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 關於增材製造性能及其穩定性的研究

2021-01-10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增材製造已在各個追求高質量和可重複性的行業中佔據一席之地。醫療和航空航天行業已經開始擁抱增材製造,不僅因為它能夠實現高複雜度、高強度和輕量化設計,而且列印的零部件符合監管機構規定的質量標準。尤其醫療行業非常重視增材製造實現定製化生產的能力,同時質量和可重複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作為醫療和航空航天行業的全球服務領導者, C&A Tool 證明了增材製造與傳統製造的鈦合金產品性能相當,也通過這一過程理解了接受一項新的製造工藝中的障礙。

挑戰

目前,對增材製造產品質量認識的缺乏仍然是投資的最大障礙之一,對於增材製造技術的不確定性超過了該技術所帶來的好處,特別是在有嚴格監管要求的行業。因此,增材製造企業有責任強調該技術的真正價值,證明零部件的質量和可重複性能夠經得起傳統製造標準所遵循的質量要求。使用金屬增材製造系統(EOS M290),C&A Tool 創建了這份驗證報告,以證明SLM技術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傳統的行業標準。

認證參考/使用程序

使用良好的生產規範(GMP)質量控制要求和ASTM測試方法,C&A Tool 創建了這份研究報告,以使用關鍵的質量變量(如雷射功率)來挑戰增材製造過程。目標是證明SLM工藝符合適用於鈦合金(ASTM F3001)的力學性能測試和零件密度的 ASTM 材料驗收標準。表1和表2列出了本研究中使用的標準程序和 C&A Tool 操作說明。

方法

在開始質量研究報告之前,C&A Tool 創建了因果關係(C&E)研究,以使用實驗設計確定過程中的最壞情況變量。該初步研究將雷射功率、熱處理溫度和熱處理時間、方向、位置、曝光策略和層厚度視為質量(CtQ)變量的潛在關鍵因素。

CtQ變量矩陣

EOS參數包括雷射功率,層厚度和掃描策略之類的可變量。EOS的這些參數變量可以通過EOSPRINT軟體來改變;但是,這些參數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固定。類似地,曝光策略由程序控制傳輸到列印系統中。如果改變曝光策略,層厚度或參數組,則可能需要重新認證。

雷射功率由每個程序的曝光策略內的參數控制。在這項研究中,雷射功率在列印期間受到監控,當瞬時雷射功率低於370瓦標稱設置的4%(355W)時觸發警告。如果瞬時雷射功率記錄在5.5%(350W)以下,監控設備也會觸發警告。

層厚由程序發送至系統來進行控制。在所有參數中,層厚設定為0.06mm。如果厚度從本研究報告中的0.06mm 設置更改,則需要重新認證或證明。

在此協議期間,將設置熱處理並且挑戰極端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改變,則需要進行重新認證或證明。

位置/方向也是影響因素,在該研究報告中,基板所有區域都存在位置或方向的挑戰。

圖1. 在加工平臺上測試位置和方向

質量協議

對C&E研究的結果進行了審查,並確定了最壞的案例變量:雷射功率、熱處理溫度、熱處理時間

圖2. 在加工平臺上測試位置和方向

在兩臺EOS M290上進行四個列印任務,在圖1中詳細描述了工件狀態。每個列印任務包括了拉伸測試條和密度立方體,以捕獲潛在的變化源,包括列印任務位置和方向(圖1)。在C&E研究中最壞案例變量-雷射功率、熱處理溫度和熱處理時間的變量在四個構建作業中是不同的。層厚、材料、曝光策略和機加工在整個方案中保持不變。

所有列印任務均使用一個參數矩陣,其中包括:雷射功率、層厚、材料、位置/方向、曝光策略、熱處理時間和熱處理溫度。

驗收標準

所有列印任務都按照以下規範進行測試和評估:

機械性能:ASTM F3001

化學性質:ASTM F3001

緻密性:ISO3369

除驗收標準外,表3還詳細列出了所有構建作業的平均測試結果,顯示它們符合每種機械性能的標準驗收標準。

結果及討論

圖3詳細說明了增材製造的拉伸試條的拉伸強度,屈服強度等。研究清楚地表明,增材制在工藝超出了醫療和航空航天業界公認的所有適用的力學性能的相關標準。

C&A Tool 總經理介紹,「這些OQ測試已成為我們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了我們一直都知道的事實:AM 生產的零部件不再受限於傳統製造和設計的限制,同時還能生產高質量,可重複的零部件。」

圖3:與相關標準相比,所有的機械測試結果

近年來,增材製造愈發受到關注。在該研究中控制列印位置,結果顯示在下面的圖4中。數據表明,在EOS M290設備上使用60微米層厚和前面描述的雷射功率變化的參數生產的零部件,其機械強度特性不會根據構建位置而顯著變化(象限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和中間)。

