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有賴床的毛病,父母早上喊孩子起床要喊好幾遍,孩子總是不肯爽爽快快的從被窩裡爬起來,有時磨磨蹭蹭「耍賴皮」,有時索性裝作沒聽見,非要父母反覆的催幾遍,急得爸爸媽媽直發火,有的孩子每天要父母從床上硬揪起來。起來之後,為了趕時間,也顧不上他們眼睛睜開了沒有,就三下五除二的讓他們趕緊洗漱、吃早餐,然後送他們上學去。這時孩子雖然已經醒來,但是身體其他各個系統並沒有隨大腦清醒而立即活躍起來,所以常常表現為表情呆滯、反應遲鈍、食欲不振,有的懶散無力、不願活動,有的則哭鬧不止。長此以往,有些孩子就會變得吃飯不香,遊戲或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
我們都知道賴床是個壞習慣,既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到孩子意志力的培養,獨立性的形成。家長們都希望能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那麼,怎樣叫醒喜歡賴床的孩子呢?
睡前準備就緒
睡前要求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把明天該帶的東西都準備好。如果天氣寒冷,可以先把隔天要穿的內衣當成睡衣穿,起床後只要幫孩子套上毛衣、外套即可。這麼做不但可以避免孩子在穿脫之間受涼,也可以減少起床後的準備時間。
營造起床氣氛
叫孩子起床的時候,隨手播放一些輕鬆的音樂,或者放一些孩子喜歡聽的故事,讓孩子在輕鬆的氣氛中醒來,緩解被吵醒的不快。
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一份時間表,明確規定好晚上睡覺和早上起床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按時睡覺,按時起床。
準備早餐
事先為孩子準備好香香的早餐或他愛吃的食物,還可以拿給他喜歡玩的玩具,激發孩子起床的意願。
拉開窗簾
讓清晨的陽光照射到他睡的床上,亦充滿清新的空氣,暖暖的陽光,亮亮的早上,孩子的貪睡心理較易被趕走。
可愛鈴聲助醒
幫孩子買一個鬧鐘,讓他挑選自己喜歡的鈴聲,那麼孩子早上聽到鬧鐘響起的聲音時,可以減少父母叫他的不悅感。
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就寢時間一到,有些家長就急著趕孩子上床睡覺,自己的眼睛卻還猛盯著電視,或還在忙東忙西。其實父母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有「孤單」或「不公平」的感覺,而且孩子會有「為什麼只有我要去睡覺」的疑問,加上孩子對成人的活動充滿好奇心,當然也就降低了睡覺的意願。因此只要到了睡覺時間,全家人最好都能暫停進行中的活動,幫助孩子醞釀睡前的氣氛。
午間小睡即可
孩子睡午覺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要在接近傍晚的時候才讓孩子睡午覺。幼兒園的午休時間通常是13:00~14:00,如果讓孩子在下午睡得太久或太晚午睡,孩子很容易在晚上變成精力旺盛的小魔鬼,等他筋疲力盡入睡後,隔天早上勢必又得花一番功夫才能把他叫起來,所以,家長們不要讓孩子午覺睡得太久。
提供有安全感的物品
一些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需要有安慰品的陪伴才能入睡(如小玩偶、玩具或是小被子)。但要適時戒除,避免以後過度依賴,同時也要注意物品的清潔(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孩子)。
安撫情緒
孩子有時會因為身體不適,或情緒上的不穩定而影響睡眠質量。身體狀況比較容易觀察,父母要多留意的是情緒上的問題。有些孩子因為年紀還小,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如果在幼兒園或生活中受到挫折,不懂得該如何表達,再加上父母沒有多加留意,孩子的情緒也會間接反應在孩子的睡眠質量上。如遇到類似的情形,適時的找時間和孩子聊聊,就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如果孩子只要一被吵醒就會大哭大鬧,而上述的任何方法都不管用時,家長只好提早叫孩子起床,先讓他發洩一頓再說。在他哭鬧的時候,家長不用去責罵他,試著讓他一個人宣洩情緒,等他鬧夠了,先安撫她,再去做出門前的準備工作。
不做賴床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