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RNA記:藥源回顧2020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2020-12-17 健康一線視頻網

藥源回顧

2020年始於一個RNA病毒、止於一個mRNA疫苗。

反人類的新冠病毒無情懲罰近距離接觸這個人類社會最基本生活方式,mRNA疫苗則把新冠病毒表面突刺蛋白畫像貼在免疫系統的大街小巷,在患者感染新冠之前設下十面埋伏、消滅95%的不速之客。兩條RNA一個經過千年修煉、一個用現代科技以warp speed速成,今年這場搏擊代表迄今為止人類對抗自然災害的最高競技水平。製藥工業取得這個戰績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但喘息之間仍在多個領域有不俗進展。到今天為止FDA共批准48個新藥,包括小分子RNA調控藥物Evrysdi、首款HMT抑制劑Tazverik、首款電子遊戲療法EndeavorRx、第三個RNAi藥物Oxlumo、ADC藥物 Blenrep、Trodelvy等高度創新藥物。

藥源解析

1. 定義2020年的新冠病毒

去年寒假我女兒申請某獎學金寫了一篇短文比較1920與2020美國不同階層在新技術革新出現後的不同境遇,指出21世紀的二十年代與100年前的 「咆哮二十年代」 有著驚人的相似。她無法預測的是更驚人的相似還在後面,幾個月後整個世界將重複100年前的一次世紀瘟疫。醫務人員和製藥工業作為主力部隊自然全力以赴,今年的基礎研究、新藥項目選擇、臨床試驗、生產供應鏈無不以新冠為中心,所有與病毒複製、免疫應答相關的新藥老藥都參加到抗新冠戰線中。最後,一個多年飽受質疑的新技術mRNA疫苗一舉成名,成為挽救世界健康與經濟的超級英雄。

新冠最早在年初報導,一月就公布了其基因序列。手裡有錘子的製藥企業立即開始琢磨怎麼敲打這顆釘子,這裡面包括一直等待用武之地的mRNA企業Moderna和BioNTech。當然其它疫苗廠家也積極投入戰鬥,包括滅活病毒、DNA疫苗、甚至菸草表達疫苗。老牌疫苗廠家默沙東和葛蘭素表現消極,公開質疑一兩年內能產生上市疫苗的可能。其實在新冠成為全球大流行之前,歐美的製藥企業普遍隔岸觀火。一是事不關己、是發生在大洋彼岸的事情,二是很多人以為公共衛生技術如隔離追查就會和非典一樣控制這次疫情。新冠被認為是個轉瞬即逝的市場,新藥投入不會有什麼回報。後來發現大量無症傳染和高溫地區並未降低感染率令大家意識到這個病毒與非典完全不同,必須有藥物的幹預才能被終止。除了為新冠量身打造的抗體藥物已經使用,更多的是在臨床篩選一些相關老藥以解燃眉之急。

武漢病毒所因為近水樓臺一月就篩了7個有可能有廣譜抗病毒活性的藥物,發現老藥羥氯喹和伊波拉藥物瑞德西韋在新冠感染Vero細胞效果最好。羥氯喹因為歷史悠久、便宜易得馬上進入多個臨床,法國醫生第一個公布了一個設計粗糙小型臨床試驗的陽性結果,令全世界為之歡欣鼓舞。遺憾的是後來多個大型臨床證明這個藥物並無太大幫助。FDA一度允許緊急使用羥氯喹用於新冠治療,後被撤回。

瑞德西韋因為機理相對清楚、加上早期非對照試驗的一些陽性結果被報以最大希望,一度被冠以「人民的希望」綽號,但是後來中國的三期臨床以失敗告終。雖然這個試驗因為病人入組問題提前終止,但已有幾百人入組、一點降低病毒載量和改善預後信號沒見到令人大失所望。美國政府牽頭的試驗雖然試驗接近結束時把一級終點改成相對容易的改善症狀時間,但第一次在大型對照試驗中顯示一定收益還是給了世界一點安慰。但後來WHO的所謂大型簡單試驗發現瑞德西韋不僅不能降低死亡率,而且對症狀改善時間也無影響、令人懷疑這個藥物是否是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廠家吉利德本來有機會澄清瑞德西韋的療效,但在兩個共4000人的所謂三期臨床試驗中並未加入對照組。結果浪費了寶貴的臨床資源和時間,對定義瑞德西韋療效沒有任何貢獻。

