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如此,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堅韌品質?

2020-09-24 琉璃巧育兒

文/琉璃蘇比


幼兒園終於開學了。

送孩子到幼兒園門口,園長率領幾位老師在那疏導學生進園。大門對面站著三位民警,估計是開學關鍵期,要監督第一天入園是否規範。

孩子排一條隊,家長排一條隊,每人隔一米距離。家長打完卡,就可以離開了。

孩子入園則要一連串「闖關」:大門口有老師拿著體溫槍,測一次體溫,放進一個人;入園後洗手,消毒或烘乾;再去校醫那排隊,做晨檢;然後進教室,班主任在門口迎接,又測一次體溫才給進。

看到孩子闖關完進了教室,終於鬆了一口氣。神獸終於入園/籠,歸位,全身輕鬆舒爽。

此時,離早該開學的春季學期已經過去三個多月。

繼大人們復工復產後,孩子是最後復學的。宅在家裡三個月,還是需要恢復正常學習,畢竟學校的豐富環境、系統的課程、專業的老師才適合孩子們學習成長。家庭教育做得再好,也不能脫離校園,孩子是社會人,不能脫離團體成長。

孩子的正常復學,也意味著順利渡過戰疫。在全球病例上升到700多萬人之時,真不容易。感恩背後強大的祖國。

這讓我想起了戰爭時期,孩子們是如何上學的呢?


一、戰火紛飛的年代,孩子如何上學

1.無學可上,從小就去當童工

在動蕩年代,只有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上私塾,窮人家的孩子只能去當童工,沒有學習的機會。

在吃不飽的年代,儘管很多張嘴吃飯,但人們信奉人多力量大,多一個孩子多份勞力,拼命生。

如果你問家裡的老人,一定會發現,老一輩很多都有七八個兄弟姐妹。10個以上的也很常見。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就有12個兄弟姐妹,明星李若彤,家中也有十個兄弟姐妹。

所以懂事的姐姐把上學的機會留給弟弟。或哥哥姐姐上了小學就輟學在家,因為他們要挑起守護家的責任,以勞力換取糧食。

2.戰亂時期,學習總是中斷。

動亂時期,孩子們的學習總是被中斷,運送物資,甚至上戰場。

小小年紀,就負起了民族存亡的責任。

你看這張圖,他像戰士嗎?不,他只是個孩子啊!

記得小時候,螢屏上有個抗日小英雄叫小兵張嘎,成了很多孩子們的英雄,他掩護八路軍,救八路軍,後來又加入了八路軍,少年英雄的形象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幾代人。

3.學習唱抗戰勝利歌

人們把希望都編進了歌裡,童謠裡。那個年代,每個人都會哼幾句抗戰勝利歌,保家衛家的希望,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

小時候聽我媽唱得最多的就是革命歌曲:《南泥灣》、《瀏陽河》、《洪湖水浪打浪》、《唱支山歌給黨聽》……

4.在革命中學習

喊口號,革命宣傳語,是當時的孩子們學習最多的內容之一。一有運動,就要放下功課參與其中。

5.在防空洞裡學習

戰亂期,隱蔽環境和防空洞成了孩子們呆得最多的地方。

老師千方百計地尋找隱蔽的地方帶孩子們學習。

抗日戰爭博物館裡,有位老人的自傳,他寫:日軍飛機轟炸過後,人們從防空洞裡出來,又恢復到正常生活,上學的上學。學校一聽到防控警報都會疏散孩子到附近的防空洞,而家人也會派人來找。

6.敵人來了,趕緊轉移

敵人來了,學校的老師們就要趕緊轉移孩子們到安全的地方。

學校被炸毀成廢墟,全校轉移是常有的事。孩子們的安全,就是最重要的任務。

只要能找到地方,在山洞裡擺幾張課桌就是教室。

因為戰亂,孩子們早早扛起了養家責任,甚至保護人民和財產,和敵人對抗。懂得了什麼是保家衛國,儘管他們還小。幼小的身軀卻承擔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重任!

