*57全威力彈的基礎上不斷實驗。截斷彈殼到不同長度,縮口到7.92mm並塞進短一號的彈頭。

一來二去,由1938年的7.92*30 實驗彈方案改進而來的7.92*33彈,並在1941年從一票截斷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元首快樂彈

7.92*33彈的彈頭重8.1克,初速達到了690米每秒,槍口動能在1900焦耳左右。7.92*33彈最先用在了Mkb42「卡賓機關槍」上, 最後成就了STG44

東線戰場上,毛子波波沙打的沒他遠,莫辛納甘大栓打的沒他快。元首最愛的STG44發射出的7.92mm子彈如同疾風驟雨,把一幫渣毛子按在地上摩擦。德棍甚至還為STG44配備了夜視儀和轉彎槍管來日夜不分的欺負老毛子。

吃夠了中間威力彈的苦,毛子也含著淚開始研製自己的7.62*41mm中間威力彈,這才有了日後的7.62*39彈以及AK那一大家子

差不對捋完了,可能很多人會問,德棍喜歡7.92、毛子喜歡7.62,而且這種口徑的各種槍都有,是因為不同槍械可以通用麼?當然不能,步槍彈、中間威力彈、反坦克彈殼長、殼底的樣子都不一樣,怎麼可能通用。但由於7.92是指槍的膛線陽線尺寸,統一的口徑方便槍管鑽造和膛線加工,這也是省成本的一個方式。

