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洗照片好多年

2020-12-20 北京海澱

最近幾天,盼了好幾個月的女兒婚禮的照片終於拿到手了,我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突然之間,我發現,現在我已很久沒有拿到過紙質的照片了,我們早已不再用膠捲,不再把照片洗出來,放到相冊裡去。

我們只是在電腦上看,動動滑鼠,我們就可以隨意把一張照片放大、剪裁、調色、祛斑,洗照片這件事,早就退出了我們的生活,只有我留下的大大小小的洗照片的紙袋子,見證了那些洗照片的日子。

仿佛是突然有那麼一天,人們開始熱衷於拍照片、洗照片,沒事就拿個傻瓜相機,找個寒酸的小公園,拍點照片,洗出來,就美美的顯擺起來。在人們的交際中,送照片也是最便捷也最時髦的行為。那應該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人們的日子逐漸好過起來的時候吧。

那時候,人們已經不滿足於拍幾張黑乎乎的黑白照片了,而是熱衷起拍彩色照片。那時候,一年最少也得拍個二三十張彩色照片,雖然今天動動手指頭,幾分鐘就拍得比這多多了,但在當時已經是大大地奢侈了。我一年拍的照片比是前20年的總和還多。

我小時候,幾年也拍不了一張照片,還基本上都是學生證上要的證件照,所謂的藝術照,一共也沒有幾張。小時候,一次到頤和園春遊,老師把我們幾個禿小子叫到一塊,在不同的地點拍了3張照片,那個老師技術很高,這麼多年過去了,照片依然非常清晰銳利。而我另一張照片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不知道是誰把我和我的中學同學拍得模模糊糊的,我們的臉黑乎乎的,眼睛都看不清楚,眉毛好像擰成了一股繩,看著像老了好幾十歲,我看著很兇,別人說我有點像日本鬼子。

上大學的時候,人們的生活富裕起來了,我們經常去頤和園、紫竹院、動物園、八一湖玩,總有富裕的同學,帶個相機,給大家拍點照片,不知道是相機次,還是技術潮,我那時候留下來的20多張照片,很少有清楚的。唯一清楚的照片是我們七個同學的合影,那是在甘家口商場裡的照相館拍的。

那時候,我頻繁出入各個照相館去洗照片,最常去的是西直門外照相館。記得那個照相館就在現在的西直門立交橋的西邊路南,離動物園還有一站地。那是我回家的必經之路,所以每次同學們拍了照片,我都主動去洗。

我記得開始接觸彩色膠捲,應該是大學畢業那年,同學們合影,也開始用彩色膠捲了。再往後,一發不可收拾,洗彩色膠捲的洗像部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彩色照片開始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主角。

工作後,同事之間好像也以互贈照片為樂事。我和很多同事都有合影,有一張我和同事李江到照相館拍的合影,我非常滿意,放在相冊最顯眼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這張照片遭了秧。某天,我父親的同事要給我介紹對象,想拿一張照片給女方看,一眼就挑中了這張照片。等我回到家,發現照片不翼而飛,大發雷霆,但照片還是沒法要回來了。對象沒有談成,白丟了一張最喜歡的照片。我總也不好意思跟李江說,讓他幫我再洗一張,這讓我很懊惱。

大約是在1987年,單位組織大家去稻香湖等四五個地方玩,有兩個同事可能是人緣不大好,我們拍照的時候,不帶他們玩。其中有個叫徐進明同事實在忍不住了,搶著站在前面要照相,拍照的人有點不樂意,我勸他拍,因為彩色膠捲是單位發的,同事人人有份。。

這次拍的照片,大家又委託我去洗,我找北京城裡轉了好幾圈,才決定在東四一家洗相部洗了,因為我覺得這一家看著洗的質量不錯。照片拿回單位,大家都搶著挑自己的照片,人人皆大歡喜,我也覺得自己幹了一件大好事。

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我終於不再甘心做被拍的對象,自己買了一個小相機,開始給別人拍照片。那時候對攝影一竅不通,在房間裡給剛出生的女兒連拍三卷,每張都很清楚。可是到了外邊就不行了,可能是焦距不對,拍的許多照片都是虛的。特別是有一次同事們出去玩,拍出的照片大部分都是虛的,同事們不好說什麼,我自己怪不好意思的。

進入21世紀,我鳥槍換炮,開始玩上單眼相機了,攝影技術也在緩慢提高,那時候攝影是一件大事,不僅拍照者、被拍者重視,連景點都重視。

記得很清楚,那年我們去雲南九鄉,那是一個大溶洞,各種鐘乳石色彩繽紛,中央大廳剛開完音樂會,我們又都是第一次進溶洞,眼睛已經不夠使的了。我抓起相機就要拍,突然看見溶洞的牆壁上釘著一塊醒目的銘牌,上面寫著:「洞裡光線較暗。請用速度15/1秒或30/1,請使用三腳架,不要使用閃光燈。傻瓜相機,請珍惜膠捲!」我看了心裡很感動,按照他們的指示,我果然拍了幾張不錯的照片。

