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文化公益」吳維萍:風雨無阻 為孩子創辦公益英語角

2020-12-16 海峽視窗

在很多人眼中,退休的老人,一般都喜歡下下棋、唱唱歌、跳跳舞,又或是在家攜手兒孫,盡享天倫之樂。不過今年67歲的吳維萍老人,卻有個獨特的愛好;她創辦了公益英語俱樂部,熱衷於幫助小學生學好英語。

這天晚上,吳維萍老人早早地來到了安海兒童英語俱樂部,對10多位學習英語的小朋友開展課前輔導。當天,吳維萍腳背上的丹毒復發,傷口隱隱作痛,走路一瘸一拐,但即便是這樣,她也不想請假。

吳維萍:我一般會早點來,如果我不在這裡,我怕他們會發生危險,所以我要早點來。第二,來了以後,我們可以做一個課前的複習,因為這個外教是從青陽來,他在路上有時候太擁擠,有時候會遲一點。

當晚,外教老師Perry Bandy準時到達,照例給孩子們上了一個半小時的英語課。2010年,吳維萍老人退休後,把時間、精力大部分放在英語上。兩年前,她和晉江青年志願者協會一群人公益文化服務總隊,一起開辦了這個公益性質的兒童英語俱樂部;每周五、周六晚上邀請外教輔導孩子學習英語口語。

晉江青年志願者協會一群人公益文化服務總隊負責人 林逾凡:在這樣的年齡還能夠堅持不懈,而且日復一日在堅持,她是每堂必到,外教沒到之前她用心跟孩子還有家長溝通,給我們起到榜樣的作用。

學生 李秋明: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老師,每次她都會為我們很好的輔導,會為我們點評,對我們進行第二次教育,吳老師教我們語法點叫我們單詞拼寫教我們音標,這樣我可以學得更快更好。

家長 李貽車:這個英語角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而且持之以恆,吳老師辦這個很好。

今年疫情期間,英語角的集體授課暫停了,但吳維萍老人對孩子們的學習服務沒有停,她每天寫一些英語句子發到微信群裡,讓孩子們堅持拓展練習。

架起友誼橋梁 期待為「世中運」添彩

攝影是吳維萍老人的另一個愛好,在和外教打交道的過程中,吳維萍經常用鏡頭拍下互動學習語言的情景,也記錄下外國友人體驗晉江傳統文化、融入晉江社會的畫面。通過英語這個語言工具,吳維萍架起了一座跨越國界、跨越文化、跨越年齡的友誼橋梁。

吳維萍:準備做一個外國人在晉江的相冊,照片已經做好,每一個外國人都有中英文的介紹,我想讓大家能知道外國人在我們這邊生活工作,參與我們的文化活動,另外一方面要體現我們中國人,安海人、晉江人對外國人的友情。

去年,吳維萍參加了晉江市「助力世中運 三語話晉江」的電視比賽,殺進了決賽;她和一群年輕人同臺競技,最終斬獲成人組三等獎。

吳維萍 我感覺水平不夠,後面也想給自己壓力,說不定能夠進步一點,我就想試一下。

從一開始覺得自己「水平還不夠」,到抱著「給自己壓力,說不定能夠進步一點」的信念參加比賽,一路走來,吳維萍感覺自己的自信心、英語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組織能力都提升了很多。現在,說著一口流利英語,能和外教輕鬆對話的吳維萍,已經是晉江英語圈有名的達人。

吳維萍:我在高中初中英語學非常好,一直到1998年我兒子考上清華,從那個時候起,因為音標的功底還在,學起來有辦法,後面去學習新概念英語,第一冊我都自學完了,第二冊我有去培訓機構學習。

如今,年過花甲的吳維萍每天繼續學著英語,每周帶著孩子們學英語。她也期待著,明年能夠和孩子們一起,為「世中運」貢獻一份力量。(晉江電視臺)

