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鎖&胡登衛AFM綜述:壓電材料的增材製造

2020-12-13 騰訊網

【研究背景】

人工智慧和移動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半導體製造技術不斷完善,功能不斷擴大,提高了能源效率,縮小了設備規模,導致了小電子技術的發展。這些微型化、低功耗和可攜式設備的發展要求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提高。然而,傳統電池存在壽命短、儲能能力有限、效率低等缺點。因此,從周圍環境中收集能量到電力電子設備,延長其使用壽命,開發不需要更換電源的自供電設備,成為眾多專家研究的熱點。壓電材料是實現機械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增材製造技術以其出色的工藝靈活性、良好的幾何可控性以及無環境條件限制等優點,為新型壓電材料的個性設計及快速成型提供了無限可能。

【成果簡介】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楊得鎖教授與胡登衛教授等人著眼於近年來增材製造壓電材料的最新進展,系統性地分析了各種增材製造壓電材料的特點以及不同壓電材料的漿料製備方法,討論了不同的增材製造工藝對於壓電材料器件製作產生的技術影響規律,提出了基於增材製造技術提高壓電傳感效率、改善器件精密度、增大機電響應度等來改善壓電材料器件性能的思路,預測了增材製造技術在未來壓電材料器件製作方面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旨在為未來製作高性能壓電材料器件提供新思路。該文章近日以題為「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發表在知名期刊Adv. Funct. Mater.上。

【圖文導讀】

圖一、加法製造和減法製造

圖二、發展前景

圖三、增材製造、壓電材料和壓電器件的增材製造

圖四、增材製造的分類

壓電器件的增材製造工藝

增材製造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前沿製造方法,推動了壓電器件的發展,從微型器件的一步成型到大規模器件,提高了壓電器件的性能。其主要分為基於點對線的製造方法、基於線到面的製造方法和基於平面到三維部分的製造方法。

圖五、直接墨水書寫

圖六、溶劑蒸發輔助3D列印

圖七、粘合劑噴射

圖八、熔融沉積成型

圖九、電極化輔助增材製造

圖十、近場靜電紡絲

圖十一、無擠壓成型

圖十二、光固化印刷

圖十三、選擇性雷射燒結

壓電材料的增材製造

可印刷油墨的生產是增材製造的主要步驟,它直接影響壓電器件的性能。典型的可印刷油墨組分包括填料、分散劑、溶劑和粘合劑。這些組件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印刷方法。墨水是設備增材製造的基礎,而且成分複雜。因此,研究印刷油墨的組成是增材製造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的漿料是依次引入的無機陶瓷材料,有機聚合物材料和複合材料。

圖十四、剛性壓電陶瓷

圖十五、壓電聚合物材料

圖十六、壓電複合材料

圖十七、壓電材料增材製造的優勢

圖十八、增材製造壓電材料的發展前景

【結論展望】

目前,壓電材料增材製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墨上。然而,適當的壓電靈敏度的設計可以改善該方法的電子集成以增強機電響應。很少有人研究過這些困難的問題。對於壓電器件的增材製造,每種組分的漿料相容性也是一個挑戰性的問題。此外,如何有效地改善3D設計中的壓電響應以及如何操縱和設計任意壓電常數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增材製造技術的優點是能夠製造任意形狀和尺寸而不受工作條件的限制,並且期望提供一種用於集成印刷壓電器件和電子器件的有效方法。例如,可以通過集成印刷壓電能量收集器和壓電納米發電機來開發自供電能量系統,以實現人類動能和環境機械能的收集和存儲。通過將壓電納米器件的增材製造應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並將其附著到人體,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測量人體血壓、心電圖和熱量消耗。無線網絡可以實時將信息傳輸到網際網路和IoT,並通過雲計算提供合理的健康建議。隨著印刷技術和壓電材料的不斷發展,具有長期耐久性,良好的安全性、高能量、高密度和高功率的附加壓電器件有望在更廣泛的領域中使用。

文獻連結: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dv. Funct. Mater.,2020, DOI: 10.1002/adfm.202005141)

