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王永平:小城市中的商業大機遇

2020-12-22 樂居財經

商務部市場運行專家、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 王永平

樂居財經 張丹 發自三亞

剛下飛機還來不及換身衣服,王永平快速邁著步子,準時來到了採訪室。

這一年,王永平格外地忙,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接受採訪的時間並不多。即使在自己舉辦的年度大會上,也沒能騰出時間坐下來聊聊。

不過,在第四屆全國中小城市商業創新發展論壇(簡稱「中小城市商業創新論壇」)正式開始的前一天,樂居財經有幸和王永平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採訪。

採訪中,他回首這令人難忘的一年,講述商業地產人的堅持和改變;他縱覽行業全局,剖析中小城市商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也從協會的責任與擔當出發,對未來商業地產的走向做出判斷。

中小城市商業發展不是大城市的縮小版

「城市雖小,市場規模並不小,活躍度也不低。」作為《中小城市商業創新論壇》的發起人,在王永平看來,中小城市的商業發展充滿著極大的想像空間。

王永平認為,中小城市是值得關注,也應該被關注的市場,這也是舉辦這樣一個論壇的主要原因。

今年是《中小城市商業創新論壇》舉辦的第四屆,能堅持下來不容易。談起當初辦論壇的初衷,王永平說,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中小城市商業地產規模不小,應該去關注;二是,與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商業的發展規模、水平、專業化程度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三是,中小城市的商業發展,不能簡單地當作大城市的簡單縮小版來看待,它有自身的特點,需要因地制宜地研究商業模式、運營模式,挖掘獨有的消費需求。

在市場由增量向存量轉變的過程中,新機會的挖掘尤為可貴。中小城市便是眾多機會的其中之一。而中小城市商業發展的機遇在哪裡?這要從中小城市的特點談起。

「很多人會誤以為,與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輻射範圍很小,而事實不是這樣的。」王永平解釋道,中小城市商業輻射半徑其實很寬,它不僅僅是一個商業中心,往往成為區域裡政治、文化、經濟的一個綜合中心,會將周邊的消費者都吸引過來,有很強的消費黏性和吸附效應。

消費活躍度與成長性較高,這是中小城市的另一個特點,也是優勢。「中小城市的消費者中,有很多是被大城市『教育』後的回流人群,他們有一定的消費意識和基礎,消費成長性比過往要高;另外,他們的消費能力和活躍度都不低。」

當然,中小城市的商業發展也存在不少挑戰。比如,品牌下沉的梯度推進規律下,部分品牌更新或升級的速度較慢;擔心品牌集群生態難形成等。

在王永平看來,摸清中小城市的商業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進行品牌選擇與運營管理,就會尋得一席生存之地。

數位化轉型核心要回歸產品本質

商業發展的規律就是緊跟消費需求的變化,還未完全消除的疫情,已經在悄然改變著消費方式和訴求。

基於大量行業調研的數據,王永平對疫情之後的消費需求變化進行了解讀。首先,疫情之後的消費愈加趨於理性;其次,健康、運動類的消費偏好更強,家庭消費更加活躍;第三,線上消費佔比更高,不過,社交性更強的購物中心疫後恢復得較快。

「從零售轉體驗到零售體驗化,這也是一個新的反思創新。」在疫情前後的轉變中,購物中心的經營理念也在發生變化。

而要說到「變化」,自然少不了「數位化」。「數位化」是疫情之後行業裡關注度、討論度極高的一個話題。

就現階段而言,數位化的效果不明顯。王永平認為,這些年整個行業對於數據的收集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數據的整理做得不夠好,數據的轉化並不理想。

在王永平看來,造成這樣的結果,根本上是網際網路與實體商業的「不信任」,結合起來就沒達到1+1>2的效果。疫情之後,實體商業的緊迫感在加強,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數位化革命中。

「向數位化轉型的核心就是,兩者要緊密結合,將收集的數據用於產品改善,即回歸到產品本質上。」王永平認為這是實體商業數位化建設很重要的一點。

產品是數位化轉型的關鍵,也是購物中心走差異化路線的核心。「差異化不是簡單地通過場景設計、標新立異的建築外形來體現,而是通過品牌、產品來體現。」王永平總結道,網際網路一定要能夠影響到上遊的產品端。

分化更加明顯 進化是突圍關鍵

即將過去的2020年,令所有人難忘,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一定的影響,商業地產也未能倖免。

