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中的ESG思考丨明言ESG

2020-12-25 第一財經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軟硬體領域取得重要突破,人工智慧產業在全球快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在給人類帶來效率提升、福利改善的同時,也帶來諸多挑戰,例如衝擊就業、加劇不平等、侵犯個人隱私、濫用數據等,甚至令人類深陷道德和倫理困境。因此,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需高度重視相關議題,做前瞻性規劃,致力發展「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令技術進步服務於公眾福祉的改善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範圍內,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學術界和企業界紛紛推出關於人工智慧道德規範和倫理標準的指引與倡議。中國政府也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倫理風險分析報告》等報告,以應對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雖然各界已就人工智慧倫理原則的重要性達成共識,但具體法規、政策的制定仍處於研究探索階段。

發展「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是全社會的課題,需要政府、商界、學界及所有利益相關方共擔責任,協力推動。作為技術應用與推廣的主體,企業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特別是在現階段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的情況下,企業的自律自治尤為重要。

企業應將ESG理念融入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的各個環節,識別其中的環境(E)、社會(S)和公司治理(G)方面的風險與機遇,建立相關的政策、制度和措施,確保技術向善。

在環境領域(E),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可通過改善氣候數據模型、提高交通效率、優化能源使用、創新低碳材料等多方面幫助人類治理汙染和應對氣候變化;另一方面,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將產生大量電子廢料,增加能源消耗,給環境帶來壓力。雖然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對環境的整體影響尚未有定論,但企業應秉持綠色發展理念,趨利避害,儘可能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綠色應用,降低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在社會領域(S),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有可能引發失業、隱私洩露、偏見和歧視、安全隱患、道德倫理失範等社會問題。例如,人工智慧技術將令部分人力工作被自動化取代,使部分勞動者面臨永久性失業,加劇貧富差距;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可能加深對性別、種族、民族、宗教、健康狀況等方面的歧視性待遇,加劇社會不平等;人工智慧的發展還給系統安全、數據安全、技術安全帶來新挑戰。人工智慧的高度發展還將涉及更深層次的倫理問題,比如高度智能的機器人背離設計初衷對人類造成危害、人體植入晶片和腦機接口等涉及到的人體實驗技術的潛在風險和倫理悖論等。為降低隱患,作為設計者,企業應將「安全可控」作為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和設計的首要原則;作為使用者,企業有責任了解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審慎評估並慎重選用人工智慧技術。

在公司治理領域(G),面對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就業、隱私保護、安全、倫理及環境等各方面挑戰,企業應將以上問題納入公司治理框架(如在董事會層面設立「人工智慧倫理委員會」等),評估潛在風險,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確保人工智慧技術和應用「以人為本」。

