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因為常年生活在變化不大的環境下,所以養成了相對固定的飲食習慣,有很多鍾愛的食物,也有很多一看到就厭惡的食物,厭惡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像是無法介紹它的味道、模樣,甚至是名字。我國因為地大物博,所以就形成了各地區的文化、飲食差異,往往一種東西在這邊受歡迎,在那邊卻是無人問津,那麼下面這4種「備受爭議」的美食,我輸給了鹹湯圓和香菜,你又能接受哪種?
香菜
首當其衝的應該就是香菜了,香菜學名是芫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提味蔬菜,因為本身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而出名。這種香味能夠祛除肉類的腥羶味,還能刺激機體發汗、透疹,而且香菜還有開胃的功效,算是一種頗有價值的蔬菜。但也是恰恰因為這種特殊香味,造就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食客,一種自然是喜愛有加的,另一種則是非常厭惡的,筆者就屬於厭惡的一類人,因為香菜的那個味道感覺就像是臭蟲味,聞起來和吃起來都有點噁心感;而喜歡的人,甚至還能將香菜做出不同的美食,像是香菜汁、香菜火鍋、泡麵等等,也是對其偏愛有加了。
甜豆花
接下來這種就是典型的南北飲食文化差異的代表之一了,它就是豆花,也叫豆腐腦,素有「南甜北鹹」的區別。南方的豆花一般都是甜的,所使用的糖也有挺多種,像是紅糖、黑糖、白砂糖、蜂蜜等等,各有風味,豆花的滑膩加上糖漿的甜蜜,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鹹豆花
而北方的鹹豆花,湯水的種類也是頗為多樣,一般有骨頭湯、雞湯、海鮮湯等等,而配料更是豐富,肉末、蝦仁、蘿蔔、鵪鶉蛋等等的數不勝數,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去添加。鹹豆花滑嫩適口,搭配上豐富的食材,早上來上一碗特別滿足。
甜粽子
接著就是另一種頗有南北飲食文化差異的美食了,那就是粽子。而這次的差異跟豆花卻是相反的,北方人喜歡的是甜粽子,主材一般是糯米或者大黃米,餡的話一般是豆沙、紅棗,也有的沒有餡,直接整個粽子都是甜的,或者不放調料等蒸熟後再來蘸糖吃,頗有風味。
鹹粽子
南方的鹹粽子大多是肉粽,主材是五花肉,也有鹹蛋黃的,而且在糯米飯中也常會加入蝦米、蘑菇、板慄、花生、紅豆和黑豆作為配料,可以說是相當豐富了。不過南方也是有甜粽子的,跟北方有鹹粽子一樣,但是南方更是有一種「兩全其美」的粽子,那就是雙拼粽子了,粽子的餡一半是甜的,一半是鹹的,讓人吃上一個就能感受兩種風味,很是滿足。
甜湯圓
再來就是湯圓了,這次的甜鹹之分還是照舊,南方依然是甜黨,而且南方吃湯圓更多是將它當做是一道甜品來品嘗,往往會在湯裡面加入紅棗、蓮子、百合等等,而湯圓本身的餡也是多樣的,常見的有花生、芝麻、豆沙和芋泥,都是香甜可口的滋味。
鹹湯圓
北方的鹹湯圓給人的感覺更像是餃子,只是外皮不一樣而已,因為鹹湯圓的餡也是跟餃子一般豐富多樣,各種葷素搭配,然後配上一鍋骨湯,撒上一把蔥花,吃起來很是飽肚和滿足,鹹湯圓在北方也多是作為早餐來食用。
除了上面這4種美食外,其實還有很多食物也是很有爭議性的,像是榴槤、臭豆腐等等,但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所以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也不用去管其他人喜不喜歡,但也不要去強迫別人去喜歡。你們是否也會有頗為喜愛或厭惡的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