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不是太笨,絕大多數是這個地方出現了問題

2020-08-28 趣口才

學習、考試、成績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階段,孩子們在學習中摸爬滾打,家長在四周擔驚受怕,因為總有一些孩子,考試成績不好,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生活的出路。

有些家長看著孩子剛到及格線的成績,可能就認命了,咱家孩子不是學習的那塊料。

然而,這世上沒有多少天才,幾乎所有的智商都相差無幾,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好,絕大多數都不是因為自身太笨

為什麼平時感覺都會做,一考試就做不完?

沒錯,這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有很多孩子在開始的時候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因為做不完。

我在一個學習網站,看到了一篇專門以這個問題講的考試攻略,總結來說包括以下幾點,這些也是考試做不完,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從中也能體現出,學習需要從哪方面提升。

1.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對於考題,其實很多都似曾相識,但是仍然需要自己從最基礎的分析,還是像做新題一樣,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做題的速度,而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就在於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曾經很久之前,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用題海戰術來彌補這個問題,然而題海戰術,現在也被證實治標不治本,靠機械記憶,只要考題稍微做一下修改,又變成了新題。

就算遇到了雷同的題目,靠著記憶本能去答題,也經常被一些題目中的一些「提問話術」蒙蔽,最後落得個粗心大意的下場。

而對於語文、英語這些科目,題海戰術就更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2.閱讀能力的高低

其實,無論是理科還是文課,都需要大量的文字閱讀時間,一道簡簡單單的數學選擇題,可能有200個文字,或者更多,確保閱讀的快,理解的快,是完成這道題,節約時間的前提。

可是很多時候,一道題,需要反覆閱讀很多次,才能理解意思,才能找出什麼是問題,想出如何解答。

而在不考試的時候,一道題,是老師寫在黑板上,一句話一句話的給學生分析的,引導學生思考的,這個教學模式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缺少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邏輯分析能力,也是決定閱讀快慢的基礎之一,有些孩子,分析的慢,反應慢,就會造成浪費時間,答不完試卷的原因。

3.即興發揮的能力

對於每一次考試,其實都是對孩子的即興發揮能力的測試,面試考試最為突出,筆試也蘊含其中。

有些人有著特別嚴重的「重大事件短路症」,也就是正常情況毫無破綻,一到掛念時刻就習慣性的掉鏈子,這就是即興發揮能力的缺失。

曾經看到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新聞,一位家長講一所重點小學投訴了,原因是「面試考試」的時候,學習給了孩子一個「0分」。

家長覺得非常不可思議,「0分」真的太無侮辱人了,他家孩子可是學習代變,還是小班長,不可能「0分」。

而校方給的回答是:該學生在面試的時候一句話都沒說,我們給「0分」沒有毛病。

這真的是讓人啞口無言,在一些自己覺得重要的情況中,大腦突然短路,失去思考的能力,失去說話的能力,真的特別惋惜。

即興發揮、臨場發揮,是現階段很多孩子缺失的,也是需要重視的。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確實有很多負擔,文化學習是必須的,素質提升也是不能缺少的,如果有些能力通過培養,又有助於學習成績,還有助於素質提升,真的值得好好研究。