科學家們也第一時間開始了新冠感染的基礎研究,新冠的生命周期、每個蛋白的攻擊目標、對不同組織的影響很快都有了清晰的了解。新冠患者多數沒有症狀或自愈,只有10%左右患者因為免疫應答失控造成重症。大量研究顯示一型幹擾素分泌失調或自身幹擾素抗體是主要免疫應對缺陷,但WHO的大型試驗表明beta幹擾素療法並無幫助、雖然英國一個小公司的吸入beta幹擾素產生一定早期療效。重症患者以IL6為代表的細胞因子風暴令人自然想起CAR-T療法CRS的成功經驗,遺憾的是IL-6、IL6受體抗體藥物三期臨床均以失敗告終。其它高選擇性免疫抑制藥物如JAK、BTK抑制劑也只產生模稜兩可的治療結果。倒是一個廣譜免疫抑制老藥地塞米松在大型三期臨床中顯示可以降低20%死亡率,這也是唯一有公開數據顯示生存收益的新冠藥物。一個CD24-Fc藥物因為在三期臨床顯示一定療效被默沙東收購。

禮來和再生元利用自己的抗體技術平臺很快開發了新冠S蛋白抗體和抗體雞尾酒,但即使是幾克的高劑量也只在早期患者產生一定療效。雖然這兩個產品都被允許緊急使用,但因為療效一般、供應有限,所以對控制新冠只起到輔助作用。雖然多數新冠藥物開發以失敗告終,但開發抗病毒藥物本來也不容易、控制細胞因子風暴更是製藥界多年來的軟肋,敗血症等疾病仍是久攻不下。這麼多藥物能在短時間內被臨床試驗證明無效已經是個不小的成績,反映新藥開發整個鏈條的高效率。10個月內有兩個疫苗完成從設計、篩選、到3、4萬人的大型試驗、最後向全世界的配送顯示製藥工業技術、支持設施、組織資源能力的強大。

2. 動蕩時期的其它新藥開發

2.1. ADC

今年一個主要事件是ADC藥物的再度崛起。ADC因為設計清晰所以多年來成為劇毒藥物擴大治療窗口的一個主要策略,但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理論上存在的窗口很容易在複雜的運作中迅速消失。連羅氏這樣ADC先驅和腫瘤巨無霸都宣布這個領域問題成堆、準備退出。但隨著Enhertu和幾個新靶點如TROP2 ADC的巨大成功,這個領域今年高調捲土重來。不僅上市了兩個ADC新藥,而且大藥廠紛紛慷慨解囊收購ADC資產。吉利德210億收購IMMU、默沙東70億美元先後收購兩款ADC資產、BI則14億收購NBE,葉酸受體ADC藥物STRO-002則可能為這個古老的靶點正名、改善卵巢癌的治療。

2.2. Aducanumab

現在製藥界最大懸念當屬百健的粉狀蛋白抗體Adu,這個產品如果上市可能成為少見的超重磅藥物、儘管療效充滿爭議。Adu本來已經失敗兩個三期臨床,按理說應該和其它粉狀蛋白藥物一樣輕輕的走了。但是百健根據補充數據的分析提交了新藥上市申請,FDA中樞藥物評審機構公開給與這個藥物名不副實的高度評價。這個反常舉動一度令專家認為這個產品將成為第二個Exondys51,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但FDA外部專家組給與這個產品8:1反對意見伺候,最近消費者組織甚至要求FDA局長停止該部門負責人的工作。FDA面對如此強烈反應仍然批准Adu可能性很小,百健已經另謀出路、出資31億參與Sage神經甾體藥物的開發。

