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休假都會出去旅行,但是從未帶父母一起出去旅行過。這些年一直想帶媽媽出去走走,太遠的交通不便的不能考慮,出國旅遊語言交流困難的也不好辦,想來想去覺得臺灣是個很好的選擇---語言沒有障礙,風景、美食與大陸多有不同,交通便利。
從初步計劃到實施用了三個月,訂機票前大姐和姐夫也加入進來,一家四口就這麼要出發了。
2015年春天我自己曾經去過臺北玩了一周,這一次要把沒去過的臺南、臺東看看,既可以嘗嘗臺灣各地美食又完成環島之旅。下面我就用日記記錄一下這次環島遊的點滴。
10月11日,我們終於出發了。一上飛機媽媽就很興奮,不停地向外面看,雖然前一天晚上沒怎麼睡。
臺北美女LISA趕到機場迎接我們,不只是熱情擁抱,細心的她還為我們準備了接下來要乘坐火車需要的午餐:麵包和微熱山丘鳳梨酥、防曬霜、驅蚊藥膏,這份細緻把我們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因為要趕去桃園高鐵站搭乘前往臺南的高鐵,她想請我們吃飯不可能了,匆匆話別。
從桃園高鐵站出發,1小時40分鐘就到達臺南。出發前聯繫了APPLE媽媽推薦的臺南一家民宿,按照女主人巧玲告訴我們下車後的轉乘方式,免費接駁車到臺南市政府然後打車到民宿。
一上轉乘車天上開始瓢潑般下雨,不禁有點擔心接下來幾天的天氣,看天氣預報未來一周都是降雨天氣。沒想到下了車雨就停了,這是個好兆頭。
民宿是四層獨棟房子,一樓是廚房和客廳,可以用餐和聊天。樓上3層每層兩間客房,我們住3樓和4樓。每個房間都特別乾淨別致,洗浴用品都是一次性的,能看出女主人的用心。
安置好行李下來和巧玲聊天,她特別熱心地提供臺南旅遊建議,哪裡有值得看的景點、哪裡有著名的小吃,如何叫車。冰箱裡還有雞蛋,廚房裡準備了方便麵,晚上我們餓了都可以自己拿來充飢。
洗澡換完衣服我們一家四口開始逛街。沿著運河漫步,直奔保安路夜市,品嘗著名的臺南美食。
說起臺南美食,首屈一指的莫過於蝨目魚羹。並不知道哪一家蝨目魚最好吃,看哪家人最多就到哪一家,於是從阿鳳浮水蝨目魚開吃。魚丸面線、魚肚面線各來兩碗,一口下去,新鮮魚肉的彈牙口感和鮮香一下子徵服了我們每個人,媽媽說從來沒吃過這麼好的魚丸。吃到最後,一點湯水都沒剩。
這一家吃客不斷,桌子基本沒有空的時候。我要給忙碌的老闆拍個照,他還不好意思躲了。旁邊的一家米糕來了一塊嘗嘗,原來是糯米糕澆上滷肉汁,糯米糕很好吃,滷肉汁的肥肉粒略多有點膩。
牛肉麵今天有點吃不下改天再說,收尾吃了一家甜品:那個年代家的紅豆杏仁豆腐,甜香滑軟,加了冰後更加爽口,大熱天是最好的消暑佳品。
