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在中秋之夜寫下一首詩,看似寫嫦娥,其實是表達內心的無奈

2020-12-19 塵世曉書僮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也是人們團圓之時,然而這一時期很多人由於獨自漂泊在外,更是難以實現這一理想,也正是這個原因,古人的詩詞裡也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作中,大部分都表達了這樣的一種遺憾,以及失落的心情。但無論我們身處的何地,對於故鄉的思念,卻是始終會成為我們生命裡最重要的一種精神寄託。

那麼古人的詩詞裡也是有很多這種描寫中秋的詩作,這些作品也都描寫得極為悽美,也無比的傷感,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整首詞意境悽美,描寫了自己在中秋之夜對於故鄉,以及弟弟的思念,從而也使得這首詞成為了描寫中秋的千古名篇。

除了蘇軾的這首詞之外,還有一無數這種很傷感的作品,譬如李商隱的這首《嫦娥》,那也是一首極為悽美的作品,詩人也正是在中秋之夜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內心更是感慨萬千,為此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名篇,雖然通篇看似在寫嫦娥,但其實是表達內心的無奈。畢竟他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一直處於牛李黨爭之中,始終也沒有機會,一直是遭受到打壓和排擠,這也令詩人痛苦不已,為此他在中秋之夜欣賞月景的同時,更是感慨自己的人生。

《嫦娥》唐代: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隱的這首可謂是膾炙人口,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而這首詩描寫得也是極為抒情,也無比的悽美,字裡行間更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畢竟自己獨自漂泊在外,在中秋之夜這個團圓的日子則是無法與家人團聚,進而又想到了自己顛沛流離的一生,詩人當真是感慨萬千,為此匆匆寫下這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嫦娥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個神話人物,尤其是她與奔月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那詩人也正是借用嫦娥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傷之情,整首詩描寫得很是傷感,雖然嫦娥一個人獨自偷吃靈花,並且是飛到了廣寒宮,這原本並不是她所想要的生活,正是由於當時愛到了歹人的逼迫,才不得已吞下靈藥,從而更是與自己的丈夫分別,以至於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丈夫。

李商隱也正是借用嫦娥的這個故事,以此來表達內心的那種悲痛之情,整首詩充滿了一種悽美的意境,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不僅著對於嫦娥的同情,更有著對於自身悲慘命運的悲嘆,以及對於親人的思念。

第一二句寫得就很是傷感,更是把自己當時內心的悲痛,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整個雲母的屏風上更是燭影暗淡,銀河也是漸漸漸漸低沉。詩人在這兩句中把內心的那種感傷之懷,結合當時的氣氛從而營造出了一種悽美的感傷意境,也立馬使得此詩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一種悲痛的情緒。

第三四句更是借用嫦娥的故事,以此來抒發內心的感傷之懷,「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也正是偷吃了靈藥,一個人獨自生活在廣寒宮裡,以至於每天夜裡都獨自哭泣。雖然這兩句詩看似在描寫嫦娥,但我們結合詩人的人生經歷則是會發現,現實生活中他也是如此,一個人獨自漂泊,即使是在中秋之夜,那也是無法與家人團聚,而他的人生也是處處遭受到打壓,為此他內心當真是感慨萬千。

李商隱的這首《嫦娥》,通篇不僅抒情,另外更是把內心的那種感傷之懷,以及對於人生的解讀,全部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從而也使得他這首詩充滿了一種悲痛的情感,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而如此悽美的一首詩,對於我們這些遊子來說,也最是能夠觸及我們內心最敏感的那根弦,這也正是此詩最偉大的一個地方。