相關焦點

  •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智力低下
    對此,孩子每天做完作業,我都要求她必須自己先檢查兩遍,養成一個好的考試習慣。然後,對於問題中出現的關鍵數字,看得不是很清楚的,我也要求孩子用筆把它們一個個圈出來。 這樣做有效果沒?前不久的第三次月考,考試之前孩子非常擔心,怕又要被老師留學了。
  • 孩子數學不好不是「笨」,家長明確3點,奠定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是培養孩子數學興趣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培養孩子關於數學邏輯思維的重要階段。1-6年級這個階段的數學基礎打好了,孩子上初高中接觸更難的數學、物理、化學,所遇到的挫折相比那些小學數學基礎不好的孩子更小,孩子在這些「難科目」上往往更有信心。
  • 小學班主任:孩子成績差不一定笨,可能是「潛在學霸」,別埋沒了
    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可只有過了學習的年齡才真正懂得,每當看著孩子浪費學習時間,都恨不得替孩子去上學考試。為了讓孩子提高成績,父母軟硬兼施,可絕大多數孩子在班裡都是中等成績,成績很容易掉下去,但升上去卻難如上青天。這時候家長們往往就氣餒了,認為孩子笨,不是學習的那塊料,但也可能埋沒了一個「潛在學霸」。
  • 學習不好,孩子被老師罵笨(圖)
    反映:成績不好,被老師罵笨蛋  王先生的孩子在我市一所小學就讀,由於較貪玩,從入學開始,成績就一直不太好。做父親的,也經常為孩子的學習成績發愁。王先生深知,雖然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是在如今的教育體制下,這已是一個缺點。  為了孩子,王先生沒少操心。
  • 孩子成績不好竟然不怨孩子!是哪個地方教育出了問題?
    孩子成績不好的十個原因,竟沒有一個怨孩子,難道都怪家長嗎?沒錯,歸根結底,都是家長的錯。以下的10個原因,你能怪孩子嗎?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對待知識是打破砂鍋問到底,而不是不求甚解,死記硬背;是高效的學習,而不是在用時間拼;是樂學,而不是苦學,不是因為覺得應該學而硬著頭皮去學。三 、家長破壞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本身就是個例子,有大成就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因為興趣。
  • 剛學的字馬上就忘,書讀得磕磕絆絆……孩子表現不好可不是「笨」
    張旭說,老師常會有兩個錯誤判斷:「學習最差的孩子才會有學習障礙」、「成績還不錯的孩子不會有學習障礙」。對策怎麼跨越障礙「對症下藥」是關鍵有了「學習障礙」,豈不是一事無成?張旭說,家長也不用太擔心,很多名人都有「學習障礙」的經歷。
  • 孩子成績差、學習沒效率?別罵孩子「笨」,是「專注力」出了問題
    確實,很多孩子都有學習效率低的毛病,上課、寫作業的時候不是無意識發呆,就是有意識地搞小動作效率低的孩子,不僅要花費比其他孩子更多的時間來寫作業、複習,甚至最後的成果還不容樂觀,成績差。有的家長不免感到挫敗:我家孩子總是這麼毛毛躁躁的,學習成績也差,是不是因為太笨了?其實,孩子上課不認真、學習沒效率,並不代表不聰明,很可能是因為專注力出了問題,家長可別急著罵孩子笨。
  • 孩子,你不是笨,是懶
    而且我覺得,直白地這樣說孩子,不太好,會讓他產生心理負擔,影響自信,覺得自己笨,天資不如別人。另外,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算天賦異稟,但也絕不算愚笨,他就是智商一般的普通人。他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笨,而是懶啊!
  • 孩子語文成績上不去,不是笨,歸根結底是這些學習習慣不好!
    隨著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對孩子語文的考察,語文成績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未來!這就讓很多家長更是心急如焚:孩子語文學不好怎麼辦?孩子就是不會寫作文怎麼辦?每次語文考試成績都不理想怎麼辦?孩子語文成績不好,往往不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孩子天生對語文過敏,而是學習習慣出了問題。以下這些語文學習壞習慣,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 初二物理學不好 是因為自己笨?解決三個問題是關鍵
    中考加油很多初二的同學物理學的不好,總認為自己很笨,所以不像物理好的同學那樣一學就會我不否認,人和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但是這並不能成為物理學不好的依據,甚至成為逃避的藉口。誰說物理學不好就是笨?也許是你沒有掌握好學習方法,只要方法得當,再加上你的努力,你的物理成績一樣會提高很快。下面我來說三個比較常見學習物理上的問題,如果能夠及時改正,你離物理學霸就更近一步了。
  • 考試成績出來後,要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千萬不要和問題在一起...