圖4:基於列印平臺上的樣本位置報告的機械特性

與一致性機械測試結果類似,密度測量不會因系統構建位置變化而異。

圖5:基於列印平臺上樣本的位置報告的密度測量

另一個關鍵變量是列印平臺上的零部件方向。下面的圖6表明水平和垂直列印的試樣之間的機械性能沒有顯著差異(ASTM E8)。

圖6:基於列印平臺上不同方向報告的力學性能

結論

該研究對雷射功率、列印位置、列印方向和熱處理溫度這些關鍵變量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增材製造可以達到甚至超過相關行業標準,並且零部件緻密度在整個平臺上也不會變化。

質量驗證報告將繼續推動增材製造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在醫療、航空航天和汽車等受嚴格監管的行業。因此,增材製造企業必須繼續進行類似於C&A Tool 完成的QP測試。測試結果會鼓勵增材製造業接收懷疑論者的質疑,利用這些強有力的數據來展示EOS解決方案的價值,以生產最高質量的零部件。

雷射天地轉載自:eos 3D列印技術參考

相關焦點

  • 航發綜述:增材製造典型複雜結構的種類及應用情況
    在複雜結構製造方面,增材製造技術解決了傳統減材和等材工藝難加工或無法加工的局限,而且其製造成本並不隨零件複雜性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具有「免費複雜性」的特點。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3D列印研究與工程技術中心的研究人員綜述了增材製造可加工的複雜結構種類及其應用情況。本期,3D列印技術參考對此進行介紹。
  • 重要綜述:金屬增材製造中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各向異性和異質性
    金屬增材製造(AM),通常稱為金屬三維(3D)列印,是一種將金屬材料(以粉末,金屬絲,片狀等形式)結合在一起以通常逐層地製作3D模型的對象的過程。大多數研究清楚地表明了金屬增材製造技術的優勢,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的各向異性和異質性。
  • ...金屬結構件雷射增材製造控形控性研究」啟動會在西北工業大學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10月24日電(林鑫)10月18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製造與雷射製造」重點專項——「高性能金屬結構件雷射增材製造控形控性研究」(編號2016YFB1100100)項目啟動會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增材製造技術在工業製造領域中的意義是什麼
    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AR)於2019年3月發布了白皮書《推動增材製造進入移動行業——商業案例:增材製造移動行業聯盟(MCAM)》。此白皮書站在汽車行業發展的角度,闡述了近年來由於人們對移動出行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安全性、信息化服務需求,汽車製造行業在設計、製造、商業模式、快速反應能力等環節需要進行快速徹底的改進。
  • 高性能/多功能金屬構件雷射增材製造研究及展望 | JME學院網絡公開...
    高性能/多功能金屬構件雷射增材製造研究及展望 | JME學院網絡公開課第二十三講 2020-05-30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弧增材製造高熵合金玩出新高度:多股絞絲增材
    高熵合金提出十餘年來,由於理論和性能上的突破,是研究人員的研究重點之一。其中增材製造因其獨特的優勢,收到研究人員和產業領域的關注。增材製造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粉末和絲材兩種,對高熵合金來講,目前主要是粉末為主,用於選區雷射融化(SLM)、雷射熔覆(LMD)、選區電子束熔化(SEBM)和等離子弧增材製造(PPAW)等。
  • 楊得鎖&胡登衛AFM綜述:壓電材料的增材製造
    【成果簡介】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楊得鎖教授與胡登衛教授等人著眼於近年來增材製造壓電材料的最新進展,系統性地分析了各種增材製造壓電材料的特點以及不同壓電材料的漿料製備方法,討論了不同的增材製造工藝對於壓電材料器件製作產生的技術影響規律,提出了基於增材製造技術提高壓電傳感效率、改善器件精密度、增大機電響應度等來改善壓電材料器件性能的思路
  • 南科大:金、銀、銅等典型高反射材料的雷射增材製造
    雷射增材製造金銀材料可用於藝術品、首飾、手錶等的定製化製造。銅是傳統工業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銅的雷射增材製造材料被廣泛用於電子設備、熱管理系統、交通運輸、工業製造等領域。金、銀、銅的雷射增材製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也面臨著重要問題:金、銀、銅材料對雷射的吸收率很低。
  • 金屬增材製造在燃油噴嘴批量生產上的應用優勢