2.3. 小分子藥物

小分子藥物中最火熱的技術當屬蛋白誘導降解,很多大公司紛紛加入這個領域的競爭、降解機理也從胞內蛋白擴展到膜蛋白和胞外蛋白。Arvinas的首創藥物ARV-110今年公布一些早期數據,雖然療效信號非常一般、但也沒有意外毒副作用。對一個全新治療方法來說這是一粒定心丸,類似當年基因療法首次亮相的腫瘤發生、CAR-T療法的CRS等嚴重副作用完全可能發生在PROTAC上。

小分子的一個熱門靶點是Kras。這個老牌不可成藥靶點因為最近的突破變得技術可行,年初默沙東聯手大冢進入這個領域、年末安進首創藥物Sotorasib 獲得FDA突破性藥物地位。但是Kras抑制劑在不同腫瘤表現不穩定、應答時間較短也遭到部分投資者做空,但Mirati憑藉 adagrasib的數據今年一路飆升,說明信徒也大有人在。

2.4. 新modality

除了傳統小分子、抗體藥物和RNAi、ASO這些相對較新治療手段的進展,今年最重要的新治療方法當屬mRNA疫苗。這個技術是個傳說中的餡餅,到底啥味、有沒有味一直有人質疑。新冠的出現大大加速了這個技術的開發進程,當然mRNA也沒有令大家失望。儘管很多人對這些產品報有很大希望,但最了解這類產品的Moderna高層卻不斷集體拋售股票。應該說最後兩個疫苗療效遠遠超出專家預期。

另一個全新治療手段是用於ADHD治療的電子遊戲EndeavorRx,雖然不是通過傳統的新藥審批通道上市。人腦雖然是個物理、化學信號處理系統,但是其它輸入也會影響系統功能。把電子遊戲這種ADHD人群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開發成達到FDA審批標準的新療法絕對是個創新。

2.5. EQRx

今年一個重要事件是著名製藥人Alexis Borisy在頂級VC包括ARCH、GV等支持下的EQRx,如果普通人提出這個想法多半會被認為生錯了年代、但這是一個誰做比做什麼更重要的行業。這個怎麼看都像me-too模式的製藥企業以降低藥價為核心目標、而不是開發更優質新藥。新藥價格已經到了各國政府都必須想辦法解決的程度,製藥界自我糾錯或許能避免更致命監管。但無論何種幹預方式,原創新藥回報下降都會降低投資者興趣。你花人力物力開發廉價的第10個PD-1藥物逼迫K藥降價還不如直接限制藥價。

小結

2020年全世界所有活動都以新冠為中心,新藥研發也不例外。值得驕傲的是多年在信譽民調墊底的製藥工業在11個月內開發出高度有效疫苗,將大大加快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恢復正常的步伐。這一方面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另一方面也說明如果緊迫感足夠新藥發現的速度還有大幅度提高空間。這個多事之秋即將過去,希望2021年一切恢復常態、抗擊新冠不再是製藥工業的主旋律。