「如果要用幾個關鍵詞來總結,毫無疑問第一個就是挑戰。」王永平解釋道,這一年疫情對中國商業地產造成的影響是深遠的,商業最需要的人流,在一段時間裡受到的打擊是致命的,損失可想而知。

第二個關鍵詞就是創新。王永平解釋道,「創新」這個詞雖然是一個老名詞了,但對商業地產行業來說,過去講創新更多是錦上添花,今天來看,創新事關生死存亡。

「疫情加劇了商業地產的分化與進化」這是今年王永平輸出頻率最高的一個精華觀點。分化是指好的會更好,資源都往頭部集中,而差的就會被淘汰;進化則是與創新有關。

王永平解釋道,在行業分化當中,要成為洗別人,而不是被洗的對象,一定要進行創新變革甚至進化,一般的創新變革都不夠,要有顛覆性的變化,這就是進化。

「不以規模論,而以創新論,這種創新不是簡單的模仿或提升,而是迭代式、顛覆式的創新,這樣才能有新的機會。」

站在歲末細觀明年,王永平預測,無論從投資開發、建設還是招商等角度,明年市場會變得更加保守和謹慎。

首先,運營管理會更加圍繞商業的本質即產品去深度挖掘,過去商業地產的重數量、輕質量;重開發、輕運營;重增量、輕存量,現在更多是在城市更新、運營管理上下功夫。

不管難與苦,2020年都即將過去,新的一年總會如期而至。過去已然成為過去,未來才是真正要去把握的,而走好當下的每一步,就是對未來的用心。

以下為樂居財經與王永平對話精選:

樂居財經:對於即將過去的2020年,您會用什麼樣的關鍵詞來形容?

王永平: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挑戰,因為疫情期間人流不能集聚,而商業最需要的就是人流,所以這種背景下,商業在一段時間裡的打擊是致命性的,甚至造成一些購物中心、商戶沒有扛過去;第二個是創新,創新雖然這個詞已經變成一個老名詞了,但是在商業地產行業裡邊,過去講創新更多的像是錦上添花,今天來看,實際上事關生死存亡。

樂居財經:您如何實體商業的數位化現狀?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是什麼?

王永平:目前數位化的效果不明顯,關於不明顯的原因,我覺得這些年我們大量在做基於數據的收集,這塊工作做得很多,但是數據的整理做的不夠好,數據的轉化並不理想。

現在的數位化大量是用於對消費者定義標籤後的推送,在推送的過程中,很多產品很雷同,市場上可以選擇的創新產品較少,所以多是在做存量,增量這一塊做得不夠好。

向數位化轉型的一個重要的核心點是,數據的收集能夠影響到產品的改善,網際網路能夠影響到上遊的產品端,要回歸到產品本質。

樂居財經:中小城市商業地產發展的機遇在哪裡?

王永平:中小城市的輻射半徑其實挺寬的,輻射廣大的城鄉,它不僅僅是個縣城社區的概念,可能周末的消費,會有很多周邊的一些發達城鎮來消費,這是它的一個特點,它有很強的一個吸附效應。

另一方面,中小城市的消費群體,多是有大城市的消費意識和基礎,他們對新的事物接受程度高,而且消費能力不低。所以我覺得這個市場實際上是,被大中城市「教育」的一些消費者回到縣城,所以他們的消費成長性比過往要高,這是一個它的優勢。

另外,相對大城市而言,他們的經濟上的負擔較低,消費比較活躍,所以疫情過後,中小城市的商業恢復有的甚至比大城市的要快。

樂居財經:「後疫時代」的商業地產會呈現怎樣的趨勢?

王永平:放在全行業來看,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分化,一個是進化。行業分化過程中,資源逐步往頭部集中,好的會更好。另外一個進化,在這個過程當中,「好的更好」不完全是按照規模來論。比如有一部分企業可能規模不大,但是它有很多創新,這種創新一定不是簡單的模仿,或者簡單的提升,而是迭代式的、顛覆式的創新,那就可能有新的機會。

樂居財經:您對明年商業地產行業的預測是怎樣的?

王永平:我覺得無論從投資開發、建設還是招商等角度,市場可能會變得更加保守和謹慎。另外,大家會在城市更新、運營管理這兩個方面下功夫,對運營管理可能會更加圍繞它的本質。

樂居財經:您對商業地產行業輕重資產比例怎麼看?

