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長的觀念裡都有「窮養兒富養女的」的想法,認為女孩就應該富養,在孩子成長中要儘量滿足女兒的要求,讓女兒在充滿的愛的環境中成長。而男孩則要窮養,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毅力,從小吃的苦多一些長大才敢於拼搏。雖然這個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李玫瑾教授看來「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
李玫瑾教授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她認為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才是父母最成功的養育。有教養的孩子無論是在習慣、禮儀上都表現的很有家教,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有教養的孩子也可以說是一個孩子身上最珍貴的品質了。
我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對很有教養的姐弟,這對姐弟獨自坐地鐵,因為當時地鐵中的人數還不是很多,姐弟就把小提琴給放在了旁邊的座位。但隨著列車的開動車上的人越來越多,很快座位就坐滿了,這對姐弟就做出了讓人很感動的一幕。
他們把小提琴拿起來抱在懷裡,然後讓弟弟往自己的座位靠,給騰出來很大的一個空位置。懂得替他人著想不惜讓自己辛苦的行為,讓周圍的乘客都感動了,於是大家都紛紛誇讚這個孩子太有教養了,並表示這麼懂事的孩子家教一定很好。
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聽到,別人誇自己家的孩子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那麼該怎麼培養呢?在李玫瑾看來,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需要家長從小給孩子立3個規矩。李玫瑾教授說:「6歲是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所以想要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家長在孩子6歲前就要開始給孩子立好3個規矩。
規矩一、要懂得尊重他人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一定是懂得尊重他人的,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一些沒有教養的孩子,不僅不尊重他人,就連面對自己的父母,在不高興時也會拳打腳踢。這樣的孩子其實就是被父母慣出來的,小時候敢打父母,長大後就能做出更過分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六歲前就要給孩子立下這個規矩,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才能成為一個教養的孩子。
規矩二、不能以自己為中心
培養有教養的孩子,家長要給孩子立下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的規矩。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小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下,無論做什麼都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不僅討喜,還會讓人避而遠之。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往往都表現為他人著想,而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所以,家長要從小就給孩子立下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的規矩,讓孩子懂得考慮他人,從而成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規矩三、不能亂發脾氣
最後一個給孩子立的規矩,就是讓孩子不能亂發脾氣,合理的發洩的情緒。生活中一些沒教養的孩子,總是會隨時就和父母發脾氣,從來不注重場合,遇到困難第一反應就是發洩,而不是解決。而有教養的孩子,則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困難不會為難他人而是自己默默做出改變。所以,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家長要給孩子立下不能亂發脾氣這個規矩。
老話說「孩子就像小樹,不修理就會長歪了」,這句話其實很有道理。在孩子成長道路中,肯定會出現一些錯誤,而家長就要把孩子當作小樹一樣,不能放縱孩子隨意發展。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絕對不能心軟,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人人喜歡有教養的孩子。你是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呢?不如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吧。如果在育兒道路上遇到了問題,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