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表面上寫荷花,實際是在表達愛情

2021-02-07 歷史論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在我國文學史上,愛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而表現這個主題最為精煉的文學形式便是愛情詩。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愛情詩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是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百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動人心弦。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贈荷花》,來感受一下愛情詩的藝術魅力。其實說到愛情詩,這首《贈荷花》算是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了,畢竟李商隱是以愛情詩著稱。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等,皆出自李商隱之手。

雖說它是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詩,但在詩中李商隱依然以高超的表達技藝,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全詩寫得委婉含蓄,表面上寫荷花,實際是在表達愛情。公元838年,也就是唐文宗開成三年,李商隱新婚。在這一年的夏天,李商隱便藉助綠荷紅菡萏,寫下了這首愛情詩贈給妻子。


《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詩的開篇兩句「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李商隱是從花與葉的關係開始寫起,發起議論。它的意思是說,世人對待花和葉是不一樣的,它們不能相提並論。世人對花是偏愛的,會把它精心栽在金盆中加倍愛護,而葉則聽任它凋零化為塵土。可見在李商隱看來花與葉的關係很不密切。


緊接著兩句「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則是強調了百花之中荷花與荷葉的密切關係。即這世上只有荷花與荷葉是交相輝映的,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簡單來說,李商隱這兩句詩表達的便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所以才會有「桃紅柳綠」之稱。


但桃、柳是兩種不同的自然景物,荷花與荷葉的花葉相映,是其他花卉不易具備的。前面我們有說李商隱這首詩表面上寫荷花,實際是在表達愛情。這是因為李商隱將此詩贈給妻子,便是表明我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是天作之合,就同荷花與荷葉的關係一樣,自然、和諧。而這種相互理解、相互支撐、相互成長,又各自美麗的夫妻相處之道,不就是愛情的真諦麼?


最後兩句「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意思是說,荷花與荷葉長久以來互相交映,可當荷葉凋零,荷花凋謝的時候,真是讓人愁苦至極啊。雖然在環境氣氛上悽苦了起來,但是這兩句也是李商隱對於愛情的真誠表露。也就是說,李商隱擔心任何一方在愛情上出現變故,那是雙方都不堪忍受的。所以它藉此機會,告知妻子,也告誡自己,要對愛情堅貞,始終如一。