王永平:我們的商業地產過去分幾種,一種是完全持有,一種是完全的銷售,第三種是輕重結合。現在來看在國內,完全持有是比較困難的,因為資金壓力太重。輕資產管理,現在看來仍是一個風口,而且應該專人做專事。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

相關焦點

  • 藍天城:瞄準兒童職業體驗「小市場」中的「大機遇」
    北京藍天城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敬東經過幾年在行業中的摸爬滾打,對整個行業的分析和走勢也越發清晰,藍天城的經營業績也不斷上升,越來越好。李敬東認為:兒童職業體驗是一個「小市場」,但卻蘊藏著大機遇。  兒童遊樂場逐漸成為  商業地產的標配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的快速發展,傳統以購物為主的簡單商業模式也正在向以 「休閒體驗為核心」的商業模式而轉變。這種新型城市商業綜合體模式,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它的核心在於滿足了「讓人停留並多次消費,拉動家庭式消費、多元化多層次消費」的盈利需求。
  • 高端對話|商業重構下,如何撬動高活力消費城市?
    城市和商業相互共生,疫情衝擊下,商業、市場和城市都在經歷洗牌。品牌和商業如何互相賦能?如何在變中發現先機?如何撬動城市活力賦能自身?由贏商網和金茂商業共同舉辦的「2020贏商網大會平行論壇——金茂商業品牌私享會」於12月22日在上海W外灘酒店盛大啟幕,一眾一線資深從業者和行業大咖相聚於此,暢所欲言。
  • 全聯房地產商會王永平:購物中心需要回歸「產品」導向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購物中心需要回歸「產品」導向11月16日至18日,以「謀變煥新 創造未來」為主題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舉辦,聚焦「雙循環」背景下商業地產的機遇與挑戰,為2021年的行業新方向奠定基調
  • 90+ 商業綜合體與時尚品牌齊聚,共議「雙循環背景下商業的未來」
    廈門國際時尚周輪值主席、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下圖)認為,這種難點有可能是手頭的資源有限,也有可能是與渠道的磨合需要漫長的摸索過程。只有在品牌與渠道相匹配的基礎之上,可持續的合作才可以實現,為此雙方都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 對話華潤萬象天地:城市人文背後的商業邏輯
    在此大背景下,眾多商業地產開發運營商們嘗試通過創新性的定位規劃、積極的業態優化組合、跨界嘗試、不斷加持的場景營銷、大數據研究等,希望找到一條差異化特色競爭之路。   然而,商業市場瞬息萬變,所有一切的創新都需要圍繞著目標消費者展開。一時的噱頭不能持久,商業地產逐漸回歸理性,契合消費者內心的需求才是關鍵。
  • 輕資產上市或成商業地產新風口 企業運營管理能力面臨大考|中國...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凱旋 成都報導繼物業行業出現了上市潮之後,商業地產輕資產上市能否成為新風口?業內普遍認為,當前商業地產行業已經出現了輕資產熱潮,未來輕資產上市大概率會成為行業風口。
  • 王永平:大眾時尚新時代正在來臨
    時尚周輪值主席、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時尚消費大行其道,時尚觀念深入人心。我國時尚產業也隨之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一個大眾時尚的時代正在來臨。如今,大眾既是時尚的消費者,也是時尚的創造者。
  • 綏芬河代市長王永平:變身「主播」帶貨,推薦綏芬河進口特色食品!
    7月4日下午2點,綏芬河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永平走進「龍江帶貨官」直播間,參加牡丹江專場直播帶貨活動,為綏芬河進口特色食品做代言。
  • 商業地產的「小青xin」
    12月10日至11日,以「新形勢、新思維、新機遇」為主題的「全國中小城市商業創新發展論壇」在海南三亞藍灣綠城威斯汀度假酒店正式召開。   本屆論壇以「新形勢、新思維、新機遇」為主題,邀請了政學研企的各界專家共同探討「雙循環」國家戰略下商業地產的機遇與挑戰、後疫情時期消費者變化與商業創新。
  • 聚焦城市運營,預見美好商業——中海地產演繹商業「跨界玩家」
    以跨越發展、跨界智能、重磅項目為演繹主軸,中海地產「2020年環宇商業合作夥伴年會」於1月3日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圓滿舉辦。當日,由中海地產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林林先生致年會歡迎辭;全國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先生致啟幕辭,更有眾多業界合作夥伴、知名媒體歡聚一堂,共同暢談商業地產,預見城市美好未來。
  • 天使與城市對話 機遇與夢想同鑄 2020中國(無錫)天使投資