從日出到黃昏,從東北到臺灣,從零度的冰城到火熱的臺南。從晴空萬裡到大雨瓢潑,一日幾千裡,飛機火車汽車坐個遍,一直到夜色初起吃上鮮香的彈牙魚丸面線,這個胃終於妥帖了。這一天太充實了,媽媽、姐姐、姐夫雖然有點累都很開心。
10月12日
清晨是被空軍戰鬥機的轟鳴聲叫醒的,說好的雨天沒了,響晴的天意味著酷熱未必是好事。出門去房東推薦的杏仁世家吃早餐,杏仁茶濃濃的杏仁味讓人胃口大開,蔥油餅、蛋餅香氣四溢,我們在大快朵頤,門前等外賣的人絡繹不絕。
打電話叫車去赤嵌樓,司機大叔都66了,說起話一板一眼非常有底氣。赤嵌樓還沒開門,走到對面的天妃廟看看,居然是當年南明王朝皇子自縊的地方,後改建天妃廟,也算是臺灣最有歷史的建築了。
赤嵌樓作為臺灣被荷蘭侵佔的歷史見證是必須要來的,雖然當年的普羅民遮城已然不再,遺址城牆還能看到一段。天氣甚是悶熱,媽媽和姐姐吃不消在樹蔭下休息,我和姐夫上樓入院四處打量觀看。
略感疲乏時,一杯拿鐵解煩憂。正在樹蔭下乘涼,院外聽得嗩吶聲聲擂鼓鳴,一隊紅衫軍鳴鑼巡街而過,不知道給什麼神明過節。
臺南的漢族、客家人多來自閩南和潮汕,民間信奉的神明比較多,街頭巷尾各種閣廟自是少不了。我們在地圖上找到附近有個三山國王廟,有點好奇是什麼典故,穿街過巷找過去,原來是曾經的潮汕會館,祭祀的是曾經清朝皇帝冊封的三個潮州山神。
這個廟規模不算很大,建築的梁上和屋脊的雕飾比較精細有特點,很吸引眼球。後院的白牆上隱約有壁畫痕跡,似有山海圖形,如今已漫漶不清。
走出三國王廟已是燥熱不已,好在不遠處就有一家綠豆湯小店,看牆上介紹和明星照似乎很有知名度。要上四碗加冰的薏仁粉角綠豆湯,一口喝下去,真是冰涼甜美,潤肺滋脾,太TM好喝了!實為居家必備、消暑祛熱之佳品。
來之前並未多做功課準備攻略,只想到了四處閒逛,嘗嘗當地美味即可。好在媽媽姐姐姐夫也是隨遇而安不挑剔,即便天熱疲憊也不叫苦,我帶隊輕鬆多了。去臺南火車站的路上路過郵局,想到有冷氣就毫不猶豫衝進去,即可消暑又可放水,政府公用設施太體貼了。
臺南火車站是個老建築,從內到外基本保留原貌,進站上車也非常方便,這裡算是市中心了,站前廣場輻射出幾條大路通向城市的四面八方。
火車站周邊商業繁榮,除了各種服裝、美發、茶飲店鋪,少不了各種風味小吃,比如這家魚肚麵店。新鮮的魚肚肉無刺,炸得香噴噴,就著勁道的麵條一起吃,非常美味,麵湯裡加上切得纖細的薑絲和香醋,特別提鮮。一碗麵下去,麵湯也喝得一點不剩。
每到一處都想看看當地的博物館,到了臺南想看看臺灣文學館。把媽媽姐姐安置在崇光百貨裡避暑休息,我和姐夫去逛文學館。路上偶遇氣象臺舊址算是額外奉送。正值中午,不時有兩機編隊的戰鬥機飛過藍天,空軍訓練很頻繁。
日據時期建的氣象臺建築更像一座燈塔,當時氣象臺不但負責天氣預報,兼有地震預報職能。登記進入參觀時,還有兩個新兵弟弟也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入內參觀。氣象臺隔壁有一座日式庭院林餐廳,是曾經的日本高級餐館,庭院日本園林風格明顯。