在貧瘠歲月裡,生活總是伴隨著不安和苦難,貧窮使孩子早當家,一丁點大就懂得了責任,替父母分擔,照顧弟弟妹妹。很少笑,但一點小收穫,笑意就會在他們臉上蕩漾好些天。

兒童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本該是我們保護的人,過著幸福的童年,無憂無慮地學習。

但是,當國家有難,山河有恙,孩子又談何幸福?

是苦難造就了堅韌。


二、和平年代,仍然有戰火肆虐,孩子們並未停止學習

如今,中國日漸強大,不再受強國欺凌。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過去,但是世界上其它的角落,仍然有孩子們過著在戰火肆虐中的學習和生活,比如敘利亞。

他們在只能容納大約120名學生的地下洞穴上課,還要分為兩撥上。這裡一下雨這裡就會被淹,而且洞內光線昏暗。

學習的山洞的入口在十分隱蔽的地方。孩子們學習完就出來。

還有另類的教室。創造出這個「移動教育大篷車」的人一定是極其具有教育情懷的人。儘管位置十分狹小。但總算有了暫時安全的教室,在這樣的曠野裡,不會成為敵人的目標。

老師們還想出了各種創意十足的方法,比如用車廂窗口來為孩子們表演木偶劇。艱苦的學習條件,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給孩子們帶來極大的感官體驗。

正常的學校都被炸毀了,只有一些殘存的教室外殼勉強能用。

然而生活依然在繼續。數以百計的孩子非常勇敢,冒著日復一日的空襲和戰火,前來接受教育。

為了堅韌活下去,他們別無選擇。


三、戰疫中的孩子,如何學習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肆虐全世界,孩子們無法正常上學,天天宅在家。

孩子們被教育:「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少聚集!「他們也感受到了大人嚴肅表情,冷寂的街道,戴上口罩的行人。

到了開學的日子,仍然無法正常上學,疫情未控制,卻誰也不敢冒然開學,孩子們的防疫能力較弱。

無論疫情如何肆虐,校園,是最需要保護的淨土,孩子是我們最需要守護的人。

復產、復工,人們恢復了正常生活。而開學的日子延遲又延遲。從三月到六月,從春天到夏天。


1.停課不停學:學習網課

人對於外部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無法復學,但,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火了。

所幸網際網路十分發達,在家也可以學習。

2.山區的孩子,學習條件仍然堪憂。

上網課,對城裡的孩子來說是小問題,他們熟練使用電腦IPAD手機,也有網絡隨便用。

但對山區的孩子來說,就困難了。山裡沒網絡,手機沒信號。有的家裡只有一臺手機,父親去工地上班,無法出示健康碼,羞赧地解釋說:因為手機被孩子拿去上網課了……

還好有山村好教師。立責於心,履責於行!

有位老教師甚至每天來回走30公裡山路去收孩子們的作業。

為了不耽誤學習,老師們翻山越嶺地給孩子送教。

有些同學需要每天舉著手機翻過一座座山去找信號,甚至還要爬上海拔3800米的雪山上才有信號,學完回來,已凍得哆嗦。

即使條件艱苦,孩子們也沒有輕易放棄學習。

家住四川某個山村的楊秀花同學,每天六點起床,帶足一天的口糧,拿起書本和手機,跑到離家4公裡遠的一個懸崖邊。因為只有這裡信號特別穩定,在懸崖邊學習到下午5點才回家。

克服困境,才能造就堅韌的人生。


3.戴防護工具上學

大學中學陸續上學後,小學生也開始復學了。不過帶齊全了防疫工具。

口罩,一米帽,還有一米翅膀。

特殊時期,既轉移了孩子們的注意力,緩解恐慌感,又可以用具象告訴孩子如何保持相應的距離。還能提高親子製作的樂趣,挺好。


四、戰疫之下,暖心的孩子

1.未等來開學,先送媽媽上戰場。

她的媽媽是醫護戰士,是最美的逆行者。當媽媽接到召喚,需要前去支援,她依依不捨,但流著淚鼓勵媽媽:媽媽一定要平安回來。

2.孩童有話/畫說

孩子們用稚嫩的畫,還有暖心的話為抗擊疫情加油打氣。

3.暖哭了醫護戰士的孩子

一個小男生,跑到醫院前臺,放下一個信封敬了禮就跑了。護士打開一看,有一千塊錢。還有一封感謝信。追出去,他早跑遠了。

這孩子把醫生護士們都感動哭了。

孩子,可能比你更懂愛的表達。也是愛,豐滿了他們的堅韌的人生底色。


五、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戰爭,讓小小的孩童也讀懂了家國情懷。有國才有家,「少年強則國強」

