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大生意:花30元美甲 原料成本不到1元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指尖上的大生意:花30元美甲 原料成本不到1元

  美甲,這個被大多數認為是小本生意的行當如今風生水起。 一來,愛美的杭州MM瘋狂迷戀這種指尖上的魅力,許多美甲達人已經到了不做指甲不出門的風魔境地;二來,因為入門門檻低,利潤可觀,杭城大街小巷的各式美甲店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那麼這小小的指尖上的生意,究竟能賺多少錢?早報記者近日暗訪了多家杭城美甲店,一探究竟。

  美甲歷程15年

  每個月要花掉500元

  美甲達人>>

  玲子今年33歲,美甲齡15年,算是骨灰級。她第一次做指甲是高三即將畢業前夕,當時被功課壓得喘不過氣的她去做了個透明色指甲油,以緩解壓力。那次以後,玲子就開始了長達15年的美甲歷程。

  玲子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如果畫OPI甲油,加護理50元左右一次,按一周一次的頻率一個月花費在200元左右。由於普通OPI甲油指尖容易掉色,尤其她這類24小時中一半時間趴在電腦前的人,敲打鍵盤指尖甲油掉得更快。於是,她選擇了QQ甲,最便宜的打好折100元左右一次,可以維持半個月以上。然後腳趾甲一周一換,半個月一次的手部護理和手膜,粗粗估算下來怎麼著也得500元。

  「手就像女人的第二張臉,你別以為只有我們這種坐辦公室的人會經常去美甲。」玲子眨眨眼,「上次碰到一個賣水產的阿姨來塗顏色,她說看著買菜客人圓潤斑斕的手指甲實在心癢,熬不牢就來嘗試一下。」

  不僅是上班族,大學生、中年阿姨、全職媽媽、甚至奶奶級都已成為美甲業的忠實「粉絲」。

  基礎美甲一次成本才1元

  偽劣甲油成本更低至3毛

  記者暗訪>>

  基礎護理30元,深層護理50元, KD彩油膠100元,KD彩繪150元-200元,立體雕花18-38一個手指……這是記者在上城區一家美甲店看到的價目表,店老闆告訴我這在美甲業屬於中等價位。

  早10來年前,市面上常見的甲油牌子無非ABB、BNC這些義烏貨。環境差一點的小店或者市場裡,塗一雙手只要5-10元;工聯、龍翔樓下最多20元。那時候的指甲油顏色品種單一,氣味濃烈,甚至有些嗆人,可是那些愛美的姑娘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腳步走進去。如今杭城市面上已經很難再見這些色澤差的「大路貨」,聽到最多的是「OPI、甲膠、貼片」這些新新詞語,美甲,已經不是塗個顏色那麼簡單。

  走進杭州老東站對面的化妝品市場,琳琅滿目,顏色各異的指甲油讓我眼花。據批發商介紹,現在市面上80%-90%的甲油是OPI的天下,彩油膠以蔻丹品牌為主,奧利、瑰婷也佔一定的份額。