採訪連結://www.jinjiang.tv/video/xwttb/folder69/m/2020-10-24/109042.html

相關焦點

  • 「洋女婿」的公益英語角
    每到周六晚上,在武進新天地公園裡,總能看到一群孩子圍著一個高個老外用英語交流著,這是一個純公益的英語角,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 這位老外名叫DavidBecket,32歲,來自英國,他的妻子是常州人,因此,David 也紮根在常州,成為咱們常州的「洋女婿」。
  • 這群「牛娃」撐起南京公益英語角
    每到周末,一群熱愛英文的孩子會相聚於此,用流利的英文對話或朗誦,他們稱這裡為——「公益英語角」。   9月2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了這家新華書店旗下的少兒書店,發現這個「公益英語角」可不簡單!從組織活動到想選題再到發放材料,全部由十二三歲的孩子一手策劃。
  • 這群「牛娃」撐起南京公益英語角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每到周末,一群熱愛英文的孩子會相聚於此,用流利的英文對話或朗誦,他們稱這裡為——「公益英語角」。  9月2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了這家新華書店旗下的少兒書店,發現這個「公益英語角」可不簡單!從組織活動到想選題再到發放材料,全部由十二三歲的孩子一手策劃。
  • 2020祥生「小飛象」公益夏令營快樂進行中
    2020,祥生「小飛象」公益夏令營載夢回歸期待與你一起,飛往幸福遠方。「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巴爾扎克的眼中,孩子便意味著希望和成長,對祥生而言,亦是如此。7月15日,由諸暨市店口鎮義工協會主辦,諸暨市慈善總會、浙江省祥生公益基金會聯合協辦的2020祥生「小飛象」公益夏令營正式開營。祥生「小飛象」公益夏令營主要面向和關懷5-12周歲特定兒童群體的暑期健康成長與學習生活,旨在用陪伴、關愛與呵護,關注孩子們的夢想和成長,為社會傳遞「祥生式」的幸福哲學。
  • 公益大使候選人惠娜:創辦「白手杖」盲人服務品牌
    惠娜,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大學開始,就是一名助殘志願者,利用自己的專業為NGO機構做項目翻譯,為100多名貧困智力障礙孩子尋找資助,累計善款100餘萬元,被中國慈善聯合會評為「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堅持。惠娜一堅持就是14年,組織公益活動1300多場,經常義務為其他NGO組織、策劃主持活動、是助殘專業領域專業「公益主持人」。
  • "世界之窗"公益英語課堂
    」為什麼ICARE Guizhou要組織這個英語公益活動?    ICARE Guizhou 這次組織的公益活動,主要是提高貴州地區貧困或者留守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由於貴州是中國的西南地區,地理位置較為閉塞,對外交流不是很方便,接觸英語的機會較少。
  • 耶魯精神「音為愛」公益音樂會圓滿落幕
    2020年 11月 25日 20時,耶魯大學深圳校友會與深圳市慈緣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的耶魯精神「音為愛」公益音樂會,在號稱「世界最高音樂廳」的深圳灣 1號雲頌音樂廳圓滿落幕。此次耶魯精神「音為愛」公益音樂會,以耶魯精神「真理和光明」結慈善之緣為主題,為助力西部兒童愛心助學公益項目順利開展而來,耶魯校友希望藉助音樂的力量,搭建大眾的公益之路,切實幫助西部地區品學兼優的孩子們,給他們以關愛和希望,讓他們在民族團結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長。
  • 三個月,跨越夢想與現實的gap|「蜂群計劃」公益傳播人才培育
    「CM公益傳播」嘗試打造「蜂群計劃」,探索解決方案。 🐝「蜂群計劃」這是一個公益傳播人才培養計劃,招募大三大四與碩士在校生,通過「培訓+實習」的模式,讓有志於公益領域的青年學生不僅具備公益情懷,又能具備專業傳播素養與技能,成長為獨擋一面的公益傳播人才,改善公益領域的傳播現狀
  • 門店變身圖書館,深圳中原開啟「公益+文化」服務新模式
    為延續「敬惜字紙」的傳統文化,倡導實體書閱讀,深圳中原地產於今年六一期間,在線下各大門店設立「益」平方流動圖書館,供附近居民參與捐書、換書等自助交流,打造零距離便民服務圈。家門口的圖書館,零距離享受閱讀服務本次活動,中原地產在全深圳各區數十家門店內設立圖書漂流驛站,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打造閱讀區域,讓小小的一平米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 「英語角」求你別說是English Corner了好嗎
    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英語交流的活動會叫Corner。對我們中國人來說,English Cornner就是「英語角」,「英語角」就是English Corner,就是真理,至於為什麼,也不知道,反正從從小就是這麼學的。中文裡用「角」表示別有意境的地方,比如街邊一角,校園一角,自然也有英語角,相親角。
