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製造中表面光潔度的重要性,及光整加工技術的種類和應用現狀

2020-12-14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增材製造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的主要驅動力在於減輕重量,運營商願意為提高燃油經濟所帶來的運營成本降低付出代價。人們對增材製造的零件密度、孔隙率和晶粒結構的最初質疑正在得到克服,該技術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於生產認證部件。

採用SLM技術列印完未經處理的零件表面效果

然而增材製造技術還存在一個尚未解決的挑戰——表面光潔度。從理論上講,增材製造可以完全自由地創建複雜形狀,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表面光潔度的要求往往需要對設計進行約束。如果需要進行表面加工,則對結構的限制就與過去一樣;如果使用噴丸處理,則需要對薄和細長的結構進行限制。此外,表面質量問題還會導致應力集中,進而萌生裂紋,大大降低零件的抗疲勞性和斷裂韌性,從而為零件的使用帶來風險。

雖然改進金屬粉末質量、優化成形方向和工藝參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增材製造零件的表面質量,但是仍然無法完全解決增材製造零件表面粗糙的問題。因此,對增材製造零件進行後處理加工是必要的,目前主要的後處理方式包括光整加工和機械加工。

經後處理的零件表面效果

光整加工方法主要是手工拋光、噴砂或數控磨削拋光。手工拋光質量嚴重依賴於操作者的經驗水平,可重複性及一致性差,人力與時間成本高,並且拋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危害人體健康。而噴砂和數控磨削拋光對具有複雜內曲面、多孔結構零件的加工可達性差,一般主要用於零件外表面的清潔拋光、去除氧化層等。

對於具有高表面質量要求的航空複雜結構件(0.8μm<R a< 1.6μm,無表面鬆散殘留物和高使役性能要求),增材製造成形後的光整加工面臨巨大挑戰。除上述手段外,還有自適應磨削、雷射拋光、化學和電化學拋光,以及磨粒流加工等。

增材製造複雜結構件光整加工方法比較

自適應磨削是通過調整接觸頭的形狀來確定磨拋加工接觸面的形狀,使磨拋加工實現以接觸面為磨拋作業面的加工過程,提高了磨拋加工的效率。國外有研究人員採用具有球狀柔性磨頭的自適應磨削方法對增材製造鈦合金自由曲面進 行了拋光,通過粗拋和精拋去除了增材製造表面的缺陷層,最終表面粗糙度Ra達到10nm以下。

自適應磨削加工原理

雷射拋光是利用高能雷射束使零件表面材料重新融化來降低表面粗糙度的一種新式拋光方法。目前雷射拋光後的零件表面粗糙度Ra在2~3μm。因雷射拋光設備較為昂貴,目前在實際工程中未能得到廣泛應用。

雷射拋光加工原理

化學和電化學拋光是靠化學試劑的化學浸蝕作用對樣品表面凹凸不平區域的選擇性溶解作用消除磨痕、浸蝕整平,對小型增材製造鏤空結構或陣列結構零件表面鬆動易脫落的球化層的去除效果顯著。採用化學拋光與電化學拋光相結合的方法對多孔結構支架拋光,拋光後的支架的表面粗糙度Ra可由拋光前的6~12μm降至0.2~1μm,化學拋光主要迅速去除表面粘附的金屬球形粉末,電化學拋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降低表面粗糙度。

電解拋光的醫療植入物

磨粒流加工技術,是使用一種可流動的半固態黏彈性磨料介質,在一定壓力下往復地流過被加工區域,利用磨料介質中磨粒的微切削作用去除工件表面的微觀粗糙峰,以達到對這些區域加工的目的。該技術適用於具有複雜內部型腔、自由曲面以及不規則形狀零件的拋光、去毛刺、倒圓角等,能加工幾乎所有的金屬材料。磨粒流加工技術的高加工可達性為克服航空增材製造複雜零件表面光整加工難題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增材製造複雜結構件磨粒流拋光效果

增材製造複雜結構件磨粒流拋光表面粗糙度

粉末床雷射熔融技術在所有金屬增材製造工藝中,能夠實現最佳的表面質量,除上述光整加工手段外,對於零部件的關鍵位置有時還需要進行機加工處理。這兩種後處理手段在模具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通過定向能量沉積技術製造的零件表面有很多可見的焊道,波紋寬度達到幾毫米,則必須通過機械加工來達到所需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要求。

由定向能量沉積技術製造的零件必須經過機加才能使用

目前,零件後處理技術正在成為增材製造發展的瓶頸,傳統的手工後處理技術很容易導致零件損壞或尺寸不一現象。通過對目前增材製造零件光整加工方法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到,大部分研究工作還處於改善表面粗糙度層面的階段,為了滿足光整加工後零件的精度要求,增材製造複雜結構件的拋光技術應向著精準可控的方向發展。

