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楊峰,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碩士。
相對於感冒發熱這樣的常見病,在遇到兒童發育相關問題需要求醫時,家長往往不清楚該如何掛號。
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語言障礙專病門診的工作範疇:
一 提升語言前技能
語言前技能是兒童語言能力的基礎,包括注意力、模仿能力、遊戲技巧、溝通意願等方面。兒童必須具備這些能力,才有可能發展出更高層次的語言能力。言語治療師會設計多元化和富有趣味性的活動,促進兒童學習和發展上述語前技巧。
二 促進語言理解及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兒童的個人能力、合適的語言發展階段,以及兒童所處周邊環境的需要。通過不同訓練方法,促進語言理解及表達。
三 提升兒童的社交溝通能力
通過小組訓練或模擬生活場景,激發和鼓勵兒童運用語言技巧,進行不同的社交溝通活動,如打招呼、討論遊戲規則等方式,提升兒童的社交溝通能力。
四 改善發音清晰度
兒童的發音器官結構異常(如唇顎裂等)、口唇和舌部及下頜肌肉能力較弱或控制不協調、聽覺障礙、語言環境複雜等,都可能導致兒童發音不準。言語治療師通過發音訓練以及口部肌肉協調能力訓練,引導兒童運用正確的發音方式,改善說話的清晰度。
五 改善說話的流暢程度
兒童可能因為生理因素、語言能力不足、心理障礙、遺傳或受到不良的語言環境影響而導致口吃。言語治療師會根據口吃成因,針對性提升兒童說話的流暢度。
六 改善兒童的嗓音問題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發聲方法不適當、說話過多過急、喉部肌肉過於緊張等,都可能導致聲音沙啞、說話時走音或者音調異常。言語治療師除了會教導兒童在說話時使用正確的呼吸方式、速度及音質以外,亦會指導家長教導並監督兒童正確發聲,防止兒童的嗓音問題進一步惡化。
七 改善進食及吞咽能力
兒童生長發育遲緩、大腦功能損傷、口腔感覺異常、口部肌肉控制功能障礙都可能造成兒童的進食和吞咽問題,進而影響到兒童的營養吸收,造成兒童營養不良。言語治療師會通過口部肌肉訓練、口腔感覺整合訓練、調整食物的粘稠度以及調節兒童進食方式等方法,改善兒童的進食和吞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