  • 看看其他地區的託業獎學金:2014臺灣多益(託業)獎學金項目:公益旅行節
    ETS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董事長邵作俊致詞時表示,日本有句話說「疼愛孩子就讓他去旅行」,因為只有在旅行的過程中,他們才會發現各地社會與階層的不同,才會發現誰的心中有願望,需要我們的幫助。這就像中國人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提早讓孩子有機會到世界各地走走,將來不論升學或就業,相信都能藉由這樣的公益旅行方式,對人生有所啟發。
  • 天生藝術「欣賀CAROLINE × 芭莎·課後一小時」公益項目全力啟動
    此次活動以「向美而生,每個孩子都是天生藝術家」為理念與初衷,意在提升鄉村兒童美育意識,關愛鄉村留守兒童心靈成長。品牌攜手社會力量,聚焦鄉村學⽣,助⼒鄉村美育教育。畢卡索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我們以愛之名,建立「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教室,豐富孩子們的課後生活,拓展他們的視野。
  • 【招募】寒假公益打卡群第三波——英文公益打卡群,Amy老師帶你學唱英文歌曲!
    今天,十三媽為大家帶來我們今年寒假公益打卡的第三波福利——英文公益打卡群!這次的英文打卡群的指導老師是學童粉絲們的老朋友——Amy老師!Amy老師為我們學童粉絲帶來了很多次公益課程,每一次的英文公益課程都受到家長和小朋友們的好評不斷。什麼?還有不了解Amy老師的?來來,十三媽再次為大家介紹一下!
  • 精彩回顧|「博雅極客」2021公益公開課第一講
    上個周末,「博雅極客」2021年第一場公益公開課如期而至。
  • 「GET2017」教育公益圓桌對話:辦好教育就是最大的公益
    我們的公益項目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名字叫做與AI同行(與愛同行)。我們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智能雲課堂項目。這個課堂主要是針對學生,我們利用人工智慧把課程送達到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讓更多的孩子可以通過手機或者是iPad設備,更好地接觸英語的學習。第二部分是鄉村教師的賦能計劃。這塊主要是幫助鄉村教師提高自身能力,因為只有老師的能力變強,才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這是我們現在做的一些項目。
  • 鳳凰衛視《公益中國》「為你讀詩」專題節目將播(明晚七點)
    關注Be My Guest「為你讀詩」公眾微信每晚十點,一位特別來賓「為你讀詩」6月20日,「為你讀詩」曾邀請80位聽眾,與「為你讀詩」聯合發起人/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詩人駱英)、「為你讀詩」讀詩嘉賓——古箏演奏家常靜、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以及「為你讀詩」創始人潘傑客先生,參與錄製鳳凰衛視《公益中國》·「為你讀詩」專題節目。
  • 【周六親子公益英語角】 第003期: 真人大富翁英語遊戲
    主要活動是每個周末由GEC志願者們在廣州不同地點組織的大中小型免費公益的室內or室外的英語角、外語角等活動。此外還不定時舉辦各種繽紛多彩的社團活動,例如周年舞會、音樂會、外語比賽、戶外踏青等。GEC期盼您的加入!
  • 嘉會醫療「粉紅絲帶 關愛有嘉」公益活動月收宮
    10 月 31 日,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裡舉辦了一場小型捐贈儀式,各方機構正式向上海慈善基金會「粉紅天使」專項基金捐贈 7 萬元善款,用於乳腺癌防治工作。上海市慈善基金副秘書長兼項目發展與客戶服務部部長徐雄心出席了捐贈儀式。在第三場公益音樂會的悠揚鋼琴聲中,由上海嘉會國際醫院發起、為期一個月的「粉紅絲帶 關愛有嘉」公益活動月正式收宮。
  • 汪俊林走進CCTV-6《風雨無阻向前進》公益宣傳片:不畏艱險 迎難而上
    2月29日,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走進CCTV-6電影頻道,亮相《風雨無阻向前進》企業家系列公益短片,用彰顯信念和情懷的話語,堅定追逐夢想、帶領企業實現發展的決心,鼓舞各界不畏艱險,要做迎難而上的中華好兒郎!《風雨無阻向前進》公益宣傳由全國工商聯與中央宣傳部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共同發起,廣聚中國優秀企業,在CCTV-6電影頻道集中發聲。
  • 「港真靚貨」公益直播首秀在即 明星上陣力薦香港好貨
    「港真靚貨」——「香港萬家電商計劃」首次大型公益直播活動,將於國慶中秋雙節前夕9月28日晚黃金時段在「抖音」短視頻平臺隆重開幕和正式直播。  屆時,香港特區政府主要官員、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負責人、香港立法會議員等重要嘉賓將親臨抖音直播間,主禮開幕式並面向全國網友推介香港,呼籲廣大消費者購買香港正宗靚貨,以實際行動關心支持香港同胞,幫助香港特區走出困境、復甦經濟、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