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也是人們團圓之時,然而這一時期很多人由於獨自漂泊在外,更是難以實現這一理想,也正是這個原因,古人的詩詞裡也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作中,大部分都表達了這樣的一種遺憾,以及失落的心情。但無論我們身處的何地,對於故鄉的思念,卻是始終會成為我們生命裡最重要的一種精神寄託。
那麼古人的詩詞裡也是有很多這種描寫中秋的詩作,這些作品也都描寫得極為悽美,也無比的傷感,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整首詞意境悽美,描寫了自己在中秋之夜對於故鄉,以及弟弟的思念,從而也使得這首詞成為了描寫中秋的千古名篇。
除了蘇軾的這首詞之外,還有一無數這種很傷感的作品,譬如李商隱的這首《嫦娥》,那也是一首極為悽美的作品,詩人也正是在中秋之夜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內心更是感慨萬千,為此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名篇,雖然通篇看似在寫嫦娥,但其實是表達內心的無奈。畢竟他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一直處於牛李黨爭之中,始終也沒有機會,一直是遭受到打壓和排擠,這也令詩人痛苦不已,為此他在中秋之夜欣賞月景的同時,更是感慨自己的人生。
《嫦娥》唐代: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隱的這首可謂是膾炙人口,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而這首詩描寫得也是極為抒情,也無比的悽美,字裡行間更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畢竟自己獨自漂泊在外,在中秋之夜這個團圓的日子則是無法與家人團聚,進而又想到了自己顛沛流離的一生,詩人當真是感慨萬千,為此匆匆寫下這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嫦娥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個神話人物,尤其是她與奔月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那詩人也正是借用嫦娥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傷之情,整首詩描寫得很是傷感,雖然嫦娥一個人獨自偷吃靈花,並且是飛到了廣寒宮,這原本並不是她所想要的生活,正是由於當時愛到了歹人的逼迫,才不得已吞下靈藥,從而更是與自己的丈夫分別,以至於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丈夫。
李商隱也正是借用嫦娥的這個故事,以此來表達內心的那種悲痛之情,整首詩充滿了一種悽美的意境,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不僅著對於嫦娥的同情,更有著對於自身悲慘命運的悲嘆,以及對於親人的思念。
第一二句寫得就很是傷感,更是把自己當時內心的悲痛,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整個雲母的屏風上更是燭影暗淡,銀河也是漸漸漸漸低沉。詩人在這兩句中把內心的那種感傷之懷,結合當時的氣氛從而營造出了一種悽美的感傷意境,也立馬使得此詩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一種悲痛的情緒。
第三四句更是借用嫦娥的故事,以此來抒發內心的感傷之懷,「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也正是偷吃了靈藥,一個人獨自生活在廣寒宮裡,以至於每天夜裡都獨自哭泣。雖然這兩句詩看似在描寫嫦娥,但我們結合詩人的人生經歷則是會發現,現實生活中他也是如此,一個人獨自漂泊,即使是在中秋之夜,那也是無法與家人團聚,而他的人生也是處處遭受到打壓,為此他內心當真是感慨萬千。
李商隱的這首《嫦娥》,通篇不僅抒情,另外更是把內心的那種感傷之懷,以及對於人生的解讀,全部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從而也使得他這首詩充滿了一種悲痛的情感,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而如此悽美的一首詩,對於我們這些遊子來說,也最是能夠觸及我們內心最敏感的那根弦,這也正是此詩最偉大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