臺灣文學館門外一排矮牆上鑲了一個個玻璃框,裡面是臺灣知名作家的名句,館名則是著名作家鍾肇政的書法作品。
這裡原來是州廳,1945年遭到美軍轟炸後大部分被毀,後改建成現在的樣子。外觀古典主義,內部裝飾又頗有現代感。樓上是各類文學歷史展覽,地下有圖書室供讀者閱覽寫作。
我們沒有本地證件只能在圖書室外面看看,看看樓上的展覽略微了解一下臺灣文學發展的淵源。
回到崇光百貨接了媽媽姐姐就打算去吃晚飯了,可是就在谷歌地圖指引下即將到達時在一個十字路口看到了孔廟的指示牌,想起了昨天來時路過就打算今天要去看看,於是----把媽媽安置在一家飲品店,我們仨飛奔向孔廟。
俺大姐看到一塊石碑脫口而出:日子。哦,孔廟還挺會過日子,不過是「子曰」更好吧,哈哈。孔廟紅牆四圍,院內古木挺立,是個非常漂亮的中國園林,因為正殿要收門票我們也有些乏累就沒進,在外面四處晃晃。
隔牆就是一個小學,教學樓裡傳來陣陣樂聲,似乎同學們在排練什麼曲子,校園裡小橋流水,芳草茵茵,林木蔥鬱,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真羨慕這裡的學生。
孔廟對面有條府中街,本來就要走了,看到對面街口的石牌坊就忍不住走過去看看,沒想到發現一條很有看頭的文創風情街。很多藝術家、手工藝技師在這裡開店售賣各種工藝品、創意飾品,有文藝青年的地方也少不了有情調的咖啡館,有空來這裡閒逛發呆實在是最佳選擇。
大姐很喜歡這裡,忍不住頻頻擺POSE,讓我和姐夫四處留影。用她的話講:再不瘋狂就老了
府中街出來南門路左側就是著名的草祭二手書店,可是不開門。難得我提前做了計劃的幾個地方之一就這樣錯過了。
回到保安街吃飯,沒找到巧玲推薦的文章牛肉湯,阿村牛肉湯也不錯。這個店也很有個性,每天就兩頓,早上4:00,晚上18:00開門,一次性點完不許中午加菜,牛肉賣完就結束。我們在外面排隊,前面是從臺中來的一對情侶,後面一會兒也站了十多位。
一女子在店裡忙著剁肉熬湯,頭也不抬。快到18:00,一位老伯出來擺好桌凳、調料,18:00一到圍擋一撤,大家蜂擁而入。我們要了牛肉湯和牛雜湯加一份燙青菜,湯鮮而不鹹,清而不渾。牛肉切得很薄一燙即熟,口感很嫩,配合細細的薑絲和甜醬油,吃得是心蕩神怡。
10月13日
美好的一天從美好的早餐開始,所以今天一早我們就來到巧玲小姐推薦的王家魚皮吃早餐。魚皮湯、魚肚湯、魚丸湯、煎魚肚、肉汁油條,幾個小菜。新鮮的魚做出一桌鮮美的魚餐,吃得一家人連連讚嘆。
叫了車去四草綠色隧道。這裡本是鹿耳門炮臺遺址,鄭成功攻克竊據臺灣的荷蘭人的古戰場,然而炮臺已然無蹤,只留下荷蘭人一座屍骸冢。開車的老伯說這地方也就是遊客來,有什麼好看!