雷射天地轉載自:3D技術君 3D列印技術參考

相關焦點

  • 航發綜述:增材製造典型複雜結構的種類及應用情況
    在複雜結構製造方面,增材製造技術解決了傳統減材和等材工藝難加工或無法加工的局限,而且其製造成本並不隨零件複雜性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具有「免費複雜性」的特點。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3D列印研究與工程技術中心的研究人員綜述了增材製造可加工的複雜結構種類及其應用情況。本期,3D列印技術參考對此進行介紹。
  • 增材製造技術在工業製造領域中的意義是什麼
    表1:增材製造技術種類、典型材料、主要應用和示例公司 (來源:美國混合動力製造技術公司(HMT)、3D科學谷、汽車研究中心調查) 汽車製造只是全球製造業的一個縮影,我們可看出增材製造技術對整個製造業發展所帶來的深刻影響
  • 南科大:金、銀、銅等典型高反射材料的雷射增材製造
    雷射增材製造金銀材料可用於藝術品、首飾、手錶等的定製化製造。銅是傳統工業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銅的雷射增材製造材料被廣泛用於電子設備、熱管理系統、交通運輸、工業製造等領域。金、銀、銅的雷射增材製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也面臨著重要問題:金、銀、銅材料對雷射的吸收率很低。
  • 3D列印在輪胎模具製造中的兩種...
    但實現設計的複雜性,是選區雷射熔化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的優勢。在輪胎模具製造領域,3D列印技術有兩個層面的應用:首先是複雜輪胎模具,尤其是高性能要求的冬季胎或雪地胎模具中的鋼片製造,這一技術已在國內外輪胎模具大廠中投入使用;另一個層面是複雜花紋模具的一體化製造,在這一應用中,無需單獨製造鋼片、鑲嵌鋼片,雖然該應用目前仍存在變形、成本高等應用難點,但這一應用在工序簡化和提升輪胎性能方面極具優勢。
  • 重要綜述:金屬增材製造中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各向異性和異質性
    雷射天地導讀:在過去的十年中,金屬增材製造(AM)迅速發展,成為一種顛覆性技術,能夠徹底改變生物醫學,航空航天,汽車,船舶和海上等各個工業領域的產品設計方式。金屬增材製造(AM),通常稱為金屬三維(3D)列印,是一種將金屬材料(以粉末,金屬絲,片狀等形式)結合在一起以通常逐層地製作3D模型的對象的過程。大多數研究清楚地表明了金屬增材製造技術的優勢,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的各向異性和異質性。
  • 金屬增材製造在燃油噴嘴批量生產上的應用優勢
    按照傳統製造工藝,需要將噴嘴分拆為多個零件進行加工後組裝,而組裝、焊接等二次加工工序會造成結構強度、應力等性能指標的降低;在加工和裝配的過程中,還需要設計多個工序來保證尺寸、精度、粗糙度和密封性都符合使用要求,這大大增加了噴嘴的製作周期與技術難度。
  • 上海交通大學-宜賓市「表面改性與增材製造聯合研發 創新中心...
    5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宜賓市「表面改性與增材製造聯合研發創新中心」共建籤約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李鑄國匯報了「表面改性與增材製造聯合研發創新中心」的推進歷程和合作共建情況。
  • 瑞典林雪平大學採用中子衍射無損檢測技術預測增材製造零件的變形...
    》上發表了利用粉末床熔融法開發了一種精確且有益的工具來評估複雜零件幾何形狀如何影響應力發展的研究成果,該工具的成功研發將有助於使用增材製造以精確且可預測的方式生產金屬零件。 用增材製造(AM)方法製造具有複雜幾何特徵的零件的需求不斷增長。從用於原型製作到批量生產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但是,由於工藝和材料的複雜性,用於批量生產的金屬零件的增材製造尚未完全建立。
  • 微課l 精度高、速度快、易操作的增材製造零件分離方案
    尤其是對於進入量產階段的3D列印應用,除了零件增材製造工藝本身,機械加工、線切割等後處理工藝的自動化程度、質量、效率也將對增材製造零件的整體製造成本、生產效率產生影響。以線切割為例,其作用是將金屬3D列印零件與列印基板分離,而傳統線切割機在進行列印零件分離時仍存在很多問題,從而導致零件損壞,進而影響到零件增材製造的整體效率與成本。
  • EOS 關於增材製造性能及其穩定性的研究
    增材製造已在各個追求高質量和可重複性的行業中佔據一席之地。醫療和航空航天行業已經開始擁抱增材製造,不僅因為它能夠實現高複雜度、高強度和輕量化設計,而且列印的零部件符合監管機構規定的質量標準。尤其醫療行業非常重視增材製造實現定製化生產的能力,同時質量和可重複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原標題:【SMM年會】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幹法、塑性、溼法、增材製造(3D列印)  精密加工環節出現新技術——塑性加工工藝技術:磨削+雷射,磨削+超聲波  陶瓷的增材製造(3D列印)3D列印技術,又稱為增材製造、快速成型、無模成型等。