家園被毀,每個人都奮起抵抗。正是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讓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砥礪前行,跨過無數艱難險阻,用辛勤的雙手創建了新中國。

而疫情,則讓孩子們學會了奉獻愛心,幫助他人,團結一致全力以赴保衛人民。

平淡的生活,可能無感。在特殊時刻,才更加感受到國家的力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感受到被勇敢的人守護著,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感受到舉國上下一心共克時艱,很多令人動容的畫面。

在艱難的戰疫中,也感受到了身為中國人的驕傲,這是對孩子愛國教育最好的方式。

即使是孩子也能做力所能及的事,用各種繪畫、手抄報、詩歌、舞蹈,自己擅長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加油。

在為疫情鬥爭犧牲的同胞舉國哀悼,防空警報聲,汽車鳴笛聲,向犧牲的英雄們致敬,在這樣的氣氛中,孩子人感受到了什麼是愛國情懷,明白到了什麼是為祖國為社會做貢獻。

以前,爺爺奶奶經常和我們講戰爭年代的故事。現在輪到我們,給孩子講戰疫的感人的故事。

感受時代,感受家國情懷,也感受堅持與守護。


六、培養孩子堅韌品質,無論身處何境,都能閃耀人性光芒

無論是戰役,還是戰疫,我們可以教會孩子什麼?

1.教孩子們學會堅韌和堅持。

在苦難面前,只有堅韌和堅持,才能帶我們砥礪前行,衝破重重困難。

幸運青睞自己時學會感恩,命運磨練自己時學會堅韌。

培養出孩子的堅韌品質,無論身處何境,都能閃耀人性光芒。

2.教孩子們學會愛國,學會守護他人。

每個人都怕死,每個人都自私。但在家國大義面前,是什麼支撐著這些士兵勇敢地向前衝?

是愛國精神。我們無時不刻不被守護著,教孩子學會感恩,等有一天,換我們來守護他人。

3.教孩子們學會勇敢無畏。

他們出生於苦難的戰爭年代,但是勇敢無畏。

他們是美麗的逆行者,不計報酬,不計生死。

4.懷著必勝的信念,頑強前行。

戰爭和疫情都很可怕,很殘酷,都能奪去無數人的性命。

戰爭瞬間讓繁華都市變成廢墟,使可憐的孩子無家可歸。疫情讓繁華都市變成空城,街道冷清。

但經過這血的洗禮,贏來勝利的可貴。經歷跋涉的煎熬、挫敗的洗禮,才會漸漸厚重而充盈。

懷著必勝的信念,頑強前行,就一定能夠迎來成功。

如同鍾南山在給全國中小學生的信中寫道:「你們是未來的接班人,希望你們好好學習,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不懼艱辛、勇敢前行!」