相關焦點

  • 李商隱寫給妻子的愛情詩,更是以荷花傳遞愛意,成全了荷花的美名
    那麼唐朝描寫愛情最傳神的詩人,個人認為是李商隱,他筆下的愛情可謂是纏綿悱惻,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他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他之所以能夠寫得如此地傳神,也如此地悽美,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他愛得深沉,也愛得很真誠,譬如他就寫過很多的情詩給妻子,其中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便是《夜雨寄北》,那除了這一首之外,他的這首《贈荷花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情詩,看似寫花實則句句寫人,無愛字卻飽含深情
    但是李商隱寫詩卻是刻意求「美」,不管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玉生煙」還是「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都能讓人感受到他對於美的追求。而在李商隱的眾多詩篇中,大多都是纏綿悱惻的愛情詩,而且詩中所表達的大多是愛情中的憂愁,而且時常寫的隱晦迷離,讓後世之人難以索解,就像《錦瑟》一詩。不過當李商隱遇上美好的愛情,他也能寫出言語簡單直白,卻飽含深情的愛情詩。
  • 李商隱這首詩,看似在描寫荷花,實則是在委婉地表達愛情!
    李商隱可以說是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而且他的詩句,足以和李白,以及杜甫等人比肩,並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在描寫愛情,在他的筆下,愛情變得纏綿悱惻,讓人傷感不已,尤其是他的那些《無題》詩,更是每首都是精品,描寫的極為生動,讀來更是朗朗上口,其中很多的句子,到現在早已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用語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開篇的疊字句寫得很傷感,通篇充滿憂愁
    李商隱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情感細膩,尤其是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現實生活中的李商隱就是一位深情的男子,愛得真誠,正是由於他的一片深情,使得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愛意。除了愛情詩之外,其實最值得一讀的還是他的思鄉之作,由於他常年在外擔任幕僚,無法陪伴在家人身邊,這也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的思鄉之作,特別是這首《憶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隱的一首愛情詩,感人至極,每一句都充滿了濃濃愛意!
    在眾多的情詩中,李商隱為妻子王氏所作的詩可謂就句句經典。雖然外界對於兩人的愛情由於王氏父親的原因而普遍不被看好,但是李商隱排除萬難,不管他們的偏見,堅持與王氏走到了一塊兒。以此同時,王氏也對李商隱一往情深,兩人最終喜結連理。
  • 李商隱用荷花作比喻給妻子寫了首詩,把自己的遭遇展現得淋漓盡致
    古詩中描寫花朵的並不少,畢竟田園詩佔據了古代文壇很長一段時間,不管是菊花、桃花、梅花,都曾被寫到詩文中,千百年被吟誦。但是將愛情寄於荷花中的應該很少,因為在人們眼裡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節操的象徵,可是李商隱就能夠將愛情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七月裡盛開的荷花上,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的這首情詩呢?而他又是寫給誰的呢?
  • 劉禹錫很含蓄的一首詩,表面上寫天氣,實際上卻在寫愛情!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劉禹錫很含蓄的一首詩《竹枝詞二首·其一》,來具體體會一下我國古典詩歌的含蓄美。期間劉禹錫根據當地民歌創作了新詞《竹枝詞》十一首,共分為兩組,以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為主。 《竹枝詞二首·其一》是其中一組二首詩的第一首,也是劉禹錫《竹枝詞》十一首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其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更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讚。而它的獨到之處,正是在於含蓄美。即用語意雙關的手法,表面上寫天氣,實際上卻在寫愛情。
  • 李商隱的一首詞,委婉含蓄,耐人尋味,內含千古名句!
    開成三年,李商隱新婚,這首詞就作於這一時期,王夫人會寫詩,李商隱就用格詩、律詩來贈送給她,這首詩的含義明確易懂,主要是以「荷葉」為主題,使它能誦易曉,更能表明自己的心跡。《贈荷花》唐代:李商隱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 李商隱寫了一首愛情詩,頷聯成為經典名句,常被用來歌頌奉獻精神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擅長創作「無題」詩,內容大多涉及男女之情。但是,他最著名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流傳六百餘年來,一直爭議不斷。詩中到底寫的是李商隱的「愛情」還是政治「寄情」?詩評者各執一詞。當中牽涉到他的一名好友,以及他的一段婚姻,直接影響了他一生的仕途。
  • 唐朝寫情詩的代表人物,一首《贈荷花》感動數代人
    但是將愛情寄於荷花中的應該很少,因為在人們眼裡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節操的象徵,可是李商隱就能夠將愛情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七月裡盛開的荷花上,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的這首情詩呢?而他又是寫給誰的呢?圖片來源於網絡:荷花
  • 仕途不順的李商隱,寫了情詩無數,尤其是給妻子的這首,名傳千古
    在這些人才中要說愛情詩寫的最好的當屬李商隱了,他的很多首無題都是愛情詩的高峰,像是那句「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論何時讀起來都叫人心上一暖。愛是簡單的,所以李商隱寫給妻子的詩就與他寫的別的詩不同,簡簡單單的才是愛。詩名無題,但給你的都有李商隱寫給妻子有名的詩,除了上文中我們提到的《夜雨寄北》就是在新婚時寫給妻子的《贈荷花》。全詩如下:「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 晏殊學李商隱寫《無題》詩,一出手就不同凡響,同樣寫得很深情!
    讀他們的作品最是令人感動,尤其是李商隱在晚年寫過了很多的《無題》詩,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正是由於他的作品寫得深情,表現手法又是很高明,使得後世無數的文人都模仿;這其中模仿最像的要數晏殊,可能由於他們兩人相似,在愛情裡都愛得轟轟烈烈,所以晚年後的晏殊也是寫過好幾首《無題》詩,同樣也是寫得很深情。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李商隱在中秋之夜寫下一首詩,看似寫嫦娥,其實是表達內心的無奈
    除了蘇軾的這首詞之外,還有一無數這種很傷感的作品,譬如李商隱的這首《嫦娥》,那也是一首極為悽美的作品,詩人也正是在中秋之夜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內心更是感慨萬千,為此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名篇,雖然通篇看似在寫嫦娥,但其實是表達內心的無奈。
  • 李商隱最有趣的一首詩,句句都以數字開頭,最後五個字從未被超越
    論唐代詩壇誰的詩寫得最好,這個當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了,但論哪位詩人的詩最讓人無奈,那應該是李商隱了。為什麼說他的詩讓人無奈,主要是難懂,卻又美不勝收。因為難懂,不少人想放棄去理解他的詩;因為太美,又每每忍不住拿起再讀上一讀。大概只有李商隱能做到這一點吧。
  • 古詩《贈荷花》中,李商隱眼中荷花的高潔品質,與他正是相同
    荷花,說起來就會讓人想到高潔,出淤泥而不染。它不像別的花那樣盛開在地面上,長在土壤裡,它是從水池底部的淤泥中生長而成,這難免會給人一種逆境生長的感覺。而唐代的詩人李商隱就寫了一首詩關於他眼中的荷花《贈荷花》,這首詩是在李商隱新婚的時候寫來贈與他的夫人。當時正好是荷花盛開的季節,而他的夫人剛好也會寫詩,便贈了這首以「荷花」為主題的詩。「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 晚唐迷信神仙之風極盛,李商隱寫了一首詩,通篇都是在諷刺!
    雖然唐朝無比的強盛,但最終還是滅亡了,這不得不說,唐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於當時的政治階層,特別是到了晚唐時期,整個大唐的國力在下降,尤其是迷信神仙之風極盛,無論是當時的皇帝,還是平民百姓,那都是熱衷於這種迷信。這讓很多的詩人極為滿,特別是李商隱,他作為晚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寫過了一系列諷刺的詩作。其中有一首詩非常著名,那便是他的這首《瑤池》。
  • 李商隱六首無題詩,說盡世間愛情模樣
    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曾感動過無數人,最後7字更令人心碎。
  • 李商隱描寫深秋月景的一首詩,借用嫦娥來表達,更增添了悽美之感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李商隱描寫深秋月景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霜月》,在這首詩中,儘管沒有相思之情,他卻是以另外的一種方式賦予了月亮新的生命,借用了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嫦娥來表達,深秋的月亮,所以也使得這首詩增添了更為濃重的悽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