【團隊簡介】

胡登衛,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寶雞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鐵電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陝西省省級人才,寶雞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寶雞文理學院首批「橫渠學者」。近年來主持或參與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JSPS(日本學術振興會)項目、JST(日本科學枝術振興機構)項目、陝西省科技工業攻關項目、陝西省教育廳項目以及區域橫向課題等近20項,已在Nano Energy、Chemistry of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Inorganic Chemistry、Crystal Growth & Design和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並發表30餘次,申請國家專利40餘件。目前研究方向主要為:1)取向性納米複合無鉛壓電材料、柔性壓電發電與傳感器件的開發及應用;2)層狀、鈣鈦礦材料的晶體結構、異質界面納米結構、原位拓撲化學轉變機制等;3)孔陶瓷材料、柔性納米複合儲能薄膜的開發及應用;4)新型錳鋅、鎳鋅鐵氧體磁性材料的開發及應用。

楊得鎖,博士,教授。1984年7月在西北大學獲學士學位,1987年7月在兵器部204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6月在蘭州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2016年獲「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標兵)」;2017年獲「寶雞文理學院教學名師」稱號;2018年獲「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主持省級及以上各類教學科研項目6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教學科研論文4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為:1)有機合成新反應研究;2、有機螢光分子探針的合成研究。

