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來襲輪狀病毒「蠢蠢欲動」江蘇患兒增多

2020-11-27 二三裡資訊南京

低溫來襲,專攻5歲以下嬰幼兒的輪狀病毒「蠢蠢欲動」,從上周起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多了起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 )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金玉教授提醒,輪狀病毒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份流行,全年有散發。寶寶突然出現嘔吐、發燒、腹瀉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而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上周起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增多

金玉教授介紹說,從臨床表現看今年的輪狀病毒從上周開始變得活躍,兩周前陸陸續續有患兒到醫院來就診。從往年的情況看,輪狀病毒流行的高峰一般是12月、1月,「今年降溫才剛剛開始,病毒流行高峰可能要推遲一個月左右。」 輪狀病毒是一種雙鏈RNA病毒,1973年在全世界首次被發現,因其形狀在電鏡下很像車輪樣的形狀,所以叫輪狀病毒,1978年國際病毒學正式為它命名。金玉教授解釋,輪狀病毒非常特殊,以感染嬰幼兒為主,主要引起消化道的病症,包括嘔吐、腹瀉等,有些小朋友會出現脫水酸中毒的表現。 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同,免疫功能不同,病症的輕重也不一樣。有的很輕,自然感染病毒3―8天就康復了;有的小朋友可能持續時間會長一點,出現消化道症狀長達兩周以上。對於免疫功能低的孩子來說,感染輪狀病毒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有時候病毒的毒素會造成神經系統的損害,孩子會出現驚厥,此外每年都有患兒出現心肌的改變,心肌酶的增高,肝酶的增高。

傳染性超強,年齡越小症狀越重

金玉教授感慨,輪狀病毒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傳染性強、耐酸耐鹼,高溫60℃不能把病毒殺滅,傳播的速度非常快。「消化科的兒科醫生,如果家裡有小朋友沒有接種過疫苗,在流行季節,非常容易傳染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的小朋友,他們嘔吐的排洩物,如果沒有及時清理,氣溶膠散播到空氣中,其他孩子就有被傳染的風險。但是隨著氣溫的升高,病毒的傳染性又會下降,就如流感一樣。 目前來說,輪狀病毒攻擊的主要對象是5歲以下的小朋友,最易感染的群體是3歲以內,年齡越小感染後症狀可能越重。感染主要場所是託幼機構。國際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5歲以下的小朋友幾乎個個都感染過輪狀病毒。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範方式

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抵抗輪狀病毒的特效藥,孩子感染病毒後只能通過補液和休養,靠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金玉教授指出,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範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把輪狀病毒納入全球應該進行病毒預防的疾病範疇,提倡不同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進行免疫接種來預防。在我國,輪狀病毒疫苗接種屬於非計劃免疫的預防範疇。