生命會前行在歷史的脈絡上,只有人性堅韌的品質,才能鐫刻出光輝的徵程。

無論戰役還是戰疫,在動蕩不安的時期,孩子是我們最需守護的人,守護孩子,也是人性最純粹的柔軟與善良。也是守護傳承,守護希望,和守護未來。



你好,歡迎關注@琉璃巧育兒,我是琉璃蘇比,國際IP繪本作者,繪本閱讀指導師,家庭教育講師。將會分享更多一勞永逸的育兒法,提升孩子未來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賓大教授: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在2013年TED演講時,給予Grit如此定義。)周圍的人要是都能互相合作,互相鼓勵,才能走的更遠。如果你碰壁跌倒,你爬起來繼續跑,尋找一條更好的路。當然,成功也包括好的教育、職業以維持生計,但我相信,以上的品質都大大地增強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而且能在自己做的事情中找到意義和滿足。
  • 蕪湖腦癱少年高考623分,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異的孩子
    最近各省市高考成績陸續公布,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蕪湖一19歲腦癱少年姚俊鵬也憑藉623分的高考成績登上熱搜,引起網友的熱議,不禁驚嘆於他優異的成績,更是敬佩他身殘志堅,樂觀豁達的品質,他的成績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身後的父母,到底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呢?
  • 像李子柒那樣勇敢堅韌,孩子散發光芒,家長該如何培養?
    這就是父母要教給孩子的勇敢與堅韌。(3)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朋友越多膽子越大。教給孩子社交的基礎禮儀和技巧,並創造機會讓孩子大膽表達,即使有了矛盾也嘗試著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擺脫羞怯,自然勇敢。(4)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主見的孩子更勇敢。
  • 如何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質?
    誠實可靠的人才是很多人信任的,良好的道德需要培養,每個父母都希望寶寶將來能夠成為了對社會有用的人,並且有著優秀的品德! 教育之路漫漫,孩子的多種行為實際上是從父母那裡學到的。父母應該為孩子樹立好榜樣,牧羊寶貝兒童樂園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如何引導培養孩子誠實的優良品質。
  • 賓大兒科教授: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期望而成長,往往會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這裡一定要強調清楚,高要求並不指的是外在成就,不是全 A,也不是獲獎和體育榮譽,而是擁有體諒,尊敬,誠實,善良,負責等等這些家長希望孩子所擁有的優良品性。 高要求的定義是家長能知道孩子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家長期望孩子能展現出他們的美好天性及優良品質。
  •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品質,這幾個建議,家長一定要看
    自強不息的品質是孩子成長的內驅動力,但有些家長就愛一手操辦孩子的所有事情,還對孩子的期待特別高。其實沒有孩子自願,最後只會適得其反。因此家長必須重視自強不息這個品質的正確培養。,那怎樣才能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品質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敢品質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勇敢的品質,但有些孩子膽子卻很小。比如有些孩子每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就往往會感到害怕,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鬼怪」等等。長期下來,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個性發展,缺乏獨立性,甚至會導致某些心理障礙及性格病態的發生。
  • 想要培養樂觀而堅韌的孩子,你應該知道的3個方法
    孩子面對困難的樂觀與堅韌在這個時候就顯示出其重要性。而我們培養孩子的終極目的,也是希望我們的孩子有創造未來的樂觀,有面對困難的堅韌。那麼如何來培養樂觀而堅韌的孩子呢?第一,從優勢出發,幫助孩子發現優勢,培養優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對我們自己,還是對我們的孩子,我們總習慣於查漏補缺,聚焦劣勢。我們總以為這樣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不斷成長,然而事實是,當我們的目標只看到劣勢,往往體會到的就只有消極和乏味,看不到希望。
  • 我度日如年,卻沒人看見:比起分數,孩子意志的堅韌更應得到重視
    深以為然,勇敢從來不分年紀大小,孩子的堅韌應該從小就培養,而不是等到長大,品行已經定型後再進行突擊訓練。而作為家長,並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忽略堅韌性格的養成。畢竟,所有的水到渠成都是厚積薄發的結果,哪裡會有一步登天的成功呢?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輝煌,卻自動忽略掉他人付出的努力。試問:若不是堅韌與理想的契合,又怎麼會有望塵莫及的光鮮呢?
  • 培養一種堅韌的性格,堅持把事情做好,非常的重要