    導讀 考試結束後,提醒家長:「要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千萬不要和問題在一起,打敗孩子!」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們轉給家長看看,期中考試之後,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一輔導作業家長就發火,是孩子太笨嗎?背後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導言:輔導孩子作業好難,這恐怕是父母們最有共性的話題之一,哪怕是平時溫文爾雅的媽媽、謙謙君子的爸爸,一輔導作業來,立刻變成了面目猙獰、怒不可遏的模樣,一個個都是恨鐵不成鋼,輔導作業就發火,真得是孩子太笨了嗎?
  • 孩子數學成績上不去,不是因為笨,歸根結底是這些學習習慣不好!(值得收藏)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幫孩子解決數學這個「老大難」呢?,比如做語文時,就不要把數學擺到能看到地方;(4) 長時間的學習容易出現思維停滯的現象,所以要學會在合適的時候切換科目或者休息片刻。;其次,要想實現這個長遠計劃,就需要告訴孩子將長遠計劃分解成階段計劃:比如升高中要考進想去的學校,那自己的成績應該達到多少分,達到這個分數,要分階段做好哪些事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再比如數學要提高30分,最近幾周我要將哪塊知識學好,要練多少題等;確定好階段計劃後,還要將階段計劃分解成平時計劃
  • 班主任: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提醒家長:請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
    當您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時,親愛的家長,我發自內心的向您呼喊: "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請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除了中考和高考這兩次大考之外,我們孩子在整個學生生涯中要經歷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考試。 您想過每次考試的功能嗎?
  • "孩子不笨為啥成績就不好呢?"與其抱怨,父母不如找找深層原因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網上有家長吐槽訴苦,說自己的孩子在家表現地挺聰明的,一點都不笨,但是在學校的成績卻只是中下遊水平。這引來不少家長附和,紛紛表示贊同,且發出自己的疑問:&34;孩子頭腦靈活,成績卻&34;寶媽張女士就遇到過類似的問題,自己的孩子在家裡很聰明,但是學習成績卻一直不行,她嘗試了不少辦法,但都沒能提升孩子成績。
  •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請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轉給家長)
    真誠地為孩子、家長和老師服務 期中考試剛剛結束,提醒家長:「要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千萬不要和問題在一起,打敗孩子!」 今天這篇文章,好教師建議老師們轉給家長看看,期中考試之後,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孩子說「我太笨了」
    女:我有認真聽的,但是在剪的時候我就剪不好,媽媽,我是不是太笨了!母:失敗一次沒有關係的,多試幾次就可以了。女:老師後來又發了一張紙給我,我還是沒有剪出能遊動的小魚,我覺得自己太笨了,其它小朋友一剪就會,同學們說我是浪費了兩張紙,嗚嗚嗚……母:別哭了,不就是不會剪紙嘛,沒有什麼關係啦,我們做點其它事情吧!
  • 考試結束後,孩子的成績不好,你會如何幫助孩子作分析?
    我不認同這種判斷的方式,我的判斷標準比較嚴格,在我看來只有初次出現的不應該做錯的問題才叫「粗心」,只有丟三落四」(不過包括審題,專指書寫)的情況才叫「粗心」,否則都應該被稱之為「不紮實」或者是「習慣不好」。切記,不要讓「粗心」成為孩子的習慣性藉口!
  • 考試丟分是太粗心?偷懶就會變笨,指望孩子自覺是最無力的教育
    孩子考試成績出來並不理想,覺得她應該作對的題都沒有作對,問她原因,孩子說是因為自己太粗心了。很多時候,孩子一句「太粗心」,就讓家長信以為真,也似乎在情感上為孩子考試成績差找到了藉口,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其實孩子不是粗心,也不是笨,而是進入了一種「偽勤奮」的狀態中。
  •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提醒各位家長:請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
    當您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時,親愛的家長,我發自內心的向您呼喊: "請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請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除了中考和高考這兩次大考之外,我們孩子在整個學生生涯中要經歷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考試。 您想過每次考試的功能嗎?