金玉教授解釋道,輪狀病毒相對穩定,包括多個血清型。近幾年國內流行的主要是G1、G2、G3、G4、G9等類型,針對預防輪狀病毒的五價疫苗,囊括了最常見的幾個血清型,孩子接種以後,有效保護率達到95.5%,保護效力長達7年。一般來說,5歲之後感染的情況就很少了。到了小學,基本沒有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的預防疫苗接種要求非常嚴格,是在寶寶出生以後的6周到8個月。這個時間段,共接種三次,寶寶通過口服滴劑完成接種。「接種窗口很短,所以我們一再提醒家長,一定要在有效的時間段帶寶寶去接種。」金玉教授提醒說,秋冬季節寶寶一旦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等情況,務必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來源:人民網江蘇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這種專攻嬰幼兒的病毒又來了 1個月後是高峰
    低溫來襲,專攻5歲以下嬰幼兒的輪狀病毒「蠢蠢欲動」,從上周起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多了起來。上周起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增多金玉教授介紹說,從臨床表現看今年的輪狀病毒從上周開始變得活躍,兩周前陸陸續續有患兒到醫院來就診。從往年的情況看,輪狀病毒流行的高峰一般是12月、1月,「今年降溫才剛剛開始,病毒流行高峰可能要推遲一個月左右。」
  • 這種專攻嬰幼兒的病毒又來了!醫生:1個月後是高峰
    低溫來襲,專攻5歲以下嬰幼兒的輪狀病毒「蠢蠢欲動」,從上周起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多了起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金玉教授提醒,輪狀病毒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份流行,全年有散發。寶寶突然出現嘔吐、發燒、腹瀉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 輪狀病毒腸炎又爆發了,患兒家長必須知道這些
    最近輪狀病毒腸炎又嚴重了,無論是患兒、家長還是兒科醫生都被虐的不要不要的。上了一天班累是氣若遊絲,快扶我起來,我要做科普!1.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主要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腸炎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禍害嬰幼兒。每年10 月~次年 2 月寒冷的秋冬季節,所以又叫秋季腹瀉。
  • 這種專攻嬰幼兒的病毒又來了!醫生:1個月後是高峰
    低溫來襲,專攻5歲以下嬰幼兒的輪狀病毒「蠢蠢欲動」,從上周起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多了起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金玉教授提醒,輪狀病毒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份流行,全年有散發。
  • 降溫後這種專攻嬰幼兒的病毒又來了,1個月後是高峰
    低溫來襲,專攻5歲以下嬰幼兒的輪狀病毒「蠢蠢欲動」。從上周起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陸續多了起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 )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金玉教授提醒,輪狀病毒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份流行,全年有散發。寶寶突然出現嘔吐、發燒、腹瀉等症狀一定及時就醫。
  • 近期兒科急診輪狀病毒患兒大增 這些常識家長需了解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急診兒科主治醫生潘異日前介紹,這段時間,兒科急診輪狀病毒的患兒大幅度增加。據相關檢測顯示,成都範圍內輪狀病毒的流行高峰總體為11月至次年1月,而最近2年的監測數據顯示2至3月也出現了輪狀病毒的流行。初春出現嘔吐、腹瀉需考慮輪狀病毒感染的可能最近,輪狀病毒來了!不少孩子因嘔吐、腹瀉症狀到醫院就診。
  • 又見諾如、輪狀病毒「搗蛋」
    記者從省直中醫院、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眼下是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的高發期,家長需要警惕。醫院嘔吐腹瀉患兒增多記者從省直中醫院兒保科獲悉,國慶節過後,兒科門診患者比較多。主要症狀是嘔吐、腹痛、腹瀉等。楊女士的孩子今年8個月,因為半夜三更的嘔吐,楊女士放心不下,帶孩子去醫院看門診,最後確診為諾如病毒感染。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諾如病毒主要症狀是急性胃腸炎(劇烈嘔吐和腹瀉),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諾如病毒導致腹瀉的流行期和高發期。
  • 小兒近期先吐後瀉 需警惕輪狀病毒腸炎
    入院後,消化內科醫師為奇奇行糞輪狀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確定是輪狀病毒在搗亂。該院消化內科主任林衛東稱,最近兩周科室收治的輪狀病毒腸炎患兒呈增多趨勢。輪狀病毒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嬰幼兒腹瀉,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在秋冬季高發,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流行,是3歲以下兒童急性水樣腹瀉最為常見的病原體。「在我國90%的輪狀病毒腸炎發生於6個月至2歲嬰幼兒,希望家長重視。」
  • 腹瀉來襲,慎防輪狀病毒性腸炎
    那麼,究竟什麼是輪狀病毒性腸炎,又有哪些症狀,寶寶遭遇秋季腹瀉,家長們該怎麼辦,又該如何預防?記者採訪了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洪華鋒。6個月至2歲嬰兒最易感染根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洪華鋒介紹,輪狀病毒性腸炎以往俗稱「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腸道炎症。
  • 入秋之後進入輪狀病毒高發期 患兒三成因腹瀉就診
    原標題:入秋之後進入輪狀病毒高發期 患兒三成因腹瀉就診 入秋之後感染病毒 患兒三成因腹瀉就診  進入輪狀病毒高發期 假期少帶孩子外出就餐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陳媛  幼兒感染輪狀病毒  因上吐下瀉,昨日上午,市民張女士抱著1歲多的兒子,急匆匆來到長江航運總醫院兒科門診。  據了解,連續兩天,張女士的兒子每天至少要拉四、五次肚子。昨日早上,孩子突然把吃的東西全吐了出來,而且還有點發燒。經化驗檢查,孩子被診斷為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瀉。