(作者系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中 的ESG思考
    來源:第一財經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中 的ESG思考作者: 孫明春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軟硬體領域取得重要突破,人工智慧產業在全球快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在給人類帶來效率提升、福利改善的同時,也帶來諸多挑戰,例如衝擊就業、加劇不平等、侵犯個人隱私、濫用數據等,甚至令人類深陷道德和倫理困境。因此,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需高度重視相關議題,做前瞻性規劃,致力發展「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令技術進步服務於公眾福祉的改善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GROUPE ESG商校2016春季入學,金融會計市場等專業,抓緊最後申請時間!
    25項中的18項專業入選SMBG機構2014年優秀碩士課程。2014年,在校學生約1000名。26年來,培養了13000名管理幹部,畢業後分布在世界五大洲。財產管理[學費] MBA E-Business 電子商務 8650€Autres MBA spécialisés 其他MBA專業 8150€[學院網站] http://www.mba-esg.com
  • 【MBA ESG】「酒店管理」工商管理碩士(M1)
    30多年來,MBA ESG一直遵循由專業人士培養專業人士,把企業知識融入到教學課程中的理念。在權威機構Eduniversal列選的2020年專業排行中,MBA ESG入榜21個專業,其中14個專業位列前十,傳播、數字與活動(Communication, Digital et Evènementiel)排名第二;電子商務和數據策略(E-business et stratégie digitale)排名第三;視聽製作(Production Audiovisuelle
  • 全球Top3鋼鐵巨頭2019 ESG報告大PK
    在對比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績效數據差距較大,而各個企業都沒有公開相應指標的計算規則,因此數據的差距也有可能因計算規則或統計口徑不一導致,希望企業在今後的ESG報告中披露數據的計算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三家企業都在報告中提及各自在LCA全生命周期分析方面的工作與進展。
  • 研究| ESG政策法規研究之義大利篇
    作為老牌的工業化國家,義大利在綠色發展上走在國際前列,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綠色發展制度和政策體系,在循環經濟和減少傳統能源消耗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是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意大利面臨著經濟發展停滯,政府赤字攀升,失業率和絕對貧困人口居高不下、社會收入不平等加劇、人口老齡化和移民問題等的多重挑戰。義大利的ESG政策體系在應對這些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 莫幹山觀察③丨省委全會《決定》兩度點名 德清人工智慧產業借梯...
    為此,「德清發布」開設《莫幹山觀察》專欄,緊扣德清時政熱點和社會焦點,推出有思考、有溫度、有品質的觀察類報導。今天推出《莫幹山觀察③丨省委全會〈決定〉兩度點名 德清人工智慧產業借梯登高正當時》。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地理信息產業,讓德清在數字經濟浪潮中佔得先機,更讓德清登上了世界舞臺。在新一代人工智慧蓬勃興起之時,德清又第一時間謀篇布局,智能生態城應運而生。邁入「後地信大會時代」,德清正全力推動人工智慧、車聯網等產業與地理信息產業的跨界融合,加速形成「地理信息+人工智慧」兩翼齊飛的新格局。
  • 人工智慧產業加速發展 應用前景廣闊
    人工智慧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舉措,力促人工智慧技術和應用與傳統經濟融合,助推人工智慧產業加速發展。
  • 首屆中國石化產業ESG高峰論壇將發布中國石化產業ESG標準和企業榜單
    12月27日,中國化工信息中心聯合中誠信舉辦的以「聚焦ESG新常態,構築綠色石化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石化產業ESG高峰論壇」將於北京啟幕。本屆高峰論壇將立足全球視角,研讀最新政策,發布中國石化產業ESG標準和2020中國石化產業上市公司ESG評級榜單,搭建跨行業互動交流平臺。
  • 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背景
    2019 年,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743 億元,同比增 長6%,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在國家高新區考評中綜合排名上升至第五位。2017 年,為打造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人工智慧產業集聚高地,園區在全國率先出臺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圍繞提升高端產業集聚力、加快成果轉化應用、建設公共開放平臺、布局終端智能應用、優化產業生態環境等多方面提出具體目標任務。
  • 孫明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中的倫理規範與行業自律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孫明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中的倫理規範與行業自律丨明言ESG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和企業界都積極參與相關倫理標準的討論和制定,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以人為本」、技術向善。在學術界,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Open AI公司等7家機構於2018年共同發布《人工智慧的惡意使用:預測、預防和緩解》,分析了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安全威脅並提出應對建議。在企業界,微軟、谷歌、IBM等科技企業制定了人工智慧開發的倫理原則,臉書也在2019年初聯合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立了AI倫理研究所。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中的倫理問題。
  • 人工智慧產業迎重要關鍵期 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12月12日消息:「十四五」將至,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迎來重要關鍵期,將迎來那些技術突破,產業發展前景如何?近日,在建投書局舉辦的「JIC講堂·科技投資系列」活動上,上海紐約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學術休假)、亞馬遜雲服務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張崢與《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吳晨,以「人工智慧產業的未來與挑戰」為主題,為現場和在線觀看直播的各界觀眾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當今,新一代人工智慧正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能,並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 正略諮詢:透視人工智慧的產業格局與發展機遇
    這些都表明,人工智慧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曙光。據Gartner預測,2022年,人工智慧驅動的商業價值將高達3.9萬億美元。中國智能經濟時代的全新產業版圖已經初步顯現,人工智慧技術正在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商業落地」已成為人工智慧發展的主旋律。人工智慧是全國各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競爭高地,各地均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投注巨大的資源加以支持。
  • 張敬華調研軟體和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鄒偉)12月2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專題調研軟體和人工智慧產業鏈強鏈補鏈有關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要求,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加快推動軟體和人工智慧產業自主可控、高質量發展,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為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撐。調研中,張敬華來到江北新區規劃展覽館、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南京安元科技公司,了解新區產業布局、產業人才培養、軟體企業發展等情況。
  • 讓ESG投資不再「霧裡看花」——中證ESG評價方法的邏輯和特點
    為此,我們詳細闡述中證ESG評價方法的邏輯和特點,希望能撥開ESG投資的「迷霧」,幫助市場參與者了解ESG投資的要素與價值,促進ESG投資在國內市場的發展。綠色收入反映了企業當前把握環境機遇的能力,如清潔技術、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面臨綠色經濟發展機遇。綠色收入是中證指數公司的特色指標之一,依據綠色產業分類目錄來核算企業的綠色營業收入部分。
  • 2019-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深度報告
    初期國內政策偏重網際網路領域,行業發展追求速度,資金投向追捧 易於變現的終端應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較為「浮躁」,導致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 見效慢的基礎層創新被市場忽略。「頭重腳輕」的發展態勢導致我國依賴國外開發工具、 基礎器件等問題,不利於我國人工智慧生態的布局和產業的長期發展。短期來看,應用終 端領域投資產出明顯,但其難以成為引導未來經濟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 ESG研究|2020年度行業ESG研究收官,商道助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責任投資理念蓬勃發展,ESG在資本市場的強勁表現逐漸受到主流市場和投資機構的重視,證券交易所、MSCI、富時羅素等機構紛紛將ESG因素引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進程中。近年來,國家政策不斷推出提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 重慶市人工智慧職教集團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時代產業發展與IT人才
    融合·共贏·創新·發展重慶市人工智慧職教集團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時代產業發展與IT人才需求論壇在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舉行12月11日上午,重慶市人工智慧職教集團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時代產業發展與IT人才需求論壇在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隆重舉行
  • 聚焦文化產業與高質量發展丨 第五屆藝術產業園區發展論壇在陶溪川...
    藝術產業園區發展論壇自舉辦以來,每一次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產業研究專家、藝術產業園區建設者、領導者,結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文化產業發展的實際來分析問題、研究對策,探索並思考藝術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共同商討藝術產業園區在中國建設與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是一種精神凝聚力和思想共識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