相關焦點

  • 200元美甲服務 材料成本不到15元
    目前武漢美甲市場生意一片興旺,不少美甲店的年營業額增長率可達到20%。但同時記者也了解到,武漢許多美甲師都沒有從業資格,使用的美甲材料也多為廉價的高仿貨,其質量令人擔憂。探訪做次美甲要花200元左右昨日上午,記者在江漢路隨機走訪了近十家美甲店,雖然不是周末,但各個美甲店的顧客都是絡繹不絕。
  • 美甲產品成本可忽略不計 30元甲油膠可賣近千元
    產品成本可忽略不計 美甲業「小生意」有高利潤  「在這個行業裡,基本沒有人會算產品的成本。」有十多年美甲從業經驗的蘇磊(化名)表示,美甲行業的利潤確實夠大,夠誇張,但也不是每個入行的人都有得賺。
  • 最完美的DIY美甲方案 成本還花不到10元
    最完美的美甲,是什麼樣的呢?我覺得,應該是不傷指甲,持久牢固,操作方便,容易卸除,還炒雞便宜!先來說一下目前兩大主流美甲方案:指甲油:最傳統,但是等它幹透真的是要人命,而且持久度比較差容易脫落,一瓶好的指甲油也要好幾十甚至上百也不便宜。
  • 特侖蘇成本1元賣5.2元引爭議 專家:利潤30%
    有媒體報導,市場中金典、特侖蘇等高端奶每盒原料奶成本僅1元錢,而售價高達6元,人們已進入高價奶時代。對此種說法,乳業專家並不認同,認為高端奶利潤不到30%。同時,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連市原料奶收購價格較半年前下降20%以上,養殖戶利潤不過5%。高端奶基本成本為三四元近日有媒體報導,一盒蒙牛特侖蘇原料成本僅1元左右,而售價則高達6元,並認為我國已進入高價奶時代。
  • 成都美甲惹禍 花上千元美甲指甲斷層還患甲溝炎
    美甲遭遇23歲的王琳在成都某商場的一家美甲,做了半年的美甲和指甲保養,花了上千元。去年9月,多個指甲都出現了斷層,患上了甲溝炎成都大學生小悅一年去美甲店兩三次做光療甲,平時喜歡自己動手美甲。她表示,「甲膠容易使指甲變薄,還是自己塗指甲油比較好。」
  • 「睫毛嫁接術」盛行的背後:成本10元收費200元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長沙,所謂的「韓國睫毛」竟產自江浙及廣東,而製造睫毛的原料則是豬毛、狗毛。  嫁接睫毛引發角膜炎  昨日上午,家住株洲市石峰區楠木塘的唐小姐向新報投訴稱,她在株洲一家名氣較大的美容店做了「韓國睫毛嫁接術」,價格為100元,店方承諾3個月內保證「嫁接」質量。可手術剛做了一個星期不到,這些睫毛就原形畢露。
  • 小小指甲蘊含大利潤 美甲經濟暴利中存隱患
    濟南市濼源大街,一家新開張的美甲小屋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不足10平米的小屋內,各種色彩的指甲油就佔據了整整一面牆;由於空間有限,除了那張擺放著電腦的收款桌外,室內再也找不到第二張桌子;三張簡易沙發軟椅上,兩張已經坐上了顧客,兩名美甲師一左一右,各坐在一張塑料矮凳上為顧客提供服務。
  • 男子農村廟會上扮孫悟空賣玩具,1元本錢掙出10倍利,日進3000元
    在廟會上做生意,最怕就是同質化。比如,燒烤大家都喜歡吃,但是經營的門檻卻很低,在廟會上擺燒烤攤的人太多,競爭壓力巨大,為搶生意壓價的現象司空見慣,有人甚至把價格壓到了令人驚詫的1元錢一串,說實話,上一次看到這樣的價格還是20年前。如果你在廟會上經營的項目比較獨特,而且還是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的品種,那麼恭喜你,距離成功不遠了。
  • 因原料等成本提升 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原標題:因原料等成本提升,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因原料等
  • 福袋機現身街頭 體驗:花30元抽到零售價21元左右的商品
    「花30元就可能抽到iPhone XS、單反……」最近在抖音平臺上掀起的福袋機拆箱視頻熱潮也蔓延到溫州的線下市場。「不是說有手機、口紅嗎?怎麼都沒見到過,都是很廉價的商品。」隨著體驗人數的增多,對福袋機宣傳和實物不一致的質疑聲也逐漸變大。盒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呢?
  • 美甲美發得提前預約,洗車價格漲20元
    1月19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長沙市多家美發、美甲、洗車店紛紛迎來「黃金周」。商家儘管延長了營業時間,依舊忙得不可開交。美甲停劃會員卡餘額,美睫不提供免費修補1月19日13時,美甲師江小姐在給顧客做指甲的間隙甩了甩胳膊,手邊的盒飯還未揭蓋,「從10點開門到現在,已經做了5個美甲,下午2點多還有微信預約美睫的客人要來。」