  • 小兒腹瀉病——淺談輪狀病毒腸炎
    其中,輪狀病毒腸炎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今天,簡單將輪狀病毒腸炎作以介紹。1、什麼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是一種雙鏈RNA病毒。人群感染率很高,幾乎世界上每個五歲以內的小兒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不過,每一次感染輪狀病毒後人們對它的獲得性免疫就會增強,因此隨著年齡逐漸長大,感染率逐漸降低,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響。輪狀病毒總共有七種亞型,其中,A種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且人類輪狀病毒感染超過90%的案例也都是該種造成的。2、輪狀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特點。
  • 輪狀病毒「盯上」嬰幼兒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科主任陳嵐提醒,秋冬季嬰幼兒容易感染輪狀病毒,出現腹瀉症狀,6月到24月齡幼兒又是高發年齡段,家長一定要多注意預防,最好給孩子接種輪狀病毒疫苗。「輪狀病毒屬於呼腸弧病毒科,是小兒感染性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它主要通過侵犯患兒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造成細胞損傷,絨毛吸收能力降低,從而導致腹瀉,還會伴隨嘔吐、發燒等症狀。」
  • 聊城:小兒秋季腹瀉多發 專家: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病因  多為輪狀病毒腸炎引起  錢洪玉告訴記者,常見腹瀉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感染性腹瀉,通常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比如通過手口傳染的輪狀病毒,進入腸道後就可能引起腹瀉;另一類為非感染性腹瀉,一般是因食物過冷、過熱或消化不良引起的。
  • ...容易感染這種病毒 省一院兒科專家:輪狀病毒是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
    又是一年落葉黃,一場秋雨一場涼,風和雨都在提醒著秋天來了,相信很多的家長都聽說過一種秋天常見的疾病——輪狀病毒性腸炎,而它正是引起寶寶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大部分五周歲以下的兒童都被輪狀病毒所禍害過。輪狀病毒為什麼這麼強悍?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湯春輝來和大家說說,如何正確對抗輪狀病毒,遠離秋季腹瀉。
  • 警惕輪狀病毒!「秋季腹瀉」高發 2歲內幼兒最易感染
    從上周開始,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多了起來輪狀病毒,大家聽起來比較陌生,但是到了秋冬降溫的時候,嬰幼兒特別高發,它的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腹瀉,從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2月份流行,那麼,輪狀病毒感染 和普通的腹瀉該怎麼區別呢?家長們又如何預防呢?
  • 寶寶健康的大敵:比諾如更可怕的病毒——輪狀病毒
    我家寶寶才七個多月5天前開始嘔吐第二天就開始拉臭臭的蛋花樣便便到醫院一檢查化驗結果是輪狀病毒感染幾天下來,寶寶和大人都瘦了一圈真是急死人了作為新手爸媽,不禁要問:輪狀病毒又是什麼?為此,我院兒科一區主任吳德軍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輪狀病毒是個什麼鬼?早在1973年,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通過電子顯微鏡,在嬰幼兒感染性腹瀉的十二指腸標本中發現了一種病毒,形狀類似車輪,後來就命名為輪狀病毒。
  • 媽媽們注意了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無需禁食
    潛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病初1~2天常發生嘔吐,隨後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和水分增多,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  趙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除及時就醫外,腹瀉期間無需禁食,不過,要避免給寶寶吃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高糖食物和生冷食物。
  • 出門遊玩回來就拉肚子,假期感冒發燒腹瀉的小患兒增多
    武漢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梅紅接診患兒 中秋節三天小長假,5歲的男孩洋洋(化名)隨父母去外地遊樂園玩, 「近來門診中,嘔吐腹瀉的腸胃病患兒明顯增多。但感染秋季腹瀉的小寶寶並不多,反而五六歲的大孩子,拉肚子的更多一些,飲食不潔、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多是兒童致病原因。」
  • 滾蛋吧,輪狀病毒君
    引起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屬於呼腸病毒科輪狀病毒屬,無包膜雙鏈核糖核酸RNA病毒。輕者表現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呈黃色或黃綠色,有酸味,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和泡沫。多數嬰幼兒在數日內可痊癒。少部分隨著病情進展,也可由輕型逐漸加重。重型患兒除有較重的胃腸道症狀外,還有較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狀,如發熱、精神煩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 沒有特效藥的輪狀病毒正處於高發期,如何給孩子預防?
    「秋冬季是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的高發季,腹瀉是最為典型的症狀之一,嚴重可危及生命。」隨著廣州氣溫不斷下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科主任胡丹丹教授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