    GE公司的技術工程師在研究了增材製造技術之後,花了4年時間重新設計新型的燃油噴嘴,原先由20個零部件組合而成的噴嘴被精密設計成了1個整體,整個噴嘴一體成型無需組裝,並成功3D列印。隨後幾年,產能迅速擴大,目前年生產量超過4萬個。
  • 比利時魯汶大學用3DXpert軟體使金屬增材製造研究步入新臺階
    世界領先的增材製造學術機構與3D Systems攜手合作支持增材製造軟體和3D列印技術的研究和教育。(以下簡稱為KU Leuven 魯汶大學)在增材製造研究方面擁有近30年的經驗,是全球領先的增材製造學術機構之一。
  • 美利堅造聯合辛辛那提州創建輕量化增材製造課程
    隨著輕量化增材製造的使用在美國不斷增長,勞動力技能缺口也同時增大,因為技術的發展超過了可用的課程和勞動力教育或者教學工具只對研究生級別可用。CSTCC首席發展官表示:「增材製造在製造業中以指數增長,速度太快以至於教育和培訓工具跟不上。通過制定這個課程,我們讓某些最先進的輕量化增材製造技術放到學生手中。」
  • 鋪粉雷射增材製造過程中在線實時預測合金顯微組織
    雷射天地導讀: 在粉末床雷射增材製造過程中(LPBF-AM),局部區域的熱特徵、凝固參數以及相應地顯微組織,主要取決於製造過程中的加工參數。然而,由於環境變化或不恰當的工藝參數造成增材製造產品中存在不理想的顯微組織和不均一的機械性能。
  • 史玉升教授:4D列印智能構件的增材製造技術及應用領域
    4D列印技術自2013年提出以來就引起了學術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它屬於智能構件的增材製造技術,是在材料、機械、力學、信息等學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礎上產生的顛覆性製造技術。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教授團隊在該領域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當屬國內在該領域的研究先驅,本文將展示他們在4D列印概念、研究進展及應用領域的部分見解。
  • 瑞典林雪平大學採用中子衍射無損檢測技術預測增材製造零件的變形...
    》上發表了利用粉末床熔融法開發了一種精確且有益的工具來評估複雜零件幾何形狀如何影響應力發展的研究成果,該工具的成功研發將有助於使用增材製造以精確且可預測的方式生產金屬零件。 用增材製造(AM)方法製造具有複雜幾何特徵的零件的需求不斷增長。從用於原型製作到批量生產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但是,由於工藝和材料的複雜性,用於批量生產的金屬零件的增材製造尚未完全建立。
  • 飛而康的產業化之路:從高端材料研發到金屬增材製造超級工廠
    Metal AM雜誌(季度出版)於2015年成立,總部位於英國,是全球金屬增材製造領域的專業媒體,可以說是全球金屬增材製造技術的一個風向標。△圖2:飛而康的金屬增材製造超級工廠內,已安裝運行24臺華曙高科金屬增材製造系統(圖片來源:飛而康)現在讓我們從時間維度上來理解一下這50臺增材製造設備對於中國增材製造市場的意義。
  • Fraunhofer研究所利用雷射擴大增材製造產量
    近日,德國Fraunhofer雷射技術研究所正在進行一項研究,即通過擴大雷射器的使用來擴大增材製造產量。在荷蘭的增材世界會議上,德國Fraunhofer雷射技術研究所的Wilhelm Meiners博士解釋了他們在批量生產中實施增材製造的計劃。
  • 北理工方岱寧院士團隊:增材製造隨機缺陷對點陣材料力學行為影響
    金屬增材製造,尤其是選擇性雷射熔化過程,在製備具有複雜組分的點陣結構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但是,由於複雜的製造環境以及工藝過程,所製備的點陣結構內部往往具有大量的隨機缺陷,並且實際製備的試樣和理想設計模型存在較大偏差。
  • 馬普所最新《Nature》增材製造1.3GPa強度,10%延伸率新型鋼材
    採用的原位沉澱強化和局部組織控制原理可廣泛應用於沉澱硬化合金和不同添加劑的製造工藝,避免了耗時和昂貴的後處理時效熱處理,也提供了局部調整微觀結構的可能性,這是傳統熱處理不可能做到的。雷射增材製造對於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模型從金屬粉末中生產複雜的三維部件極具吸引力。
  • 你有一條來自寶馬增材製造中心的視頻邀請
    今年6月,投資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寶馬增材製造中心正式開業,其部署了來自SLM Solutions、Desktop Metal、HP、EOS、華曙高科等國際知名3D列印企業最為先進的主力設備,試圖將公司的原型生產、系列零件製造,以及新的3D列印技術研究和培訓集於一身,顯示出寶馬集團對3D列印技術的高度認可以及預藉助該技術改變傳統製造模式的決心
  • 增材製造中表面光潔度的重要性,及光整加工技術的種類和應用現狀
    雖然改進金屬粉末質量、優化成形方向和工藝參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增材製造零件的表面質量,但是仍然無法完全解決增材製造零件表面粗糙的問題。因此,對增材製造零件進行後處理加工是必要的,目前主要的後處理方式包括光整加工和機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