相關焦點

  • 2020ESMO肺癌進展大盤點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FLAURA2研究早期安全性數據公布,奧希替尼聯合化療用於一線安全性良好基於FLAURA研究結果,奧希替尼已經成為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的一線治療優選,FLAURA2 (NCT04035486)研究旨在探索奧希替尼聯合或不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本次ESMO年會上,FLAURA2研究的早期安全性數據公布。
  • 正大天晴的十大在研產品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片(磷丙替諾福韋片)吉利德的磷丙替諾福韋片是目前最好的B肝藥,是替諾福韋的前體修飾藥,效果和替諾福韋相當,副作用更小。2017年4月20日,歐洲肝臟研究學會發布了2017版最新B型肝炎管理指南,其中對於初治慢B肝患者的一線首選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方案,在原有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韋之外,指南增加了磷丙替諾福韋。對於患有腎臟疾病或骨骼疾病和/或有發生上述疾病風險的患者,特別是曾經有過核苷類似物暴露的人群,指南推薦應首選磷丙替諾福韋片治療。
  • 這59個新藥獲批臨床了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 8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103 個受理號,涉及 59 個品種(附名單)本月獲批臨床新藥品種Insight 資料庫(https://db.dxy.cn)申報進度庫顯示,2020 年 8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103 個受理號,涉及 59 個品種,下圖為具體名單:
  • 知名藥企易主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據了解,2020年9月29日,天津醫藥混改項目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交易,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摘得醫藥集團 67%股權。上海上實集團為參與醫藥集團混改,牽頭成立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億元。
  • 5月32個新藥獲批臨床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BLU-554 單藥治療晚期肝細胞癌具有普遍的良好耐受性,並且顯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腫瘤活性。藥品名稱:CX510 片企業名稱:三因泰醫藥科技、澳津生物醫藥技術暫未查到本品的詳細信息。前期的臨床試驗中 Etrasimod 顯示出了可能是同類最佳的藥代和藥效動力學,具有起效快及 T 淋巴細胞可迅速恢復的優勢。藥品名稱:GFH018 片企業名稱:浙江勁方藥業、勁方醫藥科技暫未查到本品的詳細信息。
  • 抗癌靶點XPO1圖鑑總覽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來自臨床試驗的數據已促使XPO1抑制劑selinexor被批准作為多發性骨髓瘤(MM)的五線療法(與地塞米松聯用)和復發和/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單藥療法。11月10日,一篇發表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的綜述總結了核輸出蛋白XPO1抑制劑的進展和挑戰,並討論了新興的聯合療法和生物反應標誌物的潛力。
  • 吃糖尿病藥二甲雙胍減肥?
    有一種經濟實惠的藥能減肥,是醫生不對外透露的"秘密"。但是,它不是減肥藥,而是給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的降糖藥:二甲雙胍。  徐明智醫生介紹,二甲雙胍的適用範圍目前僅局限在糖尿病治療領域,並不是說明書批准的減肥藥。它雖有減重效果,但效果也有限,並且通常只能減少內臟的脂肪,對減少皮下脂肪效果不顯著。再者,二甲雙胍是處方藥,要憑醫生開具的處方才能購買和使用,並不能在藥店隨意購得。  關鍵是,二甲雙胍作為藥品,不可避免存在副作用。
  • 許可馨畢業的中國藥科大學有多牛?被稱為藥界「清華」
    李文亮、張定宇、鍾南山等人都因為他們的英雄事跡而被我們所有人記在了心裡,而許可馨、季子越、梁豔萍等人則是因為「辱國言行」而被網友一次又一次罵上了熱搜,可謂是遺臭萬年了。 今天,本文的重點不是不是討論他們的不當言行,重點探討一下他們幾位所在的大學是怎樣的一個水平呢?
  • IMpower131錯失肺癌一線OS終點,T藥暫失進軍肺鱗癌一線機會
    T藥一線治療,不宜操之過急T藥+化療聯合方案治療鱗狀NSCLC,PFS結果雖喜人,但無法掩蓋主要終點OS的失利。相較K藥KEYNOTE-407研究的PFS和OS的雙成功,免疫藥物的複雜性。T藥和K藥針對同一免疫通路的兩個端點,機制上似乎是一體的。
