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補冬,吃點豆腐最滋補!

2021-02-27 貝太生活+

以前我的夢想是要去賣豆腐,心想著做做豆腐這事兒不用怕失敗,做硬了是豆腐乾,做稀了是豆腐腦,做薄了是豆腐皮,擱臭了還可以做臭豆腐……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一句話,「都說世間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一向怕吃苦的我,也只能將這個夢想作罷。

古往今來,豆腐這個家常食材,都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亦對其讚頌有加。大吃貨蘇軾就喜歡吃豆腐,他在任杭州知府期間,曾親自動手製作「東坡豆腐」,留有「煮豆作乳脂為酥」之句。汪曾祺老師也對豆腐情有獨鍾,曾專文寫過一篇關於豆腐的散文,侃侃而談,娓娓道來,洋洋灑灑幾千字。

豆腐好吃是好吃,但做起來卻是要費些功夫。做豆腐的工藝很細緻,必須浸泡大豆、磨豆漿、燒開漿水、點鹽滷凝固、再上架子整形、用重物壓實的幾個程序。豆腐品質的好壞,與水有很大的關係,泉水制豆腐的效果比較好。

豆腐種類很多,大致分為南豆腐、北豆腐。南豆腐稍嫩,北豆腐略老,這是二者相較而言。科技的發展,製作技術的提高,豆腐的種類越來越多,吃的花樣也越來越多了。

豆腐雖好,還要烹調得法才好吃。在我國,豆腐的做法成千種,各有各的風味。川菜中的麻婆豆腐,淮揚菜中的文思和尚豆腐,京、魯、粵菜系中的家常豆腐,都很有名氣。

香椿去掉老梗洗淨放入滾水中汆燙一下,迅速撈出,用冷水衝涼後浸泡在冰水中以保持青翠顏色和新鮮口感。最後瀝去水分,切碎。南豆腐切成厚片,再改刀切成方丁。將香椿碎與豆腐丁混合,加入鹽和香油調味即可。香椿有潤膚明目、益氣和中、生津潤燥之功效,給平淡的豆腐也增添了香氣。做法簡單,卻能在一瞬間讓人耳目一新。

徽人善制豆腐,因此也出了不少豆腐名饌,壽縣八公山豆腐名頭最為響亮,以白嫩可口的豆腐加以鹹肉、蝦幹烹製,鮮美自不可言喻。豆腐洗淨,切成1cm厚、4cm見方的片。大蝦幹用溫水泡發,油菜洗淨擇去老葉,從中間縱向對半剖開,香蔥切成蔥花。鹹肉切成薄片,放入一個小煮鍋,加入適量清水,煮至沸騰,並繼續加熱片刻,撈出鹹肉備用。將高湯注入小砂煲,大火燒開,下入鹹肉、蝦幹,調小爐火加蓋熬煮30分鐘,調入紹興黃酒後放入豆腐煮10分鐘,放入油菜燙熟,調入鹽和蔥花即可上桌。

將蝦去皮去頭尾,洗淨剁成蓉,香菇、北豆腐洗淨切細丁。再將蝦蓉、北豆腐、核桃芝麻粉、蛋清攪成糊狀。熱鍋放油,爆香薑末,下香菇丁煸炒,放入豆腐糊翻勻,加少許清水煮至水快幹時,將芝士撕成小片放入,加鹽翻勻即可。滑嫩爽口的蝦仁和豆腐,吃起來奶香濃鬱,對寶寶來說是極大的香味誘惑哦!大小適口的小丁丁也特別貼合寶寶的小嘴小牙,嚼起來特別甜香美味。  