    天使與城市對話 機遇與夢想同鑄 2020中國(無錫)天使投資 深創投副總裁李守宇、頭頭是道基金合伙人姚臻、武嶽峰資本創始合伙人李峰等 20 餘位業內知名投資大咖應邀助陣。
  • 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研究會會長王永平:商業地產與新零售
    這兩天,1200多人在關於新零售的思想激蕩和真知論辯中看到了零售業正在發生的變革,也聽到了更多視角的觀點。橫跨商業到地產的意見領袖王永平,實戰派小米、果蔬好、名創優品、慕思,大型購物中心的領導者童民強、周鵬,反對新零售的「杭州百貨女王」厲玲,研究新零售課題的吳聲、劉潤,從歌手轉型到飯爺品牌創始人的林依輪,來自國外的喬·韋曼、內田文雄……出席這次「轉型之戰」的十多位嘉賓,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立場,各持不同見解。
  • 餐飲行業大咖齊聚雅悅城 熱議花都商業新機遇
    本次活動以「新花都、新機遇——花都雅悅城餐飲品牌沙龍薈」為主題,邀請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及花都本地餐飲品牌商家共聚一堂。雅居樂商管公司總經理戴立鵾先生、雅居樂商管公司副總經理聞斌先生、花都雅悅城項目負責人許哲先生、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黃桂明先生、廣州花都區餐飲和酒店協會會長陳權生先生出席參加。
  • BODY JAZZ榮獲「中國成長性創新商業品牌」!
    多位政界人士蒞臨指導,全國商界、金融界大咖雲集,並在疫情過後經濟快速復甦的大環境下,聚焦於國家新戰略解讀,商業模式多樣化,新型經濟生態結構更迭,產業交互升級及創新等多個領域,進行了精彩且具有啟示思維的分享及探討。
  • 「新零售」革命下的商業地產新生態
    就連曾經喊出「小米手機沒有實體店」的雷軍,在2016年的一次內部講話中聲稱「未來五年,小米的重心是做線下零售店」。  這對於整個冬天都在蓄力變革的中國商業地產來說,無疑是一次新的契機。正如馬雲所說,純電商時代過去了,未來十年是「新零售」的時代,未來線上線下必須結合起來。經歷了O2O概念的沉浮,實體商業與電商之間的融合愈發緊密而精準。
  • 公園城市天府機遇!西部國際博覽城商圈首秀上海,100個商業機會清單...
    天府新區的100個商業機會清單首發,5個天府新區商業項目現場推介,10個首店品牌現場籤約……這一次,作為新一線城市榜首的成都,帶著西部最具活力的新興增長極站到C位,一個「長」在公園裡的國際化頂級商圈首秀國際商業舞臺。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面向全球商業品牌拋出了「橄欖枝」。
  • 思睿集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第七屆中新高峰對話會成功舉辦
    [思睿集團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第七屆中新高峰對話會主辦方和主講人合影]  以大數據、人工智慧、新能源、物聯網和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以指數級速度發展  本屆中新高峰對話會中,思睿集團與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NTU NCPA)致力於探討企業如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利用中國和東南亞這兩個世界經濟體的機遇。
  • 一個平臺 兩大商業模式 小度助手5.0帶領合作夥伴「掘金」智能語音...
    人工智慧的發展,賦予了萬物發展的新機遇,「AI賦能」正在讓一切成為可能。語音多輪交互教育、互動遊戲超強沉浸感、精準直達主播房間……作為中國對話式AI的先鋒和引領者,小度助手5.0(DuerOS5.0)帶給開發者、內容資源方和品牌更多商業前景。
  • 城市更新:城市發展的新機遇
    北京興發水泥廠的更新,將成為新時期城市更新的典型代表之一。城市更新是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在今後的城市發展中,為什麼要重視城市更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更新?世界其他地區的城市更新發展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本文將以此為切入點,就城市更新為城市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作出分析與闡釋。
  • 見證 銀川城市新商業的力量
    2020/9/4 17:21:53  微論壇對話:商業創新賦能城市升級  朱逸:王總以建發大閱城的案例,告訴我們了在商業中的規律,規模謀劃程度上造成了聚合的能力2020/9/4 17:08:30  微論壇對話:商業創新賦能城市升級  王寧君:2.商業綜合體,不是只有買、買、買的狀態,它應該是一個全業態、家庭化、體驗式大的生活中心。在生活中心裡,為什麼大閱城每年的銷售額和客流都在提升?是因為我們的業態足夠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