相關焦點

  • 李商隱第一次見到四川的梅花,為此令他驚豔,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
    那晚唐詩人李商隱就寫過很多的詠梅詩,其中的這首《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寫得最是有趣,也最為唯美,而詩人寫這首詩也正是初次入蜀,也就是第一次去四川擔任幕僚期間,為此他第一次見到了四川的梅花,內心極為喜愛,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生動有趣的詩,從而成為了詠梅裡的名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四川別具一格的梅花。
  • 李商隱寫嫦娥的一首七絕詩,意境優美,使人陶醉!
    唐朝大詩人李商隱一生多情,情感深邃,其多數詩歌,以言情為主。李商隱曾寫過一首內容為嫦娥的七言絕句,此詩寫得可謂纏綿悱惻,動人心弦。與李商隱一貫的寫詩風格一樣,此詩主題也是不十分明確,可以多解。該詩詩名為《嫦娥》,全詩如下: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釋義:透過裝飾了雲母的屏風可以看到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漸漸下落,啟明星也下沉。
  • 李商隱描寫深秋月景的一首詩,借用嫦娥來表達,更增添了悽美之感
    因此,月亮在古人的筆下,以及他們內心,那都是無比的崇敬,這也就是為什麼,月亮會一直出現在古人們的筆下,最後成為了相思的一個原因。那麼說起唐朝的詩人,除了李白描寫月亮之外,很多的詩人,也都同樣的描寫過月亮,應當可以這麼說,大部分的詩人,也都描寫過月亮,而且很多的詩人筆下的月亮,大不相同,但是總地來說,還是離不開相思。
  • 百花爭豔的春天寒梅凋謝,李商隱寫下一首《憶梅》,表達思鄉之苦
    古人借用梅花表達高尚的品格,同時也把梅花當成相思的替代品,無數的詩人在現實生活中是過得顛沛流離,譬如晚唐詩人李商隱,一生都在四處漂泊,儘管他很有才華,但是並沒有受到重用,這就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傷感的詩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這首《憶梅》,通篇寫得無比傷感,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這樣的作品,其實是最能夠打動我們。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 李商隱這首詩,看似在描寫荷花,實則是在委婉地表達愛情!
    那麼說起李商隱的詩作,除了他的那些《無題》之外,另外的詩作,同樣也是非常的經典,例如他的《登樂遊原》、《夜雨寄北》、《嫦娥》等等,那都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相信大家對於這些詩作都不會陌生,即使是沒有讀過,肯定也聽說過裡面的句子,例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寫一首中秋的詩給故鄉的你
    關於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可能有很多很多,比如:春秋時期帝王祈福上蒼護佑從而進行祭月、唐玄宗中秋望月時,創作「霓裳羽衣曲」、唐軍裴寂以圓月為構思,發明圓月餅以解軍糧之急、明太祖朱元璋當年將藏有「八月十五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中傳遞到起義將士手中,後為紀念將中秋吃月餅當成習俗流傳下來了、還有什麼「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等大量的民間神話傳說
  • 李商隱真是一個奇妙的詩人,一首《嫦娥》看似神話,其實說透人生
    李商隱是一個非常奇妙的詩人,我們讀其他人的詩,往往需要去了解一下詩人的經歷,但李商隱不用,他能給人直覺上的感受,可是如果你不了解他的生平,讀他的詩又會覺得晦澀難懂,因為他與生俱來的悲哀,是隨著人生經歷不斷寫進詩中的,他又很喜歡用用神話典故作詩,顯得虛無縹緲,因此,李商隱總能用短短幾句詩
  • 夜裡突然下起了雨,漂泊異鄉的李商隱,信手拈來寫下一首孤獨的詩
    雨是一種尋常自然現象,但是寫進了詩歌中,它就成為了一種意象,這也是普通人與詩人的區別,往往我們看風景時,只覺得很美,但是對於詩人來說,那麼就不一樣,他們能夠通過對於事物的描寫,從而抒發內心的情感,畢竟對於詩人來說,所看到的風景代表的也是一種心情;然而溼潤的雨有時也讓人孤獨,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望著窗外的雨思緒紛飛
  • 晚唐迷信神仙之風極盛,李商隱寫了一首詩,通篇都是在諷刺!
    雖然唐朝無比的強盛,但最終還是滅亡了,這不得不說,唐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於當時的政治階層,特別是到了晚唐時期,整個大唐的國力在下降,尤其是迷信神仙之風極盛,無論是當時的皇帝,還是平民百姓,那都是熱衷於這種迷信。這讓很多的詩人極為滿,特別是李商隱,他作為晚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寫過了一系列諷刺的詩作。其中有一首詩非常著名,那便是他的這首《瑤池》。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表面上寫荷花,實際是在表達愛情
    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愛情詩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是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百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動人心弦。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贈荷花》,來感受一下愛情詩的藝術魅力。