相片洗多了,裝照片的紙袋子也越攢越多。從那些紙袋子上,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變遷。開始時,紙袋子很小,只有手心大小,因為那時候一般只洗證件照,最多只有2寸,用不著大紙袋。後來,彩色照片最少也是5寸的,紙袋子自然就大了不少。

洗照片最興盛的時候,一家洗相店為了招徠生意,每洗一卷膠捲,就送一張8寸照片,紙袋子自然就更大了。再往後,紙袋子換成了塑膠袋子,特別是印著柯達字樣的黃色塑膠袋,很是結實,我很喜歡。

雖然我很多年不再去洗照片,但那些過去的紙袋子我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我不想忘了過去的歲月。

相關焦點

  • 幫人洗照片,就像在偷窺別人的人生!
    從前柯達連鎖店很多,洗照片、照相的人也很多,到後來大家都有了手機,有了越來越大的儲存空間,費力氣洗照片、拍照片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一晃這麼多年過去,現在這附近只剩下我這一家了。這些年,我見過無數張臉,美的、醜的、完整的、殘缺的、被生活折磨得滄桑憔悴的、初次和這個世界相見天真無邪的。
  • 幫人洗照片,就像在偷窺別人的人生
    除了偶爾需要列印證件照,「洗相片」早就不是有儀式感的事情了。不管是用相機還是手機,照片拍了就是拍了,然後就安安靜靜地躺在儲存卡裡直到被忘記。是啊,現在的人們已經不洗照片了。今天跟我們分享故事的是一位開了二十多年照片衝印店的老闆。有一些關於現代人的故事和秘密,只有他知道。
  • 馬鞍山男子尋24年前照片主人 膠捲洗好地址弄丟
    馬鞍山男子尋24年前照片主人 膠捲洗好地址弄丟 2015-03-31 09:37:45   來源:安徽網
  • 男子尋24年前照片主人 膠捲洗好郵寄地址弄丟(圖)
    膠捲洗好了,郵寄地址卻弄丟了  他說,我想找到她們,向她們解釋和道歉  老陳的  「心病」  24年前,他在西湖邊為兩個女教師拍了照片  膠捲洗好了,郵寄地址卻弄丟了  他說,我想找到她們,向她們解釋和道歉
  • 洗照片(各類照片的尺寸和類型)
    點擊藍色字加關注 洗照片業務不斷的開設中,在這中間遇到很多不了解相片尺寸的朋友們,
  • 進暗房,洗一張文藝範兒黑白照片
    這兩個步驟需要的藥水成分不太一樣,但從作用上來說,同樣都是四個步驟:顯影、停顯、定影、水洗。  在記者來之前,「@拖沓李大天王」已經準備好了這次需要的這三種藥水,「一方面是因為調配藥水需要時間,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藥水畢竟是化學品,沒有專業人士在旁邊指導的話,我不建議讀者朋友自己在家嘗試。
  • 「洗照片」英語怎麼說?可不是wash photos!
    膠片照片曾一度讓人十分嚮往今天就和精華一起來學學「洗照片」的英文吧wash是表示用水洗的意思照片用水洗一下估計就壞了以前拍照片要用膠捲"洗照片"就是讓膠捲顯影所以「洗照片」可以用develop photos
  • 兩位民工師傅,你們的照片洗好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能不能幫我拍張照片?」南廣攝影系學生王甜路過一家工地,聽到了一個民工羞澀的聲音。第二天,王甜主動幫另一位民工師傅拍照片。兩天後,當她拿著洗好的照片來到兩個工地,兩位民工師傅都已經離開了。兩次送照片都沒有找到人,也沒有兩位民工師傅的聯繫方式,王甜心裡有些遺憾 。她希望通過媒體,找到這兩位民工師傅,將洗好的照片送給他們。
  • 光顧多年的照片衝洗店「黃」了 會員蒙了
    光顧多年的照片衝洗店「黃」了 會員蒙了 全省各地 │ 2018-10-09 16:41來源:
  • 數碼時代,你還洗照片嗎(圖)
    「現在誰還洗照片啊,都已經過時了。更何況照片這麼多,哪能洗得過來?」目前就讀於山西大學的閻晶晶十分熱愛拍照,每天都要拿手機拍十幾張照片紀念自己一天的生活。「現在拍照這麼方便,手機就可以滿足,而且即拍即存,啥時候想看就打開手機看一下,哪還需要洗好照片每天隨身帶著啊!」在被問到什麼時候會選擇洗照片時,閻晶晶表示,只有特別好看或有紀念價值的照片才會想要去洗。
  • 合肥街頭難覓照片衝洗店 市民洗照片時發現價太高
