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助人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沒想到好心幫忙,卻無意中辦了壞事。發生這樣的情況,道歉、賠錢都是少不了的,但這讓好心人也覺得很委屈,出於好心,結果最後還被反咬一口,這樣的例子也實屬不少。如果說好心辦了壞事,那麼是不是會將助人的初衷給完全的否定掉嗎?「好心人」究竟還該不該去做?
近段時間,湖北孝感的一名寶媽推著嬰兒車,帶著3個月大的孩子逛超市。在乘坐電梯時,卻被隔離樁給攔住了,嬰兒車無法通過。於是超市一名員工上前好心幫忙抬動嬰兒車,不料意外就發生了。在搬動的過程中,因為寶媽和工作人員動作沒有一致,導致孩子從嬰兒車中滑出,直接摔在了地上。
孩子經過診斷為腦震蕩和骨折。目前孩子恢復較好,但雙方在賠償方面出現分歧。孩子父親表示,醫藥費、鑑定費以及後續各項費用共6千元,他稱,「廁所都還有殘疾人廁所,為什麼帶著孩子逛超市,超市沒有便民通道?而且沒有標語提醒不能推嬰兒車。」
而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超市方的確存在責任,理應賠償。但在幫忙抬車的過程中,家長沒有給孩子繫上安全帶,加上行動不一致才導致孩子受傷。更表示,在對孩子的賠償款項中,應該去除營養費以及護理費。
對此,律師表示在法律上並沒有明文規定,嬰兒不能獲得護理費和營養費。那麼代表在法律上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他解釋,孩子的營養來源於兩個方面,母親以及輔食。而孩子受傷後,母親一個人可能不足以照看觀察孩子各方面的情況,找人陪護是有必要的。
小編認為,出於好心,超市的工作人員本著為顧客服務的理念,好心幫忙抬車,而中間卻發生了這樣的事,很有可能因此受到批評罰款,甚至有可能被辭退。不由得想感慨一下,好人難做!但是從這件事上來看,不少網友認為家長也具有一定的責任。
好在孩子恢復得較好,雖然說員工是出於好心幫忙才導致了孩子受傷,那麼賠償也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說做好事,沒有得到一句謝謝,反而還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如此下去還會有人願意熱心助人嗎?對此,你們認為超市和幫忙員工應該負全責嗎?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