  • 李商隱最有趣的一首詩,看似寫得很一般,可是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李商隱的詩也是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至深,寫得極為深情,以他晚年所寫得那一系列《無題》,讀來就讓人感動不已。正是由於他愛得深沉,也愛得轟轟烈烈,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等等這些經典的詩句,可謂是耳熟能詳,而且這些詩句,不僅寫得很是深刻,同時還充滿了無限的哲理,這也正是李商隱詩作,能夠一直打動我們,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的原因。
  • 李商隱最悽涼的一首詩,竟把自己比作嫦娥,最後一句令人斷腸
    一提到李商隱這個詩人,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美」,他寫得一手「美詩」,不論是寫詩的內容還是在寫作是用的詞語,都可以讀出一種屬於他的獨特美,其中他的詩中以愛情詩著稱。李商隱起初為了自己的仕途,在不同時間段分別成為了兩個黨派的上層人物,但是後來牛李之爭時,李商隱卻因無力扭轉局面而受到排擠,以至於以後的仕途非常不順,最後直接沉淪為下僚,而這首《嫦娥》正是在牛黨之爭這樣一個複雜的政治背景中所寫出的作品。這首詩也是李商隱最悽涼的一首詩,竟把自己比作嫦娥,最後一句令人斷腸。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開篇的疊字句寫得很傷感,通篇充滿憂愁
    除了愛情詩之外,其實最值得一讀的還是他的思鄉之作,由於他常年在外擔任幕僚,無法陪伴在家人身邊,這也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的思鄉之作,特別是這首《憶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中秋話詩詞!兩首最著名的中秋詩詞,道盡李商隱和蘇軾的坎坷人生
    也正因為此,很多古代文人也為了應景中秋,寫作了大量優美的的詩詞。其中筆者認為,最著名的是一詩一詞:詩是李商隱的《嫦娥》,詞則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暨著名的《明月幾時有》)李商隱《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 李商隱歷經千辛萬苦,寫下平生境界最高一首詩,靜不下來時讀一讀
    作為晚唐詩壇的扛把子,李商隱寫詩一直是很任性的,這種任性體現在他在美的追求上。為了追求詩歌的語言之美、韻律之美、對仗之美,他甚至不惜將詩寫得令世人難以捉摸。有人甚至用「晦澀」來形容他的詩。但他卻用平生600首詩,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哪怕看不懂卻一樣能流傳千年。
  • 感慨人生無常,李商隱、杜牧各寫下一首詩,這次李商隱輸了!
    李商隱和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因為牛李黨爭遭排擠,終身潦倒,杜牧為宰相杜佑之孫,中進士後在朝為官,生活優渥,放蕩不羈。用現代名詞形容,李商隱是「窮屌絲」,杜牧是「官N代」。生活背景不同,兩人的詩作風格截然不同,李商隱詩作風格穠麗,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廣為流傳;杜牧詩風俊雅清麗,獨樹一幟。因感懷人生無常,他倆各寫下一首七言絕句,孰高孰低,請你裁判!
  • 蘇軾重逢家人時寫下一首千古詩詞,中秋之夜斷舍離,道盡人生悲歡
    中秋將至,思念漸濃,無論是每逢佳節倍思親,還是獨在異鄉為異客,都想著能夠和家人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可是總有人兒不能回家團聚,蘇軾也曾道出的那句「但願人長久」寫進了心中。今天我們要來品讀是蘇軾的另外一首詩詞,中秋之夜蘇軾和弟弟蘇轍短暫相聚,望著一輪明月,訴說著心中三兩事,感慨人生風雨。這首詩詞有著怎樣的感慨,蘇軾在中秋之夜抒發了怎樣的感想,一起來品讀。
  • 寫嫦娥最經典的詩作,李商隱短短四句話,極盡諷刺,傳唱千年
    嫦娥奔月的故事從古至今也廣為流傳,歌頌和讚美的詩歌更是數不勝數,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首來自唐朝大詩人李商隱筆下的《嫦娥》。《嫦娥》唐代: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雲母屏風上燭光留下的影子已經暗淡,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經開始下沉。嫦娥想必很是後悔當時為何偷吃下靈藥,如今卻只能一個人獨自生活在碧海青天之中夜夜寒心。從這首詩的字裡行間我們不難看出,詩中的每一句話都帶有傷感之情,從一個小小的雲母屏風都透露出了詩人無盡的傷感之情。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情詩,看似寫花實則句句寫人,無愛字卻飽含深情
    但是李商隱寫詩卻是刻意求「美」,不管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玉生煙」還是「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都能讓人感受到他對於美的追求。而在李商隱的眾多詩篇中,大多都是纏綿悱惻的愛情詩,而且詩中所表達的大多是愛情中的憂愁,而且時常寫的隱晦迷離,讓後世之人難以索解,就像《錦瑟》一詩。不過當李商隱遇上美好的愛情,他也能寫出言語簡單直白,卻飽含深情的愛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