一到四草,最奪人眼目的是壯觀的大眾廟,看建築外觀頗有現代混搭風,屋脊之上各種裝飾過於豐富有點眼花繚亂。我發現臺灣的很多廟宇裝飾喜歡用各種琉璃瓦、瓷磚、玻璃粘貼在屋脊、神像上,而神像造型很多也非常有現代感,看起來有點穿越的感覺。
我們到的早,坐第二班船可以坐第一排。所謂綠色隧道就是運河邊兩岸的紅樹林枝葉勾肩搭背連為一體,在河面上連成一條綠色的隧道。紅樹林中招潮蟹、遊魚、白鷺、海鷗共存共榮,頗有和諧社會的意思。
船行河上不時有白鷺飛過,引得遊客驚呼陣陣,想抓拍總是來不及。看綠色蔭蓋遮天蔽日,水中遊魚自在快活,心情自是愉悅。
下船後沿河邊一路走過,古戰場已經沒有模樣,只有荷蘭人遺骸冢和幾塊石碑可以讓人回顧當年的歷史。不時有遊客牽狗走過林木蓊鬱的公園,誰知道這裡是死傷千人的戰場。
從四草出來叫車去安平古堡,計程車還是不到5分鐘就及時趕到。談到交通可以多說幾句,臺南城市規模接近於大陸的縣與市之間,公交車不算發達車次較少,市民出行主要依靠摩託車和私家車,計程車需要打電話叫車。
每次撥通電話,就聽到類似電影裡解放前國民黨電臺女播音員的聲音:先生您好,請問您在哪裡?每次車程基本在2-3公裡,車資大約100-120臺幣,相當於國內北上廣的水平吧。
安平古堡本來是鄭氏父子佔領臺灣後的前沿陣地,後來在日據時期被改為海關關長府邸。高高的兩層平臺還是古建原跡,最上面的平房和燈塔則是日人後建的。這裡有臺灣最老的城牆遺址,殘破的牆頭荒草叢生,旁邊的大榕樹氣根細密。
古堡外的安平老街現在是遊客們買紀念品和手信的最佳地方,遊人密密匝匝絡繹不絕,兩側的小巷子則隱藏了很多有情調的咖啡館和創意小店。
時間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小巷一一看過,就把這些偶然看到的記錄一下,算是對安平老街的記憶,不知道以後是否還能回來再看看。
今天的重頭戲其實是奇美博物館,原來打算一大早去,後來聽說晚上開燈更好看就改了計劃下午去。
從臺南火車站到寶安只要一站,車資16臺幣。據說還有個永康站,經常有人買了保安--永康的車票,票面上就印了「永保安康」,車票留著紀念討個福氣。
出了車站走上10分鐘就到了赫赫有名的奇美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大富商許文龍將多年收藏捐出建立。藏品的豐富和珍貴且不說,建築也很有特點,整體看有點像美國國會大廈,正前方的噴泉則是按照法國巴黎凡爾賽宮門前的噴泉一比一複製。
凡爾賽宮門前噴泉的雕塑尚且考慮工本用了鉛鑄,有點黑不溜秋,這個可是用義大利產的白色大理石完成,有點青出於藍的意思。
館內參觀需要提前預約並且嚴禁拍照,我們這個時候來屬於淡季省了預約。館內有野生動物陳列、古代兵器陳列、西方繪畫及雕塑陳列和西洋樂器陳列,最吸引人的是自動音樂機械陳列及播放表演。
我們買了15:30場次的票,聽到三種自動音樂機的現場播放表演,最厲害的一種可以同時演奏三把小提琴及其他幾種樂器的機械不提供播放表演。
匆匆看了一過,臨出門用手機偷拍了兩張門廳建築。在外面的大園子裡等候多時終於等到天黑亮燈,有情侶也等到此時為了拍婚紗,天上卻飄起細細的雨點。拍了幾張天已黑透,我們戀戀不捨踏上歸程。
回到市內,今晚去逛花園夜市,規模雖然好大,但是好吃的東西並不多。略有失望。
10月14日
要離開臺南了,真有點捨不得。巧玲已經給我們買好了早餐-美味的糯米飯糰和豆漿,剝好的柚子給我們帶著路上吃,讓我們好感動。更感動的還在後面,她拿出虹吸壺為我們製作咖啡!旅遊才幾天,又交到臺南新朋友,感動非常幸運相約哈爾濱再見。
叫的計程車司機師傅還是昨天那位老先生,今天老先生脾氣好一路上和我們聊了半天。他曾經在軍隊服役,還是跆拳道教練,如今開車是半玩半做。
對大陸重視體育他很讚賞,說不重視體育怎麼能拿到奧運金牌,很不容易的。臺南人天天吃美食的嘴很刁,他說去廣州旅遊覺得水果實在不好吃,還是臺南的好。
買好火車票還有倆小時,和姐夫去車站旁邊的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逛了一圈。園區不大,主要利用火車站的原有庫房、辦公樓還有一棟多層建築改建而成。
來的早,很多展室和工作室還沒開門,只能在院子裡四處看看。這裡工作累了到大樹下幾個人坐下聊聊感覺能很好。
臺南就此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