  • 史玉升教授:4D列印智能構件的增材製造技術及應用領域
    4D列印技術自2013年提出以來就引起了學術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它屬於智能構件的增材製造技術,是在材料、機械、力學、信息等學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礎上產生的顛覆性製造技術。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教授團隊在該領域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當屬國內在該領域的研究先驅,本文將展示他們在4D列印概念、研究進展及應用領域的部分見解。
  • 飛而康的產業化之路:從高端材料研發到金屬增材製造超級工廠
    其實,相比於今天在中國蓬勃發展的SLM技術和日益火熱的金屬增材製造市場,在2010年初始,金屬增材製造這一名詞,對中國市場來說都還是非常陌生的一個概念;而高分子增材製造諸如SLS、SLA、MEX、VPP等都已經有了一些市場認可,並且在快速原型製造和消費品市場上有了一定應用。
  • 【資訊】2020高效加工與先進位造技術發展峰會在滬成功舉辦
    增材製造(3D列印)也是本次會議聚焦的一項重要工藝,來自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航空製造技術研究所綠色製造技術研究部副部長易俊蘭女士在演講中首先介紹了目前商飛三大飛機型號進展。 隨著自身技術儲備的不斷增強,民機製造領域的應用需求不斷拓展,當前中國商飛增材製造發展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在如結構優化設計、粉末材料鑑定與研究、SLM成形設備計量校準、關鍵工藝參數開發優化、後處理研究、無損檢測技術研究、SLM工藝鑑定、適航研究等領域,中國本土的技術積累對標行業最佳實踐仍存在較大差距,增材製造的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
  • 高性能/多功能金屬構件雷射增材製造研究及展望 | JME學院網絡公開...
    高性能/多功能金屬構件雷射增材製造研究及展望 | JME學院網絡公開課第二十三講 2020-05-30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塑料母粒在塑料包材中的應用
    塑料母粒為提高塑料包材的應用適性提供解決方案包裝的目的是保護物品,方便使用以及提供產品信息。塑料包材的成型加工中,通過添加塑料母粒,不僅可以給包材提供所需要的顏色,而且還可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與牢度性能(如耐光,耐熱,耐遷移性),此外還可增加其它的應用功能(如阻燃,抗菌,抗靜電,阻隔性),為提高塑料包材的應用適性提供了比較完美的解決方案。
  • 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用綠色雷射推進純銅增材製造工藝
    用3D印表機製作複雜形狀的塑料部件逐漸成為一項日常技術,不再具備挑戰性。但當材料變成銅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到目前為止,還不可能完全熔化這種低熔點金屬,然後用紅外雷射一層一層地製造出複雜的組件。但是現在,位於德國德勒斯登的弗勞恩霍夫材料與光束技術研究所(IWS)正在使用一種新型的增材製造系統,該系統使用一種短波綠色發射雷射器對金屬進行幾乎無缺陷的加工。弗勞恩霍夫材料與光束技術研究所表示,該系統有望催生以前純銅無法實現的新製造方法。用純銅和銅合金製成的複雜部件可用於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提高電機和熱交換器的效率。
  • 美利堅造聯合辛辛那提州創建輕量化增材製造課程
    隨著輕量化增材製造的使用在美國不斷增長,勞動力技能缺口也同時增大,因為技術的發展超過了可用的課程和勞動力教育或者教學工具只對研究生級別可用。CSTCC首席發展官表示:「增材製造在製造業中以指數增長,速度太快以至於教育和培訓工具跟不上。通過制定這個課程,我們讓某些最先進的輕量化增材製造技術放到學生手中。」
  • 安世亞太分享增材製造的仿真技巧:複合材料有限元仿真計算的應用方法
    複合材料分類 複合材料可以定義為以一種材料為基體,其他材料為增強體,通過一定加工方法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宏觀(微觀)上新性能的材料,能夠在性能上對單一材料優點進行利用,補短其某些性能不足,產生更好協同效應。複合材料的基體材料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
  • 你有一條來自寶馬增材製造中心的視頻邀請
    今年6月,投資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寶馬增材製造中心正式開業,其部署了來自SLM Solutions、Desktop Metal、HP、EOS、華曙高科等國際知名3D列印企業最為先進的主力設備,試圖將公司的原型生產、系列零件製造,以及新的3D列印技術研究和培訓集於一身,顯示出寶馬集團對3D列印技術的高度認可以及預藉助該技術改變傳統製造模式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