本文由大兵哥供稿。

投稿郵箱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微信

cailiaorenvip

相關焦點

  • 航發綜述:增材製造典型複雜結構的種類及應用情況
    在複雜結構製造方面,增材製造技術解決了傳統減材和等材工藝難加工或無法加工的局限,而且其製造成本並不隨零件複雜性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具有「免費複雜性」的特點。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3D列印研究與工程技術中心的研究人員綜述了增材製造可加工的複雜結構種類及其應用情況。本期,3D列印技術參考對此進行介紹。
  • 重要綜述:金屬增材製造中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各向異性和異質性
    金屬增材製造(AM),通常稱為金屬三維(3D)列印,是一種將金屬材料(以粉末,金屬絲,片狀等形式)結合在一起以通常逐層地製作3D模型的對象的過程。大多數研究清楚地表明了金屬增材製造技術的優勢,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的各向異性和異質性。
  • 南科大:金、銀、銅等典型高反射材料的雷射增材製造
    雷射增材製造金銀材料可用於藝術品、首飾、手錶等的定製化製造。銅是傳統工業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銅的雷射增材製造材料被廣泛用於電子設備、熱管理系統、交通運輸、工業製造等領域。金、銀、銅的雷射增材製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也面臨著重要問題:金、銀、銅材料對雷射的吸收率很低。
  • 生物植入物的2D/3D/4D增材製造材料,Engineering綜述
    共同第一作者:劉果博士,何雲虎,劉朋超博士通訊作者:呂堅教授在過去的30年中,增材製造(AM)發展迅速,並在生物醫學應用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2D增材製造技術通常指的是通過塗層或其他表面處理技術在對象表層添加材料,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提高生物植入物的力學性能,抗腐蝕性能以及與人體的生物兼容性,避免免疫排斥反應等。
  • 飛而康的產業化之路:從高端材料研發到金屬增材製造超級工廠
    △圖2:飛而康的金屬增材製造超級工廠內,已安裝運行24臺華曙高科金屬增材製造系統(圖片來源:飛而康)現在讓我們從時間維度上來理解一下這50臺增材製造設備對於中國增材製造市場的意義。作為金屬增材製造中工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增材製造粉床技術在中國還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無論是在材料、設備研發工藝,還是實際生產方面,都還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概念。
  • 增材製造技術在工業製造領域中的意義是什麼
    表1:增材製造技術種類、典型材料、主要應用和示例公司 (來源:美國混合動力製造技術公司(HMT)、3D科學谷、汽車研究中心調查) 汽車製造只是全球製造業的一個縮影,我們可看出增材製造技術對整個製造業發展所帶來的深刻影響
  • 比利時魯汶大學用3DXpert軟體使金屬增材製造研究步入新臺階
    世界領先的增材製造學術機構與3D Systems攜手合作支持增材製造軟體和3D列印技術的研究和教育。(以下簡稱為KU Leuven 魯汶大學)在增材製造研究方面擁有近30年的經驗,是全球領先的增材製造學術機構之一。
  • 產教研合一,聯泰科技-上海交大「增材製造裝備與新材料聯合研發...
    10月30日,上海聯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上海交通大學共同建立的「增材製造裝備與新材料聯合研發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在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隆重舉行籤約及揭牌儀式,標誌著雙方聯合研發實驗室正式落成。
  • 美利堅造聯合辛辛那提州創建輕量化增材製造課程
    美利堅造——國家增材製造創新機構、明日輕量化創新(LIFT)——美國輕量化材料製造創新機構與辛辛那提州立技術和社區學院(CSTCC)開發了一個開源課程,為在職工人和新學生提供先進輕量化增材製造的知識和實操培訓。
  • EOS 關於增材製造性能及其穩定性的研究
    增材製造已在各個追求高質量和可重複性的行業中佔據一席之地。醫療和航空航天行業已經開始擁抱增材製造,不僅因為它能夠實現高複雜度、高強度和輕量化設計,而且列印的零部件符合監管機構規定的質量標準。尤其醫療行業非常重視增材製造實現定製化生產的能力,同時質量和可重複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 全國增材製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用材料工作組一屆二次會議暨標準...
    2020年12月11日,全國增材製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用材料工作組一屆二次會議暨標準技術交流會在廣州市圓滿召開,此次會議由國家印刷及辦公自動化消耗材料質檢中心承辦,全國增材製造標委會秘書/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所長李海斌、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副處長譚教千、珠海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鄧未以及全國
  • 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用綠色雷射推進純銅增材製造工藝
    但當材料變成銅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到目前為止,還不可能完全熔化這種低熔點金屬,然後用紅外雷射一層一層地製造出複雜的組件。但是現在,位於德國德勒斯登的弗勞恩霍夫材料與光束技術研究所(IWS)正在使用一種新型的增材製造系統,該系統使用一種短波綠色發射雷射器對金屬進行幾乎無缺陷的加工。
  • 增材製造中表面光潔度的重要性,及光整加工技術的種類和應用現狀
    增材製造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的主要驅動力在於減輕重量,運營商願意為提高燃油經濟所帶來的運營成本降低付出代價。人們對增材製造的零件密度、孔隙率和晶粒結構的最初質疑正在得到克服,該技術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於生產認證部件。
  • ...金屬結構件雷射增材製造控形控性研究」啟動會在西北工業大學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10月24日電(林鑫)10月18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製造與雷射製造」重點專項——「高性能金屬結構件雷射增材製造控形控性研究」(編號2016YFB1100100)項目啟動會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北理工方岱寧院士團隊:增材製造隨機缺陷對點陣材料力學行為影響
    金屬增材製造,尤其是選擇性雷射熔化過程,在製備具有複雜組分的點陣結構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但是,由於複雜的製造環境以及工藝過程,所製備的點陣結構內部往往具有大量的隨機缺陷,並且實際製備的試樣和理想設計模型存在較大偏差。
  • 電弧增材製造高熵合金玩出新高度:多股絞絲增材
    其中增材製造因其獨特的優勢,收到研究人員和產業領域的關注。增材製造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粉末和絲材兩種,對高熵合金來講,目前主要是粉末為主,用於選區雷射融化(SLM)、雷射熔覆(LMD)、選區電子束熔化(SEBM)和等離子弧增材製造(PPAW)等。
  • 高性能/多功能金屬構件雷射增材製造研究及展望 | JME學院網絡公開...
    以下文章來源於機械工程學報 ,作者新媒體部 機械工程學報稿件查詢,過刊瀏覽,機械領域文章推薦近年來金屬雷射增材製造在新型材料製備
  • 你有一條來自寶馬增材製造中心的視頻邀請
    寶馬增材製造中心擁有超過50臺工業聚合物和金屬3D印表機,能夠承擔其全球50%的增材製造生產任務。如此規模的3D列印資源整合,將極大拓展汽車部件對該技術的應用範圍。而從裝備的選擇來看,中心選擇的3D印表機均為業內知名企業的最先進設備,有些適合於製造原型,有些則可以製造最終零部件,還有一部分是專門適用於批量製造。
  • 瑞典林雪平大學採用中子衍射無損檢測技術預測增材製造零件的變形...
    澳大利亞核科學和技術組織(ANSTO)、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和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在內的國際研究團隊於2020年8月6日在學術期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上發表了利用粉末床熔融法開發了一種精確且有益的工具來評估複雜零件幾何形狀如何影響應力發展的研究成果,該工具的成功研發將有助於使用增材製造以精確且可預測的方式生產金屬零件
  • 上海交通大學-宜賓市「表面改性與增材製造聯合研發 創新中心...
    5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宜賓市「表面改性與增材製造聯合研發創新中心」共建籤約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希望宜賓市能與上海交通大學深入開展合作,持續推進先進材料及智能製造領域合作,同時進一步拓展在人工智慧、醫學、汽車製造等領域的合作,全面加強人才交流培養,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助力宜賓新興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