    可能有些同學在學習上不是很出色,但是如果培養自己好的意志力和堅持的個性,也會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因為已經有很多人都證明了這點,只要有堅持而且努力,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可能學習天分上差一些,但是能培養出屬於自己意志力和堅持的個性優勢,也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成就。這就是一種性格上的堅持和養成,所以大家經常說要培養同學們一種堅韌的性格就是如此。
  • 孩子愛推卸責任,如何培養孩子敢作敢當品質?教你4個小妙招
    當遇到自己闖下的的小禍時,小傢伙百般抵賴,推卸責任,相信這會讓父母感到棘手吧.那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敢做敢當的好品質呢?4招讓孩子有擔當,我們來看看吧。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當要孩子記住做某事時,與其讓大人經常提醒,還不如讓孩子自己記下要做的事情,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地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只有當孩子明白了這點,才能逐步地發展為對家庭、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負責。
  • 如何培養孩子勇敢的性格,勇敢品質培養的六點建議
    在爸爸看來,男孩子最應該具有的品質就是勇敢。為了讓董宇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在他剛會走路時,爸爸就和他一起玩拋接球的遊戲,訓練他身體的靈活性。孩子跌倒了,爸爸也不會扶他,而是讓他自己爬起來。董宇6歲的時候因為看到一條蛇嚇哭了。爸爸知道後沒有責怪他,而是詳細地給他講解了蛇的種類和生活習性,教他如何辨別蛇是否有毒。後來,爸爸又帶著董宇去動物園觀察毒蛇,董宇對蛇了解了,恐懼也就消失了。
  • 家長怎麼做,才能培養出積極樂的孩子?掌握以下辦法即可
    現在多數的孩子性格都是非常積極樂觀的,這類孩子也非常容易討得大人們的喜歡。所有的家長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可以培養出一個積極樂觀,非常自信的孩子。這類孩子在如今的這個社會是具備一定的優先權的,像一些事情,往往都是積極勇敢的人才能取得名額,因為他們面對這種事情,內心不會產生懼怕,而是非常勇敢的去面對,這對自信的人來說是不害怕失敗的,他們更害怕的是沒有機會。
  • 小學階段,如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最近有很多家長在問我們一個問題:小學階段怎麼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那麼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點來考察學校的師資力量比較好:看一看學校的校史,教學理念如何,教師的教學水平怎麼樣?問一問學校的優秀教師有多少,學歷如何,教學經驗是否豐富。了解一下學校教師的素質如何,對待學生的態度如何。老師的教學態度如何,是嚴謹的還是粗心大意的等。
  • 為什麼擁抱對於你的孩子如此重要?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很多人都忘記如何表達愛意了,特別是對於孩子,總覺得孩子還小,不用表達,其實,要想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首先要學會表達愛。「擁抱」就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試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擁抱過我們的孩子了!
  • 如何培養孩子做事的長性 | 告訴你2個關鍵因素
    當然,一方面孩子成長過程中,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需要一些探索和嘗試,是可以理解的。 但另一方面,家長還是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恆心與毅力,才能養成做事堅持到底的品質。在培養孩子做事的堅持性上,主要有2個關鍵的因素。
  • 談談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必須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收穫 如果孩子小時候沒有培養出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沒有培養出嚴格自律的好品質,整天只知道好吃懶做,貪圖享受,在學習和生活中只要遇到困難就退縮,根本就沒有持之以恆、刻苦鑽研的精神,那麼我斷言,孩子是很難學到東西的,長大了也很難成才。即便是成了才,也是一種偶然吧。
  • 臨沂:警惕"偽智力" 專家教你培養孩子自主性品質
    他解釋道,一個人的智力需要一個緩慢的對環境的自適應過程.很多家庭心急火燎地幫助孩子拔高學習的成績,如陪伴、監督與輔導,一段時期內可以凸現出孩子的優勢,比較容易獲得好的成績.但這是一種"偽智力",是父母的智慧被疊加的結果.
  • 培養孩子3個品質,比什麼都重要,智慧父母提前看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一件事,不再依賴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夠獨立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再因為遇到一些挫折而受到阻礙。最重要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夠獨立的承擔起屬於自己的一份人生責任。培養孩子3個品質,比什麼都重要,智慧父母提前看!
  • 家長的長遠目標是培養出一個健康的成年人
    努力,堅韌4. 心繫他人,珍惜與家人、朋友和社會的關係5. 堅毅性(Grit)(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種品質就叫做堅毅,」AngelaDuckworth 在2013 年TED演講時,給予Grit 如此定義。)6. 具有創造力和創新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