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18日,《中學語文教學》雜誌隆重推出的「中國語文人在線」第九、十期如期舉行。
10月17日上午,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二級教授黃厚江先生做了題為《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和基本策略》的報告。黃老師指出,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和基本策略是緊密地糅和在一起的,講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過程中也必然滲透基本策略。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通俗地說就是,語文閱讀教學是什麼。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從課程的角度說,就是閱讀教學的課程價值是什麼;從教學的角度說,語文閱讀課要教給學生什麼;從學生的角度說,學生為什麼要上閱讀課,上閱讀課有什麼意義。隨後,黃老師結合自己幾十年的教學實踐對這一問題做了回答。他指出,閱讀教學的課程價值有三個:一、讓學生通過閱讀教學學會閱讀,這是最重要的價值。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閱讀呢?首先,讓學生在閱讀中提煉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語文的知識;其次,引導學生按照閱讀的規律去閱讀;再次,讓學生了解不同文體的特點,掌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二、在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積累。那麼,學生都應該獲得哪些方面的積累呢?1.豐富的語言積累;2.知識的積累;3.生活的積累;4.思想感情的積累。三、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網友「Zhoulamei」感慨道:「指點迷津,最喜歡聽這種有豐富一線教學實踐經驗的專家講座,道出實情,對問題有真知灼見。黃老師的講座,我期待很久,聽完也是收穫滿滿,把學到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改變自己的教育人生,是對黃老師和這個平臺組織者的最好報答。謝謝黃老師,謝謝這個平臺的組織者。」
黃老師談的是閱讀教學的課程價值,那麼,核心素養時代的語文課程改革指向哪裡呢?
10月18日上午,教育學博士,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特級校長程紅兵先生從課程改革的指向這個經典問題出發,開啟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課程改革》的講座。他以斯賓塞的問題——「什麼知識最有價值?」——為樣本,提出教育領域的四個關鍵問題,即什麼樣的教育最為美好?什麼樣的學校最為理想?什麼樣的課程最為優秀?什麼樣的語文最為智慧?在他看來,美好的教育應是人的社會化與個性化的和諧統一,如規範與選擇;理想的學校應是東方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和諧統一,如務實與創新;優秀的課程應是科學精神與人文思想的和諧統一,如批判與積澱;智慧的語文應是沉潛經典與走向社會的和諧統一,如讀書與行路。那麼,衡量這些的標準是什麼呢?程校長認為,是核心素養,是總體的核心素養,而非學科的核心素養。基於核心素養,學校何為?教師何為?他引用懷特海《教育的目的》做了回答。學校「必須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必須有自己的經過批准的課程,這些課程應該根據自身的需要由其教師開發出來」;教師要「教授有用的而非僵化的知識」,「教授專門的知識而非僅僅普通的知識」,「教授整合的知識而非分離的知識」。那麼,核心素養時代的語文課程改革何為?程校長認為,要建構語文課程譜系,即:1.語文必修課程——以要素組合為路徑的語文課程模型建構;2.語文選修課程——以學科跨界為路徑的語文課程模型建構;3.語文活動課程——以社會進入為路徑的語文生態模型建構。網友「白麗」說:「又聽程導講課,還是被深深地吸引。以理想主義情懷做腳踏實地的教育。」
核心素養時代的閱讀教學的基本定位是什麼?語文課程改革走向哪裡?黃老師、程校長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育研究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希望能給廣大的語文教師、滿懷熱情與理想的中國語文人以啟迪,以此促進語文教育改革與實踐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