相關焦點

  • 中國用5.8mm,美國用5.56mm,為什麼步槍口徑都不取整數?
    ▲為何子彈口徑大多不是整數?眾所周知,不同口徑的彈藥在通常情況下是不能通用的。甚至同種口徑的彈藥,若是規格不同便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武器。所以在討論子彈口徑為何不是整數的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槍械何來口徑一說。
  • 步槍口徑有5.56mm、5.8mm、7.62mm,為何不取個整數?
    導語:步槍口徑有5.56mm、5.8mm、7.62mm,為何不取個整數?自從槍械誕生開始,就成為替代冷兵器作戰工具,後續戰爭基本都是以槍械主導,且不同的款式性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並且因為各國軍隊發展方向的不同,注重的點也不同,像美軍手裡的步槍要求全面性,俄式武器則是比較暴力,主要以高威力為主,並且採取的子彈口徑也有區別,一般分為5.56mm、5.8mm、7.62mm。
  • 全球輕武器類型眾多,為何子彈口徑多數不採用整數?難度非常大
    目前,全球輕武器可謂派系林立,但是其所用的槍彈無外乎以下幾種,比如手槍基本採用的是5.45mm、5.8mm、9mm、11.43mm等口徑的槍彈;自動步槍基本採用的是5.45 mm、5.56 mm、5.8 mm、7.62 mm等口徑的槍彈;大口徑的機槍,基本採用的是12.7mm、14.5mm
  • 我國用5.8mm,美國用5.56mm,為何步槍口徑都不取整數?
    導語:我國用5.8mm,美國用5.56mm,為何步槍口徑都不取整數?子彈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彈殼、底帽、發射藥、彈丸。雖然看上去很小,但實際上殺傷力卻很大,能夠奪取人的性命。那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子彈的口徑呢?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就發現子彈口徑一般都不會取整數。槍跟子彈都都是配套來使用,如果子彈不合適,那槍也發揮不了作用,這說明槍枝的口徑還是得需要看子彈的規格是多少。一般來說,彈頭的形狀和尺寸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把槍的射程和性能。
  • [槍械發展史]從全威力步槍彈到小口徑步槍彈,子彈發展史後篇
    上一期的子彈發展史中篇將金屬定裝彈早期到無煙火藥普及之後的故事隨便捋了捋,故事已經說到一戰了。而今天的話打算把一戰到現在主流的小口徑步槍彈歷程講完,但話說回來,整個20世紀的槍彈發展其實都圈定在了金屬彈殼+全金屬被甲+無煙火藥這個框子裡。再沒有像十九世紀那種火帽、無煙火藥、金屬彈殼這類特別具備革命性的發展。
  • 二戰時期日本人用的最差的重機槍 92式重機槍
    日本軍隊為了加大殺傷力,將三年式重機槍進行改進,口徑精度更高的7.7MM槍彈,比三年式重機槍更進一步加重重量竟然高達63公斤,主要是為了增加散熱片以利持續射擊。另外將握把從框式改為摺疊式,將扳機從扣動式改為壓鐵式。
  • 老外真會玩,把一發12.7mm子彈塞進霰彈槍裡發射會怎樣
    油管上有個叫Edwin Sarkissian的不差錢UP主,日常會拿槍打個頭盔、西瓜或者手機啥的,來興致了還會射一下蘭博基尼或者用手雷炸個保險箱、ATM機啥的。狗子這篇水一下它的一個測試,把一枚12.7mm重機彈塞進萬物皆可噴的霰彈槍裡發射會出現啥情況。
  • 中國這款子彈明明是5.81mm,為啥只取5.8呢?有大學問
    只要是說到槍械類的話題,「口徑」二字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字眼。大家常聽到的口徑都是幾點幾毫米,不禁有夥伴產生疑問,為什麼口徑不用整數呢?整數不是更好記嗎?彈藥類型有很多,不同的彈藥和不同的槍械一般是不能通用的,對彈藥的要求非常,使用不匹配的彈藥會加劇槍枝的損壞,而且精準度,威力和射程都有很大影響。
  • 身為一把步槍卻使用大炮子彈是什麼體驗?步槍中的榴彈炮—Ash12.7
    哈嘍大家好,我是遊戲麻辣拌。小夥伴們都知道,穿越火線突擊步槍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子彈口徑一般有5.56mm和7.62mm兩種類型,例如M4A1使用的就是5.56mm子彈,而AK47使用的是7.62mm子彈。
  • 口徑33.7mm,開一槍射手被甩飛,推薦兩人共同使用
    在槍炮領域,20mm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口徑低於20mm的武器屬於槍械範疇,比如HK416步槍(5.56mm)、M82A1巴雷特狙擊步槍(12.7mm);而口徑等於或大於20mm,那就可以稱為炮了,比如M61火神炮、AM-23航空機炮等等。
  • 槍械口徑為什麼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真相鮮為人知!說出來別不信
    通過一些軍事類報刊、雜誌以及遊戲,我們可以了解到,槍彈口逕往往不會取整數,以突擊步槍子彈為例,它就有7.62*39mm、7.62*51mm以及7.62*25mm等不同口徑,那麼,世界各國為什麼不乾脆將子彈及槍械口徑做成整數呢?
  • 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這把槍讓 45口徑子彈變廢為寶,網友:小98K
    在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當中,除了空投狙擊槍之外,地圖中會隨機刷新4中狙擊槍,分別是裝備9mm子彈的VSS,裝備5.56mm子彈的MINI14以及裝備7.62mm子彈的SKS和Kar98K。隨著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上線沙漠地圖,沙漠地圖的專屬狙擊槍也隨之出現在地圖中,它就是配備.45口徑子彈的Win94。在之前的地圖中,很少有玩家會使用.45口徑的武器,因為無論是手槍還是衝鋒鎗,其使用場景以及武器本身的性能並不出眾。手槍的話作為初期的武器,在遊戲的前期就會被淘汰,即使是一把霰彈槍,也會明顯優於手槍。
  • 世界上第2種制式裝備的小口徑突擊步槍:AK-74
    作為前蘇聯裝備的第一種小口徑突擊步槍,也是世界上大規模裝備部隊的第2種小口徑步槍,AK-74突擊步槍的第一次公開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莫斯科紅場舉行的閱兵儀式上。因此,前蘇聯軍方決定採用新型的子彈,並且對AKM步槍發射小口徑步槍彈藥,開始嘗試改裝設計。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本人開始並不贊同蘇聯軍方採用小口徑步槍彈,但仍然根據軍方的要求研製出了AK-74突擊步槍。
  • 小口徑步槍子彈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我們都想錯了,其中大有門道
    小口徑步槍子彈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我們都想錯了,其中大有門道所謂不同的槍配不同的彈,日常我們常聽說關於國產槍枝5.56毫米,7.62毫米,12.7毫米子彈口徑的數據,這些子彈為什麼會精確到毫米數後2位,真的是子彈口徑越大殺傷力越大嗎?
  • 告訴你子彈擊中人體各個部位的真實威力!
    所以在真實戰鬥中,都是以戰鬥隊形展開。兩人之間大概保持20~50米距離--二戰和解放戰爭中的中國軍隊也是這麼做的。  當一顆7.62mm口徑的步槍子彈以850米/秒的速度射穿人體之後,都會發生些什麼?
  • 9毫米和0.45毫米子彈哪個傷害高?為什麼?
    世界上沒有0.45毫米口徑的子彈,只有0.45英寸(點四五)。0.45英寸直徑為11.43毫米口徑,只有一種規格,那就是柯爾特的45ACP子彈,主要供應柯爾特M1911手槍使用。
  • 81步槍和85狙擊槍都用的7.62子彈,但為什麼不能通用?
    二戰後至今,世界上的輕武器更新換代很快,槍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很多不同的步槍用的卻是一樣的子彈,比如說跟隨世界軍隊潮流的5.56子彈,7.62子彈,12.7子彈,5.8子彈,9毫米子彈等等,在很多槍戰遊戲中以及很多影視題材中都是對這些子彈的口徑以最簡潔的數字帶過,殊不知哪些我們很熟悉的一些槍械雖然用著同樣直徑的子彈卻是不能通用的。
  • 俄羅斯新機槍使用的6.7mm彈藥 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該槍的彈藥是全新型號,其彈殼就是沿用的7.62×51mm北約彈藥,通過縮小口徑,安裝了一枚6.7mm彈丸。這種手法其實美國早就用了,就是現在正在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參加小口徑狙擊步槍彈藥選型的6.5克裡德莫爾彈藥(6.5 creedmoor)。很多人感覺這簡直就是「毛將不毛」的鐵證啊,其實,這真的不怪毛子。
  • 二戰中最嬌貴的重機槍:日本92式重機槍,被盟軍戲稱「啄木鳥」
    92式重機槍是日本軍隊在二戰中最有名的重機槍,該槍是日本武器設計師在1932年以哈奇開斯機槍為藍圖設計的使用7.7毫米口徑子彈的重機槍,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機身和槍管布滿散熱片,以便加強槍械持續作戰能力。現在很多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中92式重機槍出鏡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