  • 因原料等成本提升,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近日,有消費者發現,麥當勞早餐漲價,原來的6元早餐漲至9元,其他產品也有一定程度漲價。對於漲價原因,麥當勞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6元早餐的促銷活動已結束,會不斷推出新的超值組合。此外,由於食品原料和運營成本的增長,部分食品價格調整。
  • 因原料等成本提升,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近日,有消費者發現,麥當勞早餐漲價,原來的6元早餐漲至9元,其他產品也有一定程度漲價。對於漲價原因,麥當勞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6元早餐的促銷活動已結束,會不斷推出新的超值組合。此外,由於食品原料和運營成本的增長,部分食品價格調整。
  • 女子花900做美甲,認為收費太高曝光:只值400元
    纖纖玉手,對於現代的女性來說,已經達不到現在的審美觀了。隨著各種隨流的興起,女性們對於手指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眾多的女性都喜歡去做美甲。不過,做這種東西的價格有高也有低,低者不用說了,但是高者如果每個手指要花90元,換成是你,會做嗎?
  • 價值20萬一平米的美甲,是精緻女孩最後的倔強
    不能欣賞美甲的直男朋友算了一筆帳,做指甲實在是太貴了。不是一兩百的美甲消費不起,而是他認真地算了算:一個指甲蓋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釐米,那十個指甲蓋就是10平方釐米,等於0.001平方米。如果一次美甲要花100元,那就是10萬元每平方米,差點就可以在北上廣買房了。如果你做200元每次的指甲,那就是20萬元每平方米,比多少北上廣的房子還貴啊。
  • 5元成本抗癌假冒針劑賣8500元 利潤率超販毒
    5元成本假冒針劑賣8500元 一套空藥盒回收價高達700元抗癌假藥利潤率超過販毒自來水加包裝,成本5元的假冒針劑,貼上「用於治療乳腺癌」的標籤後,身價搖身變成8500元;作為醫療垃圾處理的空藥盒,卻以最高700元一套的價格被回收。
  • 「迪奧香水」成本僅1元!這樣的代購化妝品你還敢用嗎?
    從發貨單記錄來看,生意好時,嫌疑人幾乎每天都會對外發貨,找呂某拿貨的買家幾乎遍及全國各個地區,其中以浙江、廣東、上海、北京等地拿貨量居多。嫌疑人告訴記者,找他拿貨的買家有不少都是在網上做代購生意的,最終會以接近正品的價格將這些假化妝品銷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
  • 起底暴利眼鏡行業:售價千元的眼鏡成本不足30元,錢都被誰賺了?
    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眼鏡架為30元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常見的鏡片折射率主要有1.56、1.60、1.67、1.74四種。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鏡片的折射率越高,同等度數下,鏡片的邊緣就越薄。江蘇天潤光學鏡片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浩宇:一般普通鏡片折射率相對低一些,同樣度數的鏡片會厚一些,高檔鏡片材料更貴,做出來的鏡片更加美觀,比較薄、比較輕。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
  • 銷售經理揭露:"專業線"護髮素 成本10元賣150元
    一名化妝品銷售經理揭露——     美容美髮店裡的「專業產品」,身價常常上千,身份卻很神秘,消費者既看不到電視廣告,也看不懂包裝上的英文介紹。     面對紛繁複雜的產品價格、質量、成分,消費者猶如霧裡看花。     「那些產品走的都是『專業線』,不做廣告宣傳。」張業賢,在一家化妝品公司摸爬滾打多年,很了解圈內的「潛規則」。
  • 成本5塊錢每桶能賣20元劣質防凍液便宜不好使
    本報訊(記者黃家慶)眼下正是防凍液的銷售旺季,一些低價劣質防凍液盯上這塊「大蛋糕」,紛紛上市。一位多年從事防凍液銷售生意的李先生借本報提醒消費者,目前一些低價防凍液基本上都是由甲醛等一些低價原料兌水而成,10公斤的防凍液在市場上售價20元左右,而其生產成本只有5元左右。低價劣質的防凍液不僅不能防凍,對車輛本身也有很大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