    「是不是合肥洗照片的店少了,有些店就藉機抬高價格呢?」尹女士發出疑惑。市民:洗照片店少價高尹女士家的女寶寶剛滿100天,平時用數位相機照了不少女兒的可愛照,但每次想看的時候還要開電腦,尹女士就想到選一些好看的照片給洗出來。
  • 新餘市部分市民洗照片也「淘寶」
    可隨著網絡購物業務的拓展,近來我市一些市民開始將洗照片也讓網店代勞,洗照片也「淘寶」。  洗照片也能「淘寶」  最近,李女士在韓國留學的女兒給她從網上發來了一組在韓國學習生活的照片。看著女兒可愛的樣子,李女士非常高興。她想將這些照片拿到照相館去洗出來,這樣就不用每次都打開電腦來看了。
  • 南京一攝影系畢業生自建暗房洗出黑白照片(圖)
    數碼代替了膠捲,而那些珍藏多年的相冊,漸漸都被電腦裡的文件夾代替了。有時候我們會不經意間從柜子的角落,翻出多年前和家人、戀人留下的幾張舊底片,拿在手裡輕薄的小小一片,卻仿佛帶著濃稠到化不開的記憶,舉起,對著陽光,穿透底片的幾縷光線仿佛就是那時的點點滴滴。這樣的底片,應該如何對待?南京姑娘「@拖沓李大天王」決定在自己改造的小暗房裡,將它們變成可以拿在手裡慢慢凝望的黑白照片。
  • 你不知道的暴利項目:影樓加洗照片套路
    ——《爛柯經》一、設錨之前講了兩次的婚紗影樓;終於在今天叫我去挑照片精修了,哥哥我這次堅定不再受誘惑加洗照片!之前的文章寫過了婚紗照的事兒,可費事鬥智鬥勇。今天就接著聊後端「加洗照片」的套路.....然後初選照片的時候,業務人員以誇讚為主。哇,這張拍的多好,那張嘴嘟嘟的多美呀,但是,不過多妨礙你刪照片,會推薦你怎麼怎麼樣好看......2、二選:再設巧妙之錨:防止刪照片如果說在初選的時候,比較心急的話過多幹預到顧客的話,勢必會影響到顧客心情(講白點就是營銷感太強)。
  • 科技造就快洗相機,把精彩留在一瞬間,遠離洗照片煩惱
    相信大多數人都在照相館洗過照片,以前手機照相不盛行的時候,我們都會用照相機留下來自己想要紀念的時刻,然後去照相館衝洗再拿回家放在相冊或者相框裡方便保存。後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也逐漸普及,於是很多人都放棄了照相機的使用。
  • 東營小照相館夾縫中轉型 "洗照片"成小眾行為
    小照相館   紛紛閉館或轉型   3月10日上午,記者諮詢一家在膠州路上開了十幾年的照相館:春節過後,市民衝印照片的數量,店主表示:「一天洗不了幾張照片,準備關門了。」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相片衝印行業價格一直未變,根據尺寸在5毛至8毛/張之間,但是房租卻越來越貴,洗相片的顧客越來越少。   另外,據店主介紹,隨著手機隨手拍越來越多,不少市民會拿著手機來衝印照片,「很多手機型號電腦根本識別不了。」另外一家開了20多年的照相館也告訴記者:「認識的同行裡,這3、4年的時間裡,已經有6家不幹了。」
  • 手機拍客,帶火街頭「照片快洗」(圖)
    最近,手機照片「一元洗」,這種新型手機照片衝洗方式出現在省城市民的生活中。它的出現推動了電腦、列印相關耗材等產品的銷售。另一方面,它的出現對傳統衝印店也產生了一定的衝擊。「我已經60歲,眼睛不好使了,手機上有很多我和老伴帶著小孫子玩耍的照片,每次看照片都很費勁,我想把它洗出來,這樣看起來更直觀、方便。今天,出來溜達,看到這個攤點,價格也不貴,就順便洗了。」市民張大爺拿著手中洗好的照片,很是滿意。
  • 多年玩攝影 總要給照片找個好歸宿
    多年玩攝影 總要給照片找個好歸宿這不,已經有兩個娃的老友小何是多年的佳能單反死忠粉,趁著今年發年終獎,把用了好幾年的EOS 600D機身一步到位升級到了EOS 5D Mark IV,順便還入了24-105mm f/4L紅圈鏡頭,說是平日的周末帶娃逛公園,拍拍老婆、拍拍娃
  • "洗照片"怎麼說?難道是wash photo?
    最近開學了,照片可不能少 先去照一套好看的照片                        然後可以找列印店洗出來
  • 寧波大叔在漆黑暗房洗照片3年 衝10萬個膠捲 見證幾萬人的情感
    3年前,老飄在網店上線了「BlackBox黑匣子」,除了衝洗自己的照片,也還原其他人的影像。老飄正在看剛洗出來的照片,這些照片絕大部分是生活的瑣碎,旅行的記錄,家庭的回憶,影像中浮現的愛情、親情、友情甚至陌生人見面之間的每一個瞬間,老飄和他的同事們比顧客更早看到。在工作室搗騰膠片,是老飄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