  • 「神藥」二甲雙胍又來抗癌了
    二甲雙胍又雙叒叕來了,這一次它影響了乳腺癌!胖,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但是有科學家研究證實,對於某些肥胖的腫瘤患者來說,胖竟成為了「有利因素」。  還有就是~  所有女生們注意嘍!  過多的攝入西餐、酒精、咖啡,可能會增加罹患乳腺癌風險哦!
  • 中國藥科大學重獎一線教師
    學校供圖昨天上午,中國藥科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藥大第七屆國邦獎教金同時頒獎,兩位來自一線教學崗位的老師喜提10萬獎金,全場掌聲雷動。10萬大獎專門獎勵一線教師據悉,為獎勵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的優秀教師,在全校形成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教書育人工作氛圍,中國藥科大學在校友企業的支持下設立「國邦卓越獎教金」,每年獎勵兩名優秀一線教師,獎勵金額為每人10萬元人民幣。重金獎勵工作在一線的教師,在江蘇高校中並不多見。
  • 從「一粒藥」看「十四五」醫改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題:從「一粒藥」看「十四五」醫改新華社記者屈婷、趙丹丹、覃星星近5年的創新藥納入評審、大量「殭屍藥」面臨清退,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進入倒計時。此次調整力度空前,將是對14億人藥籃子的一次升級保障。
  • 一線降糖藥二甲雙胍,它的優點是什麼?糖友怎麼使用它效果最好?
    口服降糖藥的第二類就是雙胍類藥物,第一類藥物就是我們之前所說到過的促胰島素分泌劑,可能大家對於促胰島素分泌劑來說可能相對比較陌生,對於雙胍類藥物也不是非常了解,但是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二甲雙胍,其實就是雙胍類藥物中的一種,也是目前的一線降糖藥。
  • 降壓藥、降糖藥、降脂藥、降尿酸藥,腎毒性大嗎?
    經常有腎友問:降壓藥傷腎嗎?降糖藥傷腎嗎?降脂藥、降尿酸藥呢? 總體來講,它們的安全性是比較高的。 降壓藥物在遵醫囑規範用藥的情況下,對腎臟的影響都非常小,而降壓對腎臟的保護作用非常明顯,不要因為對降壓藥的無端猜疑而使高血壓損害腎臟。 降糖藥 降糖藥在腎功能良好的狀態下,是沒有問題的。
  • 藥大重獎一線教學崗位優秀教師
    揚子晚報網9月16日訊(通訊員 姜晨 記者 楊甜子)9月16日,中國藥科大學舉行了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活動現場,藥大第七屆國邦獎教金同時頒獎,來自一線教學崗位的兩位老師獲得了10萬元重獎,以表彰他們在教學中的優秀表現。
  • 藥藥藥,切克鬧,聰明美麗不靠「藥」
    藥藥藥,切克鬧,聰明美麗不靠「藥」 2020-06-16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11雙一流與雙非院校,中國藥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哪家強?
    由於武漢疫情的發生,醫生這個職業可以說是很多同學的理想職業,他們都想考進有關醫學的專業,但是往往又要看院校是否是雙一流,院校所在的地方是不是大城市。那接下來筆者要講的這兩所院校一所位於一線城市,一所位於新一線城市。
  • 叮噹快藥發布「過敏報告」白皮書 一線城市皮膚過敏比例最高
    繼《2017年叮噹快藥用戶行為洞察報告》後,5月28日,國內首家醫藥新零售平臺叮噹快藥旗下叮噹健康研究院再次發布了一份白皮書——《過敏報告》(以下稱「報告」)。《報告》全面揭示了人類的「過敏史」,涵蓋了過敏場景、過敏成因分析、過敏類型相關數據、抗過敏類型藥物銷售排行榜以及防過敏知識寶典等細項。
  • 賦能「藥+醫+健康管理服務」全產業鏈,高濟醫療與廣藥集團達成戰略...
    雙方的合作將充分利用各自在醫藥和科技方面的優勢,相互賦能,全面提升消費者和患者從尋醫、問藥到健康管理的全過程體驗。同時,也共築「智慧藥店+智慧醫療+健康管理」醫藥產業網際網路新基建。 廣藥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楊軍,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春波,高瓴資本運營合伙人、高濟醫療CEO李波出席活動並講話,廣藥集團旗下各企業管理層及高濟醫療高管參加了會議,進行了深度的業務合作探討。
  • 二甲雙胍,憑什麼被稱為降血糖「一哥」?_內分泌_求醫新聞-醫學健康...
    上個月,由家庭醫生在線、《醫藥經濟報》等機構共同舉辦的「2019—2020年度家庭常備藥上榜品牌」揭曉,格華止XR(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榜上有名。  此次獲獎的格華止XR出自德國品質,是二甲雙胍緩釋片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參比劑,即其他仿製藥都要以格華止XR作為比較標準。  而說起二甲雙胍,大家應該都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