相關焦點

  • 立冬將至,福建人補冬吃什麼?
    11月8日將迎來2019年的立冬節氣,農曆立冬,福建人俗稱「補冬」。在這一天,每一個家庭都要增加營養補品。福建俗語有講,一年補趟趟,不值補立冬。意思就是,這一年無論你吃了多少有營養的補品,也不如這一天吃的來得補。
  • 「立冬補冬,補嘴空」今天講究吃啥?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諺語稱「立冬補冬,補嘴空」。民間認為此時進行食補,可以補充元氣抵禦冬天的嚴寒。那麼,立冬這天都講究吃點什麼呢?「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在天津河東「老天津衛」聚居地,人們吃倭瓜餡的餃子。羊肉。
  • 2018立冬是月幾號應該吃什麼 南北方立冬補冬進補吃什麼好
    2018立冬是月幾號應該吃什麼 南北方立冬補冬進補吃什麼好  立冬應該吃什麼 南北方立冬吃的傳統食物一、南方立冬吃的傳統食物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從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開始到11月22日或23日結束。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一樣,都是農曆上表明一個新季節的開始。
  • 泉州將迎來新一輪降溫 2016年立冬吃什麼好補冬怎麼吃好
    然而,如此陽光明媚,恰似「春暖花開」的好景卻並不長,今天就是立冬了,泉州正要迎來新一輪的降溫。泉州市氣象臺分析,今天泉州仍然以多雲天氣為主。北方的冷空氣在馬不停蹄地趕來泉州,初步影響泉州要等到周二的夜間到周三這段時間。11月7日是今年的「立冬」節氣,通常人們往往以為立冬就是入冬了。但「立冬」並不是氣象學上冬季的開始。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
  • 立冬到|俗話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立冬進補不能少
    立冬到|立冬習俗新解:立冬進補不能少,習俗早知道,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之後,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日照時間繼續縮短,我國歷來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 迎冬、拜冬、補冬……立冬習俗知多少?
    清代石濤《雪景山水圖》局部在古代,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據《禮記·月令》記載:「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回來之後,皇帝還會賞賜群臣冬衣,並撫恤孤寡,以安社稷。在民間,百姓也習慣在此時備好冬衣,以防禦接下來的冬寒。
  • 2017年11月7日今日立冬:立冬習俗盤點 立冬補冬吃什麼
    古人認為「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陰,一冬溫。」如果立冬當日是晴天,整個冬天都會寒冷;如果立冬當日是陰雨天,那麼將是個暖冬。立冬·習俗吃餃子  立冬為何要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
  • 立冬後吃什麼?立冬飲食及歷史習俗
    原標題:【立冬後吃什麼】立冬飲食及歷史習俗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在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每逢立冬,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說是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該怎樣注意飲食養生?  立冬時鬥指西北,太陽黃經為225度,時值公曆的11月7日前後,習慣上,我國民間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
  • 立冬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冬節氣補冬各地食物吃啥
    明代詩人王稚登在《立冬》中說立冬時節一天比一天寒意更濃。11月7日是立冬節氣,截至目前,冬季「版圖」已經佔領我國「半壁江山」,進入立冬節氣後,冬天的「地盤」將繼續向長江以南地區擴展,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入冬進程圖和立冬補冬地圖,看看冬天的腳步到哪兒了?你的補冬計劃提上日程了嗎?
  • 立冬吃什麼補身體立冬吃哪些養生?補冬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的到來意味著真的是冬天了,小夥伴們一定要多穿衣服哦,我們也不能夠因為怕冷就疏忽運動,這樣是不好的。那麼,立冬吃什麼好呢,吃哪些食物能夠抵禦寒冷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立冬吃什麼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
  • 立冬吃什麼養生 關於立冬的民間習俗 立冬傳統食物是什麼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
  • 「補冬」是什麼意思 補冬跟立冬是同一天嗎如何「補冬」
    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冬節氣的到來,是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尤其不宜過量的補。
  • 立冬了,這湯燉給家人喝,營養滋補,比喝雞湯強,喝完身體棒
    立冬了,這湯燉給家人喝,營養滋補,比喝雞湯強,喝完身體棒立冬到了,北方都已經進入冬天了,冬天比較寒冷,最北的黑龍江都已經下大雪了。天氣寒冷,要煲湯喝,喝湯養生,而且熱乎乎的湯喝下肚,身子都暖乎乎的,最舒服了。
  • 立冬的習俗風俗習慣有哪些 立冬為什麼要補冬吃餃子寓意介紹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衝四節氣的第19個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那麼立冬有哪些風俗習慣呢?為什麼立冬要吃餃子呢?  2、立冬習俗:補冬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  3、立冬習俗:冬學  冬天夜裡最長,而且又是農閒季節,在這個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
  • 立冬吃什麼傳統食物?2018立冬吃什麼好?立冬養生食物推薦
    立冬  十一月立冬,又叫「交冬」,時序進入冬令,民間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古人認為天轉寒冷,要補充身體營養。食人參、鹿茸、狗肉、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是較流行的補冬方式。也有的中藥店推出十全大補湯,即用十種滋補的中藥燉雞或其它肉類做成的補品。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我國北方,人們則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 立冬養生吃什麼?2020立冬傳統習俗食物推薦 立冬時節吃什麼食物
    李宏圖攝立冬吃什麼【篇一】  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漢族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滋補原則:  從立冬開始。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以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立冬時節的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季在飲食養生方面,中醫學認為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
  • 立冬吃什麼?
    立冬吃什麼?立冬節氣標誌著冬天的到來,民間有立冬進補的習俗。那麼,立冬要吃什麼傳統食物呢?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飲食習俗。北京:立冬吃餃子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在京津地區,人們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有的還講究吃「倭瓜」餡的餃子。「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 立冬合適吃什麼好補身體?補冬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立冬(特有的傳統習俗盤點)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查看:2017今年立冬具體時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此時,地球位於赤緯-16°19',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僅有33°47'。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
  • 立冬後,6種食物經常吃,滋補肝腎,提高免疫力,早吃早健康!
    那麼立冬時節就必須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讓你舒舒服服度過冬天哦。一、立冬後的飲食原則首先第一點就是多吃溫熱滋補的食物。立冬過後民間都有補冬的習俗,那就是多吃溫熱的食物,不僅僅起到了禦寒的作用,還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強壯。
  • 鍋圈食匯滋補火鍋涮起來,度過「熱騰騰」的立冬
    本網11月25日訊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瑟瑟發抖的冬天正式來臨,寒冷的冬季最適合吃什麼?吃貨腦海裡蹦出的第一個詞就是「火鍋」,中國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禦寒作用。今天,跟著鍋圈食匯這樣吃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