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退休的老人,一般都喜歡下下棋、唱唱歌、跳跳舞,又或是在家攜手兒孫,盡享天倫之樂。不過今年67歲的吳維萍老人,卻有個獨特的愛好;她創辦了公益英語俱樂部,熱衷於幫助小學生學好英語。
這天晚上,吳維萍老人早早地來到了安海兒童英語俱樂部,對10多位學習英語的小朋友開展課前輔導。當天,吳維萍腳背上的丹毒復發,傷口隱隱作痛,走路一瘸一拐,但即便是這樣,她也不想請假。
吳維萍:我一般會早點來,如果我不在這裡,我怕他們會發生危險,所以我要早點來。第二,來了以後,我們可以做一個課前的複習,因為這個外教是從青陽來,他在路上有時候太擁擠,有時候會遲一點。
當晚,外教老師Perry Bandy準時到達,照例給孩子們上了一個半小時的英語課。2010年,吳維萍老人退休後,把時間、精力大部分放在英語上。兩年前,她和晉江青年志願者協會一群人公益文化服務總隊,一起開辦了這個公益性質的兒童英語俱樂部;每周五、周六晚上邀請外教輔導孩子學習英語口語。
晉江青年志願者協會一群人公益文化服務總隊負責人 林逾凡:在這樣的年齡還能夠堅持不懈,而且日復一日在堅持,她是每堂必到,外教沒到之前她用心跟孩子還有家長溝通,給我們起到榜樣的作用。
學生 李秋明: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老師,每次她都會為我們很好的輔導,會為我們點評,對我們進行第二次教育,吳老師教我們語法點叫我們單詞拼寫教我們音標,這樣我可以學得更快更好。
家長 李貽車:這個英語角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而且持之以恆,吳老師辦這個很好。
今年疫情期間,英語角的集體授課暫停了,但吳維萍老人對孩子們的學習服務沒有停,她每天寫一些英語句子發到微信群裡,讓孩子們堅持拓展練習。
架起友誼橋梁 期待為「世中運」添彩
攝影是吳維萍老人的另一個愛好,在和外教打交道的過程中,吳維萍經常用鏡頭拍下互動學習語言的情景,也記錄下外國友人體驗晉江傳統文化、融入晉江社會的畫面。通過英語這個語言工具,吳維萍架起了一座跨越國界、跨越文化、跨越年齡的友誼橋梁。
吳維萍:準備做一個外國人在晉江的相冊,照片已經做好,每一個外國人都有中英文的介紹,我想讓大家能知道外國人在我們這邊生活工作,參與我們的文化活動,另外一方面要體現我們中國人,安海人、晉江人對外國人的友情。
去年,吳維萍參加了晉江市「助力世中運 三語話晉江」的電視比賽,殺進了決賽;她和一群年輕人同臺競技,最終斬獲成人組三等獎。
吳維萍 我感覺水平不夠,後面也想給自己壓力,說不定能夠進步一點,我就想試一下。
從一開始覺得自己「水平還不夠」,到抱著「給自己壓力,說不定能夠進步一點」的信念參加比賽,一路走來,吳維萍感覺自己的自信心、英語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組織能力都提升了很多。現在,說著一口流利英語,能和外教輕鬆對話的吳維萍,已經是晉江英語圈有名的達人。
吳維萍:我在高中初中英語學非常好,一直到1998年我兒子考上清華,從那個時候起,因為音標的功底還在,學起來有辦法,後面去學習新概念英語,第一冊我都自學完了,第二冊我有去培訓機構學習。
如今,年過花甲的吳維萍每天繼續學著英語,每周帶著孩子們學英語。她也期待著,明年能夠和孩子們一起,為「世中運」貢獻一份力量。(晉江電視臺)
採訪連結://www.jinjiang.tv/video/xwttb/folder69/m/2020-10-24/10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